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历史文化名人

古代历史文化名人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熊国的地理位置,谭其骧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标明:“夏商以前,禹州北部为有熊氏地域”,并且指出“其北有隗山”。可见,上古有熊氏居住的地域范围就在今天的禹州境内。舜封禹为“夏伯”,其封地人称“大禹之州”,史称“夏禹国”。舜年迈后,又让禹代为摄政,“统领九州”“以巡十二部”。禹代舜摄政17年,舜崩,四方诸侯拥戴禹即天子位,禹即以自己的封国之号“夏”命为朝代之名,称夏朝,都阳翟。
古代历史文化名人_禹州旅游攻略

一、少典

史载少典是炎帝黄帝的父亲。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炎黄二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有熊国国君,叫少典。有熊国的地理位置,谭其骧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标明:“夏商以前,禹州北部为有熊氏地域”,并且指出“其北有隗山”。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也说“河南郡有大隗山”。北魏郦道元经过实地勘察、寻根溯源而写成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说:“大隗山即具茨山也。”《禹州市志》载:“具茨山系,自苌庄乡北的荟萃山起首,蜿蜒东南,在浅井乡的北大鸿寨山分为两支:一支经无梁镇延续出禹,在新郑、长葛两县交界处消失;一支由无梁镇南部,经朱阁乡、郭连乡入许昌。”可见,上古有熊氏居住的地域范围就在今天的禹州境内。所谓有熊氏之域“北有隗山”,即今禹州北部东西绵延70余里的具茨山。大隗山只是具茨山由北大鸿寨向东延伸的一段。传说是因为黄帝时期有一位“胸怀至道”的哲人名叫大隗,居住在具茨山上而得名。《庄子·徐无鬼》中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意思是说,黄帝曾往具茨山向大隗求教过治理天下的道理。因此,人们便将大隗居住过的这段山脉称作大隗山。上古时候没有省、市、县、乡这种明确的区域划分,大都凭借山、水、沟、壑等自然地貌作界线,在此一定区域内居住和生活的氏族或部落,后来也就成了侯国和方国。少典作为部落酋长和国君的有熊氏或有熊国就类似于这种情况。既然有熊氏部落“北有大隗”,显然其主要活动地域在大隗山系以南,当然其地域就在今禹州市范畴之内,故将少典列入禹州名人。

二、许由

图7-2 许由洗耳处

图7-1 许由画像

一作许繇,字武仲,古史传说中人物,隐士。传说上古时候帝尧听说其既贤且良,欲让位给他,他坚辞不受,退隐于箕山之下,颍水之滨。箕山即禹州西部、南部山系,绵亘花石、方山、鸠山、磨街、神垕、文殊、鸿畅、梁北、方岗、张得、小吕、范坡12个乡镇,成弧状,环抱禹州西南,长为55千米,平均宽度为14千米,直与颍河相接,成为河岸。颍水即禹州城北关之颍河,自西北向东南,经花石、苌庄、顺店、火龙、朱阁、城关、褚河、范坡8个乡镇,流程59. 5千米,流域面积91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涌泉河、潘家河、龙潭河、书堂河、犊水河等。许由退隐后,帝尧仍不死心,又召他做九州长。许由觉得这许多有关权势的话语玷污了自己的耳朵,曾到颍水之滨去洗自己的耳朵,以示清高。许由死后即葬于箕山,今禹州城南三峰山东峰之阴有许由冢。

三、禹

图7-3 夏禹画像(1)

图7-5 禹治水

姒姓,又称大禹、夏禹、神禹,是夏部落酋长。夏朝创立人。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君主。其父名鲧,在尧舜时期,受命治水,封于崇(即今嵩山),曰“崇伯”。因治水无状,被舜殛杀于羽山,舜又推举禹“代父治水”。禹总结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截为疏导,并且亲临治水一线,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洪水。舜封禹为“夏伯”,其封地人称“大禹之州”,史称“夏禹国”。舜年迈后,又让禹代为摄政,“统领九州”“以巡十二部”。禹代舜摄政17年,舜崩,四方诸侯拥戴禹即天子位,禹即以自己的封国之号“夏”命为朝代之名,称夏朝,都阳翟(即今禹州市)。在位9年,崩,传位于其子启。

图7-4 夏禹画像(2)

