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民间采风新实践中汲取日常智慧

在民间采风新实践中汲取日常智慧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四 在民间采风新实践中汲取日常智慧一、民谣与民众评价民谣,包括民谚、民歌和顺口溜。了解人民群众的日常智慧,并把它作为不可缺少的精神滋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顺口溜有褒有贬、美刺兼备,但以贬和刺为主。除了民谚、民歌、顺口溜之外,还有一类民谣形式值得关注,那就是“课桌文化”。
在民间采风新实践中汲取日常智慧_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

专题四 在民间采风新实践中汲取日常智慧

一、民谣与民众评价

民谣,包括民谚、民歌和顺口溜。随风潜入眼,兴到即成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民谣具有民间性、自由性和随意性的特点(27)

各种各样的民谣看似浅显,看似牢骚,看似讽刺,却也具体入微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爱恨情仇,反映日常智慧和人心向背。了解人民群众的日常智慧,并把它作为不可缺少的精神滋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民谚实际上就是“口头短语”。用最简短有力的方式表达从实践中体会出的道理。“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贫富差距引起的情绪就在其中表露无余。

民歌实际上就是“口头创作的诗歌”,产生于群众性的娱乐、节庆活动,而情歌是民歌永恒的主题。

顺口溜有韵味,朗朗上口,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缘事而发,针砭时政,入木三分。例如:“能喝四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最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不理想;能喝辣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最保守;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这绝对不是组织部门考核干部的标准,但形象地反映了百姓对个别吃喝干部的讽刺。顺口溜有褒有贬、美刺兼备,但以贬和刺为主。除了民谚、民歌、顺口溜之外,还有一类民谣形式值得关注,那就是“课桌文化”。针对应试教育,就有“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可谓无情的嘲弄。讨伐声中可以引起我们理性分析的是究竟有没有一种比考试更好的办法来遴选人才?学生早恋已不是新闻,所谓“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只不过以比较夸张的形式反映了这种倾向。风沙的中年如何给游戏的少年指路?时间、场景已全然不同。“课桌文化”可以提供不少青少年教育和代际沟通的切入点。

价值总是和主观评价联系在一起。民谣抒情言志,道出民心民意,是民众评价的感性形式。街谈巷议,闲言碎语,看起来随意主观,却有着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例如前些年流传甚广的“十类人”:“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作‘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拿利润。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满红纸包。七类人当演员,扭扭屁股就赚钱。八类人搞宣传,隔三岔五解个馋。九类人为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十类人主人翁,老老实实学雷锋。”民众评价所具有的现实力量在于流传,地域上越传越广,时间上越传越久,赢得思想上的“共鸣”就越多。“货不怕假,回扣则灵;饭不怕贵,公款就行;学不在深,有爹就灵;分不在高,后门就行”在今天依然通过短信传播,足见民众评价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普遍性。民谣不断流传的过程就是民众评价活动的过程。

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艺术形态,民谣虽然也是社会舆论,但与一般的社会舆论还是有区别。民谣之“民”具体直接地对应我们通常所说的老百姓,否则就无所谓“民谣”;民谣所包括的群体数量应该非常广大,否则就不会有绵延不绝的流传。

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特殊形式,民谣与社会谣言也有所区别。社会谣言从内容上来说总是假的,以否定的形式折射出民众的不安全感。社会谣言流传的时候,权威部门总要想方设法揭示其假面目。民谣有所不同。民谣的内容可真可假,有的无所谓真假。像“十类人”这样的民谣,有些人听了心里不痛快、不舒服,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其中有谁也抹杀不了的客观事实和对这些事实的真实评价。而一些反映内容不真实,而且具有反权威反历史特点的民谣,如“知道他们咋死的吗?董存瑞,拿得太稳;刘胡兰,嘴巴太硬;邱少云,装得太像;黄继光,扑得太准;张思德,跑得太晚;白求恩,会得太多”就要设法予以疏导和调控。有些内容虽然不一定真实,但不具有反权威特点的民谣,如“老婆是邮票,一旦盖印,就只能收藏”,就不必要当作洪水猛兽。而有些民谣,反映的内容真实,且具有警醒作用,比如“成绩不能是吹出来的,贡献不能是送出来的,地位不能是跑出来的,关系不能是喝出来的,乌纱不能是买出来的,金钱不能是贪出来的”那就不能压制,反而要倡导。

img96

图95 《读民谚 长智慧》

img97

图96 《民众评价论》

img98

图97 《权威评价论》

img99

图98 《自我评价论》

民谣作为特殊的评价方式,难免发发牢骚,讲讲怪话,例如“只吃不带,作风正派;又吃又带,不算意外;不吃不带,才算意外”,又如“五十年代人帮人,六十年代人整人,七十年代人防人,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九十年代认钱不认人”,但确实体现民众的忧患意识,是一味清醒剂。民谣在歌舞升平之外积聚的忧患意识,对今天的传媒工作也是一种提示。

img100

图99 《天朗地黄歌苍凉——陕北民歌采风报告》

中国古代就有采风制,设置专门的官员负责“采风”。考虑到民谣确实是人民群众的社会评价,能迅速真诚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态度,应当恢复对民谣的收集和整理,从中分析群众的情绪,研究政策的得失,探询健康肌体中的肿瘤和溃疡,当然,还要对民谣进行适当的引导(2006年小学生和谐社会童谣编制就是比较好的民谣引导的例子),倡导正确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的民谣,克服片面消极的东西(28)

