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扩大。理解国际服务贸易价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果说非实物产品理论是服务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的话,那么服务“四环节”理论则是服务业经济学的主体,它有助于认识服务业无形产品运动引起的一系列新经济现象、新经济关系,并从中寻找有助于服务业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章 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服务贸易价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掌握服务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特殊性,熟悉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引导案例】

201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7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出口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4.6%;进出28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传统服务运输和旅游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58.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旅游进出口总额首破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25.6%;运输进出口总额达1248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7.5%。

高附加值服务中的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7.8%、18.6%、18.2%、122.5%、40.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通信服务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20.7%、158.4%、38.6%。

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扩大。全年实现服务贸易逆差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则实现较大数额顺差。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指导网

简评: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大。理解国际服务贸易价值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 服务价值论

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派中,价值理论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伴随着各学派不同的研究视角,在价值理论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主要有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论等。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

一、研究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原则

研究服务价值理论对促进经济学学科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服务产品理论充实和重新构建服务贸易的理论

1.克服思维定势,树立新的产品观

正视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现实,克服只从工农业出发考虑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思维定势,树立服务是现代社会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打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唯物质产品观”的束缚,以服务产品理论充实社会产品、使用价值、商品观念,丰富劳动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通过对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运动中呈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新的经济规律,建立适应三大产业发展需要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树立包括有形产业和无形产业在内的新产业观

服务业概念虽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全人类共有的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兴旺发达和需求层次演变的顺序。服务业生产的服务产品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比重越来越大的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把服务业作为《资本论》的系统研究对象,但他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涉及服务业的基础理论,如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服务消费品,服务的功能、特点、生产公式、发展趋势,非实物产业的划分等方面问题,作过原则性提示。这对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探索服务业运行规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克服凝固化态度,树立新的价值观

对服务业的研究,我们要树立实物劳动和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新观念。也就是说,必须克服“重物质生产、轻服务生产”的偏见,树立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等非实物使用价值均是财富的观点。

(二)以非实物产品理论为基础建立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

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业既然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服务产品,那么,在服务业以至社会经济领域中,自然也就存在着以服务产品运动为轴心而形成的服务产品的生产、服务产品的流通、服务产品的分配和服务产品的消费,这被简称为服务“四环节”。

在以往的研究中,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以实物产品为对象的,即物品在生产领域生产出来,被分配给其生产者,投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最后被消费掉。然而,物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并没有囊括社会上所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现象,实物产品只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比重在下降),在实物产品之外,还有表现为无形产品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不能由自然界恩赐,只能由人类生产,它同样要被分配给社会成员,投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并被人们有目的地消费。因此,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实物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之外,还存在着服务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是两类针对不同对象的“四环节”。前者以实物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后者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轴心。随着服务业在经济生活中比重的上升,长期被忽视的服务产品运动的“四环节”应该通过服务业经济学加以系统的探讨。

服务“四环节”理论对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四环节”理论既是服务业概念的延伸,又是它得以完整、科学地确立的根基。如果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范畴不确立,服务业的“产业性”就失去支撑点而缺少逻辑严密性和科学性。因此,如果说非实物产品理论是服务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的话,那么服务“四环节”理论则是服务业经济学的主体,它有助于认识服务业无形产品运动引起的一系列新经济现象、新经济关系,并从中寻找有助于服务业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服务生产观通过突破传统的狭义生产观,确立服务生产就是对非实物形式的劳动成果的创造,是服务劳动过程和服务价值的形成与增值过程的统一。这使人们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绝非第一、第二产业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而是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研究服务劳动过程的特点和服务价值增长的规律性,加快服务业生产的发展,扬弃忽视服务业生产状况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

第三,服务流通观的确立使人们认识到服务业流通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将流通理论的着眼点从第一、第二产业扩展到服务业,关注包括服务差价、服务比价、服务与货物比价体系在内的服务业价格体系,研究服务业流通中的服务供求关系及其规律,并将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宏观平衡的关注点从农、轻、重扩展到三次产业的内部和外部。将比重日趋增大的服务业因素引入流通理论的研究中,有利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推进服务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四,对服务分配理论的分析阐明服务业分配是对服务业生产的服务产品的占有过程,并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服务业中的市场分配方式、半市场分配方式和非市场分配方式在导向平等与效率目标方面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明确服务分配方式的改革方向。它对服务业分配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变动机制的揭示,有助于正确解决服务业分配水平的问题。

