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的哲学思想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史料载,荀子曾两次出任兰陵令近20年,居家兰陵,著书讲学,终老其身,并且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荀子是战国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当时最有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荀子的这一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在明确了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的基础之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知”与“行”的关系。其中“礼”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原名苍山县,2013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兰陵县。兰陵县兰陵镇东南一公里处有一座古墓,这就是荀子墓。据史料载,荀子曾两次出任兰陵令近20年,居家兰陵,著书讲学,终老其身,并且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现在,这里建起了庙宇,广植树木。最前是“博雅”牌坊,上有一副楹联:天下表仪存者神过者化,君子法式受之清习之明。上联出自荀子《尧问》篇中荀子弟子对荀子的评价:“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下联出自荀子《解蔽》篇:“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大意是:一个人的心智达到了虚心、专心与静心的境界,就是最大的清澈澄明。他对万事万物,露出了形迹都能看得到,看到的都能进行评判,评判到的都能准确到位。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近荀子。

请先看一则故事:

荀子有两个高徒:一个是秦国的丞相李斯,辅佐秦王嬴政剪灭六国,定天下于一统;另一个是韩国的公子韩非,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曾著《韩非子》一书,为秦王赏识。

有一次,李斯向荀子请教说:“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从一个西戎小国一变成为四海之内最为强盛的军事大国,在诸侯国中威望也是最高的。这些都不是通过先生所说的仁义、礼制得到的,不过是看怎样有利于国家就怎样做罢了。先生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荀子面色沉重地答道:“事情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你所说的利并非真正的利,因为这是一时的利;我所说的仁义才是最大的利,而且是延至万世的利。秦国虽然历经几世的强盛,却经常为六国联合起来对抗自己感到忧虑。你眼中的秦国之强不过是时处乱世、一时的用兵得胜罢了,而没有把仁义作为根本。商汤之所以能驱逐夏桀,周武王之所以能够战胜商纣王,都是因为一贯推行仁义、施行教化的结果。礼是治国的最高原则,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同时也是获得威望的途径和建立万世功名的总纲。现在你不遵循根本却追求细枝末节,这正是天下混乱的原因所在。”

此后的历史发展证实了荀子的预言,秦国统一天下仅仅十五年之后,就被天下群雄给灭亡了。这也印证了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语,君主治国应当抓住内在的根本——以礼制治民,不应舍本求末。

荀子,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又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为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之为“荀卿”。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10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50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年岁已大,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也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荀子担任了十几年“兰陵令”,后来春申君死了,于是就辞了官,写了32篇文章,这就是传留后世的儒家名著——《荀子》。荀子死后,就葬于兰陵。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在宇宙观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他都有很大的建树。荀子是战国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当时最有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从而形成了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指出人们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利用它为自身服务,去利用规律。荀子的这一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高扬了理性的精神。

在认识论方面,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他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认识的过程通过人的形体机能来进行。它先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从而主客体相结合。在明确了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的基础之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知”与“行”的关系。他认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这种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所以荀子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明礼义而化之”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在政治观方面,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礼”“法”“术”实行统治。其中“礼”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他提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推崇王道,也不排斥霸道。他发展了先秦时期的自然论,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天道观。他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不因人间统治者的善恶而改变。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抗,提出了“性恶论”。这些观点,显现了荀子思想的集大成性。

《荀子》散文多为长篇专题性议论文,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体系博大,思想精深,内容广博,说理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荀子》散文的显著特色是主旨明确、绵密、严谨。《荀子》散文都有明确的主旨,突出的中心,而且用概括性的标题点明主题。《荀子》散文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大多是立意统一、体制宏大的鸿篇巨制,不但结构完整,全面系统,而且气势磅礴,论证严密。有的文章往往开宗明义,就提出主要论点,然后从各个角度,反复推敲,步步深入,显示出综合性、总结性特点。富于文采,讲究修辞,是《荀子》散文的又一特色。荀子特别重视比喻的修辞技巧,不仅随手拈取个别事例作为比喻,而且往往引譬连类。《荀子》的语言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采,讲究修饰。全书随处可见整齐对称的排比和骈偶,有时一段之内,又叠用一连串并列句,显得富于气势;有时文中还夹有韵语,句式颇近于诗赋。《荀子》散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达到了成熟阶段。

总之,荀子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的这种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丁 磊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