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岳之首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岳之首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后来,由于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便有了五岳之称,即在四岳之外,加上一个中岳,以代表统一后的中央。五岳之名始见于《周礼》,而此书恰好形成于战国时期,也就是历史学家们认为大一统思想成形的时期。公元前61年,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霍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至此,五岳才正式确定,成为定制。四渎之名见于《尔雅·释水》及《史记·封禅书》中。四渎常与五岳并称,受到中原王朝的祭祀。
五岳四渎_中国山水的故事

岳在春秋以前是掌管高山的官职,后来将官名与山名统一起来,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如果用历史学家的眼光,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分封制的现实。再后来,由于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便有了五岳之称,即在四岳之外,加上一个中岳,以代表统一后的中央。五岳之名始见于《周礼》,而此书恰好形成于战国时期,也就是历史学家们认为大一统思想成形的时期。不过,五岳体制真正形成却是之后数百年的西汉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以及宗教文化上表达这一意识形态的必要,汉武帝才最终将五岳体制化。

虽然汉武帝始创五岳制度,但这一工作的真正完成却是他的儿子。公元前61年,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霍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对中国历史地理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这一五岳体系是建立在当时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基础上的,因此南岳仍位于黄河流域。显然,随着中国人对地理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五岳体系不再适合。因此,在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诏定湖南的衡山为南岳。至此,五岳才正式确定,成为定制。

“四渎”原为我国古代四条单独流入海洋的大河的总称,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四渎之名见于《尔雅·释水》及《史记·封禅书》中。在古代认为如果四渎治理安定了,则万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不再受洪涝之苦了。因为《史记·殷本纪》中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四渎常与五岳并称,受到中原王朝的祭祀。东晋咸和八年(333年),诏令将四渎五湖与五岳、四望、四海等神一起祭祀。唐代以这一体系为基础稍作更改: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这一四渎体系为后世所沿袭。

泰山地处我国古代文化最为发达的齐鲁地区,因而有许多别称,比如岱宗、岱山等等。从地理位置来看,位于今山东省中部的泰山,横亘济南、长清、历城、泰安等县市,方圆四百多平方公里,主峰高约1560米。虽然这个高度在五岳中仅列第三,但或许是因为其雄峙华北平原的东部,并且在相对低平的山东半岛上看起来十分高大雄伟,因此享有“五岳之首”的盛名。

泰山在远古时称为大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有,按我国早期文字的读音,这个“大”字可同时读为“大”、“太”、“代”三音。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大”与“泰”,“代”与“岱”,“岱”与“岳”相互通假,这样就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和“岱岳”等等称呼。岱、岱宗、岱山均见于战国时期的典籍,如《尚书·禹贡》中就有“海、岱惟青州”,意思是在东海与泰山之间为青州。这里就将泰山直呼为岱。而稍后成书的《周礼》则称“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指的也是泰山。但在孔子所修订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次出现了“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诗句。

在早期中国历史上,泰山的地位更多的是表现在封禅上。

《史记·正义》中记载:“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段话的意思是“封”就是在泰山顶上聚土为圆台祭祀天帝,增加泰山的高度以表功归于天帝;“禅”是在岱山下小山岳上积土筑方坛祭祀地祇,增加大地的厚度以报福广恩厚之意。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当时泰山上已有庙宇,名为岱岳庙,分为下、中、上三座。显然这应该是上古山神崇拜的遗留,修建的时间距离郦道元的时代也有十分久远的历史了。那位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曾在这里祭过上天,行过封禅大典。后来,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唐太宗在贞观年间(627—649),也欲东巡举行功成告天的封禅大典。不料有彗星出现,太史令薛颐因而上言,声称:“考诸玄象,恐未可东封。”唐太宗不得不中止了封禅,此后再没有轻举妄动,去举行什么封禅大典,但对泰山也还是小心谨慎,不断派遣道士醮祀泰山神,并将最为壮观的中庙改称为岱岳观。

唐王朝及其随后的宋王朝是泰山宫观大发展的时期,现存的泰山宫观大多肇始于此时。那一段时期,泰山上陆续建起了青帝观、王母池、升元观、碧霞元君祠、玉帝观、会真宫等大型宫观,并且将这种兴旺发达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一千余年后的明清时期。其实,考察中国历史可知,泰山之所以隆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里是唯一一个皇帝可以在此祭祀上天的地方。只可惜的是,这样的封禅大典,并不是随便哪一个帝王都能举行,功高盖世,还得是有道之君,否则,封禅不但不能得到上天的祝福,反而会贻笑天下,招致灾祸。这也是唐太宗及以后的皇帝对到泰山封禅都十分谨慎的重要原因。

