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历程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历程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背景条件、发展战略及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浙江省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浙江省的工业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也跃升至第7位。以邓小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谈话为章本,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私营及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继续扩大,外资的利用成倍增加,为浙江省的再度工业化注入了活水。农村工业化的高涨成为推动浙江省工业跳跃式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业经济基础、工业结构特点、商品经济意识决定了浙江省能够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迎接工业化新时期到来时抢得先机。从背景条件、发展战略及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浙江省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农村工业化阶段(1979—1991年)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浙江省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立足于过往积累的工业基础,依托沿海区位的优势,凭借“轻、小、集、加”的结构特点,善用活跃的市场因素,顺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等框架下,浙江省积极调整工业发展思路,推进农村工业化,为浙江省的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契机。

1979—1982年,浙江省掌握全国经济调整的情势,以补偿性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大力发展传统轻纺工业,展开了浙江省的工业复兴。1979年起,将物资、能源、资金和劳动力向轻纺工业倾斜的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以此为先导,作为浙江省全面工业化的基石。1979年至1981年,浙江省的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0%,比同期重工业年均增长率高出8.9个百分点,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60.2%升至65.1%。乡镇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农村工业产值增长1.5倍,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6.3%上升到23.2%。凭借轻纺工业的超前增长和农村工业的迅速起步,浙江工业企业大力开拓省外市场,在全国脱颖而出。1979—1982年,浙江省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为16.6%,较全国平均高出9.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全国首位。1980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33.3%,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工业产值在全国份额中的占比也由1978年的2.9%上升至1982年的4.0%,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次由第15位升至第11位,平均每年前移一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稳步增长,从1979年的35.3%提高到1982年的37.4%,并在1980年再度超过农业。

1983—1989年,根据改革进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浙江顺势调整单纯依靠传统轻纺工业增长的倾斜战略,将工业发展立足于省内和省外两种资源及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的循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加工型产业结构,1988年进一步扩展为“国际大循环”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在经历了1982年的短暂低谷之后,浙江省的工业增长速度迅速回升,1985年的增长率甚至高达35.0%,营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从1983年到1988年,浙江省的工业年均增长率达20.8%,比同期全国增长率高出7.4个百分点。同时,浙江省的工业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也跃升至第7位。另从1983年起,农业占GDP的比重也降至1/3以下,工业产值的比重年年持续稳定地保持在40%以上,工业成为浙江经济主体的地位正式确立,也标志着浙江省的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伴随着农村的初步改革成功,农村工业化开始勃兴。浙东北地区的社队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这几年达到高潮,个体及私营工业开始发展。浙西南则出现了农村专业市场和家庭工业相结合的工业模式。1984年,浙江省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国有工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既成为浙江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也成为浙江市场发展的重要催生力。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机制的变化,工业结构以发展家庭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为主导,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升级,重工业向加工业和新兴产业调整。同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利用和技术引进,也大大加强了浙江省工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

1979—1991年,浙江省工业增加值从55.6亿元增加到43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3倍。工业总产值从158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年均增长20.1%,增幅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15位提高到90年代初的第6位。农村工业总产值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6%上升至1991年的48.3%,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工业建设的日趋成熟及国际经验的开始植入,品牌的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当时,一批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家开始着手品牌建设的工作。例如:1980年创立的康奈集团、1982年创立的飞跃缝纫机、1984年创立的正泰集团、1986年创立的吉利汽车等。然而,在当时厂商的技术、知识、质量、产能与资金都严重不足,政府仍然没有意识到品牌发展的重要性,且不论社会或厂商对于营销、宣传、广告等品牌建设的知识与工具都不熟悉的条件下,浙江省制造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基本上只是个朦胧的概念。

