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古族的兴起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蒙古族的兴起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尼伦蒙古与迭儿勒勤蒙古通称 “也克蒙古” , 成吉思汗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蒙古帝国。1247年, 蒙古、 吐蕃双方议定了吐蕃归附蒙古的条件, 吐蕃各僧首领接受蒙古的官职, 承认吐蕃是蒙古藩属。蒙古大部分地区陷入了群雄割据、 战乱频繁的状态。此时, 明朝对和蒙古接触的北部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并采取积极的对蒙政策。
蒙古族的兴起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_内蒙古旅游

蒙古高原一直上演着不同游牧民族兴衰更替的历史。 到了13世纪, 蒙古民族登上了历史舞台, 并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们为了征服世界, 南征西讨, 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一、 蒙古族发展简史

(一) 蒙古族的起源

4世纪中叶, 鲜卑人的一支分布在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 名 “室韦”。 6世纪,室韦内部分化出很多部落, 其中一支被称为蒙兀室韦, 目前大部分人认为蒙兀室韦是蒙古族的起源。

9世纪, 蒙兀室韦离开了额济纳河来到鄂嫩河河源的肯特山一带驻牧。12世纪以后, 蒙兀室韦逐渐发展壮大, 内部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 这些分支各有名号, 室韦的名称也逐渐消失, 被蒙古诸多的部落名称代替。

肯特山一带的蒙古部落, 最初包括两个大的集团, 即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 迭儿勒勤蒙古指一般蒙古人, 尼伦蒙古则指纯洁出身的蒙古人, 直译就是出身贞洁之腰。 根据«蒙古秘史» 的记载, 成吉思汗的十世祖母阿兰豁阿, 其丈夫死后所生的三个儿子所从属的氏族就是尼伦蒙古。 由于这三个儿子是感受到 “日月的光明” 进入她肚子里才受孕的, 阿兰豁阿说这三个儿子 “显是天的儿子, 不可比作凡人, 以后他们将要做帝王的”。 成吉思汗的家族属于尼伦蒙古, 从属的部落是乞颜部, 氏族是孛儿只斤氏。 尼伦蒙古与迭儿勒勤蒙古通称 “也克蒙古” ( “一切蒙古” 的意思), 成吉思汗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蒙古帝国。

(二) 蒙古帝国的形成

成吉思汗在蒙古民族、 蒙古帝国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成吉思汗 (1162—1227), 名铁木真, 孛儿只斤氏。 他出生的那个时代, 草原上部落林立, 血族复仇和争霸称雄的战争连年不断, 当时主要有克烈等五大部落。

铁木真9岁时, 其父被塔塔尔人所杀, 过去服从他父亲的族人都离开了他们, 铁木真家里只剩下一个家仆, 家产几乎被洗劫一空, 余下的仅有九匹马, 他的母亲靠拾果子、 挖野菜, 养活自己的儿子们, 铁木真兄弟稍长, 经常在河边捕鱼。 正是这样的艰苦条件, 造就了铁木真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

窝阔台即大汗位后, 继续扩张蒙古帝国的版图。 1231年, 窝阔台汗亲率蒙古军攻金。1234年, 金朝灭亡, 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都置于蒙古汗国统治之下。

1239年, 窝阔台次子阔端派兵进入吐蕃地区。 1247年, 蒙古、 吐蕃双方议定了吐蕃归附蒙古的条件, 吐蕃各僧首领接受蒙古的官职, 承认吐蕃是蒙古藩属。 1253年, 忽必烈和兀良哈台攻克吐蕃, 吐蕃民众归附。

蒙宋战争在1234年就揭开了序幕。1257年, 蒙哥大汗亲率蒙古军大举南攻, 但沿途遭到宋朝军民的顽强抵抗。1259年, 蒙哥汗在攻打合州时中矢身亡。

窝阔台汗和蒙哥汗时期, 蒙古军还进行了两次西征。 分别是, 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于1236—1242年率领的西征, 也被称为 “长子军西征”ꎻ 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旭烈兀在1253—1259年率领的西征。

1236年拔都西征后, 疆域西到今多瑙河下游, 东到额尔齐斯河, 南达高加索, 北抵俄罗斯保加尔地区。 西征后, 在被征服地建立了 “四大汗国”: 一是钦察汗国,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ꎻ 二是窝阔台汗国, 后来窝阔台之孙与忽必烈争夺帝位, 失败后于1310年左右并入了察合台汗国ꎻ 三是察合台汗国, 最初仅有西辽旧地, 合并窝阔台汗国之后, 疆域逐渐兼有天山南北及阿姆河以东地带ꎻ 四是伊尔汗国, 原为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的封地, 1253年他率军进行第三次西征后,1258年攻占巴格达, 遂建立汗国。

(三) 元朝的兴亡

蒙哥过世后, 因汗位继承问题, 内部发生矛盾, 攻宋战争暂时停止。 最后由忽必烈继承大汗之位。

虽然元朝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但其建立之初就存有隐患。 如民族矛盾, 元朝将人分为四等, 即蒙古人、 色目人 (蒙古以外西北、 西域人)、 汉人 (原金国境内的汉、 契丹、 女真、大理高丽人)、 南人 (南宋境内的各族人)ꎻ 政治腐败, 宫廷贵族挥霍浪费十分惊人, 他们的腐化很快影响到军队和各地官吏, 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ꎻ 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

1351年, 爆发了红巾军起义, 各地纷纷响应。 1368年, 以朱元璋为首的武装力量在应天 (今江苏南京市) 建立明朝, 并于同年攻克大都, 改名北平。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被迫北迁上都, 这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了。 虽然仍自称 “大元” 或 “大蒙古”, 但是已经从统一的多民族的统治王朝, 变成了单一民族的游牧政权, 史称这一历史阶段为“北元”。

