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一)节目定位的心理依据广播影视节目的定位有许多依据,首先是政治的、教育的,还应当有心理方面的。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都存在着相应的主要的心理矛盾,广播影视节目应当反映这些心理矛盾并引导受者正确处理。比如,埃里克森认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其主要的心理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一)节目定位的心理依据

广播影视节目的定位有许多依据,首先是政治的、教育的,还应当有心理方面的。而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论则可以作为广播影视节目在心理上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依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播影视节目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另一个是在内容上的定位。

1.广播影视节目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的总体效果构成了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逼近,由媒体构筑的拷贝世界对于人类的影响将愈加强烈和深刻。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论的思想,人的一生都在实现社会化,那么作为影响人们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就需要关照人成长的每一个年龄段。从目前我国广播影视节目的现状看,应当说基本上能够涵盖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所需要的主要信息,如果再把报刊、书籍、音像制品及各种新媒体都包括进来,那么这种涵盖就更加全面。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广播影视工作者对节目受众的年龄定位问题是否有清醒的认识。现以2004年第31期《北京广播电视报》所刊登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等25个频道的节目为例,比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提出的八个年龄段来看我们的影视节目在受众年龄层次上定位的情况。

表4-2 影视节目与人格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img13

img14

说明:(1)节目有交叉性,如动画片适合从童年期到学龄期,当然大人有的也爱看;

(2)适合成年人看的节目量最大,不一一列入表内。

从表中看存在的问题有:

A.节目缺失。表现在:a,婴儿期0—1岁为空白,b,与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后两者主要指高中生和大学生)相对应的节目较少;B.分化不清。有的节目如七色光、大风车、少儿节目等,似乎适宜面较大,从3岁到15岁左右,但是横跨三个年龄段的节目其针对性弱,看的人不少,感兴趣者有限。

2.广播影视节目在内容上的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在内容上的定位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要政治性强又要有趣味,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着重从心理角度上分析,即我们的广播影视节目怎样有利于受者的社会化。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都存在着相应的主要的心理矛盾,广播影视节目应当反映这些心理矛盾并引导受者正确处理。比如,埃里克森认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其主要的心理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所谓“同一性”是指个体经过对自己各种形象的综合并与他人对比后产生的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内在相同的连续之感。这种感觉是个体全面正确认知自我的反映,这种认识能帮助青年健康成长,而做不到这一点的青年则表现出角色的混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角色混乱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2)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3)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4)成就预测对工作瘫痪;(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6)领导的两极分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两极分化对观念的混乱。[30]这七种角色混乱会导致心理障碍。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3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帮助青少年解除心理困惑,正确认识自我,无疑也是我国媒体应承担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努力,如“五个一工程”里的许多影视节目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与从心理角度入手帮助青少年摆脱困境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为了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传者应从理论上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实践上了解青年人的心理危机,才有可能在广播影视节目中有意识地增添这类内容,这就为我们的节目制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再学习的任务。

(二)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的影响者。在埃里克森所处的时代里,他绝对想不到电子媒体对人们社会化的巨大威力。伴随21世纪的到来,人们愈发认识到在对人的社会化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影视媒体的影响与日俱增,对于儿童则更是如此。为了尽量控制影视节目中不宜于儿童收看的内容,西方一些国家采取了对影视节目分级的措施。比如美国电视界早在1969年就已经采取了分级制度,像G级影片,一般观众都能收看,儿童若看PG级则需父母指导。R级包括暴力内容,限制青少年收看。后来鉴于电视中暴力、凶杀、色情节目对青少年的毒害,美国电视界终于出台了所有电视节目按内容分级的措施。自1997年1月起,除新闻和体育报道外,其它电视节目均照此规定办理。

“新推出的这套办法按照不同年龄把节目分成6个等级”。自1997年年初起,“美国所有电视屏幕的左上角将显示正在播放的节目的级别……具体地讲,Y极表示适合所有发育阶段的孩子,连2岁至6岁的儿童也能收看;Y7级适合7岁以上的儿童,节目中可能包含轻度的娱乐性的暴力,也可能有点吓人;G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没有暴力和色情内容;PG级表示儿童观众需要在父母指导下收看,其中可能有粗话、有限的暴力和有性含义的语言;14级则提醒家长注意,14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收看;M级节目中有明显的暴力和色情内容,只适合成人收看”。[31]

目前,在我国对影视节目定级还是一个超前的课题。尽管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我们的影视节目内容主流是健康的,但是也难免有鱼目混珠者,加上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片子,其中也有不少消极的东西,不宜给青少年观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影视节目定级还是必要的,尤其当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后,对影视节目的控制就显得更有意义。2004年4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始全面实施净化电视荧屏的“四大工程”:其一,“防护工程”,对节目中与健康生活方式不相容的情节、画面和语言等,要坚决删除;其二,“净化工程”,要坚决制止以色情和性为“噱头”、“卖点”等格调不高的影视节目……特别杜绝涉及未成年人的早恋、性行为等语言、画面和情节;其三,“建设工程”,在省级电视台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逐渐开办少儿频道;其四,“督察工程”,实时监录,“该停播的节目坚决停播,该停办的栏目坚决停办”。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作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潜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五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注释】

[1]参看阿特金森等著,车文博审订《心理学导论》第662页,台湾晓园出版社,1994年6月。

[2]参看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576—579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3]参看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576—579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4]参看林建宁、陆建尚《广告中关于心理特性应用的探讨》,《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第47页。

[5]陈源斌《我是怎样寻找“说法”的——陈源斌谈“万家诉讼”的创作》,《安徽画报》第四期。

[6]艾丰《经济述评自析集》第3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2月。

[7]郭玲春《郭玲春新闻作品选》第232页,新华出版社,1991年10月。

[8]《荣格心理学导论》第190页。

[9]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654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10]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50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1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50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12]参看刘述均、宋广文《关于“情结”问题的一点思考——兼及中国文论的“郁结”说》,《长白学刊》(长春),1996年第4期,第24页。

[13]荣格《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第61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50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15]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百科全书》第53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16]荣格《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第61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7]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654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18]霍尔等著,郑日昌译《荣格心理学入门》,第37页。

[19]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633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

[20]霍尔等著,郑日昌译《荣格心理学入门》第38页。

[21]参看宋广文,李唐同《论先天潜意识》,《齐鲁学刊》(曲阜),1996年第2期,第71页。

[22]何苏六,刘敬东《以爱和美的心境走向客体》,《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版》,1995年第6期,第43页。

[23]孙湘源《获奖电视片“母亲,别无选择”观摩汇报会综述》,《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版》,1995年第6期,第41页。

[2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18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25]李楠《历史的追寻、文化的沉思——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的比较》,《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版》,1996年第6期,第48页。

[26]张卓《搜索传统走向沟通——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西传播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27][美]M.H.邦德主编《中国人的心理》第5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28]参看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第21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29]参看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107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30]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第103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31]董军《美国电视终于定了级但争论还在继续》,《北京青年报》,1996年12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