泰山图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其特色是势雄、景秀、境幽、文丰,迥然不同于北方诸岳。因为地处南方的缘故,古木参天、幽径重重、松涛阵阵、云海翻腾,秀冠五岳。衡山横亘八百里,号称有峰七十二,首为回雁峰,足是岳麓山,海拔最高的是祝融峰,有1290米。祝融峰虽然名不见经传,却也层峦叠嶂,起伏连绵,烟树云霞,气象万千。清人魏源曾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衡山图

衡山当然不只是自然景色秀丽,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发生的场所。传说,远古时的尧舜二帝都来到衡山进行祭祀,大禹治水也在此杀白马祭告天地。甚至还有传说,这里是禹获天赐金简玉书的地方,而大禹正是靠此天书,得到了治水的方案,制服了滔天洪水,功垂万世。显然这些都是不经之言。衡山被定为南岳,甚至都晚到了隋文帝时期,那么更早的时期,中原人对衡山还所知甚少呢,何谈与三皇五帝之间的关系。

不过,南岳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却是因为其被称为“寿岳”,也就是长寿之岳而闻名。我国有句谚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东海意思非常明确,可是关于南山却有多种说法,其中南岳衡山就是其中之一。

最早将长寿之职归于衡山的是《周礼·职方》,其有“南岳之镇曰衡,以其分为翼轸,光辅紫辰,上列注生之宿,下符长育之功”。不过,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把南岳定为衡山是在隋文帝时期,或许这只是官方的认定,而民间早已将南岳确定在了衡山也未可知。不管如何,至少宋徽宗在衡山金简峰黄帝岩上留下的“寿岳”石刻以后,将“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定在衡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这一定位为后世所认可,因此,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御制重修南岳庙碑记》中,第一句话就是“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至灵长于禄位,绵福祚于子孙,载在星位,由来尚已”。现在这块巨碑仍立于南岳大庙第四进御碑亭内。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又改回称为“嵩高山”。因此,在历史上常常以嵩高山名之。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为五岳中的中岳。嵩山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东边的太室如龙眠,西部的少室如凤舞。太室与少室各有三十六峰,素称嵩山七十二峰,主峰海拔1492米。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

嵩山北依黄河,南临颖水,群峰耸立,层峦迭嶂,雄伟奇秀,因此《诗经·大雅》中有“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形容的正是嵩山的险峻。另外,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横卧中原,故有前述魏源的“嵩山如卧”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脉的一部分,岩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在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后,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因此成为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

嵩山图

嵩山地处中原,成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活动场所。据说,太室与少室两山的得名,就与治水的大禹有关。

当年大禹奉命治水,凿山疏流。由于工程艰巨,甚至连吃饭都要靠妻子涂山氏送至工地。因此,夫妻二人相约,每当工毕,大禹击鼓为号,涂山氏再将饭送到。大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力大无比的熊,不料一次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山去击响了大鼓。涂山氏听到鼓声,忙来送饭,可是看到的却是一只熊。涂山氏夺路而逃,大禹只得在后面追赶,告诉她真相。但追到太室山南麓时,涂山氏已化作一块巨石。此时,涂山氏身怀六甲,大禹悲愤难当,大吼一声:“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巨石爆裂,从中跳出一个男孩,这就是启。因此,后人将这块巨石名之为启母石。涂山氏化作山石,她的妹妹又嫁给了大禹,抚养启长大成人。由于涂山氏之妹居于太室山西,故此山称为少室山。

这当然是远古的一段神话故事,反映了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早期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生活。不过,嵩山由于地近京畿,因此成为儒、释、道三教荟集的场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禅宗祖庭少林寺蜚声中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气势恢宏,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古朴高雅。再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足可当中国人文博物馆之名。

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的华山,是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北临渭河,俯视着关中平原,南依秦岭。由于山体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形成了山势险峻、奇峰兀立的形势,自古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说。华山主峰海拔达1997米,在五岳中高度仅次于北岳恒山。