(四) 北元时期的蒙古族

北元从元惠帝至林丹汗, 共传了23位大汗,1635年亡于后金, 几乎与明朝相始终。

明初的20年间, 北元和明朝曾发生多次战争。 此时北元的势力已经衰落, 明军攻占了不少地方, 辽东、 漠南蒙古、 甘肃和哈密地区均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 北元的势力范围退至西起克鲁伦河上游, 东至兴安岭, 南及西拉木伦河, 北到鄂嫩河一带。

1388年, 在捕鱼儿海战役中, 当时的蒙古大汗买的里八剌兵败逃亡被杀。 从此北元部众离散, 蒙古内部争夺汗位的斗争更加激烈、 复杂。 这些即位的大汗虽然将统治中心设在哈拉和林, 但是在自己的领地另设汗廷, 未能建立固定的统治中心, 不能实行有效的统治。 各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拥护者、 军队, 汗权名存实亡。 蒙古大部分地区陷入了群雄割据、 战乱频繁的状态。

当时雄踞大漠南北的主要有兀良哈三卫、 瓦剌、 鞑靼三部。 鞑靼居住在西部蒙古高原ꎻ瓦剌居住于今蒙古国西部ꎻ 兀良哈三卫 (泰宁卫、 福余卫、 朵颜卫) 则居于邻近明边。 此时, 明朝对和蒙古接触的北部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并采取积极的对蒙政策。

1418年, 瓦剌部太师脱欢统一了瓦剌, 并不断加强瓦剌的实力。 1439年, 脱欢子也先继太师位, 依靠强大的武力, 控制了西北诸卫, 征服了兀良哈三卫, 占据了东起兀良哈、 西至天山南北的广阔地区。 之后, 不断向东南扩张, 侵犯明边。 1449年7月, 也先发动了对明的战争, 明英宗仓促决定出征, 行至大同镇时得知大同守军被也先击败, 军心动摇, 英宗立即率军南返。 行至土木堡 (河北怀来) 驻营。 当晚也先的轻骑2万追至, 明军全军覆灭,英宗被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土木堡之变”。 最后双方议和, 送英宗回京师, 双方恢复了正常的互市关系。 当时内蒙古地区尽属瓦剌势力范围。 1454年, 由于内讧, 也先战败被杀, 瓦剌部退至天山以北, 势力衰落, 分为四部: 杜尔伯特、 准噶尔、 土尔扈特、 和硕特,总其名为厄鲁特蒙古。

鞑靼为蒙古本支, 除多次与瓦剌部争战外, 其内部各领主间为争夺汗位也争战不断。1480年, 巴图孟克被推举为可汗——达延汗, 达延汗即位后便开始平定诸部, 消除割据,重新恢复了汗权, 控制了蒙古各部, 蒙古草原重新获得统一。

达延汗死后, 各部又先后分裂。 察哈尔部的领主虽然世袭蒙古汗位并号称为蒙古各部的首领, 但右翼3万户的领主不接受他的约束, 他们也自称 “汗”。 所以蒙古可汗实际上仅仅是蒙古地区几个可汗中的察哈尔汗。

到了16世纪中叶, 在蒙古各封建领主中, 以土默特部领主阿拉坦汗的势力最强大,他把右翼蒙古各部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并于1552—1573年, 与鄂尔多斯济农合力攻取了西海 (青海), 以及今天河西走廊中部, 并进兵西藏, 将藏传佛教由西藏经青海传入蒙古地区。

阿拉坦汗死后, 内蒙古地区又重新爆发了纷争。 1603年, 汗位传至林丹汗, 他先后亲征科尔沁部、 内喀尔诸部, 继而攻破右翼喀喇沁、 土默特诸部, 力图以武力统一蒙古。 但是此时蒙古的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616年,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并建国, 史称 “后金”, 为了战胜明朝, 对漠南蒙古各部采取了拉拢和征服政策, 科尔沁等部先后归附了后金, 对林丹汗造成了很大威胁。

1626年, 努尔哈赤去世, 皇太极即位, 加快了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 他三征林丹汗。1634年夏, 林丹汗西撤至青海大草滩, 因病去世。 1635年, 林丹之子额哲被后金多尔衮俘获, 后被封为察哈尔亲王, 并娶了后金皇女。 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大小领主齐聚盛京 (今沈阳), 承认皇太极为汗, 并奉上 “博格达彻辰汗” 的尊号。 同年, 皇太极在盛京改国号为 “清”。

(五) 清朝时期的蒙古族

漠南蒙古归附清朝后, 漠北喀尔喀蒙古三汗先后与清朝遣使通好, 但是清朝对它们的控制还是很薄弱的。1691年, 决定各部及科尔沁等四十九旗王公贵族会盟于多伦诺尔 (今锡林郭勒多伦县), 决定正式归附清朝。

清朝十分重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在中央, 理藩院管理蒙古等少数民族事务, 并将陆续颁布的有关蒙古的法令汇编成 «理藩院则例», 作为处理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事务的法律依据。 在地方,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实行盟旗制度。 将漠南蒙古二十四部编为六个盟、 四十九个旗ꎻ 漠北喀尔喀蒙古则在原来四部基础上建盟, 编为四个盟、 八十四个旗, 所以原来各部的汗也就成了盟长。 按照清代的制度, 旗是基本行政单位, 旗设札萨克, 由理藩院官员从各盟札萨克及闲散王公中挑选, 由皇帝任命。 若干邻近的旗每三年会盟一次, 由旗札萨克中选任的盟长主持, 清廷则派遣钦差大臣或理藩院官员出席, 审查各旗人丁, 检阅旗兵。 清朝在蒙古地区还派驻将军、 都统、 大臣进行直接管辖。 1675年, 由在京蒙古都统辖察哈尔八旗。 1693年, 清朝派将军驻归化城。 1737年, 又置绥远将军、 归化城都统。1743年, 设呼伦贝尔副都统。 将军、 都统、 大臣辖区的设立不仅加强了北部边疆的军事防御力量, 同时也促进了北方地区城镇的兴起, 归化城和绥远城成为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

