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易》至今的人本禅

从《易》至今的人本禅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经》观象知事,阐述宇宙人生的各种变化现象。三千多年来,研究《周易》的活动甚为活跃,成书有三千余种。在民间,流行的方术亦基于《易经》的智慧,有占卜、算命、相学、风水和预言等,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层面。《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象都是自然界的两个现象阴和阳组合而成的。《易》被誉为群经之首。至中国禅宗,更加弘扬此一观点。

佛教源自印度,但其鼎盛、流播世界离不开中国,文化遗存最丰富也在中国,这与佛教的中国化息息相关。为何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能迅速中国化、世俗化,变成中国人的日用智慧呢?这就要追溯到《易经》和中国传统智慧与佛教思想的共通性及融合。

《周易》——变通生智

《易经》非仅一书,但人们熟知、通常所指的则是《周易》,是西周(前1046—前771)时期创立、完成的作品。它一方面反映自然、社会与人生变化发展规律,充满哲理,另一方面又是一本占筮指导手册,能据以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教人避祸就福,平和生活。

“易”字,《说文解字》释为“蜥蜴”或“日月为易”,周易研究名家周锡馥教授则以为,此是根据蜕变后的字形产生的附会。他认为,据甲骨文、金文,易字表现的是浮云蔽日、时露光芒的样子,有忽晴忽阴之意。“易”由该义引申,指变化、更替、交换。《易经》观象知事,阐述宇宙人生的各种变化现象。

《周易》的经文古奥简略,不易理解,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的成文被集为《易传》,原书的经文则被称为《易经》。

三千多年来,研究《周易》的活动甚为活跃,成书有三千余种。它们统称为易学,包含研究哲理、文学、文字学、历史、天文、地理、数学、医学、教育、政治、军事等方面,可说是无所不有的学问。在民间,流行的方术亦基于《易经》的智慧,有占卜、算命、相学、风水和预言等,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层面。

今天,多数人认为这些智慧和方术“不科学”、“落后”,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用谦虚、积极的心态,细心学习,即可发现其中实用的智慧和道理。

试看“生生之谓易,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这段“易话”,就教我们在今天多变、速变的世界里,认识变的正面作用、历史知识对现在及未来的启示、变通做事的有效方法以及对神秘莫测的事提高警觉,细心研究。

又如,《易》的基本构成是卦,卦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抽象归纳,含有“挂起”自然现象给大家看清楚的意思。相传伏羲氏综观宇宙间的阴阳变化,创作了先天八卦,周文王创作后天八卦,都用简单的图样表示宇宙的八种自然现象,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一卦的图样乃用三画表示,称为三画卦。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象都是自然界的两个现象阴和阳组合而成的。阴阳是《易经》的核心概念,它表现在阴阳两爻和太极的变化中,开发辩证思维的多种维面,包括整体思维、动态思维和相成思维。阴阳本来是两种相反的元素和动力,但是有相互依赖、相济相补、相互转换的作用,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一个人掌握这些道理,可以拓宽思维空间和方法,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近代,韩国采用太极图做国旗,时常提醒国人利用宇宙变化创造知识。

《易经》讲“变”,总与时、空相关。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它们的结合构成人和事的真实。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每一卦和每一爻都代表一个时空(地点)或时位(钟数)。每当一卦的任何一爻有所变动,即时产生事情的时空变化。在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够掌握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就能适应,或者策变,知道何时何地适宜变或不宜变,用预设方法(proactive approach)把事情安排得当,求取成功幸福,心境泰和。相反,如果我们只能在变发生以后才去想法应变,效率不高之余,还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了。

面对今天竞争激烈的世界格局,个人或者国家,若能做好自觉、自保、自强、自发、自返的工作,一定成功而快乐。

禅与儒道互补,建构中国智慧

佛教东汉时传入中土,与儒、道在并行、竞争、融合中发展。至唐宋时期,而完成中国化、本土化的历程,形成禅宗。

禅宗可以说是深受儒家智慧的感染,儒学则受到《易经》补足而立论,其中还介入了老庄智慧。所以,我们要认识禅宗的真谛,须饮水思源,方能博学通识,全面地认识禅的发展和当今应用。

孔子整理中华民族春秋以前的文化典籍,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开创儒家思想、学问。他赞叹易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智慧,惋惜自己的知识来得太迟。

《易》被誉为群经之首。汉人论《礼》引《易》说:“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故礼经三百,威仪三千。”论《乐》引《易》说:“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诸子百家总引《易》立论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

