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议人类文明之下的饮食

浅议人类文明之下的饮食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对人类文明之下的饮食进行探讨,指出健康和长寿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营养物质是基础,是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据相关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显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要让居民学会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膳食,供给合理的营养,从而降低饮食疾病的发生率。

孟 香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逐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营养与身体健康,每个人都更加注重合理膳食、健康养生。本文对人类文明之下的饮食进行探讨,指出健康和长寿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营养物质是基础,是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营养与健康现如今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人们的实际营养情况与身体健康问题,已成为评价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人类文明 社会进步 饮食 营养 健康

一、目前中国居民主要存在的饮食问题

据相关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显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由饮食带来的疾病,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如热量过剩、缺铁缺钙、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特别是常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正面临着一系列有损健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被专家们称为“都市文明病”。

二、导致中国居民饮食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吃”有研究,在古代很多条件稍好的人家都有自己的厨师制作美食,更别说那些官僚或皇亲了,所以现如今“宫廷菜”“官府菜”“谭家菜”等都发展得红红火火。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中国饮食历来注重“天人合一”,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大多都“食出有门”。中国人对“吃”的研究造就了中国人“爱吃、好吃、贪吃、寻吃、创吃、赌吃”等诸多特点。

(二)饮食不健康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人们的饮食不健康、不合理,营养的摄入不均衡。有关调查表明,低收入家庭在收入增加后更偏重于选择肉类食品,忽略了均衡营养的问题;高收入家庭在收入增加后脂肪的摄入量反而减少,但从脂肪中摄取的热量却增加了,同时米饭、面粉、谷物和淀粉类食品的摄入量也相对较少。

饮食不健康、不合理带来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了很多疾病的产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很多年轻人饮食不规律,虽然他们会食用一些“营养食品”,但他们忽略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导致很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三)错误的饮食习惯

现如今,很多中国人吃得越来越讲究,但是饭桌上日益丰盛的菜肴却难以掩盖中国人在饮食习俗与结构上的一些问题。

1.过分注重动物性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的供应不再困难。一些人每餐必有肉,而植物性食品却吃得很少。这种过分注重动物性食品的饮食结构,带来了很多健康问题。

2.重口味、轻营养,暴饮暴食

中国人吃饭太过注重口味,尤其喜欢以煎、炒、炸等烹饪方式制作的食物。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蒸、煮两种烹饪方式是较为健康的,它能使食物保存更多的营养成分,而不是破坏它;采用煎、炒、炸等方式烹饪食物时,高温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包括很多致癌物质。

3.崇尚吃野味,忽略身体健康

很多人崇尚吃野味,但现实生活中已有相当多吃野味吃出怪病、造成健康受损的实例。据统计,灵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兔形目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数百种,但人们出于虚荣或好奇还是愿意一掷千金。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去卫生条件好的酒楼就不会有事。但因法律的禁止,餐桌上任何一种野味都不可能经过卫生检疫,所以一旦吃了带病的动物,健康受到损害就成为必然。

4.吃什么,补什么,想吃就是需要

由于很多人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人们对健康饮食完全没有概念。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吃什么,补什么”,还有人认为自己喜欢吃什么就是说明身体缺什么,这些观点都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在中医中确实有“以形补形”的理论,但这种说法却被没有科学知识的人和别有用心的商家曲解了。虽然很多动物的确有本能的调节能力,能根据需要摄取食物,但是人的身体里却没有这种调节机制。人们全凭个人喜好来选择食物,喜欢吃的多吃,不喜欢的坚决不吃,这就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产生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三、解决中国居民饮食问题的对策

(一)回归古人的饮食习惯:以植物性食品为主

我国自古以来是以谷物为主食的,与之搭配的是足量的豆类及豆制品;副食主要是新鲜蔬菜瓜果等天然食品;糖类主要是传统的蔗糖;日常饮品主要是茶,饮茶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古人提味、提鲜的调料主要是醋或酱而非一些添加剂。古人的饮食很有规律,没有暴饮暴食,没有食用过量的脂肪,因此就没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现代病”,人的寿命自然也比现在的要长些。

(二)倡导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

要倡导合理营养和均衡膳食,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合理的膳食贵在全面、平衡、适量,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以谷物类为主食,但要注意搭配多样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多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摄入鱼、禽、蛋、瘦肉等,但要注意适量;油脂植物油为主,尽量减少动物油的摄入量;选择合理的烹调方式,日常膳食要清淡少盐;要选择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选择对人体有利的炊具。

(三)把饮食健康教育纳入到阶段教育中

膳食的营养均衡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仅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营养与健康的教育,将饮食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同时,要加强对营养和健康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教会人们“吃什么、怎样吃”。利用现代媒介,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模式,开展群众性的有关营养与健康的活动,加深饮食健康在国民中的影响力。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让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四、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加强国民健康教育,这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部分。要让居民学会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膳食,供给合理的营养,从而降低饮食疾病的发生率。让居民吃得健康、吃出健康,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各地可根据各地的情况和条件制定膳食模式,但应该在继承各民族的民族习惯与地方习惯的基础上,逐步使膳食结构更加完善合理。希望大家能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享受美食,享受健康,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

[1]金海英主编.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于臖美.营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蒋建基,张怀玉.烹饪营养与卫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孟香,彝族,就职于怒江州泸水县职业技术学校。自2010年以来担任教务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礼仪修养”“职业道德”等课程的教学和相关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