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禅和生活禅夏令营

生活禅和生活禅夏令营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修行理念和“生活禅夏令营”之弘法方式,无疑成了中国当代佛教史上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下面,我们就生活禅理念的提出、生活禅的内容及其经教基础、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开展的情况等,向学界的朋友们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生活禅和生活禅夏令营

《禅》编辑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复兴时期。各地佛教在道场、僧团建设、组织建设和僧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在实践人间佛教、积极探讨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方面,在贯彻佛教契理契机之原则、探讨新的更有生机的教法方面,以净慧法师为领导的河北省佛教协会,相对来说,走在了全国佛教团体的前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修行理念和“生活禅夏令营”之弘法方式,无疑成了中国当代佛教史上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随着中国佛教复兴的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寺院的硬件建设——的全面完成,以教法为核心的软体建设(佛教文化建设),作为佛教复兴的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相信,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禅夏令营之弘法方式的作用和价值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内外人士的认同。

下面,我们就生活禅理念的提出、生活禅的内容及其经教基础、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开展的情况等,向学界的朋友们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生活禅提出的历史背景

净慧法师自幼就生活在寺院里,对佛教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从18岁起,他就亲承过虚云老和尚的教诲,对传统丛林生活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种种弊端亦有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中期,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他一度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这期间,他目睹了中国佛教所遭受的种种创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回到了中国佛协,并从事《法音》杂志主编工作。这一工作使他有机会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佛教的现状,并对中国佛教何去何从的问题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

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观察,净慧法师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惟一希望;必须振兴禅宗,这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关键;必须加强僧团的形象建设,这是提高佛教社会地位的前提;在弘法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引导信众爱国爱教、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弘法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佛教的现代化和化现代相统一,推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佛教保持强大生命力和摄受力的必要条件。

净慧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隐逸佛教和为死人服务的佛教而言的。人间佛教的两个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利他的大乘菩萨发心,即世而出世、入世而济世、即生死而了生死、即烦恼而证菩提的修行方法。隐逸佛教的特征是:自了的发心,深居林间、远离社会人群的修行方法。历史经验和教训一再证明,惟有坚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佛教才有希望。

为什么说人间佛教是佛教的惟一出路呢?在“生活禅系列丛书总序”中,净慧法师比较详细地谈到了提倡“人间佛教”对于振兴中国佛教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历史回顾,得出结论说,如何现实地去定位佛教与现实人生、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对于佛教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佛教的兴盛由是,佛教的衰亡亦由是。历史告诉人们,佛教的繁兴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群。任何脱离社会的做法,只会把佛教更快地推向衰亡。

他回顾说,佛陀时代,印度思想界极其纷乱复杂,各种思潮迭起,形形色色的外道达九十多种。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之所以能够兴起并独领风骚,迅速地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成为一种为大多数人所乐意接受的社会主导思潮,这同佛陀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关注世间伦理道德和终极价值关怀的建立,关怀人生的痛苦与解脱,以及心灵的净化、社会的祥和这一既出世又入世的做法有直接的关系。

到了部派佛教时代,由于上座部比丘比较保守,拘泥于教条,执著于丛林苦行的修行方式,从而使佛教渐渐地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群,成了一种经院式的为少数人所独享的学术佛教。于是,一度因佛教而黯然失色的婆罗门教,借中印、北印法难之机,重新抬头,不断地占领佛教的信仰市场。在咄咄逼人的婆罗门教的刺激下,从大众部中衍生出来的早期大乘佛教,借助般若中观这一思想利器,开始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针对上座部佛教的批判运动,大力宣扬即世而出世、以中道为特征的全新的修行理念,高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菩萨精神。大乘佛教所发起的这场运动,不仅为佛教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挽救了佛教,而且对后来佛教的发展乃至整个东方文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此后佛教经过两百多年的蓬勃发展,慢慢地转入了以瑜伽为特色的中期大乘佛教时代。经过几代优秀瑜伽学者的大力弘扬,佛教的唯识教理和因明学说,被阐释得极为缜密而系统,除了少数专门从事研究的人能窥其堂奥之外,大多数普通信众则只好望教兴叹。这一时期的佛教,在表面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危机,为后来佛教的衰落埋下了伏笔:那就是佛教学术化的倾向日渐浓厚,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大众的距离日渐拉大,佛教的生活基础和信众基础越来越薄弱。公元6世纪和7世纪初,印度佛教史上发生了两次大的教难——北印法难和东印法难。经过这两次浩劫,佛教的元气大伤。此时,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教,因吸收了佛教的营养,迅速地壮大起来,并占领了中印、北印绝大部分信仰市场。佛教开始进入密乘时期,然气象大不如从前。

