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金流量表对财务分析的帮助与不足

现金流量表对财务分析的帮助与不足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现金流量的特性,决定了其是与企业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重要财务信息。然而,已有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无法全面传达现金流量信息,财务状况变动表也因其本身的局限性而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该表以营运资金为编制基础,国家对其项目、内容及格式均作了统一规定,并将其列为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主要报表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现金流量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更好地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对财务分析的帮助与不足

“现金至尊”是近代理财学的一个重要结论。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一切问题的最终归结点都是现金问题。因此,作为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量信息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客观地评价过去的现金流量,科学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有效地调度和运用现金,加强内部管理,减少破产风险,而且有利于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正确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质量,并据此即时作出正确的投资、信贷等方面的决策。

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相互联系的纽带,它使得这三种主要的企业活动持续、平滑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各种报表的局限性

企业现金流量的特性,决定了其是与企业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重要财务信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严酷的生存环境迫使企业和投资者不得不更加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问题。所以,在此背景下加强现金流量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实行“现金流量管理”,自然成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广泛共识和迫切要求。然而,已有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无法全面传达现金流量信息,财务状况变动表也因其本身的局限性而无法满足管理要求。因此,传达这一重要财务信息的使命,理所当然地落到了现金流量表的头上。

相关案例

2000年,安然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当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雇佣员工2万人,是美国《财富》500强中的第七大企业。但就在2001年末,安然宣布第三季度6.4亿美元的亏损,美国证交会进行调查,发现安然以表外(投资合伙)形式,隐瞒了5亿美元的债务,亦发现该公司在1997年以来虚报利润5.8亿美元。在此同时,安然的股价暴跌,由2001年初时的80美元跌至80美分。同年12月,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令,但在之前10个月内,公司却因为股票价格超过预期目标而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放了3.2亿美元的红利。

安然公司从事能源交易中介业务确认了巨额收入,使之在按照营业收入排名的2000年《财富》美国500强中高居第7位,但现金流动却每况愈下,最终发生债务问题,陷入破产危机。安然公司破产时,它们的账面依然是盈利的,因为可以通过各种会计方法的选用甚至财务造假做出漂亮的财务报告,但他们的现金流量早已出现问题,而企业的现金流量极难作假。

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案件让人们加深了“现金为王”(cashisking)的印象,也使得美国加深了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

常言:“会计数字只是参考意见,现金才真正令你感到踏实。”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传达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上拥有的资源、承担的义务及所有者享有的净资产权利的信息。但是,资产负债表没有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财务状况为什么发生变化。虽然资产负债表中也包含有现金的信息,但只是现金流量的静态结果,无法说明现金的来龙去脉。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收入、费用等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没有提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信息;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投资损益和财务费用等信息,反映了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效率和最终成果,没有反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本身的情况,即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投向,以及筹集资金的规模和具体来源。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的动态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历史远远晚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最早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于1862年出现在英国,1863年在美国也开始出现。早期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用于记录银行存款、现金及邮票的变动情况。到20世纪初,财务状况变动表发展为多种编制基础(如现金、流动资产、营运资金、全部资金)并存的局面。其后,以营运资金(即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早期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对企业无约束力,企业可以编报,也可以不编报。更多的企业是处于自身管理的需要而编制,其格式、项目、内容极不统一。后期则慢慢成为一种惯例和要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PB)于1963年发表了第3号意见书,建议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同时,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并对该表的有关内容作了说明。不过,其中的说明较为模糊,企业在编制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1971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又发表了第19号意见书,明确要求企业编制“能概括反映利润表编报期间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

我国于1993年开始,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要求企业编制的是财务状况变动表。该表以营运资金为编制基础,国家对其项目、内容及格式均作了统一规定,并将其列为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主要报表之一。1998年以后,现金流转情况日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为了满足社会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需求,财政部适时发布了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不再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这主要是因为现金流量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更好地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一般情况下,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主要是营运资金,也就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之所以要求企业编制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偿付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以后,还有多少能够用于企业的经营周转,有多少资金能够分别用于购买材料、支付工资、研究开发、投资等等。但是,要求企业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其局限性非常明显:第一,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通常是以一年作为划分标准,但在实务工作中,企业的理财活动和资金调度却通常是以天、周、旬、月、季等为标准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能反映企业的即期支付能力。一个企业营运资金很可能比较充裕,却不能满足当天、当周、当旬的现金需求。第二,流动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待摊费用等,这些项目的支付能力或变现能力各不相同。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能力或变现能力比较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的变现能力却不怎么确定,待摊费用还有可能无法实现。从大概念上讲,企业有多少流动资产,有多少流动负债,即有多少营运资金,往往很难客观地判断一个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反映的却是企业的即期支付能力,能够更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

例如,某企业某期期末的流动资产为68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为800万元,一周内能变现的流动资产为1000万元,流动负债为5000万元,其中一周之内需以货币资金偿还的为2500万元,那么,如果仅仅从营运资金的角度考察,因期末的营运资金为1800万元(6800-5000),似乎财务状况不错,但实际情况是,未来一周的现金将短缺700万元,财务状况并不理想,企业有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上述局限性,对处于市场规则越来越严酷,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的企业来讲是致命的。企业难以掌握现金的流转规律,难以预测现金的充盈或不足,因而可能做出错误的资金筹措和调度决策。轻则,或造成资金浪费,成本上升,或造成现金短缺,延误商机;重则,造成信用扫地,被迫破产、清算,后果均难以想象。

(四)股东权益变动表

股东权益变动表可反映企业不同资本形态、资本公积、盈余转投资、买卖库存股票及总体利益等增减变化的有关信息。但该表只能从资本和股东权益的角度提供数据,不能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收入、费用以及现金流量增减变动的情况。

