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站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

网站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因此,这将是国内少数基于SNS网站与社会资本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于国外对于Facebook等SNS网站中社会资本获得与使用等相关研究而言,具有跨文化的意义。

SNS网站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

宋庆庆

作者简介 宋庆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鼓楼汉口路22号,E-mail:qingqing.song@gmail.com。

摘 要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了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通过对SNS网站使用者个人的能动性、结构特性、外部环境及制度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建构了SNS网站中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SNS网站中,传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结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网络的“去中心化”影响依旧存在;被调查对象的使用目的首先是维系原有的关系网,其次为拓展人际网,其关系拓展模式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主,而不是认识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归属需要感强的人会更倾向于使用SNS网站,而使用者会因为排斥恐惧(害怕因为不当的言行而被排斥)而减少SNS网站中交互性功能的使用;跨越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同时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和使用强度相关,但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仅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相关,SNS网站的使用强度对其影响不大,相对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此外,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越好,也就越容易获得社会资本。

关键词 SNS网站,社会资本,使用与满足

2003年3月,SNS网站在美国悄然兴起,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风靡北美,网站用户规模迅速攀升。Myspace在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里访问量跃居全美前五,而Facebook——这个由哈佛大学的学生创建、主要服务于大学生的SNS网站,在上线3年后拥有超过2100万的注册用户,每天的页面点击量达16亿(Needham & Company,2007),在全美网站排名中位居第七名,市值达150亿美元。巨大的经济升值空间,刺激了SNS网站的发展,也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SNS热潮。国内的“SNS网站”兴起于2003年,直到2005年,校内网(现更名为人人网)、占座网、5Q网(后与校内网合并)、海内网、豆瓣网等一系列以SNS为特征的网站的成立,才真正标志着国内的SNS网站的发展进入正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1月发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SNS网站数量已逾千家,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CR-Nielsen的CR-NetRatings(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也显示,2009年9月,国内个人及社交类网站的网民周覆盖范围仅次于搜索及分类目录、综合门户,排名第三;而在总访问次数和总访问停留时间方面,个人及社交类网站已经跃升到第二位,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广大网民休闲娱乐、获取资讯及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SNS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蹿红,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SNS网站的研究也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新热点。搜索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库,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关于SNS的论文数目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以来,对于各大SNS网站,尤其是Facebook、Myspace的研究显著增多。综观已有的SNS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英语类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英语类SNS网站为研究载体的,如Facebook、Myspace等美国的网站(Kyung-Hee Kim,Haejin Yun,2007),对于其他语种的SNS网站或者是美国以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很少。我们也注意到Facebook、Myspace等西方社会的主流SNS网站[1],在日本、中国这样的东方社会的访问量却远不及本土的SNS网站。撇开语言因素,标榜“展现自我、开放”的Facebook、Myspace的西方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是否存在着SNS的文化壁垒?SNS网站在东方社会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种族的人群在使用SNS网站方面是否会存在不同?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孕育出不一样的社会,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层面,势必会带来一些“偏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无法在这些研究中体现,由此对非英语SNS网站和美国之外的SNS网站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关系社会中,而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使用者为例,探讨SNS网站用户个人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目前,国内对于SNS网站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基本停留在对现象的讨论层面。因此,这将是国内少数基于SNS网站与社会资本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于国外对于Facebook等SNS网站中社会资本获得与使用等相关研究而言,具有跨文化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SNS(Social Network Sites,社交网站)

SNS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Milgram,1967)。以此为模型来计算,以世界人口67亿[2]计算,理论上我们只要认识43~44个单独个体,就可以通过他们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中间所隔的关系层不会超过六重。SNS网站以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为特色,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认识熟人的熟人”的方式,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能得到无限放大。SNS网站在时间和空间上补充了传统的交友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数据显示,Facebook的用户每天在上面消耗的时间约为20分钟,三分之二的用户至少每天登陆一次Facebook(Cassidy,2006;Needham & Company,2007)。

对于SNS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界定,danah m.boyd & Nicole B.Ellison(2007)在对现有的SNS网站及现有研究中对SNS的各种界定进行系统地回顾后,做出如下定义式的描述:“SN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用户(1)在一个有限制的(bounded)系统中建立一个公开的或是半公开的个人主页;(2)罗列与自己有关联的用户列表;(3)并允许反复查看自己的以及系统中其他人的关系列表。”基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认为SNS网站至少应具备以下元素:

第一,独立的个人主页。在SNS网站中,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主页、个人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所在地)、兴趣爱好、照片、自我描述等内容都可以在个人主页中得以体现,一些网站还允许用户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也放在个人主页中。

第二,清晰的好友列表。SNS网站的系统中会自带一个好友列表,这张列表会把用户在该系统中的所有好友以清单的形式(照片+姓名)罗列出来,并按照其所属的网络/个人特征进行分类。与MSN、QQ等IM工具不同的是,SNS网站中的这个好友列表是可以为其他人所查看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去查看其他人的交友情况,从而实现“认识朋友的朋友”。

通常SNS网站还会自带一些即时通讯类工具,如站内信箱和IM(如校内网的校内通)以及留言评论等功能,以方便网站用户之间的联系。用户可以通过SNS网站进行网络聊天、视频分享、音乐共享、博客、播客、游戏等社交活动,从而实现个人数据处理、社会关系管理、信息共享,对特定的人群发布自己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随着SNS网站的走俏,也有一些网站、BBS在自身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加入SNS特性,如用户开始拥有独立的个人页面,在上面同样可以实现展示自我的功能,而用户在该站点的好友也可以为其他用户所查看。这类的网站虽然具有SNS的特性,但其SNS功能的存在是为其主营业务服务的。本文中所指的SNS网站是狭义范围的SNS,是指基于六度分隔理论,以社会网络的拓展为基础的专业站点,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二是有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交往信息;三是有用户的关系列表。

