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传播责任

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传播责任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传播责任出版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出现的,是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出版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从企业的生产属性出发来分析的,如果从出版企业的“文化”属性出发,则承担文化传播责任是出版企业必尽的社会责任。其次,出版企业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传播责任

出版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出现的,是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出版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不乏经济性的特性,但它自始至终是一项文化事业。出版企业是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己任,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出版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使内容产品的经济性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也要注意产业的文化特性,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出版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从企业的生产属性出发来分析的,如果从出版企业的“文化”属性出发,则承担文化传播责任是出版企业必尽的社会责任。社会之所以需要出版,是要求它传播、继承和积累文化,这是社会赋予出版的使命和责任。出版单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文明的记载、传播和传承需要单独的社会部门去承担。因此,出版企业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是完成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舆论氛围。这是出版企业必须承担的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这要求出版企业: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把握正确的政治、文化和舆论导向;载准文化信息,规范文化知识。

(一)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联系密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具有熔铸于民族精神之中的优秀民族文化;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绝不可能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向出版业提出的战略任务。

图书出版是人类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创造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文化与图书出版之间的内在主从关系,既表现在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看,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物化为商品,商品化的出版物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图书出版属于以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图书出版单位成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实体,兼具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图书出版从业人员既是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组织者,也是人类文化创造与积累的积极参与者,其职业精神能否与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的优劣。从微观层面看,文化与图书出版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出版物再生产的全过程之中,文化内化为图书出版活动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文化责任、文化运作能力和学术品评能力。

出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千百年来出版一直承担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教化育人、传承文化的历史责任,因此在人类历史上出版也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写书、出书和读书成为漫漫历史长河中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最重要的方式。即便是在如今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的形式随之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其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没有变。

出版业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专门组织,是国家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渠道,在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转型,面对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失衡,图书出版如何在社会多元文化的矛盾激荡中真正承担起引领、辐射和创新社会文化的历史重任,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图书出版业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出版企业要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与时代共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理念引领广大民众,用把握社会主流,反映生活本质的精品回报人民和社会。

具体来说,我们把出版企业建设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尽责

对出版企业而言,文化是平台,是支撑,是内容来源,是出版赖以生存的前提,犹如出版企业的空气、土壤、阳光与水分,是出版企业发展的具体环境。出版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产业发展环境。文化发展需要普及也需要提高,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推陈出新。出版企业要立足大文化产业背景发展企业,利用大文化资源促进出版产业发展。出版企业要抓住并用好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资源、环境和人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并吸收新时代的养分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得以继承、更新、发展、弘扬。

首先,出版企业要传播优良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其关键在于出版越来越多的优秀出版物。出版企业在出版物生产活动的文化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成果的选择、传播与积累;二是参与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整合与重构;三是传播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支持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是集各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消费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之一,是内容创造和加工表现,重点在于专业开发、内容提升。出版企业履行文化传播责任,主要是通过出版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创新成果,并通过传播这些创新成果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进步,使人类文明繁荣发展,代代相传,造福当代,惠及后世。出版企业要建构以先进文化为内容的出版价值体系,“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创作出更多的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其次,出版企业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图书出版在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显示出极强的功能。图书产品不断地渗透到社会,不但影响读者的文化心理,改变读者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引导读者变革生活方式,而且推动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图书出版在实施文化攻心战略时,一方面根据人们的民族文化情结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增值;另一方面也宣传西方文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时代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因此,出版企业要自觉担负起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文化使命,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精心组织、创作、生产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类社会,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心课题。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就可能走错了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科学的社会主义;而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这些成果以书籍的形式积累起来,传播出去,更有力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出版人的首要责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方面,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最为丰富和成熟,出版业要大力开发这方面的选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责。

3. 为中国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尽责

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治体制、社会形态也发生深刻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民主化和法制化。西方国家自诩为民主与法制的典范,而诬称中国是“专制”。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民主与自由已有了重大的进步。对于中国民主与自由的现状和三十多年来的重大进步的客观描述和理论分析,对于西方的攻击诬蔑进行有说服力的回击,对于进一步发展民主和自由的战略和政策的探讨,这方面的著作显得不足,出版人当着力发现和传播这方面的力作。

4. 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尽责

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文化创新是图书出版的不竭动力和显著特征。文化产品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文化价值的过程。图书编辑活动主要包括策划组织、审稿、加工等环节。图书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图书出版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积累文化、创造新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不断推出更优秀的文明成果,并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图书出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原有文化进行选择、批判、加工、整合,引起原质文化发生裂变,通过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不断地形成新文化,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坚持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是图书出版的文化责任之所在。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版企业应承担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消化、创新的责任,注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实现文化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并积极寻找更好的创新点,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在创造力和活力。

