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由于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由于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因此,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将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两个层次: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概括地讲,世界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又称稳定币值,是指社会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保持稳定,不发生明显的波动,也就是要求既防止物价上涨又防止物价下跌。

由于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至于物价水平控制的范围,各国国情不同,所设定的容许幅度也有差异,但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大都比较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

稳定物价是最早出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众所周知,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盛行,西方经济学家普遍持“货币面纱观”,主张货币中性论。在这种理论中,货币对实体经济领域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动只是影响社会一般物价水平。因此,西方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就是保证流通的货币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从而防止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反映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是通过失业率的高低来体现的。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此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通常用失业率反映充分就业状况,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把充分就业目标定位于失业率不超过4%为宜。

必须说明,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失业可以分为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这是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就业的原因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力市场总是不十分完善的。人们把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另外,还有两种失业情况也不包括在充分就业目标中,一种是摩擦性失业,即由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或季节性原因而造成的失业;二是自愿失业,即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或自愿放弃工作机会而不愿意寻找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两部分失业在社会失业量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震撼了整个世界。在这场大危机中,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31%,失业率高达25%。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问世,系统地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以解决失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案,将充分就业列入经济政策的目标。从此,充分就业就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宏观问题而设置的宏观经济目标,其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要求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要停滞,更不能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等统计数据,又以前者为主。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作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半年持续减少,会被称为经济衰退。

经济增长的目的是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发展。批评家们往往质疑经济增长的实际意义,其原因是经济增长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长不一定代表生产力的发展。举例来讲,A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2吨的煤,而同样生产1吨钢材B国只要1吨的煤,那么从GDP的角度讲,假设这就是两国全部的经济事件,那么A国的GDP=1吨钢材+2吨煤,而B国的GDP=1吨钢材+1吨煤。所以A国的GDP是大过B国的,但是很显然A国的生产效率是落后于B国的。

世界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不同,在增长率的选择上也往往存在差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偏好高的经济增长率,也因此对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通常认为人均GDP大于5%的经济增长率是可接受的。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状况是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指以1年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而动态平衡是指一定周期内(如3年、5年)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目前在国际收支管理中动态平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确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且不断扩大,并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大幅贬值。因此,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将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目标。随着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各国的国际收支都出现了剧烈动荡,并对国内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状况促使其他国家也纷纷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述四大目标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福利含义,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它们却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相互间往往存在矛盾,尤其短期内的矛盾更为突出,导致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很难兼顾。一般认为,除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多的一致性之外,其他几个目标之间都相互矛盾。

1.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的关系

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可能是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或通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对二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是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它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如图12-1所示。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因此,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可能的选择只有三种:①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如图12-1中的A点;②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如图12-1中的B点;③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级之间进行组合,即所谓的相机组合,如图12-1所示的A、B之间的区域。

图12-1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矛盾

但是,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的高失业率和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表现为: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缓慢的物价稳定或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经济繁荣。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颇有争议。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也有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形影不离的;还有人认为,除非保持物价稳定,否则不能实现经济增长。

总的来讲,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目标的核心内容,但在短期内这两个目标往往存在着冲突。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但这常常会造成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大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需求量,导致物价上涨。相反,在经济扩张时期,为了抵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这又往往会阻碍经济增长并使就业机会减少。可见,在短期内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从长期看,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因此,选择这两个目标的一个最优结合点,便成为货币政策选择的一个重要问题。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一般地,国内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因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如果此时出口贸易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增长的进口需求,必然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然要借助于外资的流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贸易逆差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能否确保国际收支平衡依赖于二者是否能相互持平。因为外资流入后还会有支付到期本息、分红、利润汇出、撤资等后续流出要求,所以是否平衡最终取决于外资的实际利用效果。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可能会出现本国通货膨胀(别国相对物价稳定)下的国际收支逆差或本国物价稳定(别国相对通货膨胀)下的国际收支顺差。

对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中央银行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往往会导致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例如,假如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当局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有可能提高利率以降低货币供应量。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的提高会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同时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也可能出现顺差。反之亦然。由此可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关系,是当代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可能会损害另外一个目标的实现,或者会破坏另外一些已达到很好状态的目标。所以,金融调控面临的任务是,要在这些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做出最优的选择取舍,进行目标的最优结合。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由于上述各个最终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性,在现实中,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四大目标,这就出现了如何选择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由此,理论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1.单目标论

