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政策配合

加强政策配合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抗通货紧缩时,当然也必须注意不同政策之间的匹配,使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支撑、相互协调、互相弥补、互相促进,才能使这一政策组合发挥出最大威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在各国近年来的经济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总而言之,为了成功应付未来的通货紧缩压力,必须注重两种政策工具之间的配合,采取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

一、加强政策配合

在种类繁多的政策工具之间进行选择时,不同工具的组合性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政策出台后,其效应有可能是矛盾的,政策效果就会相互抵消,甚至带来负面作用;而若政策配合得当,不同政策之间不仅不会抵触,反而会产生效果叠加,更加轻松地达到政策目标。自从1997年以后我国出现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势之后,管理层的“大手笔”接连不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余额连年增长,政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存款准备金由原先的13%下调直至6%,利率水平更是接连创出新低。可以说,为了治理通货紧缩,我国管理层已经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法宝”,但这几剂“猛药”的收效却始终差强人意。既然政府并没有“不作为”,政策措施又并非是药不对症,那么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问题到底出在何处呢?前面分析已经指出,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有时甚至导致两种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在极大程度上减弱了政策效力的发挥,影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可见,政策配合不佳就是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在反省前一阶段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应在未来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多地着眼于加强政策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在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抗通货紧缩时,当然也必须注意不同政策之间的匹配,使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支撑、相互协调、互相弥补、互相促进,才能使这一政策组合发挥出最大威力。

(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产业政策

要达到对扶持或者限制某一产业的目的,既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又可以通过经济手段。然而行政手段一来作用空间有限,二来其过多使用也有悖于我国改革开放大思路下所提倡的市场经济原则,因此其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有效范围远远小于经济手段。政府最为常用的经济手段无外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此可以说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配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同样,为了摆脱通缩阴影,国家必须对农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等一些产业加以扶持,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手段的力量决不足以促成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才可能圆满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结起来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

(1)财政收入政策

对所扶持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对从事该产业的企业采取减税、免税、延期纳税或税收调整等种种政策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通过促进企业发展来达到推动产业进步的目的。

(2)财政支出政策

政府加大对所扶持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该产业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货币政策

(1)优惠信贷政策

为从事所扶持产业的企业提供低息、贴息等形式的优惠利率贷款,或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款项贷给从事该产业的企业,引导更多信贷资金进入该产业。

(2)专项货币政策

针对所扶持产业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政策,如为扶持高科技产业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以开创高科技板块等举措为其拓宽融资渠道,为扶持农业而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以防范产业内风险等。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在各国近年来的经济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调节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偏重于总量调节,而财政政策则适用于结构调节。在标准的IS-LM模型中,由于流动性陷阱和挤出作用的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各自的有效作用区域。在实际运用中,两类政策也各有优势:财政政策对供给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适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倾斜性政策扶持;而货币政策则拥有更多工具可利用,实施起来更加灵活,简便易行。

然而必须注意到的是,财政政策还具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其运用受到财政经济状况的直接制约,政策制定经常不能完全专注于政策目标;二是采取直接调控的政策手段,过度使用会对市场机制的运行造成一定干扰。而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则弥补了这两个缺陷——其政策制定基本不受限,政策空间较财政政策广阔得多,而且其间接调控的方式使政策效应通过市场自身规律扩散而不会对市场机制产生干扰。

基于以上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特性和各自优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努力达到重大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分别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优势,将两类政策相互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在严重萧条的时期启动经济效果较好,但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发展绝不可仍然依赖财政政策的直接调控。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应建立在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任何政策手段都不应过多干扰市场机制自身的运行,因此财政政策不宜在一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中长期担任主要角色。在这一点上采用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明显优于财政政策,长期宏观调控还是应该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

在我国的通货紧缩治理工作中也是如此。短期内财政政策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正如前文所说,我国财政政策风险已露端倪,其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下一步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置于加强杠杆效应上。从长期来看,财政政策在经济启动后在总量上应该逐步淡出,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才是正道。

总而言之,为了成功应付未来的通货紧缩压力,必须注重两种政策工具之间的配合,采取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现阶段可考虑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增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1.短期内适当增发国债

我国政府可利用银行利率下调、筹资成本较低的机会,适当增发国债与中长期建设债券,一方面可以较低成本筹集更多的资金,增加政府的债务收入,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优化货币政策操作环境。由于商业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增加它们持有国债的比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降低其经营风险,其必然结果是货币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转换。依托发达的货币市场,中央银行可以顺利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更主动地调节货币供给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微调,有助于扭转近期银行政策传导不畅的被动局面。

2.调整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力度

M1和M2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1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以及活期存款构成,是现实的社会购买力,M2则除M1以外,还包括一部分储蓄性质的存款,是潜在的或未来的社会购买力。很明显,有效需求不足,主要与M1增长率的萎缩有关。解决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由加大M2增长来带动M1的增长,二是在M2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的前提下,提高M1增长率。

在当前大力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稳步、审慎的政策意图,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就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即在维持M2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的前提下,M1增长率应略高一些,从而释放潜在的购买力,促进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化,启动经济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