第五,对服务消费理论的探讨使人们明确服务消费的概念、属性和方式,认识服务业的服务消费对社会产生的协调、效益、闲暇、福利和稳定等功能,有助于从理论上掌握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另外,对服务消费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对于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我国服务业、选择战略重点、确定发展力度,也有很大实践意义。

二、服务的价值双重性

(一)服务的价值属性

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论点可以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按照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的线路来论证。

服务劳动价值论是传统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自然延伸。逻辑上讲,既然服务业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也是一种产品———服务产品,既然这种产品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那么,只要服务产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它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也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

服务劳动作为人类抽象劳动时间的凝结,同样形成价值。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是:(1)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即服务劳动的凝结性。(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3)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简而言之,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而产生决定的,它的价值表现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既然服务价值是服务产品的生产者的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那么它当然是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的,并非是从任何别的领域转移或“再分配”过来的。

(二)服务的使用价值属性

人类通过劳动会产生两大类成果:一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实物劳动成果,另一类是不采取实物形式的非实物劳动成果。它是无形的,具有一系列非实物属性,服务业的司机、店员、教员、医生、演员、导演、律师、话务员等给人们提供的服务,虽然都是客观实在的,人们也能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其存在,但它们却是无形的,不能像实物劳动成果那样给人们可以触摸的形体。非实物劳动成果可称为服务产品。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第一、第二产业主要生产实物产品,服务业则基本生产服务产品。

既然服务是一种产品,那么只要不是废品,就具有满足需要、构成财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一般功能,以及能节约劳动时间并密切经济联系的特殊功能,因而具有使用价值———非实物使用价值,这是一种不采取实物形式的,与劳动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只能在活动状态中被消费从而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而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的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则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可称为实物使用价值。马克思把前者称为“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把后者称为“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非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具有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即可消费性。

服务的使用价值具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非实物使用价值具有实物使用价值所具有的一般功能。

服务的使用价值还具有实物商品所不能或很少能够具有的特殊功能。例如:它可以节约劳动时间,还具有密切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特殊功能。

(三)服务的价值与价值量

从逻辑上说,既然服务业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也是一种产品———服务产品,既然这种产品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那么,只要服务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它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也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是:(1)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3)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简言之,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它质的规定性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既然服务价值是服务产品生产者劳动力消耗的单纯凝结,那么它当然是服务业劳动者创造的,并非从任何别的领域转移或“再分配”过来的。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重复型服务产品。因服务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创新型服务产品。它的非重复生产性、扩散性和共享性,使其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服务产品的价值量也由三个部分构成:(1)不变资本C: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辅助材料的价值,以及服务工具和设施的折旧费。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产品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2)可变资本V:服务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剩余产品价值M:是服务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服务业的生产率增长慢于工农业。因此,以实物产品为等价形态的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呈增大趋势,服务产品的价值增幅将大于工农业产品。

综上所述,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阐述的服务价值论,较好地回答了在服务崛起、“非物质生产人员”日趋增多的新形势下,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新问题。这是适应新的实践,充实、发展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一种有益尝试。

三、服务的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西方经济理论中价值论的主流。西方经济学家认定只有从创造效用角度,才能把服务劳动的成果列入社会财富之内,把服务经济归入国民经济大系统之内。

(一)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福利。财富是已积累起来的效用,它可以贮存起来以供将来之用,其期限可以超过所有者或受益人的寿命。那么效用的反面是无效用,无效用也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结果,它可以使财富减少,从而降低人的福利。

效用只有当生产者或所有者在市场上做交易时,才能变成价值;而无效用只有对那些必须以福利作为获取价值条件的人,才能变成成本。

效用的表现形式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缺乏语言和书写工具的漫长历史岁月里,从一个时期到另一时期,从一代到另一代传递效用的唯一方法是采取有形的形式。因此,效用的概念很自然地就同有形商品的所有权相联系。

随着文字的出现,以及记录和传播思想的实用工具的发现与运用,它们本身就变成了财富的来源。比如书本、磁带、磁盘、录像带等,它们带给人们的效用已大大超过其自身物质价值。