2.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格兰诺维特和林南等人关于个人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同时受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很多学者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看成是解决当今世界社会矛盾的“第三条道路”。

布迪厄科尔曼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概念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这里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当这些资源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变得稀缺时,行动者可以通过两种社会联系获取(access):其一是社会联系是个人作为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稳定的联系从社会团体和组织获取稀缺资源。对于这种“社会成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政治学者比较重视,其代表人物就是普特曼(Robert Putman)。其二是人际社会网络,与社会成员关系不同的是,进入人际社会网络没有成员资格问题,无须任何正式的团体或组织仪式,它是由于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交往、交换等互动过程而发生发展的。社会学者重视社会网络以及个人由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过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曾在两篇论文中分别阐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是如何经过社会网络而建立、巩固和发展的(Granovetter,1973,1985)。

杜克大学的林南(2005)认为,资源是“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占有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个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两种: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源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可以获取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们发生交往才能获得。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一种“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都取决于行动者,只有当个人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存在,意识到他们拥有或能够获取这些资源,他们才能将这些关系和资源资本化。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中个人的社会资本问题,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研究,借鉴林南(2005)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purposive action)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是目前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中最为综合的,也是本文的“社会资本”问题的研究起点。

3.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认为,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和使用媒体,媒体交流中的目的性明确,同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一理论的提出扭转了原有的单一的受众观,开始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所获得的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

卡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整个媒介接触行为分解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四个步骤,这一模式成为后期“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后来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在卡兹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如图1所示),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img3

图1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型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和评价。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

本研究以SNS网站使用者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得为主题,研究的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是个人,也就是SNS网站的使用者,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将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动性、结构特性、外部环境及制度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考察个体特征及其使用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网络社会资本(online social capital)的获得。全文主要基于以下思路:个人对沟通技术(如E-mail、IM等)的使用会影响该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从而影响其社会资本的获得能力。

SNS网站作为一个人际沟通平台,整合了E-mail、IM(即时通讯工具)、博客等多种网络人际互动工具,个体在SNS网站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互动形成各种关系,进而形成个人层面的社会资本的积累。与互联网中的其他媒介类型相比,SNS网站整合了多种网络沟通工具,在同一个平台中实现多种类型的网络沟通方式,从而可能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式(Ellison,Steinfield & Lampe,2007)。此外,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与西方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西方的低情境文化来说,中国的关系社会更注重“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SNS网站将会发挥怎样的功效?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社交需求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就开始成为自身行为的主要动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社交时间的缩减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贫乏。人际交往成本主要有经济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而SNS网站的使用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打破过去因为时间、空间和成本的局限而受到限制的人际交往诉求,实现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有效降低了日常关系建立、维护的沟通成本。SNS网站的盛行,尤其在都市白领人群中的迅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SNS网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但满足的哪一部分人的哪些需求呢?

CNZZ测评结果显示,用户登录SNS站点的85%的操作次数和91%的有效操作时间花费在参与娱乐互动或游戏中,娱乐需求已经成为国内SNS网站的主要功用之一。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指出,SNS游戏(社交类游戏)在2009年迅速崛起,其依靠人际关系基础和操作简便的特性为网民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建立了良好的登陆平台。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SNS网站中最为热门的页面游戏通过创造虚拟价值,满足了用户的“成就感”,转移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成为用户“宣泄”的虚拟场所。对于SNS网站使用的不同模式(以交友互动为主VS以游戏娱乐为主)对于用户的社会资本的获得的影响如何?

在Web 1.0时代,互动行为的匿名性是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隔点,通过互联网认识的互动双方之间的关系基本不受现实中双方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特征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待的制约(如果有的话,已经内化于互动双方的人格结构中,成为其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网络社会中的双方不再有“身份感”,而是简单的“情感人—情感人”的关系。然而这一“匿名性”在SNS网站中被再次颠覆,标榜“真实性”为特色的SNS网站,将传统社会中的人际网络关系复制到网络空间中,个人在传统社会中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属性也随之带入。但这种复制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在SNS网站中,使用者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个人印象,有选择地披露个人信息,从而有可能比在线下的时候更容易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本。在新资本理论中,行动或选择已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出现。不同个体的选择的有效性和范围存在着不同的约束,新资本理论强调个人行动与结构位置在资本化过程中的互动(林南,2005)。在对社会资本运作的研究中,林南提出个人在结构中的位置(position),如权威或管理地位,与个人在网络关系中的位置(location),如结构洞,这两者对于个体社会资源的获得很重要。根据已有的文献,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本的获取能力受个人的社会地位、其所处的结构性位置与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林南,2005),社会群体(性别、种族)由于其优势或弱势的结构性位置与社会网络,而对社会资本有不同的获取能力(林南,2005)。以上这些结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研究获得的,这些影响因素在互联网中是否会有改变?网络的特性(如去中心化)是否会改变原有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影响互联网中社会资本的建构模式呢?