四、启

图7-6 启画像

姒姓,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禹之子,母涂山氏女。相传禹30岁未娶,治水过涂山,娶涂山氏女,过四日而去,启生而由母抚养十余岁。启成人后随禹训练军队,设置官吏,建立刑罚,发展农业,积累了许多治理国家的实践经验。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在阳翟(今禹州市)筑钧台(亦称夏台)举行继位大典,有八百诸侯参加,史称“钧台之享”,实际是我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国宴。同时,启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启在位9年,死葬箕山之阴。

图7-7 启母石

五、太康

夏朝国王。姒姓,启之子。因贪于田猎,常常到洛水边游射,而且往往经月不归,不理朝政与民事,被东夷族首领后羿乘机攻入都城,夺去王位,史称“太康失国”。太康西奔,而复东归,避居阳夏(今河南太康),在位29年卒,无子嗣,葬于睢水之阴。

图7-8 太康画像

六、仲康

图7-9 仲康

夏朝国王。姒姓,太康之弟。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后羿代夏”的故事。《有夏志传》说:“仲康至都,先陈退让之义于诸侯,诸侯固请,乃告于王庙。会中北近国之诸侯于钧台,即夏王位。”他名义上在位13年,郁闷而死。

七、少康

夏朝国王。姒姓,相之子,母为有仍氏女,父为寒浞之子过浇所杀。其母怀着身孕趁混乱从墙洞逃出,奔有仍(今山东济南市东南),不久,在有仍娘家生下少康,世俗所谓“没生”。母不欲其如父,而欲其似祖,故取名少康。及长,为有仍氏牧正,被寒浞追逼而又逃至有虞氏作庖正,并娶有虞氏二女成家,有田一成(方圆十里),有众一旅(即500人),后潜回夏后氏故地(今禹州康城),收拢夏朝遗臣遗民,联合夏后氏各同姓部族,攻杀寒浞及其子过浇。而后,“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故都,坐钧台而朝诸侯”,仍都阳翟。重新恢复了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图7-10 少康画像

图7-11 少康作战

图7-12 少康以德治国

图7-13 韩非画像

八、韩非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阳翟(今禹州市)人,故居在阳翟西北小韩城(今禹州市浅井村南),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从荀况,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法家学说之集大成者。他多次上书韩王,倡议变法图强,未被采纳,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明己志。秦王嬴政慕其名,写信给韩王,强邀韩非入秦。韩非入秦后为李斯和姚贾所忌恨,合力诋毁,使之终遭诬陷,冤死狱中。

图7-15 韩非史载开诏

图7-14 《韩非子》

韩非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两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55篇,提出“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在“道”和“理”的关系上发展了荀况的观点,认为必须“缘道理以从事”,才能真正实现法、术、势合一,收到“道德万全”之效。韩非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是我国先秦时期史料的重要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九、吕不韦

图7-16 吕不韦

吕不韦(约公元前290—前235年),是战国末年秦国大臣。居阳翟(今河南禹州),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从小随父经商,时称“阳翟大贾”。公元前258年,吕不韦到邯郸经商,偶遇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吕不韦挟为奇货乃西入咸阳,游说华阳夫人(秦孝惠文王夫人)把子楚立为太子。后子楚即位,称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相国,食邑十万户,有家僮万人,封号文信侯。秦始皇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专断朝政。在吕不韦任相期间,曾夺取卫、赵、魏等国,置三川(洛阳西南)、太原(太原西南)、东郡(濮阳西南)。并召集游士宾客著书立说,著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杂家之代表作。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后秦始皇当政,吕不韦因嫪毐集团牵连获罪,免去相职,流放四川,途中忧惧自杀。

图7-17 吕不韦见秦王

思想主张

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认为, 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历史评价

司马迁:“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司马贞:“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

刘克庄:“豫建无长虑,旁窥有贩心。绝嬴由吕相,继马乃牛金。”

徐钧:“谋立储君谁孕姬,巨商贩鬻巧观时。十年富贵随轻覆,奇货元来祸更奇。”