(二)服务效用价值理论

服务可创造效用,如果它可以用价格表示出来,并在市场上出售,便产生了价值。要注意的是,服务所产生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如果效用被看作是所有生产活动最终目标的话,即所有有形与无形产品都可以按照与最终用户的需求有关的简单需求功能来加以合并或结合,那么,总效用可以看作是市场价值与有效的外部经济的组合效应,亦即已支付和未支付的效用。比如,知道通过某一乡村的道路可能对某个旅行者具有特殊的效用(走近路可以节省时间,或节省体力等),但并不产生市场价值。一块面包对一个饥肠辘辘之人是有效用的,而且也有市场价值。从广义来说,这两种效用的形式几乎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产生福利,但从具体情况看,知道某人走过的路的价值包含诸多因素,而不单是只满足一个人的胃口。因此,在对服务进行分析时,必须弄清哪些因素只是市场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将其与构成商品市场价值的因素进行比较。

从构成要素看,一般情况下,服务中的人力资本、劳动和实物资本三者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并决定服务的效用,进而决定服务在市场中的价值。服务生产中所使用的诸多要素的特殊结构,不仅依赖于这些要素的可利用性及成本,而且也取决于所提供服务的性质。因此,某些服务从性质上看是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另一些服务则属于实物资本密集型,还有其他一些服务则属于劳动密集型。

从供给特点看,服务生产的特殊模式有别于商品生产的模式,正是在这一点上,对经济机构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政治结构产生影响,而这些经济机构在这种社会政治结构中开展其各种活动。服务的特殊自然属性,一般要求服务的供给者和消费者同时存在并要求有一个地方进行市场交易,而另一些服务只可以通过通讯线路进行输运或通过卫星传送出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生产是一种“个性化”的生产,不像商品那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非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非个性化”的生产。如果某种类型的服务可以对不同消费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同样数量的效用,也就是使服务标准化,而非个性化,那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服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为这种规模经济是对大量生产相同单位产品而导致单位成本降低这一效应的回报。

上述诸多因素的存在,使服务质量存在差别。然而,不同质量的服务究竟能产生多大效用,仍然是无法判断知道的。对于商品来说,常常会有耐用商品和非耐用商品的界分。非耐用商品(如食物)可在某一时点上或很短的时间周期内产生效用,而耐用商品可在一个长时期内产生效用。如果从效用持续时间的角度考虑,有些服务可以看成是“耐用”服务,有些服务的“耐用性”则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但更多的服务则是“非耐用”服务。“耐用”服务的典型例子是保险服务。那些服务只表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耐用性”,是指服务对个人、社会团体和整个经济所产生的不可测度的扩散效应。这些扩散效应可能也不存在市场价值。这便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商品”、“社会的一般管理费”、正的“外部性”或“无报酬的产出”等。城市公交车服务不仅对公交乘客提供直接效用,而且也对期望找到最终服务需求的潜在乘客提供了可能性。警察的存在作为一种潜在的效用资源,可以给居民提供安全感,要比捉拿罪犯所产生的直接效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些服务的“外部性”实际上也创造了效用,虽不是以传统定义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引起人们根据它对经济发展过程所作的贡献进行思考。

这样一来,服务的效用价值就由要素的价值(包括知识),以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两个部分组成。

进入服务生产的诸要素本身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非熟练劳动和实物资本是有形的单位,其在某一市场上的可利用性是可以比较精确地加以测定的,并受到传统供需理论分析的支配。人力资本则不能这样容易地加以测定,但它却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服务效用价值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服务在经济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它既可以传递到其他服务产品上,也可传递到有形的财富上去。正如服务产品既可以是中间的,也可以是最终的一样,即服务的功能如果用来增强财富供应的话,便是中间性的;如果有助于消费者从所购买的商品或其他服务中获得效用的话,便是最终的。然而,服务产品既可以同其他商品或服务互补,又可以替代它们。服务功能从本质上看是同其他产品互补的,因为没有服务,则它们传递到这些产品上的效用便不存在。例如,若没有帆船这一运动项目,则用划船比赛这一景观所创造的效用就不存在。

第二节 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关于传统优势原理是否适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问题,国外大致形成了三种意见:一是认为长期以来用于解释有形的货物贸易的模型不适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二是认为传统比较优势原理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三是认为传统比较优势原理稍加发展就可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其中第三种意见获得了较多的认可。同时,理论界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一)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

