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所做的记录和总结,由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历史的记录和总结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一词的出现在中国有1300多年了,在西方也有700多年了,可什么是新闻,至今没有公认的答案。

第二节 三种新闻定义和三种新闻史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所做的记录和总结,由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历史的记录和总结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历史分为通史和各种专门史,例如研究不同国家的国别史,研究不同时代的断代史,研究不同活动的专门史(例如经济史、法律史、文化史、战争史等等)。

毫无疑问,新闻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关于新闻活动的历史,那么我们首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的定义: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定义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基础,可是恰恰这个基础是极为模糊的。新闻一词的出现在中国有1300多年了,在西方也有700多年了,可什么是新闻,至今没有公认的答案。美国的学者称“认识新闻,比定义新闻要容易得多”。我国台湾学者说:“新闻是一张‘语意地图暞,有着变色龙的面貌,它是不固定的……变幻莫测。”(5)我国学者王中也说:“新闻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和空气一样,虽然大家都每时每刻在呼吸它,但是很难说清楚。”(6)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关于新闻的定义已经有170余种,也有人说有数百种。就以中国而论,大概也不下数十种。

首先,在我们约定俗成的理解中,新闻包括不同的层次。例如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新闻学词典》中的解释,新闻包括三个含义:1.公开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信息。新闻一词在我国唐代最早出现,诗人李咸用有“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的诗句,将新闻与旧业对应。《新唐书》上也出现了此词,孙处玄有“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之语。唐人尉迟枢的书《南楚新闻》实际上是讲南楚的轶闻旧事风土人情。在国外,新闻一词的出现比中国晚500年。1423年,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用到这个词,“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2.新闻传播事业。新闻要公开传播,由于媒介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形成了专门的新闻传播部门,又称传播业。3.新闻题材和新闻报道的总称。包括按内容分的消息、通讯、特写、调查、述评、图片、资料等。也可以分为消息、特写和评论三大类。按题材分的政治、经济、文教、体育、军事、法律新闻等,也可以分为时政、财经、娱乐三大类。按地区分的地方、国内和国际新闻等。

新闻的定义可以先分为三层含义:新闻、新闻作品和新闻事业。后两者可以加后缀或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区分。定义的关键是新闻本身。

尽管新闻的定义有上百种,我们还是可以举出以下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五种类型:

(1)事实类:如“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徐宝璜:《新闻学》,1919年);“新闻者,读者所未知而欲知之事物。”(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喻权域:《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

(2)信息类:如“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宁树藩:《新闻定义新探》,1987年)“新闻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辞海》1989年修订本)“新闻是受众所关注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姚福申:《新闻定义评析》,1998年)

(3)报道类:如“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新闻是具有重要性或趣味性的事情的新近报道。”(钱震:《新闻论》,台湾中华日报印行,1978年)“新闻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或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辞海》1979年版)

(4)传播类:如“新闻是最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论新闻》,1981年)

(5)手段类:如“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芬:《新闻理论基础》,1982年)

仔细观察,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把这五类概括成三大类,即(1)(2)属于事实信息类,信息的概念不过是事实的进一步发展,(3)(4)属于报道传播类,同样传播是报道的扩大,而(5)则属于功能类定义。(7)

西方国家的学术界对新闻的定义也是歧义颇多,我们查了多本百科全书也没有找到通行的定义。西方关于新闻五花八门的说法,概括说来,可以分为实践派和学院派两种。其中实践派比较强调新闻的事实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部主任约翰·博加特所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稍后美国赫斯特报系的著名记者阿瑟·麦克尤恩也说,凡是读者看了发出“哎呀”一声惊叹的事物就是新闻。20世纪30年代《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尔克还把新闻概括为三个W,Woman(性)、Wampum(金钱)、Wrongdoing(犯罪)。还有人把新闻做了拆字的解释,认为新闻就是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的合写。另一种拆字的方法,认为新闻就等于新闻价值(News-worthiness)+新闻重点(Emphasize on)+新闻六要素(When\ Where\Who\Whom\What\Why)+新闻消息源(Source)的合称。学院派强调新闻的报道部分,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声称:“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者兼而有之。”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道比法特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一连用了三个最。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院长弗兰克·莫特说:“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实。”