二、全面工业化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谈话,为党的十四大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束缚的破除,为整个工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浙江省再次掀起工业化高潮,工业经济进入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规模、结构、素质都再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八五”中后期,浙江省的工业紧扣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机遇,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以邓小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谈话为章本,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私营及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继续扩大,外资的利用成倍增加,为浙江省的再度工业化注入了活水。1992—1994年,农村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46.7%、73.8%和57.2%;农村工业总产值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48.3%迅速提升到1994年的63.5%,对浙江省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更高达了89.3%。农村工业化的高涨成为推动浙江省工业跳跃式增长的主要动力。浙江省1992年的工业产值增长26.6%,1993年增长35.3%,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纪录。为防止全国性经济过热和经济秩序失调等问题,1993年,中央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因此1994年起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开始平稳回落。不过,由于宏观调控得宜,没有因此造成过往经济调整中的产业大起大落现象。1995年,浙江省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达到46.3%,工业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4位,在全国市场中的占有率也高达6.1%。

“九五”时期,浙江工业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环境下运行,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增长质量逐步提高。1998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浙江省应对得宜,仍能实现工业增长目标。当年工业产值增长为11.1%,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税净增为25.3亿元,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10。1999—2001年,工业继续稳定发展,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本阶段浙江省的工业化进程向更高水平的方向推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工业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明显提高,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产生较大转变;(2)外向型经济型态加快发展,工业产品出口和利用外资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4)工业增长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进一步创新,企业技术稳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亦不断提高。

在这个基础之上,浙江省大多数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开始向小康社会过渡。经济增长的成效也引发了外国企业的垂涎,为民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改弦更张的压力。特别是,家电行业中的日本松下、索尼、东芝等在80年代末进驻中国的外资企业,于90年代初期开始加入竞争及展现成效,促使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力图变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也逐渐体认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始立定相关政策。例如: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就率先鼓励中国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中国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此后,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宏观政策,鼓励品牌发展。例如:1993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修订,使商标制度正式确立并步入正轨。1996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将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范围。凡此举措皆有利于中国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在大环境日趋成熟的条件下,浙江省的制造业也相应对品牌建设投入更多精力。例如:成立于1995年专营品牌休闲服饰的美特斯邦威集团;成立于1998年专营高级服饰的雅戈尔集团;成立于1996年专营饮料产业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专营高压锅产品的苏泊尔集团;成立于1996年专营高级服饰的报喜鸟集团;成立于1996年专营厨房电器的方太集团;成立于1992年,由中英合资专营饮水机的司迈特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营鞋业的红蜻蜓集团等。在这个时期成立的各个制造业品牌不可胜数,且经过十多年的蓄积,迄今仍是浙江省的重要制造业品牌。

除了积极建设与寻求品牌建设的知识与资源外,本阶段的另一特色是民企的勃发,为民营经济的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型工业化阶段(2002—2008年)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与国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政府积极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力图将浙江省的工业化带入另一个发展高峰。

2002年,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的目标,要求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围绕提升产业、扩大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建设“数字浙江”,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些目标和要求,为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了基本框架。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委、省政府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状况,做出了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浙江工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此为指导,浙江省的工业发展逐步走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作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前提。

2002年以来,浙江省的工业建设呈现出新的气象。主要特色包括:(1)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加快;(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经济发展初现成效;(4)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浙江省的工业持续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迈进。2003—2007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5%,成为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尽管受到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仍然通过改善管理和经营方式,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效益在逆势中不断提高。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逐渐确立,然而沿袭已久的贴牌模式令人又爱又恨。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固然可以省去不少市场经营的麻烦,但是所得的利润却十分微薄。尤其是,中国企业即便拥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但是在缺乏品牌推广和营销战略的条件下,仍然难以摆脱低利困境,无法建立国际竞争力,不能享受努力的果实。因此,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理论界、政府和消费者也都逐步建立品牌意识的氛围下,愈来愈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出去”,迅速推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过,在这波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相较于中国其他经济发达省区,浙江省制造业的品牌建设却呈现出滞后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1)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产业集群的方式,绝大多数的企业规模都不足以独自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2)这个时期又逢浙江省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大好,于是许多企业转入房地产市场发展,对于制造业的关注相对减弱;(3)浙江省的工业结构多属轻工业,在设计与创意能力仍有待提升的状况下,通过品牌提升附加值的营利效果并不明显。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至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作为以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浙江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9年,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创”为总战略的政策下,浙江省开展了以整合开发区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方略。