儒家的学说与《易》一脉相承,充满了自强不息的人本主义、现实主义精神,申礼乐,重孝道,重伦理秩序,重人事远神仙,强调学习,追求事功。其实践理性基因,与同一时期形成的道家思想中的自然、率性、空灵、玄远,共同奠定中国人性格的两面,正如八卦的阴与阳。

佛家的理论,与儒、道大不一样,它讲众生平等,六道轮回,有情皆苦,出离解脱。乍一看,对以宗法、伦理为基础的社会是一个冲击。但这种相反、相对,同时也是一种补益、充实。

佛教传入中国前,儒家孟子也讲性本善。两者说的都是“善”,却不尽相同。孟子谈的是人性本善,佛家则把善性加诸一切生命,人与动物都一样。佛教的轮回观念,就是以这一信念为本的,善结善缘,恶造恶孽,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由于传播形式的差异,受众的不同,可以说,儒家更多地塑造了中国统治阶层、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品格,而佛家则在民间春风化雨,彰显隐恶扬善、劝世化俗之效。

儒家严守礼法,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秩序严谨。这固然有利于形成稳固的社会体系,又难免僵固淤塞,压抑精神。知识阶层还可借由老庄,享受山林隐逸,畅想玄远,抒发性灵,一般民众则困于严密的伦理罗网,无可逃避。佛教则说众生平等,《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至中国禅宗,更加弘扬此一观点。禅宗提出,“悟即是佛”,“迷即是众生”,人与佛菩萨的区别只在是否了悟。在修行方法上,也推崇不落文字,不重形式,见性成佛,樵夫渔子、僻远野夫,只要心境澄明、了悟空性,即至佛境。这打破了森严的社会阶级、重重的伦理尊卑,也突破了愚夫愚妇向佛的语言、文字、形式等障碍,使佛智更广泛地进入民间,影响中下阶层精神领域深远。

儒与佛,经由漫长历史时期的对立发展,相互不断参照、吸纳,修正自身。儒家引佛智,发展出理学、心学,佛家则向儒家建构的世俗体制妥协,引儒入佛,形成世俗化、在中国得以广泛流布的禅宗。二者呈现出交融、汇流的趋势。本书所谓的中国禅,正是指这种汇流形成的宽泛、灵动、丰富且具有包容性的中国文化。

人本精神与龙的传人

综观古代智慧,儒家尚孝,墨家尚俭,道家尚自然,都源于《周易》。故而中国人本质的定义,做人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处理经济和生态的思想,皆可追溯到《易经》,又表现为后来集儒、道、释大成的禅智。

今天,人们不论说治国还是谈教育,都习惯提起“以人为本”的口号,好像它是十分时尚又“进步”的概念。其实,西方的“human based”概念(译为“以人为本”)出于基督教和人道主义(humanism)的根源,不同于中华文化出现得更早的《周易》智慧的人本精神。中国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又是龙的传人。这些对人的描述,表明人的尊贵等同天地,即大自然的一切。

《乾》卦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此卦以五十多个字歌颂大自然的起始、万物生成、一切事物的原本,更歌颂了人类社会的根基。它指出“首出庶物”,把普通百姓(庶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古代意思。

什么是人,尤其是最优质高尚的人格呢?《周易》用龙的各种形象和行动详细描述。乾卦是龙卦,阐述了龙的六个式样,包括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和亢龙,外加“用九”时的群龙。《周易》用龙的刚健、进取、自强说明龙人的阳刚性,又用他的谨慎和柔顺说明龙人的阴柔。在阴阳加量互动互补之时,许多困难的事情都可妥善解决。

我们且以“潜龙”为例,说明中国人做人的最高智慧。《乾》《坤》两卦的意义很广,都依文言理,所以叫做“文言”。孔子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简单地说,有德而隐的即是潜龙。在现实社会,有德行的人不一定都成为名人。但是儒家主张,一个人不可以因为不能成名便不注重德行。孔子的“君子”是有德而隐(不出名)的潜龙。他不是潜一阵子,而是长期都不在乎名声的。这样的龙人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不因为世俗的污浊而随波逐流,二不以成名为意,三不因为冷漠而感到孤独,四不因为没有人理解自己而苦闷。他会放手做有意义的事,一定不做违反自己宗旨的事。

把握时机

乾卦《文言》谈人需把握时间或时机,十分清楚。九三条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上九条说:“亢龙有悔,与时偕极”。前者劝人积极做人,抓紧时间。后者说明,时间见证人事,十分公平,不会给权势之人多一些,不会因人卑微而给少一点。假如一个人到了终点仍然没有自我完成,就成了“亢龙”,只有自悔了。亢字有高的意思。上九爻辞解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进退、存亡、得失是人生道路上循环往复的三个连环。谁人能够掌握利用,就会成功而安宁。不能,就忧心终日而于事无补。很简单,一心向上爬的人,到达了高峰,掉下来不堪设想,如果进退得宜,就可平稳进步。今天许多父母一心教子女凡事争第一,应该三思。