已有的研究指出,寻求归属感是人类互动的基本准则,寻求亲和力也是人类的普遍行为(详见Argyle & Dean,1965;Bell & Daly,1984)。Bell和Daly(1984)提出,人们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和欣赏,愿意花费相当可观的精力。很多研究显示,归属需要是人际互动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动机之一,它可以刺激更为积极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上的回报(Gable,2006)。同时,对于某些领域的排斥性恐惧,如人际焦虑、不自信、不确信和害羞等情绪,将会减少人际间的交流的可能性,导致消极的社会后果(Gable,2006)。在互联网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合群动机引领个体建立并维系与自身相关的印象,参与各种在线活动,如在线聊天、约会和自我表露等(Walther,1992;Gibbs,Ellison & Heino,2006)。Walther,Slovacek和Tidwell(2001)认为,网络媒介的使用者有着更多的合群动机来寻求和交换更多的个人信息,也更为主动地去评价他人。Gibbs等人(2006)检验了在线约会网站中目标与在线的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动机与使用者的在线的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一些学者也发现回避性社会动机与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正向关系(Sheeks & Birchmeier,2007;McKenna & Bargh,2000;McKenna,Green, & Gleason,2002;Caplan,2007)。Leary(1983)提出,人际焦虑的人为了减少可感知的社会风险,会把他们自我呈现的情境局限在可控范围内,基于网络传播可感知的控制特性,这类人会更倾向于把兴趣转向网络,以此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和亲密性的需要(McKenna & Bargh,2000;McKenna,Green, & Gleason,2002)。有着回避动机的人会比那些没有回避动机的人更倾向于在线的社会互动,因为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他们在线的时候能更好地感知他们的自我呈现效果(Noonan,1998;Caplan,2007;Sheeks & Birchmeier,2007)。

基于已有的文献材料,可以假定用户使用动机、SNS网站的使用行为、用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和在线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如下相关关系:

H1:用户使用动机(归属需要、排斥恐惧)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H1.1:归属需要需求与(a)SNS网站的使用强度、(b)SNS网站的使用偏好、(c)SNS网站的社交性使用预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1.2:排斥恐惧需求与(a)SNS网站的使用强度、(b)SNS网站的使用偏好、(c)SNS网站的社交性使用预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SNS网站的使用行为与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相关性。

H2.1: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2: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3:SNS网站的社交性预期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

H2.4:SNS网站中的在线好友数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2.5:SNS网站中的日均在线时长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2.6:SNS网站中好友的组成情况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1)在SNS网站中新朋友比例较高的人,可获得的跨越型社会资本更多;(2)在SNS网站中老朋友比例较高的人,可获得的紧密型社会资本更多。

H3:先赋资源(结构位置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存量)较好的人,在SNS网站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

H3.1: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2:人际沟通的同理心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3:人际沟通的适当性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H3.4:个体在线下的社会实践参与情况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1)在学校中担任有职务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2)参与社会实践较多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

H4.1:性别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女性更容易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而男性更容易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

H4.2:个体就读的年级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性,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线上社会资本。

H5:个体网络媒体的接触偏好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H5.1:(a)交流沟通类、(b)信息获取类网络工具的使用行为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H5.2:(a)交流沟通类、(b)信息获取类网络工具的使用行为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四、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是一个个体层面的横向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资料搜集手段。调查抽样的样本框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该校区聚集了南京大学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近万学生,涵盖了学校的所有院系。笔者所采取的抽样方法为:先对每幢楼的宿舍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对所抽中的宿舍的人员进行全员填答。这样,理论上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学生群体。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所有学生都聚集在1~5幢学生宿舍楼中,以宿舍楼为单位,按照宿舍编号进行随机抽样。被抽中的宿舍,原则上是全员答卷,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外出不在或者拒绝答题的,因此在宿舍数方面要有一定的放宽。本次抽样拟发放问卷600份,考虑到人员外出等情况,将每个宿舍的合理填答人员数定为2~3人,每幢楼抽取的宿舍数为48个。问卷于2009年11月10日印刷完毕,11月11日开始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各学生宿舍中发放。

截至2009年11月23日,发放到仙林校区的问卷已全部收回,共收回问卷550份,其中SNS网站使用者的问卷为529份,非SNS网站使用者的问卷为21份。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检查,并在录入资料时进行仔细检查衡量,对不合格的问卷进行剔除。最后共得到有效问卷484份,占总发放问卷的80.7%,占回收问卷的88%。

五、数据呈现

鉴于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是通过量表进行测量的,而这些量表又是通过文献探讨和本研究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因此需要先对本问卷所涉及的若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reliability & validity)加以检验。

1.信度检验

在信度方面,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即α值)来加以检验,问卷的α系数在0.7以上,具有可信度。本次研究中各个分量表的可信度在0.68到0.88之间,属于可接受范围内。

表1 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
Reliability Statistics

img4

表1-1 用户使用动机量
Reliability Statistics

img5

表1-2 社会资本量
Reliability Statistics

img6

表1-3 人际沟通技能量表
Reliability Statistics

img7

在信度检验时,同时进行“alpha if item is deleted”检验,即去掉一个题项后量表信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上述量表中两个信度比较低的量表,即用户使用动机和社会资本,都存在题项被去掉后,量表的信度反而提高。

2.效度检验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对相关概念之间的这种区别效度进行检验。由于我们对各变量量表的确定,一方面是基于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探讨,因此,理论上的合理性应该不成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对各概念在本研究中的含义作了具体考虑,因此,实际观测上的合理性也能得到保证。由此,我们对各量表效度的检验,将主要集中在内部效度的检验上。

(1)社会资本量表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社会资本量表的KMO值为0.869,KMO值足够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467.921(自由度为105),p=0.000,达到显著,说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即社会资本量表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量表共有15个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共有4个。从碎石图也可以看出第5个因子以后,坡度线趋于平坦,显示保留4个或5个因子是适当。本研究参考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4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2,2.10,1.83,1.72,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6.13%,14.00%,12.21%,11.48%;这4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3.8%,达到因子分析标准。

