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上述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接近了我们对新闻史的看法。广义新闻学与本义新闻学的连接点就在于新闻传播。在我们的新闻定义中,新闻是通过大众媒介而公开传播的,这就形成了媒介和新闻传播业。在中国,这一词汇尽管出现得较早,但并没有融入现代的含义。

第三节 我们所理解的新闻史和新闻史分期

上述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接近了我们对新闻史的看法。我们认为,历史就是综合,新闻史是对新闻这一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的记录和分析,一部完整的新闻通史,应该是新闻的三种定义和三种新闻史的统一。

新闻史首先是新闻本体的发展史,或者也可以说是本义新闻学的发展史。所谓本义新闻学,是以新闻和新闻传播而非媒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其逻辑框架包括新闻的起源、新闻的定义、新闻事实的认定、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传播等。新闻本体是新闻的内核,尽管不同的时代对新闻的认识有着不同的变化,但是它始终不断要回答的一直是“什么是新闻”的问题。尽管新闻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难以割断,新闻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始终存在,但是新闻的独立性发展、对“新闻是什么”的认识也始终绵延不绝,这是新闻史的重要内容。

新闻史还是新闻传播的发展史,或者也可以说是广义新闻学的发展史。所谓广义新闻学,是以媒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其逻辑框架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体制、传播理念等内容。广义新闻学与本义新闻学的连接点就在于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新闻本体和最重要的体现,而传播离不开媒介。在我们的新闻定义中,新闻是通过大众媒介而公开传播的,这就形成了媒介和新闻传播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与新闻的发展高度契合,媒介和传播业的发展史实际上构成了新闻史最主要的内容。

新闻史又是新闻社会功能的演化史。我们可以说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哨兵,新闻具有信息传递、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文化传承、娱乐工具的作用,“是通过传播最新信息而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特殊手段”。那么这些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方面发挥作用的?这些作用应该如何正确地加以评价?这些也是新闻史所应该回答的问题。

总而言之,新闻史应该是新闻传播的社会体系(包括传播者、传播体制、传播思想)、新闻传播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娱乐新闻)、新闻传播的方式(文体和报道方式)、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传播功能发展史的统一。

新闻史主要是新闻这一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的记录、分析和解释,那么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史的分期问题。分期问题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恩格斯曾经说:“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此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25)历史分期,实际上是这一规律性的外在表达。

如果我们把新闻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结合社会发展,我们可以把新闻史理解成以下四个大的发展时期,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

第一个时期:新闻传播的起源

这一时期从人类社会起源一直到15、16世纪,是古代历史时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极为缓慢的。就人本身的发展而言,自早期智人(公元前30—40万年)形成时期的一二十万人,到新石器时代(数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也只有上百万人。又经历了几万年,世界人口也不过发展到了公元前1万年的300万。这一时期农业革命开始,人口缓慢增长,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上的人口有3000万人左右,到公元元年前后达到了2—3亿人。到了我们所说的15、16世纪,世界上的人口也只有4—5亿人。据估计,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只有0.063%。(26)就人类所获得的生产力而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提高哪怕是百分之一也是以万年为单位的,农业革命之后加快到每百年提高3—4%。就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而言,从群居的氏族部落到早期的国家和城市,再到近代国家的出现,发展的速度也比较缓慢。不过,这一时期人类不同的文化形态开始形成了。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信息传播的要求。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过程也在缓慢发展之中。就信息传播的数量而言,表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就信息传播的媒介而言,先后出现了口语传播、标识与声光传播、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在不断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传播开始从短距离小范围到长距离大范围,信息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就信息传播的组织而言,传播开始从无序到有组织,从分散到控制;信息传播的内容也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多。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在15、16世纪终于开始出现了。

第二个时期:新闻传播的出现和新闻传播业的形成

这一时期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开始加速发展的时期。就人本身的发展而言,世界人口从5亿多人增加到了16亿左右,在短短的300年内增加了3—4倍。(27)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诞生和发展,人类所获得的生产力在商品经济出现和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也开始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达到了每年2—3%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社会阶层的增加和分化,近代国家的出现和国家职能的不断完善,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开始丰富和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领先,通过资本的世界性扩张,世界历史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是新闻从信息传播中开始独立和新闻传播业开始形成的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和近代报刊的出现,新闻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信息品种,新闻传播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部分,并且开始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我们在定义中所说的新闻的四个要素同时出现了。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新闻的专业化组织、新闻传播的思想、新闻传播体制、新闻文体和新闻的社会作用等等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不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样,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获得了新闻传播的领先地位。

新闻传播的起点

我们之所以把15、16世纪作为新闻的起点是出于以下原因:

首先,新闻一词是在这一时期才开始流行的。正如前引美国学者埃默里所说:“造出新闻这个词是为了把偶然的信息传播行为与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区分开来。”在中国,这一词汇尽管出现得较早,但并没有融入现代的含义。

其次,这一时期在东西方都出现了面向社会专门刊发最新信息的特定媒体。中国明代有了面向社会的雕版印刷的定期报纸,西方有了职业新闻人和活字印刷的定期刊物。

再次,由于特定的媒体出现,新闻所具有的社会性、时效性和准确真实性特征开始有了保证。因为刊物面向社会,所以信息具有了社会性特征;因为是定期出版,所以信息又有了时效性;因为登载在印刷刊物上,又避免了口传或手抄的模糊性。

最后,专业的社会组织开始履行新闻的功能性特征。

我们曾经在新闻的定义中谈到的新闻的四个要素: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具有社会性价值的事实、事实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诉求、报道与传播,在这一时期开始同时具备了。

第三个时期:新闻传播的发展

这一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是现代历史时期。因为世界历史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历史转折点的意义。这一时期,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本身从16亿又增加到了1980年的44亿。就人类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讲,这一时期是以电磁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以及内燃机、电力为动力的技术革命而开始的,50、60年代的新科技革命又开辟了新的前景。就社会组织而言,国家的数量从四十多个增加到了一百多个;尽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动乱、革命和运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科技革命、民族主义和现代化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潮流。

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新闻传播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又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的表现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新闻传播的载体从纸媒介到电子媒介,传播的时空进一步扩大;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新闻传播的功能增加、影响进一步扩大;在不同政治实体建立的同时,不同的新闻传播体制和新闻传播理论纷纷出现,对新闻的认识也开始深化;新闻传播在成为重要的社会部门和产业的同时,成了信息社会到来的先驱。

第四个时期:新闻传播的变化和调整

这一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当代历史时期,也是整个世界历史发生变化和调整的时期。在20多年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口又增加了20亿;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世界的物质力量进一步增强,世界GDP的总量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成为90年代以后一个显著的现象;在国际政治领域,由于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因素开始让位于民族、国家与文化因素;也许在社会领域的变化更加明显,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则开始出现了所谓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这一时期也是新闻传播的变化和调整时期,在变化与调整中,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契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说这一时期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那么新闻传播是信息化的先驱和主要载体,新闻开始与信息传播结合,成为人类所获得的庞大信息群中一个特点鲜明的组成部分,内容更加丰富了。我们说这一时期是高技术的社会,而新闻报道的载体也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新媒体不断涌现。我们说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那么传播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说这一时期进入了后意识形态的社会,是经济和商业化的社会,新闻在摆脱政治和宣传进而回归本义的同时,又开始遭受娱乐化和商业化的缠绕。在这一时期,新闻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开始全面显现,从而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武装单个的信息人、整合复杂的社会关系、沟通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