华山最早称为“淳物山”,但到战国时成书的《山海经》中,因“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汉语中“花”、“华”相通,所以称为华山。如今华山的西峰就叫莲花峰,就是因为顶上有巨石形如莲花花瓣而得名。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今陕西境内)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这样说来,“中华”、“华夏”都是因华山而得名的。

华山因为是关中地区最为雄奇的山峰,也就成为历代建都长安的封建王朝祭祀的山峰,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秦皇、汉武。当然,唐王朝那两位十分著名的皇帝——武则天和她的孙子唐玄宗等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唯一一座只有道教的五岳山脉。在道教经典中,先秦时老子就曾到过华山。这似乎也没有太多可疑,因为老子西出潼关,华山是必经之途。不过,更为接近历史的是,华山道教真正发展,是在此后千年的北魏时期。道教改革家寇谦之在发迹之前,曾隐居华山。这在《魏书·释老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寇谦之遇仙人成公兴后,随之入华山,吃了成氏采的药,不再感到饥饿。寇谦之到嵩山修道是后来的事情,而且目的也并非真是为了修行,不过是为了离京城洛阳近一些,让皇帝容易知道自己,以实现自己的报负。

华山图

唐宋间,华山道教真正开始兴盛,大批的道士隐居华山。这其中最著名的,也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陈抟。在《资治通鉴》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反映陈抟的道品: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周世宗柴荣召见在华山修隐的陈抟,向他询问飞升成仙以及炼治丹药的黄白之术。陈抟对柴荣的询问大不以为然,答道:“陛下贵为天子,应当以治理天下为自己的要务,怎能用心在这些与治理天下无关的事情上呢?”柴荣听了,十分不好意思,只得将陈抟遣返回华山,不时诏令华山所属州县的官员问候这位桀骜不驯的道士。

宋元时期道教在华山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无极图的现世。传说无极图是河上公所创,本为方士修炼之术。后来魏伯阳得到,传给了参同契,再传钟离权,钟再授以吕洞宾。吕洞宾后来与陈图南陈抟同隐华山,因而吕再将此图传授给陈抟。陈抟显然不想让此图成为个人的收藏,于是刻在了华山的石壁上。后来,陈抟又从一位麻衣道者那里获得了先天图,他就将这两种图一起传授给了种放。种放再授以穆修,穆修以无极图授给周子。从此,无极图就成了道家的重要图籍,再后来又被理学家用来研究《易》,成为儒道两家的典籍。

金元时期,在这里修行的道士很多,像刘道宁、毛养素、贺志真、史志坚、褚志通等人都曾隐居华山。甚至在道教已成颓势的明清,华山里仍有高蓬头、程化乐、刘虚中、范养民等一批道士隐居修道。

如此多的高道在此修行,当然也就留下不少祭祀的地方。不过,华山庙观中最古老的却是西岳庙,据说建于汉武帝时。然而这不过是更古老的山川崇拜的遗存而已。再后来,是北周武帝时所建云台观。到了唐宋时,华山又增建了王母观、素灵宫、玉泉院等许多宫观。金元时也修建了不少宫观,比如希夷先生祠、清华观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明清时期,华山的道教宫观大多年久失修,很少再有新宫落成。

在华山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比如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国色天香,与夫婿萧史一笙一箫,夫妻唱合,最后二人乘龙驾凤飞升而去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华山,后人因此还修建了玉女祠以兹纪念。另外,神话故事中的沉香劈山救母也是在华山。华山上的翠云宫就是沉香母亲三圣母的寺院。巧的是,翠云宫西偏门外恰有一块条状巨石,断为三截,酷似曾被斧劈,因此得名为“斧劈石”。石旁还有一只巨斧,据说就是沉香劈山救母时所用的那把。

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塞上地区,又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等名,为五岳中的北岳。恒山绵延五百里,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塞上,号称108座山峰,主峰玄岳峰,又叫天峰岭,海拔2017米,高度为五岳之冠。

由于整个恒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奔腾而来,一座座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峰比肩而立,重重叠叠,群峰奔突,气势磅礴。据说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时,遥望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于是叩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恒山横跨塞上,成为三晋与塞外的天然屏障。因此,山上的关隘也就成为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像宁武门、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等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或许正是因为恒山的雄浑及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故在春秋战国时期,恒山就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在《周礼·职方》中有“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而《山海经》中也称恒山为“北岳之山”。据说其得名也与它的方位有关: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