转轴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新安排题项在每个共同因子的因子负荷量,题项在所属的因子层面依照因子负荷量的高低排序,即为转轴后的因子矩阵。为使共同因子更易于被辨识,表2中仅保留各题项中因子负荷量的较大值。

表2 转轴后的因子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img8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5 iterations.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的量表具有不错的建构效度,社会资本量表共抽取出4个共同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资本的外向性”、“社会资本的同一性”、“社会资本的互惠性”、“社会资本的资源性”,分别代表社会的两个维度:跨越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和紧密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

(2)SNS网站使用行为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SNS网站使用行为各题项的KMO值为0.773,KMO值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946.168(自由度为66),p=0.000,达到显著。

调整后的量表有12个测量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有3个。本研究同时参考可解释的变异量和相应的碎石图,将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3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3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670,2.129,1.235,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22.25%,17.74%,10.29;这3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0.29%。转轴后的因子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转轴后的因子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img9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5 iterations.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SNS网站的使用行为被区分为3个维度。由因子矩阵图可以发现,因子1由6道题构成,命名为“SNS网站使用偏好”,可解释的变异量为:22.25%;因子2由4道题构成,命名为“SNS网站使用强度”,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7.74%;因子2由4道题构成,命名为“SNS网站使用预期”,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0.29%。将这3个因子累加之后,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0.29%。

(3)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各题项的KMO值为0.912,KMO值足够大,已经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282.235(自由度为190),p=0.000,达到显著。

量表共有20个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有3个。本研究同时参考可解释的变异量和碎石图,将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4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3.561,3.354,1.513,1.369,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7.806%,16.771%,7.564%,6.847%;这4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48.99%。转轴后的因子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转轴后的因子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img10

续表

img11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5 iterations.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的衡量被区分为4个维度。由因子矩阵图可以发现,因子1由8道题构成,命名为“人际沟通的同理心”,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7.806%;因子2由7道题构成,命名为“人际沟通的主导力”,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6.771%;因子3由3道题构成,命名为“人际沟通的适当性”,可解释的变异量为7.564%;因子4由2道题构成,命名为“社会实践参与情况”,可解释的变异量为6.847%;将这4个因子累加之后,可解释的变异量为48.99%。

(4)SNS网站使用动机的因子分析

本次研究中,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各题项的KMO值为0.773,KMO值足够大,已经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093.021(自由度为120),p=0.000,达到显著。

调整之后的量表共有16个题项,在整体可解释的变异量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后,得到未经转轴的整体解释变异数,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有4个。本研究同时参考可解释的变异量和碎石图,将这两项结果作为挑选共同因子的判断依据,抽取出4个因子。经最大变异法转轴后,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774,1.901,1.649,1.570,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7.34%,11.88%,10.30%,9.81%;这4个共同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49.33%。转轴后的因子矩阵如表5所示。

表5 转轴后的因子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img12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5 iterations.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的衡量被区分为4个维度。由因子矩阵图可以发现,因子1由7道题构成,命名为“合群需求”,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7.34%;因子2由3道题构成,命名为“陪伴需求”,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1.88%;因子3由4道题构成,命名为“孤立需求”,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0.30%;因子4由4道题构成,命名为“离群需求”,可解释的变异量为9.81%;将这4个因子累加之后,可解释的变异量为49.33%。

3.描述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84份,因此以下百分比的基数都是484。样本数据是在纸质问卷收集以后,分组手动录入SPSS 13.0 for Windows中。

从抽样对象的性别来看,62.2%为男性(301人),37.8%为女性(183人),男女比例为1.6∶1,大体符合抽样母全体(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实际分布状况;就年龄层次而言,96.5%的抽样对象在1988—1992年间出生(17~21岁),平均年龄为19.4岁(S.D.=1.18);三个年级的统计样本比例大致接近33%,其中一年级的样本数占总体的比例稍低(28.5%)[4]

(1)互联网使用概况

在互联网的接触年限方面,平均上网年限为2.73年(S.D.=1.912),其中超过95%的学生在两年前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70%以上的人拥有5年以上的网龄。

在日均上网时长方面[5](M=3.17,S.D.=1.42),约70%的统计样本每天上网时长在0.5~3小时之间。82.4%的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手机上网47.7%,使用台式电脑的仅为12%。

在互联网的网络应用方面,针对14种常见的网络应用类型[6]提问,要求填答者选出自己最常使用的网络应用类型(最多不超过3项)(0=不使用,1=喜欢使用)。结果显示,抽样对象使用的网络应用类型以信息获取类和交流沟通类的网络应用为主,其中网络论坛(38.35%)(S.D.=0.487)、SNS网站(37.73%)(S.D.=0.485)、搜索引擎(35.67%)(S.D.=0.480)、IM即时通讯工具(35.67%)(S.D.=0.479)是使用率最高的。

在SNS网站的使用方面,71.7%的抽样对象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使用过的SNS网站数目在1~3个之间。