清朝为加强对北疆的统治, 在边境地区遍设卡伦、 哨所, 并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在内蒙古地区有五个驿站: 喜峰口驿站、 古北口驿站、 独石口驿站、 张家口驿站和杀虎口驿站。 驿站的广泛建立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紧密联系起来, 为北部边疆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 清朝为有效地控制蒙古地区, 还通过联姻方法使满蒙贵族结成政治联盟。 因此科尔沁、 外喀尔喀等部顺利归附了清朝, 促进了清对蒙古其他各部的统一。 清给蒙古王公以优厚待遇, 规定蒙古王公贵族定期入京朝觐, 加强了蒙满贵族的共同利益关系, 扩大了清朝在蒙古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

清朝还利用藏传佛教加强对蒙古地区宗教信仰的控制, 对藏传佛教采取积极扶植的政策, 大量兴建寺庙, 鼓励蒙古人当喇嘛。 清朝的宗教政策一方面促进了蒙古地区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蒙古人的反抗和斗争意志。

清朝厉行封禁政策, 一方面保护了蒙古牧民的牧场范围, 保证了牧业生产的稳定ꎻ 另一方面也防止了蒙古地区牧民同中原汉族的交往接触, 同时又制约了蒙古各部之间的不断往来交流, 从而达到分散蒙古力量的目的。

从清初至鸦片战争之前的200年间, 蒙古地区由于封建割据的消除,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 社会经济取得多方面稳定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后期, 蒙古族人民也开展了反封建、 反侵略斗争, 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如1863年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 (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的 “老人会” 起义、 白凌阿和弥勒僧格等领导的反清起义。1841年两江总督裕谦 (蒙古镶黄旗人), 在浙江定海抗击英国侵略军, 英勇战斗, 壮烈捐躯ꎻ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蒙古骑兵坚守大沽口, 给英法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许多人英勇献身。

20世纪初, 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和反清思想传播到了内蒙古地区。 辛亥革命前夕, 在同盟会和革命形势日益发展的影响下, 内蒙古的蒙古族青年学生到全国大城市和留学日本的人数日益增多。 他们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下, 也逐渐倾向革命, 走上民主觉醒的道路。

(六) 民国时期的蒙古族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 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 促进了古老的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

从1923年下半年开始, 中共北方区党组织以北京蒙藏学校为据点, 在蒙古族青年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 培养干部。 多松年、 李裕智、 乌兰夫、 奎壁、 吉雅泰等一批蒙古族先进分子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大革命中, 内蒙古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掀起了打土豪、 抗捐税的斗争。1927年, 在归绥爆发了 “孤魂坛事件”, 革命群众迫使绥远都统接受提出的全部条件, 取得了的斗争胜利。 与此同时, 牧民们的斗争风暴也席卷了辽阔的内蒙古草原, 席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 “独贵龙” 运动, 波及整个鄂尔多斯高原, 一度摧垮了乌审旗反动政权, 粉碎了陕北军阀井岳秀长达两年之久的军事围剿, 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树起了一面革命红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九一八” 事变, 侵占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呼伦贝尔、 哲理木、 卓索图、 昭乌达等盟首先沦陷。 之后, 日本侵略军又不断向内蒙古西部进攻, 侵占了除伊克昭盟 (今鄂尔多斯市)、 河套地区以外的内蒙古西部的大片领土, 成立了傀儡 “蒙疆政府”。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置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1936年1月, 百灵庙蒙政会的蒙古族官兵毅然举行军事暴动, 奋起抗日。 1936年8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发动了著名的百灵庙、 红格尔图、 西拉木伦河和五原战役, 接连打败日伪军的联合进攻, 取得了绥西抗日大捷。

1937年 “七七” 事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的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 “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蒙汉联合抗日” 的正确主张,在伊克昭盟提出了 “平民和王公团结一致抗日” 和 “一切服从抗日” 的口号, 推动了内蒙古各界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1945年4月, 内蒙古各族人民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对日寇展开全面进攻。 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八路军发布进军命令, 绥蒙军区部队配合八路军主力, 迅速解放了集宁、丰镇、 凉城、 和林、 清水河、 陶林、 武川、 卓资山等县及绥蒙广大地区。 接着, 八路军主力又向盘踞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在苏蒙联军的配合下, 迅速解放了锡林郭勒、察哈尔、 昭乌达、 哲理木和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区。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历14年的浴血奋战, 内蒙古终于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

二、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的形成

1947年5月1日, 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实现了蒙古民族新的历史转折。 自治政府驻王爷庙 (1949年11月迁址到张家口), 首届主席乌兰夫, 时辖呼伦贝尔、 纳文慕仁、 兴安、 锡林郭勒、 察哈尔五个盟, 面积54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得以实现,5月1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

从1954年3月6日起, 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呼和浩特市为自治区首府。

1955年7月30日, 热河省敖汉、 翁牛特、 喀喇沁旗和赤峰、 宁城、 乌丹县划归自治区昭乌达盟。1956年4月3日, 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区划归内蒙古, 增设巴彦淖尔盟 (今巴彦淖尔市), 以原自治州和自治旗的行政区域为盟的行政区域。1969年7月5日, 呼伦贝尔盟 (今呼伦贝尔市)、 哲理木盟、 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ꎻ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 1979年5月30日以上六个盟、 旗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至此, 形成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版图。

三、 与蒙古族相关的文化遗产

(一) 陵墓

成吉思汗陵: 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热镇, “伊金霍洛” 意为 “圣主的陵寝”。 但成吉思汗的遗体并非埋葬在此, 由于蒙古贵族实行密葬, 成吉思汗埋葬的地方经万马踩踏, 再经士兵在方圆几里的地方把守, 直到又长出草, 和其他地方一样才离开, 真正埋葬的地方至今是一个谜。

