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皮毛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皮毛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皮毛贸易的兴起与发展回回皮毛贸易的发展与其地域分布有着极大的关系,回回先民自唐、宋入住中国到元、明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以来,回族主要居住在新疆一河西走廊—河湟流域—四川—云南和河西走廊—宁夏—包头—北京一带,为皮毛贸易提供了雄厚的商品来源基地和收购、运输、销售上的便利条件。回族皮毛贸易行当涌现了一大批回族皮毛商。

一、皮毛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回回皮毛贸易的发展与其地域分布有着极大的关系,回回先民自唐、宋入住中国到元、明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以来,回族主要居住在新疆一河西走廊—河湟流域—四川—云南和河西走廊—宁夏—包头—北京一带,为皮毛贸易提供了雄厚的商品来源基地和收购、运输、销售上的便利条件。回族商人运用这个便利条件,自明代以来,从甘肃凉州、甘州、肃州等几个城镇扩大到甘肃兰州、泾源、平凉、河州、洮州、天水、张家川、永登、夏河,青海大通、湟源、同仁、贵德,宁夏中卫、中宁、吴忠、银川、石嘴山,山西长治,陕西大荔羌白镇,河南周口、孟县桑坡、开封朱仙镇,河北大厂,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山东济宁等地,回族的皮毛贸易开始繁荣起来,尤以西北回族皮毛业最为发达,从清代以来就以皮毛集散地闻名各地,河州回族皮毛生产在清末开始跃居第一位。一些回族资本家从藏区收购羊毛、皮张,由黄河筏运包头,再运至天津等地销售,回程时贩运布匹、百货在藏区销售,所以在毗邻的河州、拉卜楞、旧城和以皮毛加工业为主的平凉、龙山、张家川等城镇形成了皮毛中心。前者交换对象主要是甘南牧区,以收购羊毛、各类珍贵皮张为主,后者交换对象主要是西海固和靖远等牧羊区,以加工皮张和皮衣为主。这些畜产品一般都发往上海、天津等地出售后,又购买各类布匹和日用百货运回销售。

到民国时期,西方资本家在我国边疆地区设立洋行,专门从我国牧区大量收购皮毛,通过加工或直接运销海外,获取暴利。当时,外商洋行几乎遍布回族相对集中分布的两条地域线上,如西宁、河州、兰州、银川、包头及京津等地,河湟地区尤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这些地区的逐步渗透,以加工和贩卖为主的皮毛业一度相当繁荣。回族皮毛贸易行当涌现了一大批回族皮毛商。这些回族皮毛商,一般从京津及内地城市购买伏茶、土布、瓷碗、毯毽等游牧民所需的民族用品带入牧区换回皮毛,然后驮载到内地,或转手其他商人,或直接运至京津及沿海一带出售。回族皮毛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小商品或农产品为主,去牧区购、换皮毛者居多,但本甚微,经营规模小,一般是从牧区收购皮张后,带回本地城镇上转手给皮毛经营户,获利不多。另一种是回族官绅和大商人,他们人数不多,但拥有雄厚的经济势力,经营规模大,一般就在西宁、河州、兰州、银川、包头等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坐收一般普通皮毛商从牧区收购来的皮毛,然后大批运到京津及内地大城市出售,有的直接与外商资本家交易,获利丰厚。

当时,回族皮毛贸易还形成了收购、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特殊流通形式,主要是以物易物制的交换方式;运输则靠牛、马等畜力驮运,也有不少人用皮筏沿黄河运输,到内地或京津及沿海一带销售,以货币为媒介。主要路线有:

(1)青海海南—西宁—兰州,然后或走西安,或沿黄河运至包头,转铁路到京津销售。

(2)甘南和循化—临夏—兰州,或沿黄河,或经西安到沿海一带。

(3)甘、青、川交接牧区—成都—云南,或转两广,或从云南出口。其中沿黄河运至包头者较多。此外,环海诸族、黄河南部的藏族及柴达木蒙古诸旗的大部分羊毛皆由本省湟源、鲁沙尔、大通、循化、贵德的商人经营,每年有1000多万斤羊毛,亦由皮筏沿黄河运至包头,再转铁路至平津销售。

在此基础上,回族的皮毛贸易迅速发展,回民开始垄断了各地皮毛业,在平凉“规模最大的要数白受三的文茂祥商号,其营业额约占平凉毛皮业的60%以上”。20世纪40年代,“文茂祥又另立了裕生祥商号,成为西北最大的皮毛商号,雇用员工400人以上,投入资金不下200万元。”不仅在西北地区,而且在其他地区也大体如此。河北邢台临西县“为回族聚居之地,皮货及屠宰业颇发达”,“其生皮多运自西口,制成后销于平津……作坊业此者多回教民族,附近居民以缝制皮为生者,千数百户”。远至东北的黑龙江皮革加工业户,回族亦占绝大多数,“齐齐哈尔60多家皮铺,有50家是回民开的,占总数8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