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佛教。在唐代,中国佛教虽然宗派发达,义学兴盛,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但是这当中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佛教学术化、贵族化的倾向日趋明显,佛教与现实生活和广大平民之间的距离日渐拉大,佛教的现实基础和信众基础也就相应地削弱了。结果“会昌法难”一来,禅宗以外的其他各大宗派,尤其是天台、华严、贤首诸宗,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在这危难的时刻,多亏禅宗拯救了佛教的慧命;若不是禅宗,中国佛教的历史恐怕得改写了。禅宗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进而风靡全国,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原因就在于,禅宗扎根于现实生活,接近广大信众,注重内心的真修实证,而不执著于外在的物质形式和经典文字,提倡自耕自活、自食其力,主张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关键是要在当下去落实生命的觉悟和解脱。禅宗的这些做法和主张,使它获得了其他宗派所无法比拟的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摄受力。

进入明清以后,中国佛教总体上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民国时期,几乎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佛教自身的角度来看,最致命的一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佛教与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群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疏远,佛教潜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实现,佛教被降格成为超度亡灵的教门;而另一方面,佛教界人才奇缺,僧尼的伪滥现象严重,僧尼的素质下降,僧团的形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佛教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更加剧了佛教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这两方面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窒息了佛教的生机。民国年间,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批清醒者,目睹了中国近代佛教界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所面临的悲惨处境,忧心如焚,四处奔走相告,以谋求佛教的振兴。太虚大师率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口号,并大声疾呼要改革教制,加强僧团建设和僧才的培养,组建中华佛教总会,以提高佛教的整体自我保护能力。

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所限,太虚大师所提出的振兴佛教的一系列理念未能变成现实。尽管如此,太虚大师所指明的道路和所提出的很多想法却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和继承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佛教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历史早已给了我们启示。通过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兴衰的历史回顾,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得出结论,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将佛法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中国佛教的惟一出路。离开了这个基本方向,佛教必将在日趋激烈的中外文化大碰撞中被无情地淘汰。

净慧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的一个总方向,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法门。人间佛教必须依靠具体的法门才能变成现实的教化力量。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南传佛教也好,都面临着“人间化”的任务。汉传佛教中的各大宗派,如禅、净、律等,都可以作为实践人间佛教的入手处。净慧法师之所以要选择禅宗作为实践人间佛教、振兴中国佛教的胜方便,这固然与他所继承的是禅宗的法脉、所住持的是禅宗的道场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禅宗在整个佛法中和在中国佛教史上所处的地位非常特殊,以及禅宗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落实修行的方法与现代人的根机非常契合。

禅宗又称为“佛心宗”,是佛教中惟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故又被称为“宗门”、“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最上乘”,而其他宗派都属教门。在整个佛法体系中,禅宗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佛法的真精神。禅宗的精神贯穿于一切法门,一切法门讲到极处,都与禅宗相融通。而且,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趋势也显示出,禅、净、律、密等佛教不同宗派的融合,实际上,都是在禅的精神统摄之下进行的。这一点恰恰说明了,禅是佛法的活的灵魂。所以要振兴佛教必须从振兴佛教的真精神开始,也就是从振兴禅宗开始。反过来讲,中国佛教离开了禅宗自悟自修自证的实践精神,必将丧失其本来面目。