传统的比较优势一般原理长期以来一直是解释国际贸易成因和格局最基础的方法。比较优势来自各国不同的经济因素差异,比如技术变迁导致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要素价格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产生了各国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较优势差异。传统的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在阐述各国进行贸易的内在原因和贸易模式时具有广泛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也应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劳动价值论说明一种服务的价值与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国内,如果一种服务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种服务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那么后者的相对价格就要上升。在国际上,外国生产的所有服务的劳动生产率可能都比本国的高,但只要两国生产率的差异对所有的服务来讲�://�全相同,两国之间://服务价格就会产生差异。如果外国生产一种服务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本国,而本国生产另一种服务B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那么服务A的价格在外国相对较低,服务B的价格在本国相对较低,这样两个国家为了获得利益,则本国应该进口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服务A,出口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服务B,外国则刚好相反。由于两国之间的服务价格差异,两国产生了服务贸易。因此,一个国家的服务比较优势表现为生产率相对较高的服务。与商品贸易同理,通过出口其生产率较高的服务,进口其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服务,可以使参与贸易的每个国家都从中获益。

(二)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商品贸易基础上的,所以对于比较优势说能否运用于服务贸易,理论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迪克(Dick,1979)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来分析服务贸易。该指数是一国某种商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所占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的份额的比率。迪克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数据,通过对RC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未能发现基于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模式。迪克认为这种现象可以部分归咎于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可能是因为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确实不明显。山普森和斯奈普(Sampson and Snape,1985)认为,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商品贸易,其通常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物理接近,从而必须受到“没有要素的国家间流动”这一基本假设的限制,传统的H-O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时存在缺陷。还有经济学家认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如表现为劳动与货币的交换,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同时结束,不可储藏,而且其相对于商品贸易的无形性,使得分析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不适合用来分析服务贸易。

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分析。理查德·库伯(Kumpe,1988)认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简单的符合逻辑的命题总是有效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萨皮尔和卢茨(Sapir and Lutz,1981)在实证研究后的一份世界银行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原因在于物质资本丰裕的国家和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不同领域拥有比较优势:有形资本禀赋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在保险、专利等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上述的两种理论虽然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具体内容,但比较优势法则依然具有普遍性,可以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服务相对于商品的特殊性,并不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服务发生时,生产者和消费者必须同时接触,所以使得消费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服务的特殊性并没有导致服务的比较优势来自消费者,消费者对服务生产率的作用只是影响而不是决定,归根结底,服务生产者对服务的生产率起决定作用。而决定服务生产者是否有生产某种服务的比较优势的因素不是消费者,而是生产者方面的技术和要素等因素。因此,决定服务的生产中的比较优势的因素与商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同时由于现代技术的进步,服务发生时生产者和消费者必须同时接触的特征也在渐渐削弱。

第二,服务发生时要素要发生流动,但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依然是有效的,所以服务贸易中大量的要素流动并不能够成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过程中的障碍。

第三,传统比较优势强大的普遍性,使得其可以跨越服务和商品的诸多差异。服务和商品一样,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从技术方面考虑,如果一国拥有生产某种服务的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别国相比当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相对工资率时,那么该国具有生产这种服务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服务。当不考虑技术因素时,要素价格就决定着消费者服务的生产成本,最终决定了服务的价格。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了服务生产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差异,最终又导致了某种服务贸易模式的形成。因此,基于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都适用于服务贸易。

由此可见,相对于商品,虽然服务具有特殊性,但是并不能够成为影响标准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运用的障碍。不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经验分析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都没有必要严格区分商品和服务,服务贸易同样存在着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比较优势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二、要素禀赋学说

(一)要素禀赋学说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

从普遍意义上讲,两国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也可以说明商品与服务之间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在不考虑技术因素的条件下,服务的成本取决于其需要的要素密集程度和要素价格:劳动密集型服务的相对价格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较低,在劳动力稀缺的国家较高;资本密集型服务的相对价格在资本丰富的国家较低,在资本贫乏的国家较高。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国家具有要素比较优势服务,表现为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服务,通过出口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服务和进口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中获得利益。在现实生产中,发达国家的资本禀赋相对丰裕,欠发达国家的劳动禀赋相对丰裕。就不同的服务而言,资本密集型服务在发达国家的相对价格要低于欠发达国家,而劳动密集型服务的相对价格则相反。比如,发达国家在以金融、运输、电信等为基础的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拥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饮食、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领域拥有比较优势。

