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转型时期的通讯社事业

社会转型时期的通讯社事业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通讯社事业一、向世界性通讯社目标迈进的新华社1976年,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它标志着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这则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如石破天惊,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随着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历史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开始走向世界。

第四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通讯社事业

一、向世界性通讯社目标迈进的新华社

1976年,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它标志着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为了拨乱反正,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当日,新华社以通稿的形式向全国媒体转发了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受到“凡是”派的责难,转发该文的新华社负责人也受到了批评。13日,《红旗》杂志负责人质问新华社社长曾涛:“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错误的,这篇文章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思想上是反动的,在政治上是砍旗的。”[19]通过这场讨论,人们开始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从而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11月15日夜,新华社副社长穆青等拍板决定,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完全是出于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悼的心情;完全是出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深切痛恨,它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愿。广大群众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

这则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如石破天惊,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

随着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历史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初,新华社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的报告,并很快得到批复,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大踏步迈进。

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前提。但由于刚经历了十年“文革”,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讯社相比,当时新华社的通讯技术有相当大的差距。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期间,一位德新社记者在他的报道中曾这样挖苦中国记者:“采访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大概只有中国人用手写他们的报道……”[20]这样的评价,深深刺痛了全体新华社人的内心。为了解决通讯技术落后的难题,1984年12月5日,新华社召开了第一次全社技术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新华社业务发展的规划,制定了技术现代化的措施,以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会上还提出“要建设世界性通讯社,通信技术必须先行”的指导思想,讨论并修改了《1984—1990年新华社技术发展规划》,做出了为确保规划实现的许多重要决定。也正是在1984年,新华社和北京大学、电子工业部等有关单位合作,研制成功了具有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又称“748”工程)。这项工程历时十年,第一次成功地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汉字照排,实现了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飞跃。1985年5月,这项技术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在新华社印刷厂建成的第一个试验车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产。

为与激光照排系统相配套,要求新华社采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向报社发布新闻。1985年,新华社的技术人员大胆采用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微型计算机和局部网技术,在国内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成功地开发出中文计算机发稿处理系统。这套系统的传输方式是中速数据通信,每秒约传送30个汉字,传输速度比模写广播提高了15倍。新华社新闻稿件的输入、存储、校改、统计、发送等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作业。该系统推广到全国各省、市报纸,实现点对点的新闻稿件远程数据通信,为报社早出报和排版印刷自动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日报》用这套系统接收4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政治报告,20分钟接收完以前需7小时接收的稿子,并马上将软盘插入报社计算机照排系统,很快排好了版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在1986年的汉城第10届亚运会上,新华社记者首次在国外重大现场报道中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发稿设备,使85%的新华社快讯第一个发出,4%并列第一发出。记者在比赛现场用便携式电脑采写新闻,并直接向新闻中心发送英文稿。中心的编辑人员在电脑终端上编辑、修改收到的稿件,迅速传到北京总社,再经过外文计算机通信系统转发到世界各地。当时,新华社技术人员引进建立的外文计算机编辑处理系统,已经实现了英文发稿的“无纸编辑”。新华社记者结束了在重大现场报道中只能用笔写稿的历史。

1988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新华社记者使用了规模更大、水平更先进的多文种计算机发稿系统,进行中、英、西班牙三个不同文种的发稿,从而增强了新华社在奥运会报道中同西方大通讯社竞争的实力,不少消息的报道,新华社抢在了他们的前面。

1990年8月20日,新华社技术业务大楼(即新闻大厦)通信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新华社建社以来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工程,是国内新闻界瞩目的高科技工程之一,也是新华社跻身世界性通讯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赶在第11届北京亚运会前夕竣工的新华社技术业务大楼,在亚运会报道中经受了考验。1990年9月23日,即北京亚运会开幕的第二天,新华社用了不到50秒钟时间,就抢先发出了中国举重运动员邢芬获本届亚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快讯,比第二个发稿的合众国际社快了9分钟。为此,《人民日报》9月28日头版以《“新闻战”中的“第一块金牌”》为题发表评论认为,这“证明新华社在快讯时效上已具备了和世界通讯社抗衡的能力”。[21]新闻大厦通信工程于1990年12月20日通过了国家验收委员会正式验收,1991年10月7日又荣获199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验收委员会对新闻大厦通信工程的评价是:“由新华社技术局自己承担总体设计的通信工程,设计先进合理,施工质量全优,主要骨干工程的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2]

1991年11月7日,新华社建社60周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新华社计算机房和发稿中心时,充分肯定了新华社在通信技术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说新华社“鸟枪换炮了”,看后“放心了”。

二、网络时代的新华通讯社

2000年3月,由新华社主办的专业新闻网站——新华网(www.xinhuanet.com)开通。新华网同时使用6种语言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为网民提供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在内的第一时间新闻报道,并实现了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目前新华网的地方频道分布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记者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华网的传播实力进入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百强。

