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治理的基本内涵

治理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Governance”一词的翻译,目前为止沿用较多的是“管治”和“治理”。这里选用公共管理学角度的译词“治理”,以期区别于国内城镇密集地区规划中常用的“管治”和“管制”概念。世界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认为,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符合人们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理论从系统的观点全面动摇了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3.4.2 治理的基本内涵

后工业社会的生产特征及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既强调跨越边界、区际差异,也强调控制和协调,作为一种源自经济发展领域的价值判断,它日渐表现在全球、国家与地区、区域、城市生产及生活等各个层面,而更加促使西方国家重新探讨适应其民主政治传统与新时代要求的制度管理模式。

“Governance”一词的翻译,目前为止沿用较多的是“管治”和“治理”。这里选用公共管理学角度的译词“治理”,以期区别于国内城镇密集地区规划中常用的“管治”和“管制”概念。对“治理”的理解有多种(张京祥、庄林德,2000):全球治理协会(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报告1995年认为,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公家与私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作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既可以彼此适应,也可以采取合作的行动。它既包括为保证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体制,也包括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银行1996年认为,治理是表示为了发展,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管理中运用权力的方式。世界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认为,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92年全球治理协会成立时,W.勃兰特(Willy Brandt)在《我们的全球近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报告中对治理的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治理是各种公共和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综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使之得以持续的过程。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符合人们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概括起来,治理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黄,2003):①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种过程;②治理不是控制,而是协调;③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④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行为。

治理理论从系统的观点全面动摇了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该理论以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以及公私领域的相互依赖关系为依据,以终极核心价值和思想的多元化为追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等诸多领域,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政府内部关系、政府组织体制、公共事务治理规则、公共事务治理操作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和探索,以寻求全面医治现实问题、构建公共事务良好治理的整体性思维框架(董晓宇,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