二、现金流量表取代其他报表的必然性

借鉴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从长期角度来讲,盈利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金却是企业维持日常经营运作的“血液”或“动脉”。

利润指标常为投资者广为关注,公司利润的突然变化会引起分析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金融媒体的广泛注意。以前的研究表明利润的变化与证券收益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利润增长证券价格上涨,利润下降则证券价格下降。然而,由于利润是在特定的会计方法下得出的,它可能受到经理的调控。我们认为,投资者如果使用较少受经理控制的指标可能会更好。而经营现金流量是利润的一个替代指标。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编报基础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企业账面盈利或报表中的利润与实际现金流转之间的脱节。由于利润表上提供的净利润金额,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而得到的计算结果,考虑到账面利润的可操作性或弹性空间,我们认为,相比而言,现金流量似乎更具有客观性或可检验性,因此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人们通常习惯使用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一系列指标,却可能忽略了有关现金流量的相关指标。而事实上,就即时经营需求与现时偿债压力而言,每股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重等指标显然要比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更能反映企业维持经营运作所需及支付股利、按期还债的能力。

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报基础的。利润表不能直接提供经营活动取得现金流量的信息;而资产负债表也很难从期末和期初金额的比较中直接提供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信息。因而,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反映企业经营全貌、揭示企业现金来源和运用、作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的报表。

由于财务状况变动表的致命弱点,企业管理当局及各方利害关系人索取财务状况变动信息的兴趣和重点自然从资金流量表转向以现金为基础的、专门全面地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使得这一报表由原来的“配角”,备选报表,一举变为主角,成为企业对外报告的四个主要会计报表之一。

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只不过受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作用未受重视。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战后发展的新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逐渐地发生变化。日益高涨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着社会生产力迅猛向前发展;大量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进一步集中,市场渗透、融合速度加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破产、倒闭、清算司空见惯。与此同时,各国为发展市场,确保经济健康发展,不断修订完善有关法律,要求企业增强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透明度,遵守市场规则,旗帜鲜明地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捍卫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所有这一切迫使企业加强法律意识、信用意识,放弃一些旧的管理思维方式,实现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大胆革新。一些新的理论和观念,如数量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工程学、现代决策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电脑应用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法律、信用意识的增强,管理观念、方法的更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内、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只从营运资金的角度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要求从更直接的利益关系中来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这种利益关系的聚焦点直接体现在现金而不是营运资金上。正如前面已分析过的那样,无论企业拥有多少营运资金,也无论信用评估有几个“A”,企业总是要有足够多的用以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才能相安无事,既确保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又使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得以保全。因此,现金流量表也就不知不觉被从后台推向了前台,备受关注。

我国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企业报表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表的。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七条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但因不是强制性要求,实际上在当时几乎没有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1998年3月20日,财政部以财会字[1998]1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要求所有企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由此,标志着我国自1998年1月1日起,现金流量表正式取代企业对外报告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由于现金流量表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编制的,即是以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的收付时间为确认标准:凡是当期收到或付出的款项,不论其相关具体业务行为的归属期如何,一律作为当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列示在现金流量表中,因此现金流量表虽然编制比较繁琐,但阅读起来却简单易懂。

现金流量表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衡量企业财务资源和财务贡献,以及预测企业未来前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充裕,就可以及时购入必要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利息;反之,现金短缺,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需要,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资产清算。因此,现金流量的披露、评价、预测、计划、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情况的信息。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公司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从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而言,似乎利润是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然而,从生产经营过程的需求上讲,一家公司要想生存下去,首先必须要做到以收抵支和按期偿债。无论是日常运营活动,还是资产的更新换代,充足的现金流量都是最基本的保证因素。通过现金流量表,并配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了解企业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和用途是否合理,了解企业的现金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支付股利和满足固定资产投资,了解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现金,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金,等等。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评价过去是为了预测未来。提供公司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主要来源与去向。通过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企业过去一定期间的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指标,就可以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从而为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计划、组织现金调度、合理节约地使用现金创造条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投资和信贷决策提供必要信息。譬如,根据上一期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参考下一期间的销售前景和收账政策、客户信用等因素,就可以预测下一期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通过上一期间用于支付工资的现金金额,再考虑下一期间用工规模、工资标准等其他因素,就可以预测下一期间支付工资所需要的现金。

(3)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掌握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现金,并与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相比较,就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了解净利润的质量,并进一步判断是哪些因素影响现金流入流出,从而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4)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不涉及现金的,但对日后生产经营有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从而预测和评价公司资本投入和财务状况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便对公司整体资金状况和正常运营能力及偿债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值得说明的是,强调现金流量表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不意味着现金流量表就十全十美,也不意味着其他报表就一文不值。现金流量表实际上在编制基础、流量分类、编制方法等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如何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它,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现金流量表信息,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的应有作用,正是开展现金流量表专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四、现金流量分析的不足

现金流量表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编制的,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而权责发生制要求对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从理论上说,权责发生制更符合情理,更能真实地反映成果和财务状况。收付实现制会出现如下不合情理的问题:预收的销货款收到,相关成本费用尚未发生,赊购商品已转手出售,而没有支付购货款,都会使利润偏高。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说明了公司年末的财务状况,它提供了许多分析公司业绩和状况的必要数据和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评价公司的流动性、财务杠杆以及计算资本或投资的收益率。利润表反映了公司经营的利润或损失,它详细记录了公司本年的收益和费用,是总结公司经营活动的报表,意在提供一份本年度的业绩报告,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并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现金流量表不能提供这些分析数据。

所以应以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配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考察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的形成过程,评价净利润的真实性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