张载:“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王世贞:“自古至今以术取富贵秉权势者,毋如吕不韦之秽且卑,然亦无有如不韦之巧者也。凡不韦之所筹荚,皆凿空至难期,而其应若响,彼故自天幸,亦其术有以摄之。”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贽之学,其《藏书》《续藏书》未尝寓目。近偶观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论狂狷》一篇。其言谓放勋狂而帝,文工狂而工,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汤、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汉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谬论,正如醉梦中呓语,而当时诸名十极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吕不韦、李园、贾诩、董昭为名臣,温峤为逆贼,所谓好恶拂人之性者也。以扬雄、胡广、谯周、冯道为吏隐外臣,亦大谬。”

十、张良

图7-18 张良学书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西汉初大臣,古城父(今属禹州)人。故里在禹州城西南13千米张得乡张得寨,地处吕梁江西侧、梅山岗北侧。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为韩贵族。

秦灭韩后,他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刺杀秦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公元前208年,聚众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谋功昭著。

图7-20 张良拜师

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汉朝建立,封留侯。

图7-19 张良辞朝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图7-21 圯直德眙

退隐黄袍山

相传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通城县张师山(张良老师隐居之山命名为张师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西北)。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千米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张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伐桂书院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大埚山谷中,伐桂书院古石碑仍存。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圯桥和石墓。

北宋时期诗人黄庭坚7岁随父游黄袍山,黄庭坚造访张良退隐黄袍山的“良山道观”和“伐桂书院”时,有赋诗一首:“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清朝时期有一帝王访此山,亲书“圯直德眙”,以纪念这位汉朝时期的智相。“圯直德眙”古匾现高挂于通城县黄袍山大埚的黄庭坚故居“鲁直第”的侧堂之上。

张良与道教

据《仙传拾遗》记载,张良曾遇黄石公授书,读后便能应机权变,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张良还以此修之于身,能炼气绝粒,轻身羽化。与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龙首原。赤眉军起义,有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又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又陈县(今河南开封东南)天授观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间封为“凌虚真人”。

运筹帷幄

刘邦称帝后,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称赞他是因为大仁大义。刘邦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认为,自己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十一、晁错

图7-22 晁错画像(1)

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西汉大臣。颍川(今禹州)人。故里在城南13. 5千米的小吕乡晁喜铺村。

少时从张恢学申、商之术,因通晓文献典故,任太常掌故。汉文帝时,曾奉命向秦博士伏生学习《尚书》。后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太子老师),深得宠信,号为“智囊”。汉景帝即位后,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法令多所更定。主张募兵实塞,削夺诸侯权势,加强中央集权,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七国因利益受到损害,遂借“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并为政敌爰盎暗算,未及换去朝服便被匆匆腰斩于长安东市。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授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汉景帝听从爰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的政论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书·艺文志》记载晁错有文31篇,多数已佚。较为完整的现存有8篇,散见于《汉书》的《爰盎晁错传》《荆燕吴传》和《食货志》,主要有《言太子知术数疏》《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复言募民徙塞下》《令民入粟受爵疏》《论贵粟疏》《举贤良对策》等。

图7-23 晁错画像(2)

坚定削藩

晁错继承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和法家限制、打击“父兄大臣”的思想,赞扬“高皇帝不用同姓为亲”的政策,坚决主张“削藩”,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的削藩主张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继承,然而其态度比贾谊更坚决。晁错始终抓住藩国中最强大也最危险的吴国,不断进行揭露,态度坚决。同时,晁错不只是一个政论家,更是一位政治实践家。晁错不仅有削藩的言论,而且参与了削藩的行动。在晁错的策划下,景帝“削吴会稽、豫章郡”

吴楚七国叛乱平息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史大夫等大部分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中央政权的权力就大大加强,而诸侯工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晁错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极大地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文学成就

晁错是比贾谊稍后较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被后世称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沽溉后人,其泽甚远”。

晁错的政论文立论契合时代热潮,善于观察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深识幽显,见解透辟,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正因如此,晁错的政论散文切中实际,不发空论。如晁错的三篇军事政论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了“徙民实边”的积极防御策略,立论犀利,措施亦切实可行,所以被文帝所采纳。

内容上更为正大,意境上更为壮阔。其著论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基于建功立业,但落脚点又往往是汉朝的长治久安,并且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汉朝的巩固和长盛不衰提议献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汉气象的热情赞颂,具有历史的厚实感而在意境上更为壮阔,体现出历史上升时期的风貌。