2004年9月,“中国新闻技联”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研讨会期间,收集到了中央、专业和地方媒体有代表性的新闻资料分类表21份,它们中几乎没有完全一致的。如何将海量新闻信息资源的管理由无序变为有序,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使用价值,是摆在新闻行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由新华社牵头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项目正式立项。2005年11月7日,该标准通过了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告别了中国新闻无统一信息技术标准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新闻行业第一部国家级分类标准的正式诞生。这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也是全球华文媒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2006年6月1日,新华社与中国移动公司在无线增值领域开展合作,推出移动新闻业务——“新华手机报”彩信版。“新华手机报”结合了新华社权威、准确、及时的新闻资源和中国移动公司强大的市场、技术优势,具有实时更新、动态浏览、接收方便、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等特点。

目前新华社主要担负着四项职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通稿、专线稿、专特稿,国内、国际参考报道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业务;三是社办报刊。

文字新闻报道是新华社传统报道形式。它及时、准确、权威地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时政、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新闻,共有6条发稿线路:通稿新闻线路、体育新闻专线、服务新闻专线、财经新闻专线、社会文化新闻专线、专特稿新闻专线。6条发稿线路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每天播发稿件近600条。

在图片新闻报道方面,作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图片采集和发布机构,新华社不仅拥有一支遍布全球的高素质专职新闻摄影队伍,还吸纳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签约摄影师,进一步拓宽了新华社图片稿件来源。每天24小时实时播发新闻图片700余张,全年发稿20多万张。

借助于卫星技术和网络技术,新华社实现了图片拍摄、传输和播发的全面数字化,可通过全球卫星广播网传输图片,从拍摄到传送到用户终端仅需几秒钟。

由新华社和国家档案局双重领导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新闻资料图片库,保存200余万张资料图片,内容涵盖中国近百年历史和世界重大新闻事件。

在音频、视频新闻报道方面,新华社主要通过实时连线报道和现场录音报道两种业务方式,向国内的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提供关于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体育等的报道。国内各大媒体也可通过登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来接收更多的音频、视频新闻报道。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存储2000多万条文字信息,130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000小时音频、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根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经济信息业务以及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进行审批。

目前,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用户总数达数万家。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900多张,音频、视频新闻20余条。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新华网,浏览新华社每天播发的采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

新华社目前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主要有:《新华每日电讯》(日报)、《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中国证券报》(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现代快报》(日报)、《瞭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中国记者》(月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2005年,新华社主要社办报刊发行量全面增长,其中《参考消息》日均发行超过300万份,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八;《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近200万份。

从1931年成立到现在,新华社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新华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新时期的新华社,完成了建设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的宏伟目标,实现了让中国人的声音传遍世界、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理想。目前,新华社总社设有11个管理职能部门、10个采编职能部门、20个直属单位,工作人员13 000多人。新华社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和布鲁塞尔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5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

三、中国新闻社的发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华侨约万人,华文报刊近百种。广大侨胞心向祖国,渴望了解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包括侨务政策在内的祖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无法直接获得来自中国的信息。而海外敌对势力的不实宣传充斥着报刊和广播,因此,全面、正确、及时地向华侨报道中国的情况,驳斥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造谣污蔑,促进华侨爱国大团结,成为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准备扩充一个专门通讯社,向海外华侨报纸发送新闻与通讯”。[23]当年8月,由新闻界知名人士胡愈之、金仲华、萨空了、王芸生、顾执中等开始酝酿筹建中国新闻社的报告,并送请陆定一、王稼祥刘少奇批准。9月10日,廖承志同志召集会议宣告中国新闻社正式成立。

中国新闻社成立后,于1952年9月22日开始试播;10月1日,中新社正式向海外报纸播发和航寄新闻稿件。作为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中国新闻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海外华文传媒。

20世纪60年代,中国新闻社的采编和发稿手段极为原始和简陋。发稿时,中新社的编辑要通过“中国新闻广播电台”向海外播发口语记录的新闻,然后由海外华文报纸编辑在收音机旁一字一句地抄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1995年,中新社记者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报道,以及稍后在境外参加世界体育大型赛事的采访报道,目睹了与他们同在现场采访的欧洲、日本等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记者利用笔记本电脑撰写稿件并迅速将报道发回编辑部的情形,比中新社的报道提前近1个小时见报。这一幕深深刺激了中新社记者。[24]在这种情况下,中新社的技术改造与革新被提上议事日程。

1996年10月,中新社的新闻采编系统研发成功,总部采编业务成功实现网络电脑化,一个拥有近百个工作站的采编数据系统平台建成,记者不仅可以在单位上网操作,也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从新闻事件发生的当地,在第一时间通过远程拨号的形式与在北京的采编系统平台对接,实施实时数据传输,大大增强了中新社稿件在时效性上的竞争力。