2008年7月,首批12个开发区的工作展开,目标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2009年7月,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发区暨整合提升工作会议,总结推广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并对第二批开发区的整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9年底,全省11个市上报的第二批整合提升单位共47家;其中包含开发区41家、园区6家,整合提升的辐射带动区域达5872平方公里,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和园区为28家,整合的各类园区和工业区共计158个。从这个规模来看,政府通过整并方式,来达到提升各个产业集群的力量可谓十分强劲。

相较于第一批试点单位,第二批整合提升开发区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目标更为明确,布局更为合理。绝大多数开发区都能够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建设和促进产业带发展的高度,按照三次产业融合的新理念,持续对外开放并形成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其中,富阳、桐庐、宁海、乐清、长兴、安吉、德清、海宁、桐乡、平湖、绍兴、诸暨、东阳、兰溪、武义岱山温岭、玉环、江山、青田等开发区的绩效发挥最为突出。开发区的建设与整合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格局,并有效地因应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全省各开发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挽经济下滑的政策下,全年开发区经济呈现出止跌、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区域整合提升后,2009年全省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达16393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省40.3%;实现工业附加值356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省43.2%;引进外资48.81亿美元,同比增长5.0%,占全省49.1%。但是进出口总额却下降至742亿美元,同比下跌10.3%,占全省39.5%。足见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从出口导向,朝向内需导向倾斜。

尽管如此,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在于对开发区的整并及出台大量的扶持配套政策。例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8项扶持政策,落实了4.08亿的扶持基金。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了“渡难关、保增长、促转型”的15项扶持服务措施,并安排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扶助开发区企业的发展。宁波大榭开发区通过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举办融资洽谈会、搭建贷款平台等途径,帮助企业融资18.44亿元,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困难。这些政策与服务极大地提振了企业的信心。

总计2009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393亿元,实现限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5328亿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比重约为3∶1。全省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并大力提升机械、电子、纺织、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并培育了一批国际和区域性服务外包企业与设计服务咨询机构,建设面向全省的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和行业性研发设计信息中心,积极促进第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带动工业升级发展的步伐。

2010年浙江省开发区则紧紧围绕“四大”的要求,加大开发区及园区的整合提升力度,力求发挥成效。着眼“十二五”时期的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希望打造更有综合竞争力的开放平台,以辐射方式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并且将工业发展的主轴从“量的追求”转向“质的提升”,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及重点关注那些投资巨大、带动面广、辐射力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从领导、资金、土地、人才、机制等方面确保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产业转型方面,2010年将工作重点设定为针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化危机为转机,突出招商引资的力量,着力于招引大企业做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及把握危机引发的全球投资转移新动向,进一步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外资、国资、民资”并举的方式,同时推动产业的质量、所有权和经营方式的转型。为了达成产业大型化与国际化的目标,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企业。

2011年,在国际市场复苏缓慢、需求低迷出口乏力国内需求增长艰难、企业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工业经济基本延续了2010年下半等总体下滑的走势。尽管如此,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全省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7.66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的总产值为55727.3亿元,同比增长21.4%。从全年走势看,年初增速高开后持续下滑,但上半年月度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速下降趋势持续到年底。增速由3月份的14.2%持续下降到11月份的7.3%,累计下降6.9%。但是从全年看,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增大。根据61家样本企业统计,2012年浙江省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4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产品销售收入223.28亿元,增长8.15%,利税总额33.87亿元,增长14.97%,利润23.40亿元,增长13.95%,出口交货值38.35亿元,增长26.83%,经济效益指标增幅大于产销指标增幅,出口高于全国平均增长13.96%的水平。

2013年10月份,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4.8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比9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类型企业增速有所回落。10月份,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8%、9.7%、8.9%、5.4%、3.9%和0.2%,增幅分别比9月份回落2.6、1.5、0.1、2.7、1.0和0.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增速双双回落。10月份,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0%和9.0%,增幅分别比9月份回落0.5和1.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速比轻工业产值高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重工业产值增速快于轻工业产值的态势。其中,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大。10月份,大、中、小微企业产值的同比增长分别3.9%、8.5%和8.5%。大、中型企业的产值增幅分别比9月份回落3.5和0.4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的产值增幅则比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9449.9亿元,增长8.5%,增幅则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