成吉思汗陵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守护着陵园,延续至今, 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广大蒙古族民众为了祭祀成吉思汗, 把他生前的斡儿朵 (宫帐) 安放在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之间的高原上, 被称为 “八白室”, 即成吉思汗生前的八座白色毡帐。 明代达延汗平定右翼三万户后, 派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鄂尔多斯济农并守护之。 明朝天顺年间, 鄂尔多斯部进驻今鄂尔多斯市一带, “八白室” 也随即迁移。 “八白室” 有一些最初并不供奉在成吉思汗陵, 如古日勒别金哈屯白宫、 宝日温都尔白宫在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 后来重建吉思汗陵的时候, 将分散在其他地方的白室都聚集到一起供奉。

成吉思汗陵园规模宏大, 占地面积55000多平方米, 主体为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 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 中间正殿高达26米, 东西两殿高23米。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 高5米。 后殿为寝宫, 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以及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东殿安放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及其夫人的灵柩。 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 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 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 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 “苏鲁锭”。 “苏鲁锭” 即大旗上的铁矛头, 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中, 用它指挥过千军万马, 传说成吉思汗死后, 其灵魂便附在 “苏鲁锭” 上,因此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 苏鲁锭是十分神圣的。

(二) 城址

1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 闪电河北岸, 是蒙古创建的一座草原都城, 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巧妙结合的产物。 2012年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1521年蒙古汗国蒙哥大汗即位, 忽必烈任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忽必烈随后来到了金莲川草原驻扎并建立了金莲川幕府。 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城东以北的龙岗山下选址建城, 1259年建成并命名为开平, 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大汗位。 1263年忽必烈下诏将开平更名为上都, 第二年在燕京 (北京) 建立大都, 此后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 上都和大都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 历经十一帝。 直到元朝末年, 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中心。 元朝皇帝每年夏季都在上都处理国事、 接受外国使节和蒙古宗王的朝觐。 1358年上都城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后焚毁, 10年后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大都, 结束了元朝大一统的局面。 从此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为沉睡在草原上的文化遗址。

上都城北面靠山, 南面向水, 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 由宫城、 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 全城周长约9公里, 东西2050米, 南北2115米, 宫城墙用砖包砌, 四角有楼, 内有水晶殿、 鸿禧殿、 穆清阁、 大安阁等殿阁亭榭, 河水被引入城内, 建有池沼。 皇城环卫宫城四周, 城墙用石块包镶, 道路整齐, 井然有序, 南半部为官署、 官邸所在区域, 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华光严寺。 城外东、 南、 西三处关厢地带, 为市肆、 民居, “兆奈曼苏默”(108座庙的意思) 就是因为城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

元上都遗址以宫殿遗址为中心, 呈分层、 放射状分布, 既有土木为主的宫殿、 庙宇建筑群, 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 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 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 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2 敖伦苏木古城

敖伦苏木古城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东北约28公里处。 敖伦苏木为蒙古语, 意为 “众多的庙”。 敖伦苏木城俗称赵王城, 始建于元代, 是汪古部世居之地, 是汪古部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遗址平面呈长方形, 总面积55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有城门, 四角筑有角楼。 城门、 角楼与城墙的轮廓清晰。 城墙墙基宽约3米, 残高2~3米。 遗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 高台和土包99处。 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 此外, 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 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文物, 如著名的 «忘博德风堂记碑», 珍贵的畏吾儿蒙古文、 古叙利亚文墓石铭刻。 这座古城遗址对研究蒙古族的历史, 特别是汪古部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 西距集宁区25公里。 古城建于1192年 (金章宗明昌三年), 原是金代集宁县 (今集宁区) 城, 是蒙古草原与河北、 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 元代初年, 升为集宁路, 属中书省管辖。 古城毁坏于元末明初的战火。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940米, 东西宽640米。 东、 北墙保存较好, 宽5~6米,残高05~25米。 西、 南墙破坏严重, 已模糊不清。 东、 西墙各设一门, 东门位于东城墙北段, 外置方形瓮城ꎻ 西门设在西城墙中段, 外置马蹄形瓮城。 南门情况不详。 城内道路六纵七横, 将古城分为31个单元, 城内北侧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直通筑台基, 台基南部为市肆遗址, 城外西侧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直通西门瓮城。 城内遗迹丰富, 有大量的房址、 灰坑、 水井、 道路、 墓葬、 瓮棺葬、 窑藏等。 尤其以各类器物窑藏的发现最为重要, 共发现40余处, 出土完整瓷器500余件。 磁州窑、 景德镇窑、 龙泉窑、 钧窑、 定窑、 耀州窑、 建窑七大窑系的瓷器在此均有发现。 这些遗迹、 遗物的发现为研究元代的城市制度、 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三) 古建筑

1 公主府

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主府街与通道北路交会处东90米路北侧, 是清康熙帝第四女恪靖公主的府邸。 清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 康熙将恪靖公主下嫁喀尔喀蒙古部土谢图汗的儿子敦多布多尔济, 初封为和硕公主, 又封为固伦恪靖公主。 公主府曾三迁, 初居清水河县花园巷, 后迁至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的扎达盖河西岸, 雍正年间 (1723—1735年)又重修了现存的这座府邸。

公主府建筑为五进院落, 有大门、 过厅、 大厅和内院, 门前立有大照壁, 宅院东部有假山和池沼。 恪靖公主死后葬在东郊美岱村, 美岱村公主府附近为其牧场, 后建村落名为小府、 府兴营等。 府邸虽经近现代利用改建, 原来布局基本未变, 现已辟为呼和浩特博物馆。2 绥远城将军衙署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鼓楼西侧, 清代曾有67位将军在此任职,是管辖绥远城驻防八旗、 归化城土默特旗、 乌兰察布盟 (今乌兰察布市)、 伊克昭盟及节制宣化和大同绿旗兵事务的机构。