设两国(本国和外国)都有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用来生产两种服务产品———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同时各国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且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并且要素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即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并假设外国与本国相比为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本国为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则本国初始的资本—劳动比低于外国,根据H-O理论,本国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最终会完全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服务。在所有的分析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均反映在资本—劳动比中。

在上述的两国情况下,如果外国经济增长处于静态,伴随着本国经济的增长,其资本与劳动比增加,若仍维持原有的服务分工,则劳动密集型服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会增加。当资本积累到某种程度时,根据雷布钦斯基定理,一部分资源将转移到其他服务部门的生产中去,本国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就停止了。随着资本的进一步积累,本国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部门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资本密集型服务的产出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服://的产出减少,这种�://��将延续下去直至劳动密集型服务的产量降至零,而本国将最终专业化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服务。本国的要素积累导致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服务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从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到进口劳动密集型服务,从进口资本密集型服务到出口资本密集型服务。

(二)要素禀赋学说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服务贸易中的要素比较优势,即要素禀赋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些现象,许多经济学家对此已进行了论证,而且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依然构成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基本来源,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服务贸易中的要素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移动性和短暂性。许多服务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比如信息处理、工程咨询等。由于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研究和开发等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所导致的比较优势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提供教育、培训、研发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与人力资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体现在可以自由流动的人的身上,这些专业人员流动到哪个国家,就可以把相关的比较优势带到该国。

第二,由于知识、技术在服务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可以说技术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内在变量。技术、管理、知识是现代服务生产与销售的必要因素,致使密集型服务日益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并推动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不断发生转移。所以,在服务要素优势中,服务生产所投入的要素,必须突破原有的H-O模型,即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本,也应该包括技术、市场准入和许可制度等政府管制、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等要素,这些要素同样被看作构成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

第三,许多服务是作为中间投入(如金融、咨询和电信服务)出现在贸易和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中,因而出现两个阶段生产函数,先是服务生产函数,再是投入使用的商品市场函数,但这两个阶段要素投入是不同的。如专业服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且往往没有替代品,这些服务生产投入的大多是具体的特殊要素,而传统要素优势论则认为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同质的。

第四,服务贸易的发生往往与要素的移动同时进行。无论是过境交付、商业存在还是消费或人员移动,都要涉及劳动力、资本、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移动,因而服务要素的过境移动通常成为服务贸易实现的要件。相对而言,服务贸易的生产要素移动要比货物贸易频繁得多。

第五,任何国际服务贸易将依赖于需求要素而不是生产成本,强调的是需求要素导致的成本增量或消费选择,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服务种类、消费环境、消费者收入及偏好等因素均构成服务贸易的条件。正因为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在服务贸易生产函数中,体现重要的要素投入时必须考虑到需求要素,要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的流向、相关的市场结构以及需求特征,仅仅从资源禀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优势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传统的要素禀赋论不能完全解释服务贸易,但也有许多专家对其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欣德利和史密斯(Hindley and Smith,1984)认为在理论和经验分析中,没有必要在概念上严格区分商品和服务。从纯理论角度看,应用国际经济的标准模型分析服务的贸易与投资并不存在多少困难,服务贸易研究的主要困难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测度和统计。他们的结论是:尽管服务和商品具有许多显著差别,并对这些差异也应给予重视,但比较优势理论强有力的逻辑可以超越这些差别。

第三节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

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业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研究,多数是从生产者服务角度进行分析的,这与生产者服务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主流是分不开的。

一、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本原理

继古典贸易理论之后,对贸易原因提出新的解释的理论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贸易理论”,其主要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该理论以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及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与古典贸易理论不同:一是假设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二是假设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进而占据竞争的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只面对国内有限的市场和有限的需求,由于需求有限制约产量,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当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时,面对的是国际大市场,需求的增加会使企业降低成本并进而降低价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导致产品在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此外,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是因为,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或控制权,而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消费偏好的产品来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在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表现在: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而对差异产品的追求却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生产某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由哪国集中生产哪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非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进而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相互倾销理论。詹姆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表面上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售价降低了,但从销售所有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在这种销售不影响其在本国销售的其他产品的价格的情况下,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是提高了。同理,其他国家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个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可以看到,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说明了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在互相倾销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