乾卦《文言》对人的崇高品格这样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不违,而况乎人乎?”文人说大人为圣人,老百姓说他为大丈夫,意思都是至尊的、最为完美的典范。他的修养与天同高,与地同厚,与日月同明,与四时配合得当,与鬼神一样面对福祸,有求必应。所以,《文言》的作者感叹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确实,《周易》不论说卦或者说宇宙动力,第一,都说得条理分明、言词简易;第二,都以人为本,把人的一切描绘得具体、生动而贯通古今。这样博大的经典,数千年受到千百学者的精心研究和解说,其中多数人都同时开发佛理禅智,互相补充。所以,中华文化今天以儒、道、释(禅)的智慧精华为特点,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福气,应该珍惜,努力学习。

自觉自强

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似乎没有比自我发现和了解自性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方能打开意识境界,迎接又多又快的信息和变化,自主生命。这便是禅。

禅有何作用呢?可以说,它是说之不尽的,没有夸张。它即如《周易》讲的一切,应用在生活之中,禅可以帮你认识生命意义并完成自我;帮你感知真情而享受幸福;帮你安心恬怡而心有所住;帮你表现内在美及捉摸残缺之美;帮你圆满自足,无惧无虑又悠闲自信;帮你谦逊又勇于服务人群;帮你宏观和静观宇宙人生,以及接受死亡犹如花开花落。

多数论禅者说:“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假如你听厌了这几句话,请不要苦恼或者认之为伪。其实,意思只是说,禅悟必须由每一个人自己争取和获得,没有别人可以教你或帮你。当你得到之时也是“冷暖自知”,因为禅是每个人的独特东西。

我认为,正因为禅是不能够用文字、语言、符号、图画说明的东西,我们要多立文字,多说,多分享经验和心得,多分享美和静。试问,静可以分享吗?答案是肯定的。你如果有机会与朋友或爱侣静坐山巅观看日出,不言不语,那种静比你一个人孤独地感觉到的,一定更静更美。与人共享的静的经验是最美的经验。

故事传知

禅的精神不止于安心明智,它也带你闯入机理之门,让你体会智慧的妙用,获得怡悦和滋养。下面几个故事是一顿美餐的“前菜”,帮你准备品尝美食的味觉。

(一)一曲禅

日本第一位到中国学禅的和尚名叫觉阿。他身带一支短笛,在中国浙江舟山附近的山中坐禅和吹笛,历经十年返回日本。天皇听说有高僧去中国学禅归来,差人请他为自己和大臣们讲道,以求开解。觉阿站在天皇面前,一言不发,只从衣褶里取出短笛,吹了一曲短调,恭敬地鞠躬离开皇宫后,消失无踪。

(二)放下

日本明治时代的东京,出了一位随意行止的禅师,法名坦山。他在帝国大学当教授,不受佛戒所限,吃喝如常,连死的时候亦预先写了六十张简信,嘱咐侍者于他死后送给好友。信说:“拙者即刻终命,特此通告。”

生前某天,他与小和尚下山办事,遇着大雨,路上满是泥泞。他俩在一处弯角遇到一位漂亮女郎,身穿丝质和服,对着一摊泥泞发愁,无法跨过。

“来吧,我送你一程”,坦山上前把姑娘抱着走过泥路的对面放下,然后继续上路。

小和尚闷声不响地跟着,直到天黑回寺。然后,他实在按捺不住,对坦山说:“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对于美丽出众的女人更不能亲近,你为何要抱人过路?”

“什么?那个女人吗?你怎么知她美丽出众?”坦山回答,“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在心里。”

(三)空门不肯出

古灵禅师有一天看见学生坐在窗前抱着经书苦读,窗纸上有一只黄蜂反复尝试破窗外出,不能成功。他禅机一动,说: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学生听了顿悟,明白老师叫他修道不靠死读书(钻故纸),应该从生活中体念宇宙人生之道。老师责备他不选择自由自主的方法去悟道(空门不肯出),只会走盲路。

