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内涵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自20世纪以来,客观性的实践准则已逐渐在世界新闻传媒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新闻界公认的标准,成为新闻传播业的自我规定。新闻传播工作者用“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客观性被认作“负责的新闻业”的标志。现在,根据公认的原则,客观性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必须避免偏见,避免歪曲,尽可能地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如实进行报道。

第一节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内涵

一、新闻客观性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客观性这一理念产生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02年,《每日新闻》(The Daily Courant,英国第一家日报,又称为《每日科兰特》,是英国最早的党报之一)的创办者马利特说:“本报创办之目的,在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而且相信读者的智慧,对刊载消息的确切含义,一定有正确的判断。”马利特的告白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客观”这个词,但是所表达的含义与新闻客观性十分接近,“公正地”、“不加评论”等词较明确地体现了客观性的思想。这仅仅是思想的溯源。

1702年之后的几年内,英国新闻报业主塞缪尔·巴克利在恢复出版《每日新闻》时创造了客观性这种新闻形式,“他坚持了一条当时前所未闻的新闻标准,即这是一张新闻纸,不是谣言作坊”;“坚持报道事实,而不报道见解,在报道事实中,他做到了公正不倚”。“虽然他是一个辉格人,但他从来不出于偏袒该党的目的而歪曲关于该党的新闻。”巴克利首创“坚持报道事实,而不报道见解”的客观性理念,但这种新闻形式却整整两个世纪都未形成气候,直到1896年美国报业主阿道夫·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并在该报发表宣言,才标志着客观报道的正式出现,由此发展成熟起来。阿道夫·奥克斯在宣言中称:“要不偏不倚地,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不论涉及什么政党、派别的利益。”[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也体现了客观性原则。马克思在1860年给德国报纸编辑的信中使用了一个英文词组“一般的公正”。“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概念,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2]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3]这是对客观性比较经典的描述。恩格斯主张党内的传媒业也应运用客观的报道方式,他称赞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的通讯说:“我不先看倍倍尔关于某一问题的通讯,从来不得出关于各种事件的最后意见。他对事实客观的丝毫不带偏见的描述是很出色的。”[4]

19世纪30年代,美国新闻界正处于从政党报纸向廉价报纸转变的时期。学者们一般认为,1833年9月初,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是美国新新闻时期的开始。随着“便士报”的出现,报刊开始走向大众化时期。在政党报刊时期,记者采写新闻立足于党派的利益选择和报道新闻,呈现给受众的是经过加工和改造的有利于党派的新闻报道,这时的新闻是很不客观的。在廉价报纸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之后,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大多数报刊开始摆脱对党派的政治经济依附,将新闻作为普通人的消费品推向市场,按经济规律独立经营报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报业逐渐发展出一套以提高地位和报酬为目的的新闻专业理念,其中包括了客观报道原则”。[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廉价报纸”逐渐取代“政党报纸”,客观报道的价值和作用被重新认识,这种认识最终成为客观报道原则而影响至今。“客观报道的原则起源于19世纪,在美国和英国广泛地被赞为20世纪前20年中对于新闻理论的独特贡献……在美国新闻界中客观报道的加速发展,是由于报刊中政党派性的衰落以及报纸由表示意见的刊物变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所造成的……记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们成为当代争论的旁观者而不是参加者。”有学者认为,施拉姆的这段话在肯定了客观报道原则的理论价值的同时,把客观报道这种新闻形式的“加速发展”,说成是“廉价报纸”这种“传播新闻的工具所造成的”,有其合理之处。“廉价报纸”上所刊载的内容必须以报道新闻为主,同时记者和编辑的态度又应当做到貌似客观公正,将新闻和评论分开,这样才能取信于他人。[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客观性这一理念正式形成,主要标志是1900年美联社改组时提出“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宗旨,以标榜自己的新闻是不偏不倚、纯客观的报道,是超党派、超阶级的。[7]这是第一次以传媒“社训”的形式明确提出客观性原则,也是客观性原则比较正式的提出。这个社训影响非常大,逐渐得到了美国新闻业界的响应。这一时期,美国已经从政党报刊时期进入商业报刊时期,贯彻新闻客观性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1919年,美国记者李普曼在《现代自由意味着什么》中提出客观报道的理念,并在1920年的著作《自由与新闻》中第一次全面讨论了“客观新闻学”。1923年,美国制定的“新闻规约”也将客观报道作为媒体的行为规约之一,“不偏——健全的工作可以使新闻报道和意见表述清楚地区别开来。新闻报道不应该掺和意见或有任何偏见”。克劳福德在1924年出版的《新闻道德》一书中,用整整三章的篇幅第一次正式讨论了“客观性原则”,并为它做了界定,把它作为新闻业的一个专业道德标准。[8]