5. 为建设新时代的理论道德规范尽责

出版企业生产的出版物是人的精神食粮,因此,出版企业对社会伦理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自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以新闻自律为核心的新闻伦理思想就体现出新闻出版对社会伦理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例如,1841年美国报人霍勒斯·格里利在其创办的《纽约论坛报》的发刊启事中声称:本报的办刊方针是“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旧有的伦理道德必然随之瓦解,而新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违背伦理、沦丧道德的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当前,出版企业必须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要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以此来促进全民族道德水准的有效提升和民族精神的完美塑造。

6. 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尽责

文化安全是以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它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国的文化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局面,同时,我国的出版文化安全面临着外部的威胁和挑战。从出版物的内容和品种来看,西方凭借着经济强势和话语霸权,大力输出自己的文化,在中国市场上,以介绍西方文化为内容的图书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尤其是游戏、音像等文化产品已大量涌入并占领了我国很大一部分市场。除此之外,外来文化对我们主流文化的冲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外来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使我们的本土文化和意识形态受到威胁甚至发生改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版作为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民族文化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7.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尽责

出版企业应坚持弘扬中华文化的理想,大力发展出版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把握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文化市场,让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传播出去,切实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把握正确的政治、文化和舆论导向

出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媒介,它肩负着意识形态导向的使命。出版企业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出版物,能营造一定的思想氛围,从而形成一种政治舆论导向,影响着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向。把握正确的政治、文化和舆论导向是出版企业的重要责任。出版企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提供思想内容健康的精神产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由于商业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出版企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便以不惜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代价,不惜降低出版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为代价,来迎合少数受众中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使严肃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日渐衰微,而一些文化垃圾却大行其道,堂而皇之地占领本该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出版反常现象。

出版是文化阵地、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这个定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改变。出版企业虽然从体制上进行了转变,但其服从于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需要的职责没有变,进行文明传承和道德引领的作用没有变。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对出版物进行严格的政治把关,对弘扬主旋律和提升国民素质的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传播和积累人类文明的图书加大出版力度,为基础研究和学术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提供更多的出版资助等等,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润。

出版企业要对出版的内容严格把关,树立守土有责意识,自觉地担当起“守门人”或“把关人”的责任,把出版人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贯彻到出版全过程,变成每个出版人的自觉行动,变外在约束为自律意识,积极宣传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自觉抵制落后、愚昧、有害的东西,努力展示和弘扬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持出版的内容作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引领社会公众的目光和注意力,引领社会的崇尚目标和价值取向,引领当代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时尚,使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有效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使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得以剔除和扬弃,使其精华得以发扬光大。

(三)载准文化信息,规范文化知识

出版企业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把握出版导向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传播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要规范文化知识,载准文化信息,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1. 为正确承载文化信息尽责

现代出版通过纸介物、光盘、多媒体等载体传播文化信息。文化信息如果传播得准确、真实,就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能准确地、真实地把握文化信息,就会出现文化导向上的偏差,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就会妨害社会的进步。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出版企业具有正确承载文化信息的社会责任。这要求出版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各类文化信息进行辨别、选择、审定,然后出版。出版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三审一通读”制度,确保文化信息承载的准确性。

2. 为规范文化知识尽责

文字规范、语言准确、知识无误是社会对出版的基本要求。这一看似简单的基本要求落实起来却并不容易,很多出版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方面的或多或少的问题。由文化知识失范而导致社会失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出版物给读者、给社会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每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出版的出版物进行编校质量检查,总有不合格产品。检查发现的错误主要有知识性差错、文字错误、语法性差错、答案差错、未做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引用原文出现的差错、汉语拼音和汉字笔顺的差错、表述不妥引起的错误等等。为此,出版企业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企业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编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编辑专业知识培训。

总之,出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承担文化责任是出版企业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出版者的文化责任,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的:“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出版企业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更加自觉抵制假、恶、丑,对那些迷信、虚假、违反科学的东西,对那些丑陋的东西,对那些宣扬暴力、崇尚邪恶的东西坚决予以抵制、揭露和批判,从而真正担当起文化自强的历史重任。同时,出版企业要树立守土有责意识,自觉地担当起“守门人”或“把关人”的责任,把出版人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贯彻到出版全过程,变成每个出版人的自觉行动,变外在约束为自律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