艺术特色上,晁错的政论散文,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力道遒劲,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同时语言明理,意脉流转,在延续战国时期纵横开合、铺张扬厉的文风外,鲜明地呈现出了大汉气象的散文。此外,与贾谊等人的政论散文不同,晁错之论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简洁短促的语句来突出犀利而刚硬的力度:“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轶事典故

【重农贵粟】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面对这种商人势力日趋膨胀,农民不断破产的局势,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建议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文帝接受了。接着,晁错又给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减收农民租的疏。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号令有时,要求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不要影响农时;利民欲,即满足人民的欲望,给老百姓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移民实边】对于匈奴的侵扰和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极和亲政策,晁错和贾谊一样,都是不满的。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此议不为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 晁错给文帝上了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晁错并不是主张单纯地依赖蛮夷,而是企图使之与汉朝的军队相结合,使“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主张主动地向匈奴出击,被文帝委婉地拒绝了。

接着他又向文帝提出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即《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在《守边劝农疏》中,晁错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提出了“移民实边”的主张。晁错的“徙民实边”的主张,属于一种积极的防御,被文帝所采纳。为了使募民徙边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错在《募民实塞疏》中又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一,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其二,要学习古代的方法,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地组织起来。同时,晁错又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赎罪,这叫纳粟授爵。这些由晁错主张或更定的措施,对汉初的经济发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军屯,三国时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图7-24 晁错墓

晁错墓位于许昌市烈士陵园西北角,现呈圆形土丘状,高约10米,占地336. 4平方米。墓冢南面有一石碑,高约2米,宽约1米,上书“汉御史大夫晁公之墓”,赵体行楷,双钩刻石,圆润秀美。石碑上有墓志铭:“公讳错,颍川人,才大而气雄,早受知遇,临事敢言,史称为峭直深刻,以此受戮然,当时冤之……”,落款“乾隆三年戊午冬至日许州府教授苏门孙用正谨”。墓冢东侧有一块石碑,注明晁错墓冢为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7-25 晁错祠堂

晁错祠堂位于晁错故里——河南禹州城南晁喜铺村,原祠堂已被毁,后于2003年重建。祠堂外有晁错碑,祠堂内有晁错塑像。

十二、徐庶

图7-26 徐庶画像(1)

字元直,本名福,后改庶。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禹州)人。庶幼年喜爱击剑,好鸣不平。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中平末年(公元188年),因替人报仇,杀人后外逃襄阳,求学于儒家学舍。与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本郡人石广元被誉为当时的“四大名士”。徐庶擅

长军事,曾因以少胜多打败魏国名将曹仁而显名。后来又以“走马荐诸葛”而被传为千古美谈。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徐庶因母亲被曹操俘获,为归养老母,只好辞别刘备,与石广元一同北归曹操。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7年),徐庶在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图7-27 徐庶画像(2)

图7-28 剧中徐庶

轶事典故

【折节学问】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得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地,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方寸大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掳获,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于是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同郡石韬也和他一起前去。

【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 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徐庶进曹营”后与“关羽降曹”事件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隐居仙岛】据说灵山东北海上有一岛叫鼓子洋,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有双手合围那么大。有个好事的人前往摘取这种花,回途中遇见一个驾着小船的老人,穿着芒鞋道袍,老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那好事人如实回答,老人随即呵斥道:“这个不是世间俗物,可以留给人抵御冬天的严寒。”老人又告诉他:“即墨有个学道学的先生叫胡峄阳,你可以替我问候他。”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好事人非常惊疑,于是驾竹筏返回。却忽然刮起了大风,直到那人把所摘取的耐冬花全部丢掉,大风才停止。后来那人去找胡峄阳,告诉了他自己的所见所闻,胡峄阳告诉他:“那个人是三国时的徐庶,在鼓子洋上隐居很久了。”

图7-29 刘德升画像(1)人

十三、刘德升

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的书法家。行书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刘德升的行书虽草创,但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画从略,离方遁圆,浓纤间书,如行云流水,被后人列为“妙品”,独步当时。

三国时,魏国的钟繇、胡昭两因学习刘德升的行书笔法而著名。二人精研刘德升书法艺术的特点并达到较高的境界。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学习德升的行书字,而且十分娴熟精到,达到较为完美的高度。唐代张怀瓘在他的《宜和书诱叙记》中说:“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于两间者行书有焉。”由此可知,刘德升创造的行书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占有很高位置,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图7-31 刘德升作品欣赏(1)

