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厂与网箱接力”、“陆海接力”和“北南轮养”等模式的相继出现和养殖良种的增多,促进了这一养殖模式向东南沿海迅速拓展。事实说明,它已经为中国的海水养鱼开拓了一条有形的工业化走廊,并为进一步朝高端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为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化浪潮,带有标志性意义的鲆鲽类(俗称比目鱼)养殖产业,是一项以工厂化为起点的新兴海水养殖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并且在环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特殊产业带经济圈,为沿海“三农”经济的提升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2]。近年来,随着“工厂与网箱接力”、“陆海接力”和“北南轮养”等模式的相继出现和养殖良种的增多,促进了这一养殖模式向东南沿海迅速拓展。事实说明,它已经为中国的海水养鱼开拓了一条有形的工业化走廊,并为进一步朝高端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是,正当全国以蓝色经济区为模板大举推进之时,在“海陆统筹”、“陆海联动”[3,4]思路的指导下,大批能源、交通、旅游、临港工业不断向岸带聚集,这对于以岸带为依托的海水养殖业,尤其鱼类养殖在空间的利用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因此,今后的海水养鱼(包括其他海水养殖)要想在沿岸带长期、稳定地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需彻底革新产业模式,转变生产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工厂化基础较好、技术较成熟的鲆鲽类产业,加快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化转移,并争取做好由“一产”向“二产”转变的先锋样板,才有可能引导岸带上的其他养殖业,以创新姿态走出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

新世纪以来的10年间,对于海水鱼类养殖来说,出现过几次有利于产业变革的大小机遇,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山东半岛打造成蓝色经济区”的号召[5]。这一口号经过2年精心规划,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月),这对于养殖空间处于严峻挑战地位的鲆鲽类养殖业来说,在充满忧虑的同时,获得了向工业化创新发展的良机[6],令业界人士为之振奋。

为此,产学研各界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将工业化养鱼项目推进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规划之中,同时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良机,乘势而上,全线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体制与机制,努力增加蓝色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从技术层面上,则以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加快了技术转型提升步伐,积极培植典型示范样板,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由低端模式向高端模式转变[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