印度佛教虽然包含了禅宗的精神,但是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宗派。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长期互相碰撞、互相融合的产物,它是真正中国化了的佛教,它最能够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会昌法难以后,天台、华严、法相等诸大宗派一时衰落,惟有禅宗一支安然无恙,枝繁叶茂,龙象腾骧,独步天下,成为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并东流朝鲜、日本等地。如果没有禅宗,唐宋以后的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乃至世界佛教史将黯然失色。禅宗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而且深远。目前,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这种影响正在逐步地传播到西方国家。唐宋以来的中国佛教史告诉我们,禅宗兴盛佛教就兴盛,禅宗衰落佛教就衰落。因此,振兴中国佛教的最佳选择,莫过于从振兴禅宗开始。

另外,佛教最讲究契理契机的原则。现代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古人已有很大的不同:生活环境更复杂,生活方式更丰富,生活节奏更快,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另一方面,现代人追求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愿望较古人也更强烈,以科学为主的理性精神也更浓厚,追求生活享受的心情也更迫切。面对现代人,佛教该如何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解脱呢?从契机的角度来看,应该说禅宗最有优势。较之其他宗派,禅宗的修行方法更强调自力,理性色彩更明显,生活气息更深厚,对世法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更强,很容易跟现实生活打成一片。比如,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以及他所开示的“一行三昧”和“无相、无念、无住”之修行方法,很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净慧法师于1992年,正式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青年佛教信众中开展了别具一格的“生活禅”夏令营系列活动。

作为一名从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旧中国走过来的老一辈出家人,净慧法师对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正是在这种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驱使下,他甘愿放弃了北京优裕的工作环境,1988年初,应邀来到河北主持佛教工作,并负责修复赵州、临济祖庭。白手起家,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个中的甘苦自不待言。然而法师却泰然处之。他多次讲,赵州祖庭是一块“试验田”,他来河北就是为了种好这块“试验田”。他所说的“试验田”,就是想通过落实生活禅理念,来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清净僧团,为中国佛教探索出一条全面振兴的道路。十余年来,净慧法师所作所为,如创办《禅》刊、提倡“生活禅”修行理念,在青年信众中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成立河北禅学研究所,创办河北省佛学院和虚云印经功德藏,在柏林寺恢复丛林生活秩序,等等,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

经过十多年的惨淡经营,赵州祖庭——柏林禅寺现已全面修复,并且成了我国北方对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河北省的佛教事业也蒸蒸日上。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净慧法师提倡的生活禅修行理念和生活禅夏令营的弘法方式,已经得到了很多佛教团体的认同和响应。

生活禅的经教基础及其基本主张

净慧法师认为,提倡生活禅,恢复佛教的人间品质,并不是要让佛教一味地随顺世间,而丢掉佛教了生脱死的出世本怀。佛教在弘扬的过程中,固然要强调契机,要紧扣世道人心,但是,契机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改造人生,净化社会。因此,在契机的同时,还要坚持契理,即坚持佛教的真理和出世的本怀。

从契理的角度来讲,生活禅的理论基础就是以菩提心为核心,以做好人、过好世俗生活为重心的人乘正法为基础,以四摄六度之大乘菩萨行为正行,以缘起性空、圆融不二之般若观为眼目,以“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之自性观为入道根本,以息道观、无门观、念佛观为下手方便,以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庄严国土为究竟。这一理论基础,涵盖了世出世法、个人与社会、大乘与小乘、宗门与教下、祖师禅和如来禅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现了大乘佛教圆融不二的般若智慧。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尽悲愿之心,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它包括悲和智两个方面。净慧法师提倡以“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实际上就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就是智,奉献人生就是悲。所以,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把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揭示出来了。