清雍正年间 (1723—1735年), 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 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一座, 驻屯满洲八旗官兵。 雍正十三年 (1735年) 动工兴建, 乾隆四年 (1739年) 建成, 命名为绥远城, 设绥远将军统领, 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 宣化的驻军。将军衙署始建于乾隆二年 (1737年), 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 占地15000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 门两侧立石狮一对。 院内厅堂三进, 前为大厅, 两侧为东西庑趟, 大厅后为公衙, 后院为将军私邸。 民国时, 绥远省政府曾驻此, 省主席傅作义将军办公处现保存完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度为绥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衙署历经多次修缮, 大致保存原有格局。

3 喀喇沁亲王府

喀喇沁亲王府原称 “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 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 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 (1679年), 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在此居住,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 晋亲王品级后, 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 历代王爷皆有扩建, 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 建筑规模最大、 规格等级最高、 保存最好、 知名度最高的一处古建筑群。 历代王爷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末王爷贡桑诺尔布。

王爷府占地30余亩, 前后共五进院落, 在中轴线上有大堂、 二堂、 信门、 大厅和承庆楼等建筑, 东西两侧是跨院。 跨院内分别是生活区和议事区, 西边有庙宇、 祠堂、 客厅、 议事厅、 书斋、 练武场等建筑ꎻ 东侧有戏楼、 王爷和福晋的卧室、 膳房等。 园内青松翠柏, 幽雅恬静, 楼阁殿堂相映生辉。

(四) 藏传佛教寺庙

1 藏传佛教概况

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 正值松赞干布在位期间, 当时他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 尼泊尔和唐朝当时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 两位公主也都是佛教徒。 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的影响下, 开始重视佛教。 佛教在藏区发展至10世纪下半叶, 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自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支派, 至15世纪初格鲁派形成, 藏传佛教的派别支系最终定型。 其主要派别分别是宁玛派 (红教)、 萨迦派 (花教)、 噶举派 (白教)、噶当派和格鲁派。 其中格鲁派是在15世纪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一个新兴的佛教派别, 是藏传佛教诸教派中形成最晚、 影响却是最大的一派。

13世纪之后, 藏传佛教的发展与蒙古族密切相关。 早在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的过程中,就与藏传佛教发生过联系, 但当时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

蒙哥汗当政时期, 常在哈拉和林召开盛大集会, 让各宗教界人士进行辩论。 1258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在上都主持召开了一次道教与佛家的辩论大会, 大会上, 八思巴用佛教的伦理学说, 驳倒了道教的很多论点, 对佛教的胜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并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和尊敬, 从此佛教在元朝宫廷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 封八思巴为“国师”, 后又加封 “帝师”, 并将西藏的政教两权授予萨迦法王。 但元朝时期的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上层贵族中, 在广大蒙古族群众中的影响不大。 随着元朝的灭亡, 藏传佛教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至16世纪后半期, 在阿拉坦汗的扶持和倡导下,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再次兴盛和发展起来, 这次是以格鲁派的形式传播进来的。 1578年, 阿拉坦汗在青海仰华寺会见索南嘉措(三世达赖), 二人互赠尊号, 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 “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 的称号由此而来。 格鲁派上层僧侣们将索南嘉措定为 “三世达赖喇嘛”, 同时追认前两世达赖喇嘛。 阿拉坦汗也许诺将在蒙古地区发展藏传佛教, 兴建寺庙, 修造佛尊塑像等。 阿拉坦汗返回土默特后, 在归化城 (今呼和浩特) 兴建了蒙古地区第一座格鲁派大寺——大召 (弘慈寺)。 在阿拉坦汗的影响下, 土默特地区兴起了信仰格鲁派藏传佛教、 修建寺庙的热潮。 在短短几十年间, 仅呼和浩特地区就兴建了席力图召、 小召、 乌苏召、 美岱召等。 在鄂尔多斯地区修建了锡伯尔召、 伊克召 (王爱召) 等。

1580年大召建成, 1586年三世达赖为大召举行了开光法会。 此后, 三世达赖在归化城讲经传法。 1588年三世达赖圆寂。 1589年三世达赖转世于阿拉坦汗孙松木台吉家中,即四世达赖云丹嘉措, 此举强化了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地位并推动其更为广泛地传播。 1602年, 四世达赖归藏。 1604年, 格鲁派上层喇嘛迈达里呼图克图到迈达里庙坐床。 此后都有格鲁派高层主持蒙古地区的佛教事务。 藏传佛教成为蒙古地区的重要宗教。

2 内蒙古地区主要藏传佛教寺庙

(1) 大召: 大召建成于1580年, 明朝赐名 “弘慈寺”, 因有银制释迦牟尼像, 也称“银佛寺”。1586年, 三世达赖来此主持了 “开光法会”。 1640年, 皇太极命重修此庙, 赐名 “无量寺”。 大召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兴起的藏传佛教寺庙, 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 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僧侣们取消了活佛转世的规定。

大召占地29171平方米, 现存建筑物4145平方米。 该寺坐北朝南, 主体建筑布局采用伽蓝七堂式。 沿着中轴线建有牌楼、 山门、 天王殿、 菩提过殿、 大雄宝殿、 藏经楼, 东、 西两侧有配殿、 厢房等建筑。 附属建筑有乃琼庙、 家庙、 汉白玉吉祥八塔、 玉佛塔、 菩萨殿等。 寺院外还有环绕召庙的甬道以及东、 西仓门。 大召除了大雄宝殿之外, 均为汉式寺庙建筑形制。