(2)SNS网站的使用行为

①SNS网站使用强度

SNS网站使用强度的部分(Cronbach's alpha=0.65)由5个题项构成,涵盖了衡量SNS网站使用的频率与持续性方面的多个指标:(1)在SNS网站上的好友数目(1=10人以下;2=11~50人;3=51~100人;4=101~150人;5=151~200人;6=201~250人;7=251~300人;8=301~400人;9=400人以上)(M=4.85,S.D.=2.45);(2)每天花费在SNS网站上的时间(1=10分钟以内;2=10~30分钟;3=31~60分钟;4=1~2小时;5=2~3小时;6=3小时以上)(M=2.58,S.D.=1.26);(3)使用该SNS网站的时长(1=3个月以内;2=3~12个月内;3=1~2年;4=2~3年;5=3年以上)(M=2.91,S.D.=0.932);(4)过去一周内登录SNS网站的频率(1=偶尔会登录(1次或更少);2=每周2~6次;3=每天一次;4=每天多次登录)(M=2.56,S.D.=1.08);(5)在SNS网站页面中留有的信息量(有8项信息,1=有,0=没有)(M=3.73,S.D.=1.92)。

②SNS网站使用偏好

在SNS网站应用服务的使用频率方面,包含有5个测量其应用服务使用频率的题项: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平均而言,你参与以下活动的频率如何(从1到5排列,1代表频率极低,5代表频率极高)。(1)在SNS网站上接收好友的讯息(M=3.03,S.D.=1.39);(2)在SNS网站中好友的个人主页上发布信息(M=2.80,S.D.=1.28);(3)在SNS网站上给好友发送站内信息(M=2.49,S.D.=1.31);(4)在SNS网站上与好友共享视频片段、图片和文章(M=2.95,S.D.=1.32);(5)在SNS网站上使用其游戏功能(M=2.48,S.D.=1.46)。以上五个题项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些题项的Cronbach的α值为0.746。

研究还考察了抽样对象在SNS网站中的好友比例(线下好友/好友总数)(M=2.87,S.D.=0.909),约67%的抽样对象线下好友所占的比例在40%以上。

(3)用户使用动机

①归属需要

这一部分的量表在信度检验后,剩余14个陈述体系,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为α=0.625。各题项的均值(Mean)在2.82~3.79之间,S.D.取值在0.997~1.203之间。在对各题项的标准化取值合并处理后,归属需要的取值范围为27~71,M=47.99,S.D.=6.68。

②排斥恐惧

这一部分的量表在信度检验后,剩余22个陈述体系,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为α=0.64。各题项的均值(Mean)在2.86~3.44之间,S.D.取值在0.995~1.314之间。在对各题项的标准化取值合并处理后,排斥恐惧的取值范围为48~113,M=75.63,S.D.=8.21。

③对SNS网站的认知

在这个部分共设置了两个题项,分别测量了其对SNS网站的预期和诉求。主要包括以下题项:你使用SNS网站的主要目的(1=是;0=否):(1)增进与以前好友的联络(M=0.62,S.D.=0.485);(2)扩大交际圈,结识新朋友(M=0.39,S.D.=0.489);(3)浏览他人页面消遣(M=0.23;S.D.=0.423);(4)毫无目的,打发时间而已(M=0.38;S.D.=0.485);(5)展示自我(M=0.16;S.D.=0.368)。

在题项“你认为SNS网站可以帮你实现什么目的?”中,各选项的频数分别为:(1)找到共同兴趣的朋友(32.1%);(2)了解相关知识(33%);(3)找到异性朋友(9%);(4)其他(25.9%)。这一题项的答案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用户对于SNS网站的使用效果的期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围,而是有更多的期望值。

(4)社会资本量表

社会资本测量量表分为跨越型社会资本和紧密型社会资本两部分,共包含了15个题项,其中跨越型社会资本的部分(7个题项)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α=0.694(M=30.94,S.D.=4.34),紧密型社会资本的部分(8个题项)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α=0.739(M=27.86;S.D.=4.96)。负向题目的答案都被反转计算,整体量表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α=0.821。

(5)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

这部分共包含三个部分的测量,分别为调查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构位置及其人际沟通技能。其中人际沟通技能的量表包含有18个题项,各题项的均值在3.02~3.45之间,说明填答者的人际沟通技能属于偏好的类型。回答者被要求在一个5点量表上对于这些条目的描述的精确度做出排序(1=很不准确,5=非常准确),在本次研究中的可信度α=0.878(M=59.07;S.D.=10.203)。

其中对于用户在线下结构位置的测量包括以下题项:(1)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参加的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有几个?(0=无;1=1~3个;2=4~8个;3=9个及其以上)(M=0.88;S.D.=0.738);(2)在过去的一年中,你是否在学校担任过职务(如班长、部长等)?(0=否,没有任何职务;1=是,在班级或社团担任职务;2=是,在社团和班级都担任职务)(M=0.68;S.D.=0.693)。

4.主要研究发现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一节中提出的一系列假设进行验证,并给出SNS网站使用者的可获得性社会资本的多元回归方程。如表6所示为各变量/因子的均值表。

表6 各变量/因子的均值表

img13

假设1预测了用户使用动机(归属需要、排斥恐惧)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使用偏好、使用强度、使用预期)之间存在相关性。

通过对使用动机与SNS使用行为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以下假设:

(1)归属需要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185,p=0.00<0.01);

(2)排斥恐惧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存在负相关关系(r=-0.198,p=0.00<0.01)。

假设2预测了SNS网站的使用行为与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相关性。

首先,通过对SNS网站使用行为与用户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以下结论:

(1)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与用户的(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ra=0.185,pa=0.00<0.01,rb=0.260,pb=0.00<0.01);

(2)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与用户的跨越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r=0.122,p=0.014<0.05)。

其次,考察使用者在线好友的数目、日均在线时长与社会资本获得的关系,可得如下结论:

(1)SNS网站使用者好友的数目与其跨越型社会资本的获得成正相关(r=0.186,p=0.000<0.1);