人乘正法,是佛陀在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典籍中,如《阿含》部中的《善生经》、《玉耶女经》,以及《优婆塞戒经》、《观无量寿经》、《佛说孛经》等,为广大在家信众一再宣讲的,关于持守三归五戒、如何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教法。人乘正法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教与现实人生发生互动关系的纽带。作为在家信众而言,佛教的修行当从人乘正法开始,其修行的结果和受用最终也要通过人乘正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人乘正法,当它与菩提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不仅是世间善法,同时也是出世间法,在这里,世法和出世法、个体与社会、自了与利他、做人与成佛,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生活禅主张修行首先要从做人开始,正是对人乘正法的强调。

至于以四摄、六度为主要内容的大乘菩萨行,则更强调“即世而出世,入世而济世、即人而趣佛”、“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证解脱”,其人间色彩更不必待言了,毫无疑问,它理当是生活禅修行的重心所在。

除了菩提心、菩萨行之外,大乘不同于小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建立在缘起观、法界观之基础上的圆融不二观,这是整个大乘佛教的精华所在,也是佛法与外道不共之所在。心与境、自与他、能与所、内与外、生与佛、入世与出世、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红尘与道场等等二边观念,统统都被扬弃了,统统都消归于自性之中。生活禅强调平等、感恩、分享、结缘以及“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等观念,正是以圆融不二之般若观为基础的。

除了大小乘经论之外,禅宗的祖师语录也是生活禅的直接源泉之一。傅大士讲:“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若问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六祖也讲,“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僧问赵州:“如何是道场?”师云:“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全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从圆顿的见地来看,外自山河大地,内自起心动念,乃至六道轮回等等,这一切,一一当下都是自性的妙用。悟道的根本就是要真实地体验到这一实相之理。所以在修习祖师禅的时候,面对一切境界,当下都要消归到自性上面来,所谓“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这是祖师禅的特色。这种自性观,落实在功夫上,就是当下承担,当下对念头的透脱。生活禅强调“红尘即道场”、“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正是对祖师禅这一圆顿思想的继承。

就修行方法而言,在汉地,传统的用功方法,主要有息道观(以禅定为下手处)、无门关(以参话头为下手处)和念佛观(以持名念佛为下手处)这三大系统。生活禅,虽然称禅法,但并不拘于某一法,而是在自性观和圆融不二观的统摄之下,将上述三种用功方便都纳入其修行体系当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修学生活禅的人们提供了入门方便。

可见,生活禅修行理念是建立在对整个大小乘教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教法。它始终贯穿着三宝、因果、般若、解脱这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是佛教信仰体系的根本所在。

关于生活禅的基本内容,净慧法师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详略不同的阐发。

在2006年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举办的第十四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净慧法师就生活禅的修行理念,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对生活禅的修行理念有一个整体性的准确的把握。他说:

“夏令营办了十四届,‘生活禅’理念的提出已历十五个寒暑。我在去年为《入禅之门》小册子的出版写了一篇《自序》,对十五年来落实‘生活禅’理念的历程和体会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我在《自序》中写道:

在1990年、1991年之际,由于受传统禅宗和当代海内外许多大德新的弘法观念的启发和影响,我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

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方法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在具体落实中的要求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修生活禅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生活禅的法门纲宗是: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

关于生活禅的理念,当时提出来的主要就这几点。在具体落实这些理念的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内容充实进来——

在怎样实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宗旨的深入思考中,提出了‘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和‘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要求;

在怎样落实“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的思考中,提出了‘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理念和‘感恩、分享、结缘’的要求;

在怎样实现‘将佛法融化于世间’的思考中,提出了‘正信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的要求;

在怎样实现‘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的思考中,提出了‘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的要求;

在怎样实现“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的思考中,提出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八字要求;同时将落实信仰的要求定位在:‘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四句口诀上,强调了修习‘生活禅’不离解脱道的大方向。