图7-30 刘德升画像(2)

图7-32 刘德升作品欣赏(2)

十四、司马徽

图7-33 剧中司马徽

司马徽(约公元174—208年)字德操,号水镜,汉末颍川阳翟(今禹州)人。因善于知人荐人,被称为“司马伯乐”,又因处处助人为乐,绰号“好好先生”。其人貌丑而心慧,才名播于乡里。平日不品评他人高下,一旦论人,“则得其精而忘其粗,察其内而忘其外”。灵帝末年,避战乱于荆州,与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友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访司马徽,徽遂荐“卧龙凤雏”(诸葛亮与庞统)于刘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破荆州。司马徽乃回阳翟故里,躬耕讲学,不久病逝。

司马徽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潘庄的东侧。司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20世纪初期,司马徽墓前的祠堂、墓碑等,皆被毁坏,仅剩背阴寺和洞林寺。“文革”时期,这两座小寺也没能幸免。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8个大字,为后人所立。“文革”中此碑曾佚失,现已找到,存放在潘庄。

图7-34 司马徽画像

轶事典故

【司马称好】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乡中曾有人向他问好,他回答说:“好。”有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自己儿子的死讯,司马徽便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责备他:“人们认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诉您。您为什么忽然听说他人的儿子死了,反而对他人说好呢!”司马徽回答说:“您的话也很好。”

因此在明代时,司马徽被人们称为“好好先生”,成语“好好先生”由来于此。后世“好好先生”多指不坚持原则的人或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

【推猪与人】曾有人丢失了一头猪,并说司马徽家的猪正是他丢失的那一头。司马徽便把那猪让给了这人。过了几天,那人又得到了先前丢失的那头猪,急忙将司马徽的猪送还,并磕头自责。司马徽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感谢他把猪送了回来。

【园中耕种】有一次,刘表的儿子刘琮去见司马徽,刘琮让随从问司马徽是否在家。司马徽正在家中耕作,并回答说:“我就是。”但是从人不相信,并对他大骂:“你个种地的奴仆也敢自称是司马徽。”于是,司马徽只好回到家,梳好头,戴好头巾,穿好上衣后再来见刘琮。随从看见司马徽还是原来的老翁,惊恐地告诉刘琮。刘琮起身向司马徽叩头,并向司马徽道歉。司马徽对刘琮说:“您不必这样,我为此感到十分羞愧。我自己耕作,唯有您了解我。”

【临蚕借蔟】有一次,有人养的蚕该结茧了,无处上蔟,就来向司马徽家借蔟箔。司马徽就把自己家用的蔟箔借给了他。有人对他说:“凡借给他人东西时,都是别人急需而自己闲置的情况;而如今他和你都迫切需要蔟箔,为何给予别人呢?”司马徽回答说:“有别人不曾求自己,求人我如果不给他,他将会感到很羞愧。哪里有因为财物而让人羞愧的道理呢?”

十五、褚遂良

图7-35 褚遂良

褚遂良(公元596—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祖籍河南阳翟(今禹州市)人。故里在城东9千米,颍河东岸褚河村。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时任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贞观中,历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封“河南郡公”。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为“顾命大臣”。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武后贬斥潭州(长沙)都督,后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斥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旋即病死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终年63岁。他的两个儿子彦甫、彦冲也在爱州被杀。高宗临死前遗诏,准许褚遂良家属扶柩北还阳翟。中宗神龙时下诏复其官爵。德宗时又追赠为太尉。初学虞世南,后学王羲之,书法独成一体。当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图7-36 褚遂良摹《兰亭集序》(局部)

图7-37 褚遂良《孟法师碑》(局部)

图7-38 《雁塔圣教序》

轶事典故

太宗死后,传位高宗李治,在李治册封武皇后之前,大臣们有很多是坚决反对的,其中就以河南公兼大书法家褚遂良、赵公长孙无忌、英公徐世绩等反应最为强烈。

他们想力谏高宗,长孙无忌想第一个进去劝谏,因为李治决心己下,这个时候谁去阻挡他,无异于去送死。

褚遂良拦住了他道:“长孙太尉是国舅,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向舅舅发怒的名声,这不好!”