恒山图

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朝封天下十二名山,恒山被推为天下第二山。再往后,汉武帝第一次赐封恒山,唐玄宗则封恒山为王爵,到了宋真宗时又升一格封北岳为帝。不过,真正亲临恒山的只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像清代的帝王虽然也封恒山,但只是派使者到恒山祭祀而已。

但由于古代对北岳的祭祀,从汉代到明代,一直是在河北的曲阳县,所以曲阳至今还保存着规模极为可观的北岳庙。直到清代才改在山西浑源县祭祀北岳,并在此大规模地建造恒山庙宇。所以说,北岳恒山的历史虽然久远,但由于地点几经变迁,所以难以详述从汉代直到明清时的情形。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长江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横贯我国中部地区,穿行于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长江与黄河一样,是四渎之一。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长江,在《诗经·周南·汉广》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当然,古人对长江最出名的诗句,还是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将长江的滂沱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不过,长江作为地理专名,出现于史籍并不算早,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三国志》记载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率大军南下长江,荆州刺史刘琮率众降曹,孙权十分紧张,忙于部下商量对策。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拒曹都,长江也。”这就是“长江”最早见于史籍中。可见,也就是在长江流域渐次得到开发后,人们才认识到长江之长,而江从此只是作为河流的通名,而不再专指称长江了。

长江古沙嘴

由于长江太长,更由于上、中、下游各地的人们在历史时期沟通不够,因此长江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

长江在金沙江以上的河段,并不称江,而是以“河”作为通名:沱沱河、通天河。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正源即名沱沱河。沱沱河在我国古籍中也写作托托河、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河,其实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沱沱河继续向东流,在接纳了长江的另一条源流当曲后,水量巨增,并从这里开始就被称为通天河。

通天河在《西游记》中也曾出现过,那是在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回国时,路过通天河,将经卷掉入河中。通天河海拔高达三四千米,人迹稀少,传说江源一直能通到天上,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汉名。这里的藏族并不这样称呼,而是叫作“直曲”,意思是“神牛犊的河流”。通天河先是东北流,在楚玛尔河一带转为东南向,缓缓地向东南流行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河谷宽广,直到青海的玉树县。这一段长江全长有813公里。

从青海省玉树县开始,长江就被称为金沙江。金沙江古称泸水、渑水、丽水。战国时期,人们就知道此段江水中可产金沙,如《韩非子》中有“丽水之中产金”。因此,南宋以后就称丽水为金沙江。金沙江是一段典型的高山河流,一路狂奔在川藏滇交界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在云南西北部穿过狭窄的虎跳峡后,抵达石鼓,突然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向东北方向奔去。之后,陆续接纳了雅砻江、龙川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支流,水量大增。这一段截止于四川省的宜宾市,全长2308公里。

在四川宜宾,金沙江和北来的岷江汇合,此后才开始称为长江。不过,因为这一段长江大部分穿行于四川省境内,明代时将其称为“川江”。在这里,长江还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水量巨增,江面宽达300-800米左右,与金沙江狭窄的江面迥然不同。又因为川江在流经重庆市江津县附近时,几弯曲成几字形,因此,这段川江又被称为“几江”。从四川奉节县开始,江水浩浩荡荡地穿行在石灰岩山地间,形成了壮丽奇险的三峡,因此这段又称为“峡江”。

长江在到达湖北宜昌市之后,终于从山地中突围出来,进入中游广袤的两湖平原。在这里,长江在湖南接纳了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在湖北武汉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相会,从此浩浩荡荡东流去。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的这一段,古代时属于荆州,所以也被称为“荆江”。荆江河段一方面由于汇入数量众多的支流,另一方面这一段河床坡度平缓,江水平静地流淌在宽阔的河道内,从高山峡谷中挟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众多的沙洲,导致河床曲流发育,江水下泄不畅,洪水时甚至有些河段江面高出两岸平原十多米。所以每逢汛期极易溃决,是长江最险要的河段,只得靠修建大堤来确保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进入江西境内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接纳了鄱阳湖水系的赣、信、抚、饶、修五水,水量因此再增;二是这里的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加大了长江调节洪水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蓄水能力逐年下降,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也因此不断减小。

长江再向东,穿过安徽进入江苏境内。从镇江、扬州开始被称为“扬子江”。据说是因为隋朝时,扬州城南的江边有个渡口叫扬子渡,炀帝巡游到扬州后,又建了一个扬子宫,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段长江称为扬子江。唐朝时,扬子江就常见于诗人的作品中。到了清代,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的船首先进入扬子江,因此外国人把整个长江都称作扬子江,这也是为什么长江的英语为Yangtze River。事实上,整个民国时期大都把长江称为扬子江,比如管理长江航运及治理事务的机构称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解放后才改为“长江水利委员会”。