大雄宝殿为大召的主要建筑, 采用藏汉结合的寺庙建筑形制。 大雄宝殿由三部分组成。 前部为双层三开间的前殿, 下层是空廊ꎻ 中部为经堂ꎻ 后部为佛殿, 佛殿正中供奉著名的银铸释迦牟尼佛像, 佛像前的木柱上有一对金色巨龙。 大雄宝殿前有一对空心石狮子。

乃琼庙位于寺院建筑中轴线西侧, 坐北朝南, 分为经堂与佛殿。 乃琼庙是为白哈尔建的庙。 白哈尔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所奉世间护法神主神, 在西藏仅见于桑耶寺等大寺院中。

银佛、 龙雕、 壁画是大召的 “三绝”, 为明朝遗物。 银佛是供奉在佛殿的释迦牟尼银像, 该佛像呈坐姿, 高近3米, 用1吨半纯银铸造而成ꎻ 龙雕是在释迦牟尼银佛前方的两根通天柱上盘踞着的两条金色的蟠龙, 二龙均由下向上望, 两条龙是用纸浆和泥制作的, 龙身是空心的, 至今仍无一点裂痕ꎻ 佛殿内的墙壁上有用矿物颜料画的壁画, 现存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大雄宝殿经堂北壁的东、 西两侧和佛殿内, 以及乃琼庙佛殿内的北、 东、 西三面墙壁上。

大召收藏的各种彩塑, 金铜造像, 巨幅唐卡, 108部 «甘珠尔», 各种法器、 面具等,也都非常珍贵。 其中大金佛、 康熙帝赐予的八盏宫灯、 孔雀开屏图被誉为 “大召三宝”。 大召还有古画 «月明楼» 的仿制品。 画高13米, 宽35米, 以矿物质石色作为原料彩绘, 以单线评涂法绘制, 并且使用孔雀翎贴纸而成。 画上共有110个人物。

(2) 小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小召街, 蒙古语称为 “巴嘎召”, “巴嘎” 汉译为“小”, 俗称 “小召”, 又称崇福寺, 为阿拉坦汗后裔俄木布洪台吉所建。 清初, 在托音一世的倡议下, 土默特都统禄格楚琥尔重修此寺。 1679年, 托音二世到小召坐床。 因托音二世出生于与清室有姻亲关系的科尔沁部, 故受清室优待。 托音二世一方面受命入藏联络班禅, 后又随康熙皇帝出征协助策划平定噶尔丹。 因此, 康熙西征胜利回京路经归化城, 驻跸小召, 并将甲衣、 弓箭、 腰刀等随身之物, 留在小召作为纪念。 又在小召用满、 汉、 蒙古、藏四种文字刻立石碑, 纪念他的胜利, 同时也表彰小召活佛有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小召都要把康熙赠留的物品公开展示, 称为 “小召晾甲日”。

(3) 席力图召: 汉名 “延寿寺”, 寺庙因四世达赖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寺得名。 该寺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头巷北端, 坐北向南。 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死后, 其子僧格都楞继承汗位, 为了迎接三世达赖的到来, 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 (1858年) 修建了席力图召。 后在清康熙、 雍正和光绪年间, 经不断扩建和修缮, 席力图召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席力图召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是牌楼、 山门、 过殿、 经堂、 大殿。 大殿采用藏式结构, 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 康熙皇帝御制的 “平定噶尔丹纪功碑” 立于大殿前。 康熙三十五年(1969年), 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 抵抗沙俄侵略, 西征凯旋, 路经呼和浩特, 驻跸此寺。

(4) 五塔寺: 汉名 “慈灯寺”, 蒙古名 “塔布斯普尔罕召”, 当地俗称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 是小召的下院。 1727年, 小召喇嘛阳察尔济毕勒罕任呼和浩特副掌印札萨克大喇嘛时呈请兴建, 于1732年落成。 寺庙早已被毁, 唯五塔得以保存。

五塔寺由金刚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 金刚座为束腰须弥座, 其束腰部雕刻有狮、 象、 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 束腰的上面为七层短挑檐, 金刚座的南面为拱门, 门上方有蒙古、汉、 藏三种文字写成的 “金刚座舍利宝塔” 匾额, 门旁为四大天王, 塔门内东西两角有通往座顶的楼梯, 出口处为一方形攒尖亭ꎻ 五座舍利小塔位于亭子的北边, 最中间的舍利小塔为七层出檐, 四隅的舍利小塔为五层出檐, 五座塔身上均镶嵌有佛像、 菩提树、 景云等砖雕。 在金刚座舍利宝塔背面的山墙上嵌有三幅雕刻, 以 “蒙古天文图石刻” 最为珍贵, 是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5) 美岱召: 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 由城墙和建筑群组成, 是明代塞北著名的 “城寺”, 由阿拉坦汗在1757年主持兴建的。 明朝赐名为 “福化城”, 初名 “灵觉寺”,后改为 “寿灵寺”,1606年西藏高僧迈达里呼图克图到灵觉寺传教, 人们便把该寺称作迈达里岱, 音译即为美岱召。 该寺是明末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重要弘法中心, 寺内多壁画, 堪称 “宗教壁画艺术博物馆”。

美岱召由古城及建筑共同构成。 古城是一座不太规则的方城, 南门 (泰和门) 是正门。古城周长681米, 墙体为夯土结构, 外壁包砌石块, 高53米, 顶宽约2米, 底宽5米。 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 上有角楼。 城门内侧筑有马道, 由此登上城墙, 城门台上筑歇山式顶二楼三檐城楼。 进入南门, 靠近城门的是四大天王殿, 北面为经堂和大雄宝殿, 东、 西相对的是十八罗汉和观音殿, 再北面则是琉璃殿。 整个建筑群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见各建筑非一次兴建完成。