徐世绩说:“请让我李绩先进去吧!”

褚遂良说:“李司空,你是国家的重臣,一旦事情难办,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治罪大臣的坏名声,这样不好。褚遂良我出自布衣,没有立下一点功勋,只不过受太宗宠遇,这才有了今天,况且今天正是我报答太宗的恩情之时,如果我不去,何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啊!”

于是就第一个冲了进去,结果,褚遂良妙语连珠,竟然把高宗暂时说服了,册封皇后之事,就暂时束之高阁,武后入宫,也就后延了一段时间。

十六、吴道子

图7-39 吴道子画像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唐玄宗赐名道玄。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约生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卒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享年79岁。吴道子出生在古时候的阳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他敢于破除陈规,大胆革新,独辟蹊径,开一代绘画新风,史称“百代画圣”。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了圣人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的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一位是唐代的杜甫,尊称为“诗圣”;还有一位在唐代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吴道子。吴道子以其超凡画艺,在宋代被推崇为“百代画圣”,民间画塑匠人则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甚至把他称作“吴道真君”“吴真人”,与“三清”“三圣”“文昌帝君”“孔子”“鲁班”相并列,千百年来奉若神明。吴道子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 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图7-40 吴道子作品欣赏

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韦嗣立擢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其属下任小吏,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后来,他又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

乾元年间(公元758—759年),吴道子尚健在。卢楞伽是吴道子的门生,“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像》数堵”。后又在庄严寺三门绘画,“锐思张开,颇臻其妙”。吴道子见了卢楞伽的绘画,觉得他有很大的长进,酷似自己的笔法,于是惊叹说:“此子笔力,当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由于卢楞伽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地绘画,过了一个多月,即离开了人世。

图7-41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图7-42 《送子天王图》(局部)

吴道子绘画造诣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刻意求新,勇于创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他这样两句话:“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由此可见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他的作品成为画师们所学习的楷模,绘画作品称为“吴家样”。故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品评了唐朝诸画家“近代画者,但工一物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吴道子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可齐踪于陆(探微)、顾(恺之)”。

吴道子,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题材很丰富,兼工山水,描绘蜀道怪石崩滩很有名气。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苏轼认为“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生“画塑兼工”,善于掌握“守其神,专其一”的艺术法则。

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幅,奇形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道子所作的卷轴画也相当丰富,如《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等。吴道子作画打破常规,开创了兰叶描,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人物衣服的褶皱,远远望去有飘动之势,被人称为“吴带当风”。北宋著名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写到:“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教,千古流传。“百代画圣”吴道子在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就是我国古代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轶事典故

【拜师学画】吴道子年幼家贫,外出谋生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在“柏林寺”结缘一位老和尚,并拜其为师。

老和尚想画一幅《江海奔腾图》壁画,但是怎么都画不好。于是,老和尚带吴道子出游观察各地江河湖海,学习画水。三年过去了,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吴道子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当下就答应了。整整九个月,吴道子不出殿堂,精心构思壁画。

直到深秋,吴道子才把这幅图画完,他对师父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老和尚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

【落笔生光】吴道子从新政离堆山观景回来,路过一座茅草房侧,听到里面有纺棉花的声音,但不见灯光,感到奇怪。第二天,吴来到这茅草房前。了解了事情的缘故,才知道这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婆婆的家,只因家里没钱买灯油,才会在夜晚从不点灯。于是,他决定赠送老婆婆一幅画。吴道子研墨铺纸,开始作画。先把蘸饱墨汁的笔往纸上一甩,纸上立刻出现许多亮晶晶的小点点,又用笔在小点点上轻轻涂几下,最后在空白处画了一个圆圈儿就算画成了。他对老婆婆说:“你把这画贴在屋里,会有用的。”老婆婆虽看不出画的是啥,可是深信吴道子是个好人,不会骗她,她高兴地接过画,小心地把画帖在纺车前面的墙壁上。天黑了,老婆婆发现,那幅画竟是一片蓝天,上面有数不清的星星在闪光,一个圆圆的月亮把屋里照得和白天一样亮。