自20世纪以来,客观性的实践准则已逐渐在世界新闻传媒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新闻界公认的标准,成为新闻传播业的自我规定。新闻传播工作者用“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客观性被认作“负责的新闻业”的标志。现在,根据公认的原则,客观性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必须避免偏见,避免歪曲,尽可能地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如实进行报道。[9]

二、客观性与客观报道

人们常常习惯于从两个层面,即写作层面的“客观报道”和职业层面的“客观性规范”来理解新闻客观性,没有职业层面的“客观性”理念支撑,写作层面的“客观性”就会显得特别空洞;而没有写作层面“客观性报道”的展现,职业层面的“客观性”理念就会比较单调。有学者认为:“严格地说,客观性报道的形式与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在意涵上稍有不同:前者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后者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10]这就强调了新闻客观性首先要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也有学者认为,客观性作为新闻业的一个准则是一个历史,有一个起源的点,客观性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一整套报道、编辑实践,以及清晰可见的写作样式(舒登声)。塔克曼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补充,他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够证明这种客观性的存在:第一,在不同场合,新闻从业者们都表示忠于这样的规则,比如演讲、会议、正式的专业道德条例、新闻教科书、专业杂志上的讨论与争论,以及新闻从业者的科学调查;第二,对工作中的新闻从业者以及他们所坚守的职业常规的观察;第三,对报纸、广播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衡量新闻报道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党派性的程度;第四,对那些挑战和批评自己所坚守的规则予以抵制。我国甘惜分、童兵、李良荣、黄旦等著名学者都认为应该把新闻客观性摆在这样的层面,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报道原则。[11]

明确地说,新闻客观性和客观报道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报道它,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客观报道在操作层面上要求传播者做到:只需客观叙述事实,不要管个人感情与偏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件有关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交待事实出处与消息来源;言论和消息分开;涉及矛盾双方或多方争议的问题宜搞平衡报道,要注意引用相反消息来源提供的消息。”[12]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博耶在访问了50家报社编辑之后归纳出6项客观报道的要素: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看法;正确与真实地报道;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将事实与意见分开,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我国学者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其新闻报道才能从根本上体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真正做到客观公正。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避免观察认识事物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这样就能使新闻报道符合客观实际。”[13]

客观报道只是一种新闻表达形式,而新闻客观性则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指导原则。当然,客观性作为一种指导原则与理念的客观是不可能分开的,是与客观报道这一新闻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

三、新闻客观性的具体内涵

据学者归纳,新闻客观性的具体内涵包括:第一,诚实,是指报道事实应该如实叙述,不能随便添加个人的好恶在其中;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这是一种职业理念的表现,要求从业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报道;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指记者要克制既定看法,不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和偏好来报道;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尽可能地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从职业角度去衡量和报道事实;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事实和判断二者分开。[14]

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从内容上来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这些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实,这种事实是经过变动后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产物,或是正在变动过程中的事物,以及变化中呈现的各种状态,还可以是即将要出现变动的事物;从形式上说,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作者的立场观点不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直接表述,而是依靠事实的客观陈述表现出来的,不随意加以主观意图的解释。[15]

总体而言,国内新闻理论界对于新闻客观性的议论颇多,有的抽象肯定新闻客观性的存在,但在具体论述时却用新闻倾向性对它加以否定;有的把新闻客观性的含义同新闻真实性、公正性等混为一谈,其结果是取消了它的独立品格;还有的则是因袭了西方新闻学者的观点,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去立论,结果把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态度”混为一谈。[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