从镇江到长江口之间的河道属于长江三角洲。这段河道长大约三百多公里,两岸除了少数几处孤立的山丘外,地面海拔大约在十米以下,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在长江口处则发育了崇明岛,这个我国第三大岛可完全是靠长江的泥沙沉积形成的。

虽然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但却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悠久的中华文明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的象征。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词句这样赞誉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穿越了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是5464公里,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一直经过约古宗列盆地、扎陵湖、鄂陵湖后,折向东南,流至玛多,绕过积石山,也就是阿尼玛卿山,再穿过龙羊峡进入黄土高原。这一段的黄河由于穿行在青藏高原上,因此河水清澈,似乎与黄河之名并不相符。

但是从青海省的贵德县开始进入黄土高原后,黄河终于名实相符了。这一段的黄河不仅自己穿行在厚厚的黄土层中,而且还在甘肃、陕西等地接纳了大夏河、洮河和湟水等多条流经黄土高原的支流,水量增加的同时,河水中的泥沙含量也大增。比如仅洮河一条支流每年向黄河输送的泥沙就达2900万吨。黄河裹挟着泥沙流淌在高原、山地中,直到内蒙古托克托旗的河口镇因受大山的阻挡,掉头南下,进入中游河段。从河源到河口镇,全长3472公里。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黄河在河口镇起向南流去,一路奔腾在山陕大峡谷中。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区,因此大量的泥沙被黄河一路接纳的支流无定河、泾河、渭河、汾河等带入黄河干流中,使河水中的含沙量巨增:在河水流量增加不到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泥沙含量却增加了五倍半。黄河在冲过壶口、跃过龙门之后,突出了山陕峡谷,顿时两岸地势开阔,河床宽展。在向南流到潼关遇到华山之后,黄河再次转向,折向东方,通过天险“三门峡”之后在孟津进入了华北平原。

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河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汛期,更高达60%。“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而且进入华北平原的黄河,由于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河水中的泥沙有三分之一就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事实上,华北平原就是黄河泥沙经过千万年的不断沉积而形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黄河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由于下游地区的黄河河床不断淤高,人们不得不靠修建河堤以保证黄河河水留在河床内,这样年复一年,河堤越修越高,河床也就越来越高,最终河水高出了堤外的地面,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悬河。比如郑州附近的河床就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7米。也正是这个原因,从郑州西北的桃花峪开始,直到黄河河口,除大汶河外,再也没有任何支流注入,不仅黄河河水一直向下游减少,甚至黄河河床竟成了华北平原地区的分水岭。据科学家研究,每年经黄河水带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

由于这些原因,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黄河横扫华北平原。历史时期黄河的河道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的地区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从现在河道以南的地区,侵占了淮河的河道后流入黄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夺淮入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夺山东大清河后流入渤海,这就是现在的河道。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黄河河水竟泛滥了1500次,基本上是四年三决口。

尽管黄河曾给人们带来无数的灾难,但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因此,黄河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淮河与黄河和长江一样,也是我国一条古老的大河。说到古老,并不是说这几条河比别的河流发育早,而是说它们比别的河流更早为人们所认识。

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的桐柏山的北侧,从河源到河南、安徽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游,自洪河口到安徽、江苏接壤的洪泽湖为中游,洪泽湖以下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为下游,全长1000公里。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这一地区正处于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同时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一些标志性的气候带大致以淮河为界,如0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等。因此,淮河便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南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淮河北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条淮河,划出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从而也分出了南方人与北方人不同的风俗与生活习惯。古代人们早已认识了这一地理分界线,所以有“桔过淮为枳”的说法。

由于淮河流经中原地区,所以古人很早就知道淮河的源头是在桐柏山。《禹贡》中就有“导淮自桐柏”,虽然这一说法比较笼统。《诗经》中有一首诗称赞淮河“鼓钟将将,淮水汤汤”,“鼓钟喈喈,淮水皆皆”。这应当说的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在祭祀淮河河神。实际上,历代帝王为了国泰民安,都要在一定的时候祭祀名山大川,而淮河也必定在所祭之列。如西汉神爵元年(前61年),为祈求天下丰收,汉宣帝派使者祭祀山川,其中祭祀淮渎神的仪式就在淮水发源地的平氏县,也就是今天的桐柏县平氏镇举行。后来,历经唐宋明清,各个时期帝王们都多次派遣使者去祭祀淮河,仅明代一朝,祭祀淮河就达36次之多。