图7-43 吴道子

图7-44 吴道子作画

鸿畅镇山底吴村旧有画圣祠,坐东向西,门楼上悬一石匾,上书阴刻“一峰圣堂”四个字,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门前立有“文王世官员至此下马”石碑。祠内有正殿三间,偏殿六间,正殿中央有楠木精雕“圣主楼”,内供奉着吴道子金身塑像。吴圣祠毁于1974年,材料用于建校,原址围墙尚存。“元朝至治元年,重修吴圣祠、祖师庙、汤王庙时,画圣三十八世孙吴大仓,力大无穷,为施工劳累致死,皇封恩荣寿宫。”碑文载:“开封府禹州知事莫天麟,同知张聚坦,判官郭镳,吏目章逢涣为已故善人吴大仓立碑纪念。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孟秋之吉。”吴圣祠时存碑碣四通,其一碑文日:“重修吴圣祠金妆神像碑,且夫三峰山之阳,蓝水之在,有九山焉。吴圣祠其始不知创自何时延于今……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吉立”;另一碑文的下半部分字迹被毁,上半部分的碑文日:“大明天启二年岁次壬申朔月初十日……南禹州鸿畅前吴家村……修盖吴圣祠……每月望日祀道子……”山底吴村东北角原有一座祖师庙,庙里供奉着祖师吴道子的塑像,庙毁于1966年冬,桥基尚存。从遗址挖出残碣一块,已不成文,但仍能看到:“道子忠厚长者……道子宠异褒……”等字样。

1998年,禹州市政府重修画圣祠,新建了“吴道子文物陈列馆”“吴道子国画院”。画圣祠坐南向北,依山势,三进院落。一进院为碑林,树有名人书画碑刻,二进院为东西厢房,陈列有吴道子真迹遗物,三进院是画圣大殿,画圣大殿正对三峰山的道子墓、饮牛坑、祖师洞和谜语峰。殿后是九龙山,后有角门,直通十八连环彩石洞,山下是蓝河,乘游艇可观看吴道子垂钓台,目前画圣吴道子故里景区是禹州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汇、书画艺术底蕴丰厚的一方圣地。

图7-45 吴道子故里大门

图7-46 蓝国生绘制长卷国画《吴道子》

十七、马文升

图7-47 马文升画像

马文升(1426—1510年),字负图,号约斋、三峰居士。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一生成绩显著,先后辅助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故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图7-48 五朝元老

图7-49 马文升书院开工剪彩仪式

图7-50

马文升参政五十六年,经历了明朝政治衰退、宦官专政的年代,当时人“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朝廷混乱,小人辈出,唯有马文升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不趋炎附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直言不讳地上书朝廷,制止事态的恶化。奸臣嫉妒马文升的存在,事事与他作对,出种种阴谋手段,想要搞垮马文升,造成假象对其进行诬陷。宪宗慑于其淫威,轻信一方,这也使他在感情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对宦官弄权,危机四伏的现象深感不安。刘瑾专权期间,将一批反对派官僚定为奸党。而此时马文升已年逾八十,失去辅佐武宗的能力。正德二年(1507年)马文升看到宦官弄权日益严重,连续上疏辞归故里。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病卒,终年84岁。葬于州北大隗山麓。马文升死后两个月,刘瑾被捕入狱,马文升被朝廷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嘉靖初年(1522—1567年),又加赠马文升为特进左柱国、太师。马文升曾经说:“我在兵部任职时,每夜心都在边境行走一圈;在吏部任职时,每夜心都在国内行走一圈。行边是因为思武备,行内是因为计人才。”

马文升著有《马端肃公奏议》《西征石城记》《抚安东夷记》《兴复哈密国王记》和《约斋集》等数十卷流传于世。他“为文不事雕琢,若大羹玄酒,自有喜味。声诗无媟嫚语,皆自忠爱中流出。海内之士,得其篇章者乐诵之”。所撰《抚安东夷记》一卷,详记女真族建州、海西各部头人与辽东都司的商业贸易、纳贡请赏、武装冲突等史事。尤详载永乐至正统间,女真族上层同明王朝的关系。传世有明刻本、“清初史料四种”丛书本等。此书为两江总督萨载奏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禁毁。其诗仅在清刻本《马端肃公奏议》之后附录若干首,他的《南征过桃花源》《抚陕征西过陇关》等,都有边塞诗的特点。

图7-51 马文升书

图7-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