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么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否具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取决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其具体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获取经济利益。

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前者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后者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认为,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之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二、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理论模型

关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的代表性理论有琼斯(Jones)和基尔考斯基(Kierzkowski)等人的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马库森(Markusen)模型(即服务部门内部专业化理论)以及弗兰克斯(Francois)的外部专业化(即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连接各专业化中间生产过程中的外部积聚作用)理论等。马库森和弗兰克斯的理论是琼斯和基尔考斯基理论的进一步论证和充实。

(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及其模型

琼斯(Jones,1990)提出了“生产区段和服务链”(Production Blocks and Service Links)理论,其主要探讨了企业通过服务链连接各个分散生产区段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使生产区段不断分离,市场容量的扩大和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推动了生产过程的分散化,厂商从单一生产区段转向多区段生产方式,运输、管理、金融等生产者服务组成服务链,用于连接不同生产区段。当生产过程逐渐分散到不同国家的区段进行合作生产,以利用各国不同的成本优势时,这样生产区段的分散需要以服务纽带作为桥梁来控制和协调彼此之间的活动,服务纽带的发展导致了对国际服务链的需求明显上升,从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随着生产的扩张以及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技术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推动着生产区段的分离。服务业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两个生产区段需要通过服务设施来协调和连接。而两个生产区段活动的连接不可能没有成本,如果各个生产区段的地理位置不同,就应包含运输服务成本,至少有必要对两条生产线的速度、产量和质量进行协调。这些服务纽带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区段中额外增加的服务设施上。生产区段的分散导致总成本中增加了连接两个生产区段的服务纽带成本。假设一国具有对某种商品的总体布局优势,但是,并非国内每个生产区段和服务纽带的成本都比较低,厂商为追求更高效率,将在国内和国外分散生产。

最后,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导致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内部的生产规模,而这种规模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使服务进口国向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方向发展,服务出口国或向专业化或向非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并使与要素总收益相联系的制成品价格下降。随着本国厂商数量的减少,外国厂商数量逐渐上升,但留存下来的本国厂商较贸易自由化之前规模更为扩大。

(二)马库森模型

马库森(Markusen,1989)模型通过建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分析模型,得出了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的结论。

假设在两种商品A和B的模型中,包含着生产A的排他性投入:n个生产者服务,A和B都在规模收益不变情况下生产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销售,同时生产者服务在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生产和在垄断市场上销售。同时假设两个国家的所有方面都相同。这样,要考虑两种情况:商品A和B可贸易,而生产者服务不可贸易;生产者服务和B可贸易,而A不可贸易。

第一种情况下,如果两国情况完全相同,商品A和B的贸易自由化不会给两国带来任何的收益,如果两个国家仅是在绝对大小上存在差异,那么依据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与市场出清条件下自由贸易均衡之间的比较获得,小国可能在贸易中受到损失。可以说,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商品A的国内生产扩张才能够获得贸易的利益。如果小国国内A的价格与边际转化率之间发生扭曲,造成相对于大国的成本劣势,情况则会发生变化。

第二种情况下,由于允许两个国家共同承担与生产者服务的各种生产相联系的固定成本,两国都能从生产者服务中获得收益;虽然A不能贸易,但由于有更多种类的生产者服务以较第一种情况更低的成本提供给每个国家,两国将因为生产者服务使得它们的生产可能曲线的外界向外移动;在一般情况下,两国都能从更多样化的生产者服务中获得收益;两国都在第二种情况下,因为较第一种情况下更多样化的生产者服务而获得收益。

马库森说明了规模收益递增是资本密集型之间产品生产以及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的共同特点,而许多的中间产品也呈现出差异化和国内要素互补的特征。在包含高度熟练劳动的生产者服务贸易中,相对于初始的固定成本,在实际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使得服务贸易具有与H-O传统贸易不同的成本特征,并导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在上述基础上,马库森得出了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的结论。

(三)弗兰克斯理论及其模型

与以往强调生产专业化构成规模收益实现的核心不同,弗兰克斯(Francois,1990)提出了一个具有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特征的单部门模型,即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连接各专业化中间生产过程中的外部积聚作用。