到了1997年,中国新闻社的大多数分支机构也陆续建成了当地局域网系统,各个当地局域网与中新社总部之间通过远程拨号方式连接,实现实时数据对传。至此,中国新闻社实现了新闻采编业务的全面数字化,中新社记者在外采访、写稿、传输稿件的效率基本上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

1998年下半年,中新社网络技术实现了因特网化,即各个地方分支机构以及境外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的新闻稿传输告别远程拨号,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节省、实时、动态、双向的传输,同时中新社在香港、北京两地分别注册网页,发布及时新闻,接收世界范围内读者的意见和撰稿人的稿件。

在新闻网站建设方面,1995年中新社在香港上网,成为亚洲最早上网的中文媒体。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在北京总社开办了专业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cn),以其通讯社原创新闻资讯的优势为众多海内外网络媒体所青睐。此外,中新社还创办了大型网站“中国新闻图片网”(www.cnsphoto.com),为海内外媒体和网络受众提供重大新闻和专题新闻图片。

目前中新社出版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月刊等,一些分支机构在当地还出版了多种报刊。

自创办以来,中新社走过了50余年的风雨历程。50多年来,中新社在向海外读者展示新中国的形象,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促进祖国的统一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大量的篇幅报道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成就、新事物、新气象、新进展,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对祖国建设事业必胜的信心。事实证明,海外同胞已不满足于了解自己家乡,他们非常关心祖国各方面情况。为满足读者的这些要求,中新社除了作好日常报道外,努力在重大新闻方面开辟自己的稿源,写出有特色的稿件。如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全国人大历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的一些会议,中新社都以自己的现场报道和自己摘发的会议文件受到海外华文报纸的欢迎。

第二,侨乡、侨务报道,是中新社稿件内容的另一个特色。中新社为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服务,也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而努力。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亚洲某些国家先后制造排华事件,1978年越南背信弃义,驱赶华侨、华裔。中新社先后多次派记者随接侨船作报道,到边境采访,发出大量稿件,为侨居这些国家的华侨伸张正义,维护同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在国内,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归侨、侨眷的迫害和歧视,侨务政策成为扭转乾坤以后必须落实的各项政策之一。冤假错案问题、归侨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等,中新社都给以关注并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作了报道,为增进海外侨胞对祖国的信任感作出了努力。

第三,对台报道是中新社从20世纪50年代末增加的主要业务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得到加强。1975年3次释放在押国民党人员的报道,特别是台湾当局拒绝10人回台的报道,引起海外舆论的共鸣。1979年,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使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中新社加强了关于祖国统一问题和台湾情况的报道和评论。1980年3月,中新社首先报道了邓颖超副委员长关于“台独”问题的谈话。同年秋,叶剑英委员长谈对台九条方针和胡耀邦主席有关讲话发表后,中新社从多方面作了阐释。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宋庆龄名誉主席逝世,以及要求台湾当局允许杜聿明子女在杜病逝时回大陆奔丧等事件中,中新社都作了较为集中的报道。在平日,中新社还发出许多台湾归来人士的文章、谈话、书信以及对他们的访问。关于美国里根总统就职前后的美台关系和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等的评述,宋哲元墓、林森墓、王伯群墓修复的消息等,播发后反响较好。[25]

【注释】

[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7~111页。

[2]《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82页。

[3]曾建徽:《风云激荡七十年》之《闪光的思想非凡的经历(代序)》(作者:朱穆之),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4]胡乔木谈话。见《人民日报》1985年9月6日。

[5]《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1日。

[6]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7]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40~45页。

[8]引自新华社1957年8月1日电。

[9]凤凰网:《记者的回忆:“大跃进”中饿着肚皮唱赞歌》,http://news.ifeng.com/history/ 1/200612/12。

[10]新华网:《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http://www.cjr.com.cn。

[11]宋立民:《文学创作大跃进倡议书(1958)》,《天涯》,2005年第1期。

[12]转引自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1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14]转引自席宣、金春明《“文化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15]程映虹:《毛主义和文革是怎样毁掉新加坡左翼运动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 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7200。

[1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17]史云:《林彪事件后的毛泽东与周恩来》,搜狐读书,http://book.sohu.com/20070417/ n249494581_3.shtml。

[18]新华网:《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http://www.ha.xinhuanet.com/misc/ 2004-02/24/content_2993962.htm。

[19]吴志菲,余玮:《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2/18/content_7622854_1.htm。

[20]周燕群:《三次飞跃——记新华社新闻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国记者》,1994年第12期。

[21]《人民日报》,1990年9月28日。

[22]孙宝传:《让新闻插上科学翅膀的领头人——记穆青同志引领新华社走上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征途》,《难忘穆青》,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3]郭健:《中国第二大通讯社——中国新闻社》,《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1期(增刊)。

[24]邱江波:《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中新社近年来采编业务发生的巨变》,《新闻记者》,1999年第4期。

[25]中国新闻社总编室:《中国新闻社三十年的报道工作》,《新闻站线》,1982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