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的制度思想与管理方法

荀子的制度思想与管理方法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言之,荀子的思想是礼乐刑政与王治霸道并兼融合的。荀子的“贵群”思想,就是企图建立和谐的社群,然后扩而充之,以至于国家和天下。因而,本章在前一章所论述的社会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上,再来探讨荀子的社会管理思想在国家机制层面的基本表现和制度形式,即其具体应用,重点考察的是荀子的礼乐刑政思想,由此探究其王治霸道兼采,即内圣与外王融通的特性,以揭示荀子的制度思想与管理方法及其现代性启示。

业师吴根友教授指出,传统知识与学问是以“治道”为中心的。[1]如司马谈所说,诸子“皆务为治者”,周秦诸子“治道”的核心内容,即是庄子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属于道德哲学的,外王是属于政治哲学的。虽然诸子的思想是“内圣”与“外王”相兼,但也都有所偏重。或重内圣之学而发展出体系严整的道德哲学,如孔子孟子主张的仁政,就是以修身为本,要正心,要诚意,达致反身而诚,成为道德至尚的圣人,仁民而爱物,再推己及人以至于天下,如此为政以德,天下之人便如众星拱北辰般拥戴,从而实现王道政治、世界大同。或重外王之学而建立一套完善严密的社会管理学,如法家主张的法术,乃试图通过外在的客观性的法律制度,把天下国家纳入秩序井然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之中,以实现王霸政治而统一六国。当然,孔子也重视外在性的礼乐制度的建设,然而孔子的礼乐制度承载了更多的道德内涵,体现出“德治”的特性。法家虽然批评儒墨,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并改造了道家对作为圣人的道德标准而提出的无为、无欲思想,但毕竟这一道德的要求远没有法治意味浓厚。

在德治与法治之间进行调和与折中的思想家是荀子。换言之,荀子的思想是礼乐刑政与王治霸道并兼融合的。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荀子既发挥了先秦儒家的礼乐思想,也接受了道家、法家充满客观实在性的道治与法治的精神,把礼义从道德的内圣之道改造为制度性的外王之学。如李泽厚指出的:“如果说,孟子对孔学的发扬主要在‘内圣’,那么荀子则主要在‘外王’(说‘主要’,是因为孟也有‘外王’的一面,而荀也有‘内圣’的一面)。‘外王’比‘内圣’有更为充分的现实实践品格,也是更为基础的方面……在荀子所有的思想观念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便是上述这点:即追溯‘礼’的起源及其服务于人群秩序的需要,从而认为人必须努力学习,自觉地用社会的规范法度来约束和改造自己,利用和支配自然。”[2]如果说,荀子的礼学表现出更多的外王性质,其“乐论”则纯粹是儒家内圣之学的发扬。而礼论与乐论是荀子管理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二重奏,并且,荀子把内圣与外王之道很好地结合在礼乐之中,试图由此开出王治与霸道兼用的政治格局,从而实现混同六合、统一列国的目标。

因此,荀子的思想体系是折中型的,折中于儒、道、法,而以儒家为依归,可谓周秦轴心文明的一大总结。在第一章中,我们探讨了荀子的“明分使群”的社会建构观念和“群居和一”的社会组织观念,这主要是从社会分工、社会活动和社会职责等方面来立论,揭示“贵群”“为群”而重视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知道,“群”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国家性的概念,从小的社群到全体民族所结成的国家,这是“群”的应然范围。荀子的“贵群”思想,就是企图建立和谐的社群,然后扩而充之,以至于国家和天下。上文也提到,社会管理中的“群”的分与合是按照礼义的内涵来制定的,礼是“群分”的指导性原则。因而,本章在前一章所论述的社会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上,再来探讨荀子的社会管理思想在国家机制层面的基本表现和制度形式,即其具体应用,重点考察的是荀子的礼乐刑政思想,由此探究其王治霸道兼采,即内圣与外王融通的特性,以揭示荀子的制度思想与管理方法及其现代性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