人与万物

我们最后再问:人是什么?答案是:天地万物的众生之一。

这答案看似一般,没有多少智慧。其实它说明了佛教轮回、人在其中的谦虚及与其他众生地位平等。人的高贵是因为他有慈悲之心。

道理很简单。假如人在茫茫轮回的过程中,今生是人,前生是蚂蚁,来生是猪,不是公平吗?但是佛教假定,人有灵性和悲悯胸怀,可以积善,期望善业可以引致来生好报,做一个强健多智的尊者。那么,人就有“自我创造”的能力了。《周易》说的阴阳变通,也是这种权能的运作。

有一个唐朝皇帝问道的故事说,肃宗拜他的国师为师,乞问怎样可以超离三界生死。

国师叫人拿来三个盛水的盘子,拿了三只蚂蚁分别抛入其中。蚂蚁在水面转了几次便浮在水里不动,死活不明。

肃宗看了拜曰:“乞师慈悲。”

国师拿一条草抛入其中一盘水里,蚂蚁醒了,沿着草爬出盘外。皇帝豁然顿悟。

这故事给我们说明多重道理。首先是人的平等,国皇与禅师一样,彼此交换智知。第二是业性存在于人,是其他动物所无的。业性有阴阳两面,自由主宰生命是一面,无奈是另一面;慈悲积善是一面,凶残积祸是另一面。第三是人有尊贵,也有责任。

佛教经文用许多难懂的术语说道。百姓日用的禅可以用生动易明的事象教人悟道,因为人有本性和佛性,可以在茫茫无明的天地间创造意义和善举,安宁长久。

禅意深心

德国大学者文豪歌德深受中华文化感染,写宇宙人生,喻之若旅。他诗说:

诚心之旅,不为发现新象,志在开发视野;

精心之探索,不为创造新机,志在触摸心灵深处。

唐朝有位大和尚鉴真,诚心去日本传播禅法和中华文化,曾五次东渡,都被海贼或风火所阻挠,历时11年,导致双目失明。然而,失明胜不过他的诚心,他于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成功,把中华文化的医学、艺术、建筑、诗词和禅宗带去日本。今天,有学者确认,日本人的性格和美德乃至他们的创造精神,都有赖中华文化的输入以及鉴真的至诚。

如今,日本京都的东大寺设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见证鉴真在日本第一次传戒的史迹。他在日本建立了律宗禅,最后死在日本。然而,他留给日本人的是中国禅的关爱和美,尤其是不匀称的、朴素无华的美。这种美是自然的,又是完全的,像大自然的花草石块,湖光山色,日月光辉,季节循环。直至今天,日本人接受这种美意,所以可以秩序井然地应对天灾人祸,像原子弹、海啸及地震带来的突然灾难。

16世纪中叶,基督教耶稣会教士约翰·罗德里格斯(J.Rodriguez)给总会写信说:“日本人承接了中国禅,有很深的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口头上的心,一看即知是假的。第二是在亲人之间互相敞开的心,相敬有礼。第三是对什么人都不说的只属自己的心。所以在日本传播宗教,成功的机会极微。”

如果说,日本人的内心深处住着的心,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不正是禅吗?

民间百姓相信,人有良心。这就是只属于自己的心,也是对一己负责的心。孔子说:“知天,知地,知我身。”日本人也崇尚儒家智慧,所以知道,一个人的心,在不为任何人看见的深处,还有一个幽深致远的本心。那就是禅宗说的佛心了。

历来,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不信万能的神,信的是大地山河,巢居其中的万事万物,包括自己。

可惜,中国人一度抛开传统,招致无限困苦和空虚。如今,人们又恢复拜祭祖宗之灵了,并且信仰大自然中的山河日月,让一份心外之心抚慰必然寂寞的个人良心。

如今,我们去扬州旅游,可以去鉴真纪念馆礼拜他的塑像。这个纪念馆由中日人民合作建筑,见证真诚与禅爱的光辉。这位身受盲目之苦的伟人,坚持去日本弘道,死在异邦,最后还是获得同胞的尊敬。他不辞劳苦把禅心和中华文化带去日本,塑造了日本人的禅心,帮他们建设了美好的生活模式和家园,可谓不枉一行。

禅心不免除错误。20世纪的日本人反骨,用最凶残的手段打杀中国人,用他们的第一层心在东亚国家造成灾难。日本70年前接受战败以后,曾经一度动用深心忏悔。不幸,没有真正的慈悲为怀的神接受他们的忏悔,只有肤浅的美国,致使他们矛盾重重,亦不能启动最宝贵的内心或者良心。

今天,日本的大小城市都仍然可见肃静的禅院,那是第一层心的表现。不知要等到何时,鉴真和尚再世,可以叫日本人我心反照,排除矛盾心理,认识禅的自由深心,与亚洲人和全人类和平共相生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