(2)SNS网站使用者每天在SNS网站上的时间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ra=0.144,pa=0.002<0.01,rb=0.112,pb=0.017<0.05)。

再次,考察使用者SNS网站中好友成分与社会资本获得的关系,可得如下结论:SNS网站中好友的组成情况与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如表7、8、9所示)。此外,老朋友比例高的人跨越型社会资本得分(30.93)与新朋友比例高的人(29.84)之间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p=0.176>0.05),老朋友比例高的人的紧密型社会资本的得分(27.24)与新朋友比例高的人(27.87)之间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p=0.564>0.05)。由此,原假设中的H2.6未得到证实。

表7 不同SNS网站好友比例与社会资本的获得的相关分析

img14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表8 不同SNS网站好友比例的独立样本T检验(1)Group Statistics

img15

注:1=在线好友中新认识的占主体(60%及其以上);2=在线好友中原线下好友占主体(60%及其以上)。

表9 不同SNS网站好友比例的独立样本T检验(2)Group Statistics

img16

假设3预测了结构位置带来的社会资本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相关性。

通过分析SNS网站使用者的线下结构位置所带来的社会资本与其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以下结论:

(1)人际沟通的同理心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a=0.199,pa=0.000<0.01,rb=0.313,pb=0.000<0.01);

(2)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与(a)跨越型社会资本、(b)紧密型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a=0.159,pa=0.001<0.01,rb=0.143,pb=0.003<0.01)。

此外,由表10可得如下结论:

(1)在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程度与跨越型社会资本存在正相关关系(r=0.102,pb=0.029<0.05);

(2)在学校中担任职务(无论是在班级或社团中)与跨越型社会资本、紧密型社会资本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表10 社会实践参与度与线上社会资本可获得性的相关分析

img17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假设4预测了部分控制变量与线上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相关关系。

首先,考察使用者的性别与社会资本获得的关系,可得如下结论:SNS网站使用者的性别与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成正相关关系(r=0.132,pa=0.005<0.01),女性在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方面与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06<0.01),即女性在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方面有显著优势。

其次,考察使用者所就读的年级与社会资本获得的关系,可得如下结论:SNS网站的使用者所就读的年级与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115,p=0.014<0.05)。对本科三年级和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高年级的可获得性跨越型社会资本得分(30.17)与低年级的跨越型社会资本的得分(30.88)之间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p=0.143>0.05),高年级的紧密型社会资本的得分(27.10)与低年级的紧密型社会资本的得分(28.48)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22<0.05),即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紧密型社会资本。原假设命题H4.2被证伪。

假设5预测了个体网络媒体的接触偏好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分析个体网络媒体的接触偏好与SNS网站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以下结论:(a)交流沟通类、(b)信息获取类网络工具的使用行为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a=0.125,pa=0.000<0.01,rb=0.251,pb=0.000<0.01)。这两类网络工具的使用与SNS使用偏好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原假设中H5.2未得到证实。

六、结论与讨论

1.关于SNS网站的使用行为

已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是SNS网站的主要使用者,但真正的使用者却是那些具有高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的成年人(Eszter Hargittai,2007)。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考察了样本中SNS网站的使用行为与使用的年龄和社会实践参与情况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数据显示,用户的年龄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呈负相关(r=-0.19,p<0.01),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呈正相关(r=0.346,p<0.01)。社会实践的参与数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呈正相关(r=-0.12,p<0.05),但是否在班级/社团担任领导职务对于SNS网站的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在对SNS网站的日均在线时间和登录频次控制之后,对个体的社会参与情况(是否担任领导职务,参与社会实践的数目)与好友数目之间做偏相关分析发现,以上变量无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SNS网站中,个体在传统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还是被削弱了;网络的“去中心化”影响依旧存在,并没有因为SNS网站的真实性(实名制)而消失。虽然在传统社会中拥有高社会地位的人群,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可转换为社会资本的部分)多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无法判断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人群在SNS网站中是否更容易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此外,按资源分配的一般规律,传统社会中的精英(高端用户)会集中和掌握越来越多的资源,非精英(一般用户)有可能达不到资源的有效聚集,从而形成断层,这一现象在SNS网站中是否同样存在还需要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考证。

在新关系的建立方面,已有的研究显示,在一个网络中,人们是通过你所拥有的朋友来认识你的,SNS网站中朋友在留言板上对你的评价、朋友们的照片的吸引力将会影响其他浏览者对你的认知,从而影响其是否选择与该用户建立新的社会关系(Walther,Van Der Heide,Kim, & Westerman,2007)。但在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影响SNS网站使用者选择是否与对方建立关系考虑的因素主要是(1)是否有共同好友(28.5%)、(2)学校(24.1%)、(3)家乡(17.9%)这三个。性别、年龄、头像、兴趣爱好等因素并不是决定关系建立与否的首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就本次调查的人群而言,他们在SNS网站中的社交模式更多地侧重于已有人际网络的拓展,倾向于去认识朋友的朋友,而很少去结识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群,这一点与国外对于Facebook中用户交际模式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王楠(2009)的研究认为,用户对校内网的使用时间与他们线上的人际互动程度是不相关的,而登录频率与互动程度呈显著相关。这一观点在本次研究中未得到完全的印证,研究数据显示,用户对SNS网站的使用时间与他们线上人际互动的偏好是正相关的(r=0.505,p<0.01),而登录频率与互动程度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系数相对较低(r=0.161,p<0畅01)。