弗兰克斯提出的模型中,假设在生产方,厂商在规模上具有收益递增效应,不同的厂商雇佣劳动力生产不同种类的差别产品,由于专业化,任何种类产品的生产都具有收益递增效应;存在大量生产技术可以运用于生产任何种类的产品,不同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专业化水平;假设生产者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其来控制和协调生产过程,将复杂生产过程中各种专业化生产部门协调成统一的经营,并由厂商雇佣的劳动力完成这些间接生产活动;服务由厂商的内部产生,即使服务从某些服务的厂商购买,也不会改变模型的性质。在模型的需求方,假设需求具有兰卡斯特型偏好,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不同种类的差别产品。反映在偏好上的强对称性,使各种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同,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可以用产品空间的均匀密集分布来取代,产生对各种产品的总偏好。由于模型的强对称性,所以各种产品的产量均相同。劳动力扩张带来的市场范围的变化,使得经营规模也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者服务中劳动力投入份额的增长。

假设在两个国家中,存在如上所说的假设,又假设有相同的技术、禀赋和偏好。如果两国进行贸易,原有的厂商就会出现合并现象,剩下的厂商规模将比贸易前更大,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种类也将增加。而且规模的扩大促使厂商采用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方法,从而需要更多的生产者服务。这将大大提高专业化水平,扩大各种产品间贸易机会,增加服务的生产,增加两国的福利水平。

由于两国经济的不同禀赋,假设服务和产品生产需要不同种类的劳动。首先,仅仅允许产品的自由贸易,服务贸易被限制性措施所阻碍。在均衡条件下,产品价格相同,但在熟练劳动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服务的价格相对较低。随着服务贸易的开展,这些国家将出口服务以换取产品。服务贸易自由化将导致服务产品种类的增多、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使服务进口国向更专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而服务出口国则向专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随着本国厂商数量的减少,外国厂商数量逐渐上升,但是留下的本国厂商规模较贸易自由化之前扩大了。可以认为,服务进口国与出口国都在生产者服务自由化过程中获得收益。生产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到专业化在生产过程中的适用性,以及这种专业化收益的实现程度。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服务贸易价值理论,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介绍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服务贸易理论模型,希望掌握服务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特殊性。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中的“四环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生产  B.流通  C.消费  D.回收

2.( )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者。

A.保罗·克鲁格曼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托马斯·孟

3.国际服务贸易反映在( )中。

A.海关统计表  B.对外收支平衡表

C.资本账户   D.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判断题

1.服务劳动价值论是传统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自然延伸。                ( )

2.服务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                   ( )

3.劳动密集型服务的相对价格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较高,在劳动力稀缺的国家较低。   ( )

4.服务的使用价值具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                      ( )

(三)简答题

1.简述服务的价值双重性。

2.简述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

在“软三元”中做利润

我国香港有个企业叫作利丰,它是香港也是全球最好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其前身是中国第一家跟美国人做生意的公司。1906年有一个姓冯的商人,懂英语,最早与美国人做生意,在中国买了货然后就卖到美国去,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多的利润,这是一般意义的外贸。

到了冯氏家族的第三代,公司主席叫作冯国经。他们超越了一般的外贸阶段:以前是贸易公司买来之后卖给另外一家赚差价,低买高卖,但利丰现在是从产业链中要利润。比如,美国的一些超市下一个服装订单给利丰,利丰迅速与手里的几万家公司联系,一般可能是从南亚买布,因为那里的布全世界最便宜,在韩国印染,因为染织的技术韩国很好,染完之后,在中国缝制,因为这里的劳工很便宜,最后再通过某个公司给运到美国去。在此,利丰相当于一个虚拟公司,但它的生意每年可以做到100亿美元,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管理驾驭全球产业链。

冯国经说,过去一件衣服在美国卖4美元,在中国卖出去1美元。我们1美元卖给美国客户而他卖4美元,我们只是在1美元中赚利润,这1美元中的利润也许只能靠在珠江三角洲让工人加班加点工作,拖欠工资来赚得。用这种办法,赚1分钱都很难。但从1美元到4美元中间有一个“软三元”,我们现在从这“软”的3元钱当中找出1角钱的利润是很容易的,靠的是介入供应链管理。

讨论:如何提高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服务品质,从而提高我国外贸的产品盈利?

参考文献

[1]冯宗宪.国际贸易服务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2]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M].2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