大雄宝殿的墙壁上, 有色彩斑斓的壁画。 壁画是美岱召的一大特色, 现存壁画1650平方米, 大雄宝殿内四周壁画从腰线部分一直到天花板, 场面宏大, 构图丰满, 需仰视方能尽观。 北壁正中绘有释迦牟尼巨像, 背景绘有释迦牟尼的佛传故事画, 如太子游四门、 剃发出家、 降伏魔女、 得道成佛等, 造型准确生动, 富有人间情趣。 下壁为四天王及伏虎罗汉、 布袋和尚。 东壁绘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故事画, 下壁是玛哈嘎拉和巧尔吉金刚以及巴拉登哈蒙等多位喇嘛教中的护法神。 这些壁画是研究明清蒙古史及民俗、 服饰的宝贵资料。

琉璃殿为宝殿式三层高楼, 屋檐及顶部覆有绿色琉璃瓦, 建筑雄伟壮丽, 传说此楼为阿拉坦汗接受朝拜的地方。 在琉璃殿的西侧有两座殿, 八角形的叫老君庙, 另一座是万佛殿。相传万佛殿就是迈达里呼图克图举行法会的地方, 所以店内不曾供佛。 万佛殿南面紧挨着经堂的一座藏式建筑, 是乃春庙, 传说是迈达里呼图克图举行法会的地方, 后来改成佛殿。经堂东北方有一座朴实庄严的殿宇, 即太后庙, 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 面阔进深各五间, 南面正中开门, 四壁皆无窗, 也无壁画。 殿内原供有一座檀香木塔, 传说盛放着阿拉坦汗妻子三娘子的骨灰。 在琉璃殿后面还有一组住宅建筑, 俗称楼院, 据说是阿拉坦汗的离宫别苑及其子孙相传的府邸, 故称 “公爷府”。 此外, 院内靠西墙为活佛府, 靠东墙为台吉府。

(6) 五当召: 位于包头市东北约50公里五当沟内的大青山深处, “五当” 蒙古语意为“柳树”。 原名巴达嘎尔庙, “巴达嘎尔” 藏语意为 “白莲花”。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1662—1722年), 乾隆十四年 (1749年) 重修, 赐汉名广觉寺。 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 是一组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 在群山环绕中, 为苍松翠柏掩映, 雄宏壮观。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全部采用藏式结构, 平顶直墙, 小窗白壁, 不规则地散布在山谷中。 主要建筑分布在山谷内突出的小山坡上, 其余的建筑或在半山腰上, 或在谷内的平地上, 没有围墙和院落, 每个建筑自成一体。 如此特别的格局, 也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藏传佛教寺庙中仅有的, 故它和西五当召的主体建筑, 是八大经堂、 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的舍利塔。 另有僧房60余间, 以及塔寺等附属建筑, 全部房舍2500余间, 占地300多亩。

苏古沁独宫坐落在召庙的最前部, 是举行集会诵经的场所, 也是五当召内最大的建筑物。 始建于1757年, 高三层, 一楼前大厅是经堂, 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诵经。 后厅及二、三层为藏经阁, 供奉释迦牟尼、 宗喀巴及历代佛师、 唐卡等。 却依林独宫位于苏古沁独宫西侧, 始建于道光十五年 (1835年), 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 是五当召僧人最多的学部, 却依林独宫的前厅为讲经台, 供有召内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 该尊像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的佛像。 洞阔尔独宫是五当召最早的殿堂, 是五当召的中心建筑, 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 这里是时轮学院, 是研究天文、 地理、 历法、 数学、 占卜的重要教学基地。 殿前广场是讲经、 辩经的场所。 前经堂后佛堂高三层, 高居于全寺之上, 其他建筑均以此殿为中心。 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 “广觉寺”, 用满、 汉、 蒙古、 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 紧靠洞阔尔独宫的是当圪希德殿, 建于光绪十八年 (1892年), 位于护法殿后边西北高耸的山坡上, 是专门传授藏传佛教的教义、 教程的地方, 为教义建律学部,此学部在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只有五当召设立。 阿会独宫是一座学习医学的经殿, 为密宗学部, 建于嘉庆五年 (1800年)。

在几座大殿的左右分布着三府。 甘珠尔府, 位于阿会独宫南面, 是五当召第一世活佛居住的地方, 建于1784年ꎻ 章嘉府, 位于驯服殿的后面, 是西藏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来内蒙古传教时的住所, 建于1842年ꎻ 洞阔尔府, 是五当召历代活佛的居室, 建于1784年, 历代活佛用具也陈放其中。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有名的学问寺。 它为了弘扬佛法, 专门设有供喇嘛们学习经典、 研究佛学的学塾, 分别有时轮学部、 显学部、 密宗学部、 菩提道学部。

(7) 贝子庙: 位于锡林浩特市额尔敦敖包山下, 蒙古语名 “班智达葛根庙”, 汉名 “崇善寺”。 始建于乾隆八年 (1743年), 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 全庙共分五大殿, 中为朝克沁 (行政教务) 殿, 两侧分别为拉布楞 (活佛) 殿, 却日 (哲学) 殿, 满巴 (医务) 殿和珠多都巴 (天文、 数学) 殿。 此外, 贝子庙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2000余间喇嘛住宅, 贝子庙建成后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乾隆八年 (1743年), 贝子庙开始兴建, 先盖正房五间。 建成后, 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 而且是贝子庙兴盛时期, 喇嘛多达1200余人。 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 贝子庙逐渐衰败了。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 贝子庙成为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中心, 周围的建筑不断增加, 是锡林浩特市发展的核心。

(8) 汇宗寺: 位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古城, 俗称东大仓, 又因用青砖砌成, 故又称青寺。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 大败噶尔丹。 翌年康熙亲赴多伦诺尔会见漠北喀尔喀三部和漠南四十八旗蒙古王公贵族, 从此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朝, 确立了中国北部边疆版图, 史称“多伦会盟”。 作为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 康熙答应了 “愿建寺以章盛典” 的请求,开始兴建汇宗寺。1712年春3月21日完工。 于1714年, 康熙钦赐寺名 “汇宗寺” 并题匾额、 御书汇宗寺碑文和汉白玉碑一对, 碑文用满、 蒙古、 汉、 藏四种文字记载了建寺经过。原占地184公顷, 有天王殿、 正大殿、 东西配殿、 大山门、 钟楼、 鼓楼等。 当时还迎请章嘉活佛为寺庙住持, 管理整个蒙古地区宗教事务。 汇宗寺曾一度是内外蒙古政教合一的中心。