淮河流域

淮河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正在中原地区的缘故,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并不一般,或许正因为此,淮河的命运多舛。

淮河原来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尽管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但是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记载,淮河下游的水道还是十分清晰的:从盱眙县故城南,向东北经淮阳东至广陵淮浦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涟水县西入于海。这条独流入海的淮河水道在宋金之交却因战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守将杜充决开黄河试图阻挡金兵的南下,四溢横流的黄河顺势而下,从鲁西南一带汇入泗水,再由泗水南流入淮,侵夺了淮河的河道。

由于黄河水量大于淮河,黄河的地势也高于淮河,加上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今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的各个河道和湖泊中,不仅使淮河水系的各条河水下泄受阻,而且淮阴以下的淮河故道还被淤成地上河,淮河河口段的海岸线在随后的七百年间也向东延了90多公里。受阻的淮河在盱眙与淮阴之间的低洼地带逐渐形成了洪泽湖,然后再向东注入黄河入海,而其它的淮河支流则分别在鲁西南、苏北形成了南四湖和骆马湖,从此结束了淮河独流入海的历史。

然而,淮河的命运并没有就此确定下来。由于黄河下游河床继续淤高,到了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淮大水终于冲垮了洪泽湖大堤南端的礼河坝,淮河干流从此改经长江入海,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四年之后,黄河又在河南省的铜瓦厢决口,水流冲向东北,在山东省境内袭夺了大清河的河道,注入了渤海。

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形成了今天的淮河河道:原来的黄淮下游入海故道已是一条高出地面的废河道,并成为淮河干流与原来的支流沂、沭、泗的分水岭,这就是现在在地图上标出的废黄河。而淮河在洪泽湖分为两路下泄,主要的水流通过高邮湖,在三江营注入长江,少部分淮水则经过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巷泄入黄海。

作为与江、河、淮齐名的四渎之一的济水,今天已不存,只空留下济源、济宁、济阴、济南等地名。

济水图

其实,济水的流向并非毫无踪迹可循。早在战国时期,《禹贡》就对济水有这样的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根据历史地理学家的考证,这里所述实际上是济水当时的河北、河南两个分支的流向:位于黄河以北的分支,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发源后,虽然下游河道在历史上多有变迁,但大致是在河南温县附近注入黄河。

而河南部分实际上是黄河分出的一条支派,由于其分流处与河北济口隔岸相对,故古代人们认为这是一条河流的两段。所以在《禹贡》中就有了“溢为荥”的说法。据《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中的记载,当时的济水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然后流经原阳县南、封丘县北,一直到山东的定陶县分为两支,一支折向东北注入巨野泽,然后再从巨野泽北流出,继续流向东北,穿过山东省的西北部,最终注入渤海。实际上这条河道就是今天小清河的河道。另一支则汇入菏泽,东流后改称为菏水,在今天的鱼台县注入淮河的支流泗水。

大约在公元4世纪,也就是十六国时期,巨野泽以上的济水开始淤浅,隋唐以后竟然堙为平地。这时巨野泽以下的济水河段开始以清水著称。到了北宋熙宁年间,这段济水一度为黄河所经。同一时期,黄河以南则不再有济水之名。金元以后,济水之名渐渐湮没无闻,而是以大清河名世,河道的走向也多有变动。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不再南下,改道东北,这时最佳的下泄水道就是大清河的河道。所以,大清河自山东东阿县南鱼山以下的河道尽为黄河所夺。此后,清河之名遂废,而济水更是不为人所知了。

但是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显赫。《尔雅》中提到的四渎就是江、河、淮、济。古代帝王们祭祀名山大川,一般来讲就是派使者到指定的地点祭祀五岳和四渎,如唐代就以淮河为东渎,长江为南渎,黄河为西渎,济水为北渎。今天河南省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隋开皇二年(582年)朝廷为祭祀济渎神,敕建济渎庙,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唐贞元十二年(796年),朝廷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了北海庙。后来经过历代的增修,逐渐形成了现在这座占地120余亩的规模宏大、布局有序、风景秀丽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并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完好的神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