单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能是四大目标中的一个,如果最终目标多于一个,则由于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货币政策将难以真正实现。单目标论又分为两种相当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该观点从稳定物价乃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只有稳定了物价,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其他货币政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另一种意见则将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该观点从货币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主张通过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来保障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稳定物价,即强调经济增长应摆在首位。

2.双重目标论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是单一的,必须同时兼顾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如果不能兼顾,则两者均无法实现。这是因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两大目标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动态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而言,物价稳定应该是一种积极能动的稳定,即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稳定。而经济增长应是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即在稳定中实现发展。

3.多重目标论

这类观点强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该同时兼顾多个目标,通过多个目标的最优组合来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和长期稳定。多重目标论者认为,由于不同目标之间本身存在矛盾,如果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会导致其他目标的恶化,使经济趋向失衡,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该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兼顾多个目标,才能够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加快,就业和国际收支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又有人提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方面,即目标不应是双重的,而应是多重的。

从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往往会随着一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表12-1给出了西方七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进情况。由表12-1可知,除英国之外,其他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行的都是双目标制。而从更大的范围看,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的政策目标。在保证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保持国际收支和汇率的稳定。

表12-1 20世纪50—90年代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

就中国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过根本性的调整。1983—1995年,我国实行“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双重目标制。由于这一目标制容易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稳定货币,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频繁发生,进而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所以,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稳定币值来促进经济增长。

阅读材料12-1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实行货币政策多目标制

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有一个改革和完善机制的过程,也有一个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经济和就业稳定增长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由于中国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运作和传导机制上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单一目标制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一是维护低通胀;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维持相对低的失业率;四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防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任务和使命,在货币政策中分量最大。多目标制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有关。在转轨过程中,中国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价格扭曲,转向市场化的价格体制,与国际价格体系接轨,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比如, 1999年之前,工人、教师、政府公务员的住房都是由政府计划分配的,工资不覆盖这部分支出,1999年之后住房逐步转向市场化,这意味着工资和价格同时上涨。如果中央银行过多强调低通胀目标,可能会阻碍政府进行价格改革,换言之,货币政策需要对这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引起的物价改革留出一定空间。中国当前未采纳单一目标制,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再有,中国长期面临国际收支大额双顺差格局,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胀有重大影响,这使中央银行必须去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这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现状。此外,金融机构是否稳健、金融生态好坏都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的关键,这就要求不断深化金融改革,解决妨碍金融稳定的体制性问题,更好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必要时需要为改革和稳定提供一定支持,从中长期看这也有利于实现价格稳定的目标。鉴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此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历来十分关注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注意发展、改革提供配合与支持,统筹协调好物价、国际收支以及就业、增长等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CPI稳定为单一目标的主流货币政策框架的确出现了问题,货币稳定并不等同于金融稳定,各方面的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即使全球经济逐步回归常态,中国还是会用多重目标制,不过,低通胀的权重将更加高于其他三个目标。

资料来源:周小川.中国金融[J],2013(2).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

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难以直接实现的结果,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必须选择某些与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可以直接影响并在短期内可度量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最终目标的中间目标,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因此,中间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及其效果。这是因为中间目标:①能够给货币当局提供反映短期经济变化和金融趋势的量化参照系数,最终目标是宏观经济的总目标,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和时间上的迟滞性,中间目标的设立正好可以弥补最终目标观察不足的缺陷;②可以为宏观金融调控创造条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处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可以使宏观调控富于弹性和层次性,避免经济动荡;③可以给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保持协调提供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标准。

所谓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性金融变量指标,主要由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两个层次构成。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又叫近期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金融变量。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性,即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二是灵敏性,即对政策工具的运用反应极为灵敏,或者说,政策工具可以准确地作用于操作指标,使其达到目标区。一般来说,操作指标是在中央银行体系之内的可控性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又叫远期指标,它处于操作指标和最终目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金融变量。由于中介指标不在中央银行体系之内,而是受整个金融体系影响的,所以中央银行对中介指标的可控性较弱,但中介指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操作指标,进而控制中介指标,最终达到期望的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中间目标。但是,各国选择中间目标的标准基本相同,主要有四个标准:

1.相关性

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高度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