后雍正皇帝也继承康熙的做法, 在汇宗寺附近又修建善因寺, 使多伦发展成为蒙古高原上的宗教中心。

(五) 内蒙古地区岩画

内蒙古地区岩画是草原先民刻绘在岩石上的艺术品。 内蒙古最早的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发现于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的山洞中。 内蒙古岩画的作者无姓名可考, 其民族为原始氏族部落, 有东胡、 匈奴、 乌桓、 鲜卑、 突厥、 回纥、 契丹、 女真、 党项、 蒙古等民族。 内容丰富的岩画是研究和了解古代草原文明的重要资料。 6—8世纪, 蒙古草原上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种文字——突厥文。 以后, 游牧民族相继创造了回纥文、 西夏文、 契丹文、 女真文、 蒙古文, 岩画便逐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 按岩画分布地区分类

(1) 阴山岩画群。

阴山岩画群分布于阴山山脉西段狼山地区的石壁上, 东起乌拉特中旗、 西至阿拉善左旗。 作画方法早期以磨刻居多, 敲凿早晚皆有, 晚期又增加了刻画法和用白灰制作的岩画。岩画题材丰富多彩, 动物、 狩猎、 放牧、 舞蹈、 巫师、 交媾、 车辆、 毡帐、 人面像、 天神地祗、 动物蹄印、 人脚印、 禽爪印等莫不齐备。 岩画的时代从旧石器时代末期, 经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直到各个历史朝代, 一直到现代, 绵延万年之久。

(2) 乌兰察布岩画群。

乌兰察布岩画群分布于乌兰察布草原, 主要集中于达尔罕明安联合旗、 四子王旗、 察右后旗和乌拉特中旗的东北部, 以百灵庙东北部查干敖包苏木一带最为密集。 岩画内容有狩猎、 畜牧、 人像、 车辆、 舞蹈、 人面像、 十二生肖、 印迹、 天体、 符号等。 岩画分布于草原中的一道道岩脉上, 画面面积由作画石面决定, 一般画面较小, 每幅画图像个体较小。 画面内容以反映游牧生活为主。 在画风上虽然不乏写实之作, 但从整体来看, 以图案化、 规范化、 抽象化、 程式化和符号化作品居多。 岩画由描绘外形到表现实质, 无疑是岩画发展的进步。

(3) 阿拉善岩画群。

阿拉善岩画群分布于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境内, 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的曼德拉山最为密集, 在12平方公里的一座山上有岩画4000多幅。 岩画内容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以家禽居多, 还有狩猎、 放牧、 舞蹈、 众骑、 交媾、 战争、 斑点、 手印、 蹄印、 圆锥状帐篷、 村落等。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幅由18个帐篷组成的村落, 排列错落有致, 最大的一座帐篷居于村落中央, 大约是氏族 “大人” 所居之处。 在雅布赖深山之中洞窟内,还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手印岩画, 距今约3万年, 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美术作品。

2 按岩画的内容分类

(1) 日月和星宿天体。

历史上活跃于内蒙古草原上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十分尊崇日月神灵和天体星宿。 «史记匈奴传» 记载有匈奴人崇拜日月的风俗: “单于朝出营, 拜日之始, 夕拜月。” 成吉思汗以 “长生天” 为最高神, 每当进行重要战事之前, 都隆重举行祭天仪式。 日月经天, 斗转星移, 天体变化的奥秘及太阳的光芒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 令草原先民们顶礼膜拜。 因此, 在内蒙古地区的岩画中, 日月星宿的内容, 占有很大的比重。

(2) 生殖崇拜的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岩画中, 对人类生育崇拜的内容很多, 这是草原先民为求得氏族部落繁衍兴旺的写照。 例如, 在阴山岩画中, 有许多刻画妇女生孩子的画面ꎻ 对男性的刻画,则着重于生殖力量和引弓射箭之力等。 在乌兰察布岩画中, 刻有单个或多个凹状的小穴, 以此隐喻妇女的生殖器。 这种凹穴岩画是世界岩画最古老的题材之一。 在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中, 则以写实手法刻绘出老祖母及其一代又一代后人在穹庐中生活的场景, 堪称是草原先民生殖崇拜和家族繁衍的图解。

(3) 动物和狩猎图案。

在畜牧业尚不发达时, 狩猎是支撑草原先民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因此, 内蒙古地区的岩画中, 各种动物的图案占很大比重。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 鹿、 狼、 虎、 鹰、 野猪、 熊等动物, 曾先后被东胡、 匈奴、 鲜卑、 突厥、 契丹、 蒙古等民族崇拜, 有的还被奉为图腾。 内蒙古岩画中的动物有数十种, 有的如鸵鸟、 河套大角鹿, 在距今1万年前便已从内蒙古地区消失, 说明这些动物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被人们记录刻画出来。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岩画以熊、 野猪、 虎、 鹿为多, 西部地区的岩画则以狼、 狐、 骆驼、 野马、 山羊、 鹿为多。

(4) 舞蹈岩画。

内蒙古自治区的岩画中, 有一些表现草原先民舞蹈的岩画。 从这些古老的岩画上可以推测, 舞蹈是古代猎牧人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舞蹈画面, 从形式上可分为集体舞、 多人舞、 双人舞和独舞, 从内容上可分为宗教舞、 狩猎舞、 战争舞、 踏舞、 爱情舞、 放牲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