上述的陈述告诉我们,对新闻的定义还应该进行本源学和逻辑学的研究。

分析哲学的重要旗手维特根斯坦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分析哲学的核心:“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据分析哲学的观点,任何概念都必须进行语义学分析,进行清晰的界定,否则只能自说自话,讨论无法深入或南辕北辙,所以首先必须对“新闻”一词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分析和界定。

现代英语中,表达新闻之意的词主要有四个:“News”(消息、新闻、新闻事件、新闻节目)、“Press”(新闻报道、新闻记者、报刊总称)、“Journal”(日记、日报、定期刊物、杂志)和“Jour-nalism”(新闻、新闻业、报刊)。就News而言,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在古英语中有newes、newis、newys、niewes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1.新的事物、小说;2.消息(Tidings)、对新近事实的报告;3.单条消息;4.消息发送、送信者、印刷品;5.报纸等多种意思。这一词汇在14到16世纪开始被广泛运用。1423 年,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曾用此词,“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就是第二种含义的表达。(8)美国著名新闻史学家埃默里声称:“直到1500年左右,消息(Tyding)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有关时事的报道;造出新闻(Newes)这个词是为了把偶然的信息传播行为与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区分开来。”(9)15—17世纪正是这样的努力日益明显的时期。1621年,英国出版商伯恩和艾克尔在国王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Weekly news),英语的“News”以新闻之意第一次作为刊名开始流传开来。(10)而1665年,第一次采用单页两面印刷而且全是新闻的《牛津公报》问世之后,英文的报纸(Newspaper)一词开始出现了。而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Journal原意是: 1.转移,贯通(Trans),记录;2.机器轴颈的意思。19世纪以后才从第一种含义中与法文的消息与消息报道的意思广泛结合,形成了表示新闻业、新闻工作者的意思。《英语词源学》还明确指出了从法语中的借用开始于1833年。(11)很显然,尽管“News”和“Journalism”都可以指新闻,但是由于来源和使用历史的不同,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是有明显区分的。《韦氏国际词典》认为: “News”表示对最新的事件、消息、信息的议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所报道的东西及报纸读者和电台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Journalism”则是表示对流行素材的整理和编辑以通过媒介发表、报刊杂志或其他媒介的编辑和管理、报刊杂志本身及报刊杂志中事件和观念的描述。(12)《英语国际词典》认为:“News”是关于最新事件的信息或报道,“Journalism”是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中新闻、故事和文章的收集、写作及出版工作。(13)《BBC英语词典》也认为News是从国内外最新事件中为报刊杂志所用的“信息”(information);“Journalism”是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采集、写作和出版news的工作(job)。(14)最新出版的《时代英语词典》指出了“News”的5个含义是:1.最近发生的重要或有趣的时事;2.大众媒体中关于这类时事的信息;3.这类信息在广播电视中的展播;4.未被预知和认识的有趣或重要的信息; 5.在大众媒体中被广泛报道的人物和时尚。“Journalism”的4个含义是:1.为某种大众媒介拍摄照片、编辑新闻故事的活动或职业;2.报刊杂志的总称、出版业;3.报刊杂志等素材的加工出版;4.未加分析的当前事实的新报道。(15)由以上可知,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英语中“News”和“Journalism”两个词各有其特定的所指,前者主要表示事实和信息,后者表示编辑和出版。尽管两个词之间的含义还有少部分的重合(事实与事实加工、加工与新闻出版),但其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汉语语言中,“news”和“journalism”的对应词汇只有新闻一词。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朝,直到明朝之前,这一词汇主要还是指传闻和供人消遣的轶闻趣事。清朝之后,这一词汇才融入了带有事件真实性意味的“消息”内容。近代以来,随着近代报刊业的出现,新闻开始与古代词意划开了界线,与真实性挂钩。1919年徐宝璜在中国人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中提出了“新闻乃多数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的定义。20世纪40年代,陆定一又提出了从“事实说”转到了“报道说”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新闻定义探讨的热潮开始兴起,各种新闻的说法层出不穷。