2.可测性

作为中间目标的变量必须能准确和迅速地进行量的测度。

3.可控性

中间目标的具体变量应便于货币管理当局运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驾驭和控制。

4.抗干扰性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必须能够有效地抵御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真实、可靠地反映与货币政策相关的信息,避免货币当局因信息失真而判断失误,导致决策失误。

(三)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1.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通常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手段来实现对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其他利率。如西方各国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伦敦同业拆放利率等。作为操作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只能选用其中一种利率。近年来,美联储已将原来的国库券利率转为联邦基金利率;日本采用的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英国的情况较为特殊,英格兰银行的长、短期利率均以一组利率为标准,这些短期利率有:隔夜拆借利率、3个月期的银行拆借利率、3个月期的国库券利率等。但是,短期利率易受通货膨胀、市场供求和心理预期的影响。

2.准备金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其持有的库存现金。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规模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和信贷能力。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直接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变化,进而引起银行贷款的规模和货币供给量及利率等中介目标的变动,然后对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因此,变动准备金可以说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必经之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之间是此增彼减的关系,若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其贷款与投资能力就会扩大,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所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多少,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的紧缺程度,该指标过高,说明银根过松,中央银行便应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使银行体系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反之则相反。

3.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常用的一个操作指标。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之和,可测性好。通货与准备金之间的转换不改变基础货币总量,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发行央行票据等都会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可控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但基础货币离货币政策较远,只有在传导机制顺畅和货币乘数稳定的情况下,调控基础货币才能较好地调节货币需求,从这个角度说,其相关性较弱。

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已调整基础货币”这一指标,或者称为扩张的基础货币,它是针对法定准备金的变化调整后的基础货币。单凭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还无法衡量货币政策,必须对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加以考虑。因为:①在基础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法定准备率下降,银行法定准备减少而超额准备增加,这时的货币政策仍呈扩张性;②若存款从准备比率高的存款机构转到准备比率较低的存款机构,即使中央银行没有降低准备比率,但平均准备比率也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就必须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整。

(四)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

1.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具有的优点是:①利率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可测性好;②中央银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利率加以有效的控制、可控性强;③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况,而且能够反映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变化。利率上升表明银根紧缩,利率下降表明银根趋松,相关性较强。但是,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也有其局限性:中央银行能调控的只是名义利率,而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是预期实际利率。而且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这既受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运行状况等的影响。

2.货币供给量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被许多西方国家中央银行选作常用的中间指标。该指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是:①它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且容易获取数据,可测性强;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③它的变动与货币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性强;④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抗干扰性较强。其缺陷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也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公众和商业银行的影响,而且以哪一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也是一个难点。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西方国家又先后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做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大量的金融市场创新工具使得货币供应量定义和计量越来越困难;二是金融自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这使得中央银行希望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以影响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降低;三是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流动使得一国货币供应量与该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在减弱。

3.信贷规模

信贷规模作为中介变量的优点是:①数据容易得到,便于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②由于信贷规模与总需求是正相关的,它具有准确性强的特点;③信贷规模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中央银行控制了信贷规模,也就控制了货币供应量。但在实践中,信贷规模仅作为辅助性中间变量加以使用。

4.汇率

汇率作为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其可控性和相关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在一些开放的小型经济中,汇率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中介目标。但对于大国而言,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般不采用汇率目标。

阅读材料12-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影子银行是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麦卡利提出,但其定义和范围依旧存在争议。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研究报告,影子银行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金融系统结构和发达程度不同导致影子银行在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怎样界定我国影子银行的范围也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影子银行应当是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业务之外的一切引起广义货币扩张和融资总量增加的行为;而另一些学者则不同意将影子银行的口径扩大化。巴曙松认为,影子银行的界定不应该以是否银行表外业务为标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认为,我国大部分所谓的影子银行都处于监管之下,远没有外界描述的那么严重。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一是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的影响。影子银行所使用的金融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职能,使得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测度与控制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受到干扰。二是影子银行使得货币周转率和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对货币增量的需求相对减弱,尽管央行能够调节货币存量,但很难直接控制货币的周转效率,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三是由于传统利率调控方式仅仅能够影响官方利率,但不能对影子银行体系利率进行有效干预。因此,控制官方利率显然无法有效引导资金合理运转,也不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资料来源:张健兴,冯学荣,冯梦雨.金融时报,2013年12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