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末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媒介产业化

世纪末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媒介产业化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是股份公司出现最早、发展最充分的国家,1899年,全部制造业产品中,由股份公司生产的占66%,1909年又占79%。据1905年的美国公司调查报告,全国大约有21.6万家企业,其中近11%的企业控制了资本总额的81%、雇佣工人的72%和产值的79%。西方经济和西方企业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是西方国家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国家,也是最早出现报业垄断的国家。1900年,美国有8个报团,控制日报27家,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3%和总发行量的10%。

第五节 19世纪末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媒介产业化

如果我们把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机器发明以及纺织、采煤、运输、冶金机械等各行业的崛起称为第一次技术革命,它形成了近代工业体系;那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通信及电子技术现代材料技术为核心的发明及电力、化工、通讯、汽车与飞机制造、现代建筑等行业的崛起可以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它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我们很大程度上还生活在这个文明体系带给我们的物质成果中。

电力技术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带给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技术成果,在蒸汽机之后,人类又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能源。与蒸汽相比,电能不仅是一种易于传输的工业动力,而且还是极为有效可靠的信息载体。电力革命发生在动力传输和信息传输两个方面,包括动力传输系统的大型发电机、高压输电网、各种电动机及照明电灯,信息传输系统的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此外石油、汽车、建筑、化工等新兴产业开始出现,传统的纺织、造船、运输、钢铁等行业也得到了新的动力。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新兴产业,而且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股份公司的出现。美国是股份公司出现最早、发展最充分的国家,1899年,全部制造业产品中,由股份公司生产的占66%,1909年又占79%。英国1862年只有股份公司165家,1897年一年就成立股份公司5187家。伦敦和纽约的证券交易所在19世纪末得到了巨大发展。股份制完成了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私人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转变。

在高度竞争的基础上,由于资本的特性———最大程度地无限扩张,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生产与资本迅速集中的过程,过去从未出现过的大型和巨型企业开始出现在许多生产和生活领域,垄断产生了。统计资料表明,1907年德国雇佣工人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589家,只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二,但所雇佣的工人却占工人总数的十分之一。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展开了集中浪潮,各个行业都有所谓的大王,如钢铁行业的卡内基、铁路行业的范德比尔特、化学工业杜邦、石油工业的洛克菲勒、汽车业的福特、肉类加工业的阿穆尔等。据1905年的美国公司调查报告,全国大约有21.6万家企业,其中近11%的企业控制了资本总额的81%、雇佣工人的72%和产值的79%。(44)英国、俄国、日本的生产集中与垄断现象同样明显。西方经济和西方企业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与西方经济表现出来的特征一样,西方国家迎来了报刊业的巨大发展,报纸与刊物的数量及其竞争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报业产业化的同时,报刊业也开始进入了集中与垄断时期,出现了许多大的报业集团,越来越强大的新闻舆论工具,开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如果说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那么新闻自由的思想则更早地阐明了媒介市场化的方向。如果说西方的产业所生产的是一些具体的产品,那么媒介所生产的则是舆论和受众的注意力。如果说在18世纪媒介还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困扰,没有显示出多大经济利益,那么在19世纪以后,特别是19世纪中期大众报刊出现以后,媒介的经济效益日益体现,媒介产业化成为了一种潮流。

19世纪的最后30年是报业大发展时期,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以美国为例,从19世纪中期大众报刊开始发展, 1880年全国有报纸7000家,90年代增加到12000家。1872年只有两家报纸的发行量超过了10万,1892年有八家,其中《纽约世界报》37万、《妇女家庭》70万。1870—1900年,报纸的数量增加了三倍,销售量增加了六倍,周刊数量增加了两倍,报刊的竞争空前激烈。(45)报业的激烈竞争是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自报业发现赢利的秘密不在于发行定价本身,而在于扩大发行量和版面,把读者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之后,廉价报纸应运而生。19世纪下半期是西方国家广告发展的第一高峰期,广告公司与各种广告理论纷纷出现,而广告的繁荣建立在廉价报纸兴起的基础之上。在大众报刊开始采取低于成本的发行策略之后,1893年,美国出版商麦克卢尔创办的《麦克卢尔杂志》也开始采取低价策略,每份只售15美分,又掀起了期刊经营的革命。(46)与此同时,报刊的广告内容不断增多,一般达到了报纸版面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例如,这一时期《纽约时报》的广告就占总篇幅的62%左右。(47)报刊的经营管理成为一种专业化的活动。19世纪90年代中期,《纽约世界报》价值为1000万美元,年利润100万美元。(48)而这一时期出现的媒体巨头,例如美国的斯克里普斯、芒西、普利策、赫斯特等,都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产。

在西方国家的经济从自由竞争开始走向垄断的阶段,已经企业化了的报业,也不例外地融入了这一潮流之中。自由竞争导致垄断,这是由资本追求无限的扩张和无限的利益这种本质所决定的,企业对内要不断地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对外要不断地扩大占领市场,这种趋势必然导致企业集团化和垄断的出现。从报业的情况看,由于办报成本的提高,人才、设备、发行、广告及经营管理各方面的竞争结果,导致了报业的集中化和报业集团的出现,开始了报业垄断化的进程。