这篇《自序》是2005年7月5日写的,几天之后,我应邀在北京读书人俱乐部举办的讲座上,正式将‘感恩、分享、结缘’的六字口诀扩充为‘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八字方针,并具体化为四句话,作为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生活禅’理念的心灵向导:‘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这四句话从2005年的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以来讲过多次。这八个字四句话几乎可以覆盖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广泛的适应性……

2006年2月10日在邢台玉泉禅寺对邢台德隆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做过一次讲座,讲题是《做人与做事的二八方针》,就是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八个字定位为做人的八字方针;将‘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八个字定位为做事的八字方针……”

净慧法师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他擅长把佛教深奥的道理,通过一些简短的生活化的“口号式”语言传达出来,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穿透性,令人耳目一新。

从净慧法师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生活禅”,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像教界某些人所批评的那样将佛教世俗化、庸俗化。实际上,它是以整个大乘佛教经典为基础的,是对整个大乘佛教经典的充分消化和活用。

生活禅夏令营——一种全新的弘法方式

为了弘扬生活禅的理念,更好地将佛法融化于社会,净慧法师还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禅夏令营”这种弘法方式。

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每年坚持面向社会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都是18~30岁的佛教青年,每届人数在250人左右。在七天的寺院生活中,营员们都参加上殿课诵、坐禅、聆听佛学讲演、吃茶谈心、云水行脚等活动。在一种全新的环境中,营员们认识佛法的博大精深,寻求心中尘封已久的真善美,体味佛法的超越与安祥。

在2006年的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净慧法师回顾道:

“1993年,在这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燕赵古刹的一个临时搭盖的类似工棚的空间里,我们举办了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在当时来说,大陆佛教界办夏令营是件新鲜事物,作为禅宗道场的柏林禅寺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更是一件新鲜事物。我们尊敬的赵朴老不但赐‘生活禅夏令营’墨宝,还特派当时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吴立民先生莅会致祝贺辞,对河北佛协和柏林禅寺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表示支持和肯定。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宗厅对省佛协提出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做法,从一开始就是积极支持的,并给予了许多具体的指导。石家庄市和赵县的有关部门对我们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同样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就这样,生活禅夏令营连续举办十四届,参加过这一活动的人员达4000多人次,有近百位法师、学者莅临授课。

“通过十四年的努力,生活禅夏令营这一活动,逐步成为向海内外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爱国爱教思想的一个窗口,逐步成为贯彻中国佛协倡导的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个阵地,逐步成为充实和完善生活禅修行理念的一种模式。十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积极探索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教义教规上的契入点,这是时代的要求和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净化人心、祥和社会为指归的生活禅理念的推行,就是我们对上述要求和需要的一种真诚的回应。”

与河北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相呼应,净慧法师来到湖北黄梅四祖寺之后,又在四祖寺每年举办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为宗旨的“禅文化夏令营”活动。至目前为止,这项活动已经成功地连续举办了四届。

在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夏令营”和“禅文化夏令营”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有很多佛教团体,纷纷效法这一形式,利用暑期,为青年佛子开办不同形式的夏令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教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离不开青年,同样,振兴中国佛教也离不开青年。针对青年人开展夏令营活动,不仅能丰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对佛法的普及,提高广大信众的信仰水平,促进僧才建设、为佛教储备人才,提升佛教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佛教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教化功能,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生活禅是净慧法师根据佛教“契理契机”的原则,在对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修行理念。它既是对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祖师禅精神的继承和回归。从某种意义来说,找到了佛教与时代相结合的契入点,找到了佛教与现实人生相结合的新的对话方式,应该说,它抓住了佛教的根本命脉,它代表了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与之相应的,生活禅夏令营,则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了人间佛教精神的积极进取的、全新的弘法方式。这种弘法方式,不仅深受广大青年佛教信众的欢迎,同时也为佛教积极参与现实、从而达到化导人心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经过净慧法师十多年的不懈倡导,这种弘法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内外人士的认同,为中国佛教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