2.SNS网站的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假设前提,人们接触使用媒介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本文中,笔者着重考察了用户心理层面的使用动机与SNS网站使用行为直接的关联性。数据显示,归属需要与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排斥恐惧与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存在负相关关系。上述结论意味着,归属需要感强的人会更多地使用SNS网站,而使用者会因为害怕被排斥而减少SNS网站中交互性的使用行为。

在SNS网站的使用目的方面,已有的研究显示,SNS网站中的人际交往是以实现自我的表达、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寻找新的朋友、拓展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为主要使用动机的(Kim & Yun,2007)。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样本群体的使用目的主要是用于维系现有的关系网,其次为拓展现有的人际关系网和娱乐休闲,展示自我则是相对次要的。而在拓展自我的人际关系网方面,也是较多地集中于原有生活圈内的“认识朋友的朋友”,仅7.9%的统计样本表示使用SNS网站的目的在于结识异性好友。而邓建国(2007)在研究中所提出的“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收益主要为扩展社会人际网络、获得需要的信息、增加社会活动的参与度”的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印证,多数统计样本表示他们使用SNS网站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和扩展社会人际网络以及信息获取的需要。

3.用户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的获得

研究数据显示,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使用强度与社会资本的获得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SNS网站的使用偏好与跨越型社会资本、紧密型社会资本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的获得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即SNS网站的交互性功能的使用频率越高,在线社会资本的获得就越容易;而SNS网站的使用强度仅与跨越型社会资本存在正相关性,与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直接的关联性并不显著。此外,SNS网站的使用者的好友数目与其所获得的跨越型社会资本的可能性呈正相关,与好友中新老朋友的构成比例无显著相关性;而SNS网站的在线时长无论是对跨越型社会资本还是紧密型社会资本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SNS网站中好友数的多少和使用强度对跨越型社会资本的获得有影响,而对SNS网站的使用偏好和日均在线时长则对跨越型社会资本和紧密型社会资本的获得均有影响。

对于个人信息的披露方面,已有的研究显示,个人在SNS上的自我表露程度和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关(Goldner,Kimberly,2007),但在本次研究中,分析数据显示在SNS网站上留下真实姓名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头像、家乡/居住地、年龄、学历、电话等信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以上信息中除姓名以外,其他信息的披露对于社会资本的获得并无太大的助益。在SNS网站中提供真实的姓名有助于使用者获得跨越型社会资本。

4.“元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获得

林南(2005)在研究中,根据资源按照其不同来源将其区分为先赋资源(ascribed resources)和自致资源(acquires resources),先赋资源是指与生俱来的环境赋予的人力无法改变的资源条件,如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自致资源是指经过个人主观努力而获得的资源条件,如受教育程度。这些资源作为资本增值的基础存在,将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的获得和动员过程。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这些资源总结为一个概念:“元资本”,可以将之理解为影响社会资本获得过程的外在影响因子的总和。

在本次研究中,“元资本”被分解为以下4个因子:人际沟通的适当性、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人际沟通的同理心、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人际沟通的主导力、人际沟通的同理心与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学校参与社会实践的数目与跨越型社会资本存在弱相关关系,而其他因子与在线社会资本的获得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学生群体本身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性较小,因此个体线下可转化的社会资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体的人际沟通技能方面,个体在学校中是否担任职务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多少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低,这是由本次调查抽样群体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本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本研究是一个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因此,有关横向研究方法固有的不足在本研究中也是在所难免,包括本质上只能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而无法确切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这一限制使得我们对研究发现的解释不得不经常以“可能”这一表示猜测而不是以确定的语气展开。其次,互联网研究本身时效性上的限制。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在互联网领域也同样存在,而这种瞬息万变的特性使得相关研究必然滞后于现实,造成各研究之间的可重复性和普通适用性较低。第三,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SNS网站的使用者,但出于实地调研可行性的考虑,最终抽样总体定位于学生群体,虽然这部分人群是目前SNS网站的主要使用者,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的结论只能推知18~22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群的情况,对于SNS网站中的其他人群无法推知。对于其他层次的人群使用情况的考察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探索。第四,本研究的主要数据采集方法为单一问卷调查法,由于是单一的数据采集方法,因此单一数据采集方法所导致的资料有效性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在填答问卷时可能存在一些结构上的倾向性,如面对5点结构量表时,选3的概率会比其他的都高。这种倾向可能导致变量间存在一种虚假的相关关系,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对此,我们无法侦察也无法消除。第五,鉴于目前将社会资本应用至SNS领域的研究非常少,而国内已有的研究中还没有采用文中所用的量表可供参考,因此必须根据相关理论概念、研究对象以及采纳与制作测量工具。在问卷设计阶段,研究者广泛参考已有的社会资本量表,尽量在问卷陈述上做修正和调整,以达到准确和全面的测量,但难免还是会有不足和欠考虑之处。

研究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假设、模型,并加以检验改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起点,初步建构了网络用户个人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型,论证个人用户在SNS网站中如何通过自身行为积累可感知性的社会资本的过程。但是这个模型,目前仅仅涉及个人的SNS使用行为对于“可感知性社会资本”的获得,并不能与真正的社会资本获得相挂钩,这中间还存在一个从可感知性社会资本向可获得性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考量还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郭庆光(1999),《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3]贺骏(2009),“SNS网站广告收入增长盈利近在咫尺”。沃华传媒网,转载自《证券日报》,2009-11-11,http://www.wowa.cn/Article/88240.html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李卫星,洪岑(2008):“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转载自:http://ybxy.yzu.edu.cn/art/2008/10/24/art_3243_7021.html,2008-10-24。

[7]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8]任宏之(2009),“Facebook与Myspace日本双双折戟——SNS文化壁垒是否真的存在?”。《今日南国》,2009年12月。

[9]文军(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Alessandro Acquisti,and Ralph Gross.(2006).“Imagined Communities:Awareness,Information Sharing,and Privacy on the Facebook”.In P.Golle & G.Danezis(Eds.),Proceedings of 6th Workshop on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pp.36-58).Cambridge,U.K:Robinson.