汉语的新闻一词拆开了看有两个组合,一个是新,一个是闻,我们可以把前者理解成新近的事实、观念或信息,可以把后者理解为闻达、被告之或传播。我们认为,新闻的定义必须包括这两个意思并加入价值判断(种差)的成分。要准确地表达这三种意义,上述我们引用的通行定义都有道理又都不够完整和精确。

对中外词汇中新闻的语义考察使我们看到,无论是“事实说”还是“报道说”都是有词语根据的,因为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在新闻一词中都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说事实或信息说是新闻的实质内容,而报道和传播说是新闻的存在方式,二者不能分开。就形式逻辑而言,一个定义的表述首先要确定的是被定义者的种属,也就是被定义者是什么的问题。种属应该是与被定义的词相近而外延又大于被定义者的那个概念。如果我们把新闻看作名词,那么种属就应该是事实(信息)而不是报道(传播),如果把新闻理解为动名词,那么种属就应该是报道(传播)。这也许是中外学术界对新闻的定义的最大差异所在。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出发,在定义的种属确定以后,确定定义的种差是区别此概念与他概念的关键。既然这二者互为存在的条件,那么无论说新闻是经报道(传播)的事实(信息)还是说新闻是对事实(信息)的报道,不作为种属的那个概念就是定义的第一个种差。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关键概念是:什么样的事实是我们值得报道(传播)的新闻事实?而我们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报道(传播)?这两个概念可能更逼近新闻本身,一个是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一个是新闻传播的特殊方式。

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好,变动的事实也罢,是不可能都作为“新”而向外传播的,因为它太多了,简直可以说数不胜数,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所以对事实的评价和选择就很重要了,应该而且必须把其界定放入新闻的定义内,这也是西方实践派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由一般事实转变为新闻事实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不简单地以是否刊载在大众媒介上为依据,否则我们无法理解有人说“今天的报纸我看过了,没什么新闻”。尽管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这个标准,有人在事实部分在“新近发生”之外又用了“变动的”、“多数闻者所注意的”、“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兴趣的”等定语,表明了作为新闻事实与一般信息相比应具有的独有特征。但是这些表述不尽准确,“变动的事实”也很多,选择哪些变动?“多数人”又是一个虚拟概念,多少人算多数?实际上不如换一个更科学一点的词:价值。我们可以说新闻是具有“共性价值”或“社会认知价值的”事实。价值是一个经济学名词,经德国的尼采、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以及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等人广泛使用后,开始逐渐为人文科学和哲学界所接受。用比较学术一点的语言我们可以说,价值是社会客体对社会主体的意义,是人们活动的目的和关注追求的目标。价值又是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的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情绪、感受和看法。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具有社会认知价值”就等于新闻价值,等于我们所理解的关于新闻特性的诸多特征。不过我们认为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不是存在于新闻报道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信息中,对价值的认定并非是新闻业者或新闻受众的单方面行为,而是两种力量的综合。因为在经济学上,价值的体现是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决定的。

再看报道和传播。根据传播学的分类,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显然,新闻定义中的传播应该是指后者,新闻是通过大众媒介所进行的公开传播,是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活动。从新闻(News)这个词汇的历史考察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出现本身就是表明了人们从“偶然的信息交流行为”变成了“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因此,加上这一定语是绝对必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三个更完整的新闻定义:

1.“新闻是人们通过大众媒介而传播的具有社会认知价值的最新发生的事实信息。”这里,种属是信息,而通过大众媒介而传播、具有社会认知价值和最新发生是其中的三个种差。通过种差的界定,我们区别开了新闻与一般信息。

新闻与信息

所谓信息(information),是指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早在人类历史发端之前,信息已经存在于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诞生以后,信息不仅来自物质世界,而且来自精神领域。

新闻与信息有许多一致性的地方:

新闻和信息一样,具有可传递性,新闻和信息无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可传递的。

新闻和信息一样,具有共享性,所谓共享就是指同一内容的新闻或信息,在同一时间被众多的使用者共同使用。

新闻和信息一样,具有寄载性,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依附于物质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体承担者,语言文字、图像、符号、信号等是新闻和信息的第一载体;存储第一载体的物质实体(包括纸张、磁带、胶片、电脑存储器等)则是第二载体。而人(主要是人脑)应该看作是新闻和信息的特殊载体,即活载体。

新闻和信息一样,具有可塑性,新闻和信息都可以被压缩、转换、加工处理等等。

新闻与信息具有诸多共性,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新闻与信息的最大区别就是时效性,新闻是反映世界最新变动或正在变动的有一定社会价值或影响的信息。

其次,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在于其传播性,新闻是经过传播的信息。

其三,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在于其社会性,新闻是具有社会性的信息,是非个性的共性信息,无论是其内容、传播对象和作用都是如此。

最后,新闻与信息的区别还在于其公开性,新闻是通过专业组织和大众媒介公开传播的信息。

可以说信息与新闻是种与属的关系,新闻是人类庞大信息家族中的一小部分。

2.“新闻是人们通过大众媒介对具有社会认知价值的新近事实信息所做的传播。”这里,种属是传播,而同样有大众媒介、社会认知价值和新近的事实信息三个种差,也可以区别开新闻与一般传播。

从理论上说,这两个定义都是成立的,不过我们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还需要一个功能性的定义,“手段说”比较狭窄,而我们所提出的定义是:

3.“所谓新闻,实际上是通过大众媒介而传播最新信息而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活动。”

在明确了新闻的定义之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关于新闻史的编写,实际上也存在着三种类型:

第一,以事实信息为出发点的新闻史。提出报道说的陆定一早在1943年就曾经指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16)一些新闻史著作就是以事实信息出发来编著的。例如梁家禄在《中国新闻业史》中就坚持认为自语言产生之后就有了新闻,也有了新闻史。(17)程曼丽的《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一章第一节,也以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标题。(18)还有人明确提出,“新闻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新闻事实”。(19)不仅在新闻史的起点方面如此,我们认为以事实信息为出发点的新闻史,更重要的是应该关注社会事实的变动与新闻选择之间的关系,“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只有把新闻史与社会发展史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的事实本体。

第二,以报道或传播为出发点的新闻史。因为报道或传播与媒介有关,所以这类新闻史实际上又转化成了新闻媒介史或新闻事业史。正如方汉奇教授所言:“所谓新闻史乃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20)这类新闻史著作数量最多,例如美国埃莫里父子著名的《美国新闻史》其副标题就是“大众传媒解释史”,(21)英国詹姆斯·卡瑞与珍·辛顿所写的《英国新闻史》也是以报业史、广播电视史、新媒体的兴起为内容编写的。(22)我国众多的新闻事业史著作,在新闻史的起点方面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例如戈公振的《中国报刊史》认为新闻史的起点开始于汉代的邸报,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认为开始于唐代的邸报,而台湾李瞻所编的《中国新闻史》则认为开始于宋代的邸报和小报。这类新闻史著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媒介发展、新闻体制、新闻理论等等,尽管对我们认识新闻和媒介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强调传播,甚至过于强调传播的媒介工具,所以还是有些片面的。

第三,以新闻的功能为出发点的新闻史。勿庸讳言,这类内容的新闻史是比较少见的,只是在个别新闻史著作中的部分内容中偶尔可以看到。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新闻的功能难以研究,我们说新闻是“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或者说是“通过传播最新信息而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那么如何影响到了社会的变化,是比较难得出具体结论的。在这方面还出现了悖论,例如我们一方面声称“地球村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21世纪的两大支柱一是传播技术,二是媒体产业,新闻传播学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将在今后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3)另一方面则对此缺乏论述。不过随着传播学对受众和效果研究的引入,一些著作也开始了在新闻的功能性研究方面的探索。(24)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一部新闻史没有新闻的功能性评价是不完整的,我们不仅要把这一部分内容加入新闻史,而且需要对其作用加以客观的评价,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