二、民谣与艺术表达

民谣多来自群众日常朴素的语言,天然去雕饰,口耳相传又日日锤炼,充分反映民众的智慧和艺术。民谣经常采用对比(“有人笑廉不笑贪,有钱不捞白当官”)、反讽(“稳定就是搞定,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酒量就是力量”)等手法,以幽默(“反官僚反得人偷笑,贪污犯抢戴官僚帽”)示人,颠倒话说颠倒事(“18岁的保姆50岁的娃,女秘书当上总经理的家”)。语言生动丰富,平白易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策有变化,领导说话不算话”),是我们提炼核心价值理念时的一个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语言表达十分重要。看似形式,却深刻影响内容传播的广度。由知识分子概括和提炼的核心价值应当在语言表达上与人民大众保持密切交流和互动,使之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很多事情我们仅仅“做得对”还不一定成功,只有“做得好、做得巧”才能真正到位。“做法”有时是非常具体细微的技术问题,然而却能产生大而持久的文化效应,所以不应忽视其中的艺术性。譬如近些年来屡遭垢病的“文风”就是一例。有些文章文件、讲话报告之所以效果不好,并非是它的思想内容不好,而是它们的话语方式(“说法”)过于简单生硬、“八股”气十足。或者空洞抽象、语言乏味,或者自说自话、不看对象,或者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单调重复、“意有尽而言无穷”……所以,尽管同是一个正确的道理和主张,讲出来也总不如切合实际、入情入理的分析更能说服人,不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道理更能引导人,不如言简意赅、富有智慧的话语更能启发人。好理念要有好说法。在这些看起来仅仅是话语技巧的表现中,却能够显现出其背后是否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境界。可以说,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做法”中,都存在着把先进文化、先进文明渗透进去、体现出来的巨大空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现应有的文化魅力。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中央文件发到乡,乡里组织学文件,学着学着到饭厅,学着学着不见了”的现象。

img101

图100 《短信文学论》

img102

图101 《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

我们党的领导人就很善于使用人民的语言,如“打土豪,分田地”,通俗又精确地体现了党的复杂纲领,深深触动所有人。今天,依然需要鲜活的大众语言,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毫无生气的“新八股”和深宫秀才开出的“中药铺”。具体来说,对以往惯用的范畴和语言(“剥削”、“共产主义理想”、“人民政府”)要进行新的梳理,吸纳反映改革开放新成果和广大民众接受并使用的范畴。不说正确的废话,不说无用的空话。

三、理论工作与日常智慧的平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们的任何工作一样,也要“以人为本”,也就是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总结人民群众的智慧,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人民群众的常识之间达成动态的平衡。人民群众的常识是他们多年生活经历的凝结,其中包含的信息、诉求和智慧,是任何理论文本都无法替代的。“教育农民”固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教育农民”的目的是让他们接受“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理论”,是注定不可能成功,也不应该成功的。理论的规模再宏大、内容再精深、形式再漂亮,如果违背了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智慧,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但理论和常识之间的平衡又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机械的,是经过我们的深思熟虑而达到的,是经历了理论和常识之间的反复调整而建立起来的。理论毕竟不同于常识,对常识有必要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真实集体”与“虚假集体”的区别,到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的区别,都提示我们不仅要尊重常识,而且要不满足于常识。解读民谣,也要达到这样的层次。

因此,当我们抛弃一些违背常识的错误理论,把发展当作“硬道理”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发展的目标和步骤、内涵和指标、成本和收益等等作系统而严密的研究。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以看作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常识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反思平衡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建立在人民的健全常识和日常智慧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通过理论层面的研究而达到提炼和提升这种常识和智慧的作用。如果普通百姓们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经济组织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都能把身心健康、人际和谐、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等等当作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那么理论和常识之间的“反思平衡”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29)

一个理论或一种理论观点不仅是吸取群众的智慧和民众的常识的结果,而且只有反过来变成群众的智慧和常识才能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这个循环互动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顾及时间和周期,就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导向与群众、口号与生活之间彼此脱节的后果,也难免“口号疲劳”和“消化不良”。群众的智慧和民众的常识是相对稳定的东西,我们在思考以怎样的速度和节奏推进理论创新的时候,要把这个相对稳定的基础考虑在内,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重视、理解和接受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真正使这种成果从抽象的理论化作人民群众的日常智慧。

img103

图102 《常识》

img104

图103 《常识》

【注释】

(1)此部分以黄凯锋、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为基础,特此说明。

(2)童世骏:《文化软实力》,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3)赵启正:“文化复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WZWUBO网站;于沛:“关于中国文化大踏步走出去”笔谈,百度搜索。

(4)林其锬、吕良弼:《五缘文化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5)蒋铁柱:《家族企业第二次创业》前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参阅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家园——文化建设论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李德顺等:《家园——文化建设论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8)参见李德顺:《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百度搜索。

(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153页。

(1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162页。

(11)《毛泽东选集》,第5卷404页。

(12)《邓小平文选》,第1卷457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256页。

(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43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282页。

(16)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7)参阅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18)高少星、万兴明:《无厘头啊无厘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19)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21)韩震:《历史·理解·意义——历史阐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2)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91页。

(2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

(24)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0—91页。

(25)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77页。

(26)《毛泽东选集》,第1376页。

(27)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207页。

(28)陈新汉:《民众评价论》,第246—247页。

(29)童世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报告),20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