[11]Bargh,J.A.,McKenna,K.Y., & Fitzsimons,G.M.(2002).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true self”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1),33-48.

[12]Cassidy,J.(2006,May 15).Me Media.The New Yorker,50-59.

[13]Coleman J.,“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American Jour-al of Sociology,1990,94,pp.95-120.

[14]danah m.boyd,Nicole B.Ellison(2007).“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pp.210-230.

[15]Dmitri Williams(2006).“On and Off the‘Net: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1(2),pp.593-628.

[16]Dr David Beer(2008).“Social network(ing)sites revisiting the story so far:A response to danah boyd & Nicole Ellison”,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13,Issue 2,pp.516-529.

[17]Ellison,N.B.,Steinfield,C., & Lampe,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4),pp.1143-1168.

[18]Eszter Hargittai.(2007).“Whose Space?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pp.276-297.

[19]Fischer,C.S.(2001).“Bowling alone:What's the sco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naheim,CA,August 17-21.

[20]Gable,S.L.(2005).“Approach and Avoidance Social Motives and Goals”.Journal of Personality,74(1),175-223.

[21]Gilbert,Eric,Karrie Karahalios,and Christian Sandvig.(2008).“The Network in the Garde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in Rural Life”.ACMCHI 2008,April 5-10,Florence Italy.

[22]Granovetter,M.S.(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1360-1380.

[23]Gross,R.,Acquisti,A.(2005).“Privacy and information revel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In:Proceedings of the ACM CCS Workshop on Privacy in the Electronic Society(WPES'05).

[24]Hampton,K., & Wellman,B.(2003).“Neighboring in netville:How the Internet supports commun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a wired suburb”.City & Community,2(4),pp.277-311.

[25]Hargittai,E.(2007).“Whose space?Differences amo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

[26]Krueger,Cody, & Peckham(2006).“Bridging and Bonding in Cyberspace?The Impact of Online Communities on 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Marriott,Loews Philadelphia,and the Pennsylvania Convention Center,Philadelphia,PA,Aug 31,2006,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52576_index.html.

[27]Kyung-Hee Kim,Haejin Yun(2007).“Cying for Me,Cying for Us:Relational Dialectics in a Korean Social Network Site.”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298-318.

[28]Lin,Nan.(1994).“Action,Social Resources,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tructure:A Rational Choice Theory.”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11:67-85.

[29]Liu,H.,Maes,P.(2005).“Interestmap:Harvesting social network profiles for recommendations”.Beyond Personalization-IUI 2005,January 9,San Diego,California,USA.

[30]Liu,Hugo,Maes,Pattie,and Davenport,Glorianna.(2006).“Unraveling the taste fabric of soci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Semantic Web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1),42-71.

[31]Milgram,S. & Travers,J.(1969).Experimental Study of Small World Problem.In Sociometry,32(4).

[32]Narayan,Deepa., & Michael F.Cassidy.(2001).“A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ocial Capital Inventory.”Current Sociology,Vol.49(2):59-102.

[33]Nie,N.H.(2001).“Sociability,interpersonal relations,and the Internet:Reconciling conflicting finding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5(3),420-35.

[34]Norris,P.(2001).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Ports,A.(1998).”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m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1-24.

[36]Putnam,R.D.,Leonardo,R.Nanetti,R.Y.(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N J.

[37]Putnam,R.D.(1996),“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13,pp.35-42.

[38]Putman,R.D.(2000),Bowling alone:The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Y:Simon & Schuster.

[39]Rosalyn Harper & Maryanne Kelly.(2003).“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the United Kingdom.”National Statistics,www.statistics.gov.uk/social-capital.

[40]Walther,J.B.,Van Der Heide,B.,Kim,S.Y., & Westerman,D.(in press).The role of friends'appearance and behavior on evaluations of individuals on Facebook:Are we known by the company we keep?Human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Wellman,B.,Haase,A.Q.,Witte,J., & Hampton,K.(2001).“Does the Internet increase,decrease,or supplement social capital?Social networks,partici-pation,and community commitment”.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5(3),436.

The Online-Social Capital Acquired of SocialNetwork Site Users:Take the Student Users for ExampleSong Qingqing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the formation and maintance of social capital with 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In this paper,we inspect how the initiative of individuals,structural features,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the SNS users influences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capital,then build the Model of Personal Social Capitalacquired in Social Network Sit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atus of individuals was weakened by the structural advantages of the offline society,and the influence of“off the center”is still affects in the social network sites.The main purpose of use of the SNS users is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ties with the offline friends,instead of forming new ones.They often engage in“searching”for people with whom they have an offline connection more than they“browse”for complete strangers to meet.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need for affilication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SNS use,and the fear of rejection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ference of SNS interaction.Regression analyses conducted on results from a surver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N=484)suggest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use of SNS and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capital,the preference of SNS interaction is the main predictor of both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but the intensity of SNS use just predicted the bridging social capital.In addition,the people with bette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get social capital easier,and the female more accessible than man to bonding social capital.

Keywords:Social Network Sites,Social Capital,Use and Gratificati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