美国是西方国家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国家,也是最早出现报业垄断的国家。1900年,美国有8个报团,控制日报27家,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3%和总发行量的10%。1930年,报团总数为55家,控制报纸311家,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6%和发行量的43%。其中有名的报团有斯克里普斯报团、芒西报团和赫斯特报团。斯克里普斯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1878年创办了该报团的第一家报纸《克里夫兰新闻报》,80年代开始向其他城市扩展,接连创办了五六家报纸,1889年他与另一个报人密尔敦·麦克雷合作组建报团,到1914年,拥有了23家报纸。他的报纸大多是廉价的大众化晚报,他所采取的方式是自办而不是收购,通常是选择一个几万人的城市,派人带少量资金前去办报,成功后他拥有报纸51%的股份,其余为办报人所得,失败由公司承担,这样一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他的报业也发展起来了。芒西也是一个出生贫寒而又自命不凡的报人,他以办杂志起家,开始通过办青年杂志《金色船队》打入纽约出版界。1889年又成功地创办了《芒西周刊》,1900年该刊发行量65万份,年利润50万美元。1901年他开始进军报界,首先买下了《纽约每日新闻》和《华盛顿时报》作为其报团的核心。与斯克里普斯不同,芒西的扩张主要靠收购,他不停地一家家买报,因其残酷被人称为“报业绞肉机”。1925年他正在谈判收购《芝加哥每日新闻》时去世。赫斯特靠办黄色新闻报纸《纽约新闻报》起家,1900年有三家报纸,以后他开始向芝加哥、波士敦、底特律等城市发展,到1922年他在美国13个大城市拥有20家日报、11家星期刊、6家杂志,1909年还创办了国际新闻社。

英国的报业垄断是由著名报人北岩勋爵揭开序幕的。北岩是英国新式新闻的集大成者,在创办《回答》杂志和《每日邮报》成功的基础上,1900年收购《星期快报》,1903年创办《每日镜报》,1905年收购《观察家报》,1908年还取得了对《泰晤士报》的控制权,加上其他的众多报纸杂志,北岩建立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报业集团。一战期间他还被任命为英国驻美大使及战时对敌宣传总监。英国另一个较大的报团是比维布鲁克报团,其老板本名为威廉·艾特肯,1910年由加拿大移居伦敦,曾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一战中作为战地军事记者赴前线采访,1917年被封为勋爵。同年他进军报业,购进了《每日快报》,1918年创办《星期日快报》,1923年购入《标准晚报》和其他几家报纸,形成了报业集团。他的报纸追求黄色刺激,他本人有英国的赫斯特之称,《每日快报》和《星期日快报》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大众化报纸。1932年《每日快报》还一度超过了《每日邮报》。

德国在一次大战之前也形成了报业集团,比较大的有三个:莫斯报团、乌尔斯泰因报团和谢尔报团。鲁道夫·莫斯是大众化报刊的先行者,1865年就办了《广告电讯报》,1871年又创办大众报刊《柏林日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拥有5家报纸、9家周刊、一个广告公司和一个通讯社。乌尔斯泰因是一个造纸、印刷商人,1889年创办《柏林画报》周刊开始进入报刊业,1898年创办大众报刊《柏林全德新闻》、《柏林晨邮报》,以后陆续创办了一些报刊。该报团拥有5家重要的日报、10家周刊、10家月刊以及广告社书店和印刷厂,其中《柏林晨邮报》1913年销量40万,是当时德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奥古斯特·谢尔原来也是一个出版商,1883年创办了《柏林地方新闻》,很受市民欢迎,销量很快达到了10万份以上,以后谢尔又创办了多家报刊,形成了报团。一战期间,由于经营困难,由克虏伯康采恩的董事长休根堡收购,又成了休根堡报团。前两家报团的所有者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在希特勒上台后被接收或摧毁,后者也成了纳粹党控制的宣传工具。

法国的报业集团出现较晚,因为法国报刊的政治性强,一战后法国才有一些报业集团出现,比如普罗奥斯特报团、温特家族报团、科蒂报团等。这些报团的规模和在报业的垄断程度都不是太高。

对于报业垄断化,在新闻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加以肯定,因为垄断消除了竞争,有利于消除由于恶意竞争而引起的报业弊端,报纸可以不用耸人听闻的煽情主义手法兜售新闻,有利于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和报道的真实公正性,同时,垄断程度的提高还有利于集中人才、设备优势而提高报业的现代化水平,报业力量的加强也有利于报业在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独立,从而成为一种社会独立力量而更好地承担作为公众与政府之间舆论监督者的责任。有人认为应加以否定,因为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大敌,报业垄断的最大危害就是威胁到了新闻自由,新闻自由要求新闻的来源多样化,而垄断使新闻出自一家,读者没有选择权,其后果不仅威胁到了民主,而且使报业本身由于缺乏竞争而丧失创新精神,降低办报水平。表面上看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们应该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而另做思考。从经济学上讲,市场竞争的结构有四种形式:完全竞争市场(多数厂商、均质产品)、完全垄断市场(一个厂商独占一个行业)、垄断竞争市场(多数厂商、非均质产品)和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厂商、均质与非均质产品),实际上除非在极端的情况下,前两种市场是不存在的,大多数情况下存在后两种市场。我们所说的报业垄断,是从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的过渡,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只要不发展到完全垄断,其危害性就不会大到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社会可以接受的报业发展程度,是在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非均质产品的范围内,可以用报业竞争的市场规律去调节;超过此范围,就必须用行政或制度力量加以调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