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观语言特征分析

微观语言特征分析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一节的宏观语言运用特征描述显示两个译本在句段和词汇使用上有差异,有些差异是明显的,有些则需要深入内部去观察和分析。鉴于此,翻译时对英语中的it做出适当处理是必要的,处理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替代性衔接手段。在这一方面,郭译本较徐译本更有节制地使用无生命第三人称代词,且更灵活地运用重复、零代词等多种衔接手段,更接近汉语代词的使用规范。

上一节的宏观语言运用特征描述显示两个译本在句段和词汇使用上有差异,有些差异是明显的,有些则需要深入内部去观察和分析。基于宏观描述,我们确定了一下译文对比内容:独词句段、与“的”相关的句段内部的结构容量、音节词的使用、与代词相关的篇章衔接手段。分析如下。

独词句段

根据图111,郭译使用的独词句段明显多于徐译。为考察独词句段的分布特征,我们将独词句提取并分类,结果见表11-3。

表11-3 郭译、徐译《鲁滨孙漂流记》中独词句段的使用频率(按词性)

注:只统计了主要的词类;单个词的句段在郭译中共324个,徐译中163个。

独词句段的主要特点是:处于句首位置,其中的一些起过渡、引入话题以及照应等篇章衔接功能。表11-3显示,上述功能多是通过功能词,如连词、代词、时间词、代词表现出来。当然,还有成语、俗语。研究还发现,郭译多用独词句段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逻辑关系(如2b)。

“当然”

看下面的例子:

(2)a.The rainy seasons sometimes held longer orshorter as the winds happened to blow,but this was the general observation I made.

b.雨季的时间,有时长一点,有时短一点,要看风向决定,这不过是大致的观测罢了。(徐译)

c.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郭译)

郭译例(2)使用“当然”,和“不过”在语义上有些重复,但这种重复并不多余。事实上,加上副词后,转折的意味不仅更明确,言语表达也更口语化了。另外,郭译还根据上下文关系酌情添加的了独立的逻辑连接词,如(3b)。

(3)a.that is to say,a waistcoat,and breeches open at the knees,and both loose,for they were rather wanting to keep me cool than to keep me warm.I must not omit to acknowledge that they were wretchedly made’;

b.包括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都做得很宽大,因为我是要拿它们挡热,不是要拿它们挡寒。我不能不承认,这两件衣服都做得很糟糕;(徐译)

c.背心和短裤都做得非常宽大,因为它们主要是用来挡热的,而不是御寒的。当然,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背心还是短裤,做得都很不像样,(郭译)

例(3b)的“当然”是译者添加的。在这里添加“当然”是为了引入追加性表述,“当然”能使前后表述的内容对比鲜明,也是提示读者下文要做出评述。所以,与(3b)相比,(2b)读起来就稍显突兀。

“因此”

郭译使用“因此”的数量跟徐译相差不大,且重合之处较多,但郭译也有颇具个性的表述方式。比如,郭译调整了叙述角度,由源语的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随着叙述角度的调整,直接引语的意合特征削弱,需要辅以“因此”来明示因果关系

(4)a.but if he goes abroad,he will be the most miserable wretch that ever was born; Ican give no consent to it.(Defoe)

b.可是如果一定要出洋去,他就会成为世界上最苦命的人。我不能答应他。(徐译)

c.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同意我出去。(郭译)

单音节和双音节词

表11-3显示,两个译本在单音节和双音节词的使用上有明显差异,郭译多用单音节,而徐译中大量使用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词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最高,这是汉语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郭译以这种方式使用单音节词显然有助于行文简练。当然,郭译所做的绝不是简单地缩短音节,如:

(5)a.And finding the water had spent itself,and began to return,I struck forward against the return of the waves,and felt ground again with my feet.

b.等我觉得浪头的力量已经使完,要开始退去的时候,我就拚命在后退的海浪里向前挣扎,我的脚又接触到海滩。(徐译)

c.等我感到海浪势尽而退时,就拼命在后退的浪里向前挣扎。我的脚又重新触到了海滩。(郭译)

看得出,伴随着时间表达式的简练,郭译也着力使语句的表达简洁洗练,原文本有的简洁通过重译实现了。需要指出,“往往口语里的多音词在书面上不写完全”(吕叔湘,1995:9),郭译使用“时”的频率远远高于徐译且使用“时候”远远低于徐译,差异显著,说明郭译突出了书面语的简洁性,但口语特征没有徐译强。两种处理方式不同,哪种更贴近原文? 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物称代词“它”、“它们”

汉语人称代词同音,使用时(口语中尤其如此)不容易区分,使用频率要低于英语。而汉语的非人称代词“它”用得更是晚于其他代词,为了减少可能引起的指代混乱,降低处理难度,它的使用频率便更低。鉴于此,翻译时对英语中的it做出适当处理是必要的,处理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替代性衔接手段。在这一方面,郭译本较徐译本更有节制地使用无生命第三人称代词,且更灵活地运用重复、零代词等多种衔接手段,更接近汉语代词的使用规范。郭译能灵活调用以下手段实现连贯。

1)使用“指示代词量词名词”形式,如:

(6)a.I could make it spread,but if it did not let down too,and draw in,it was not portable for me any way but just over my head,which would not do.(Defoe)

b.……头顶上以外,没有别的法子携带它,那当然不合适。不错,……(徐译)

c.做一把撑开的伞不难,但如果不能收起来,就只能永远撑在头顶上,这种伞根本无法携带,当然不适用。(郭译)

2)使用指示代词,如:

(7)a.‘A storm,you fool you,’replies he;‘do you call that a storm?why, it was nothing at all;give us but a...(Defoe)

b.……:“大风? 傻瓜,你叫它大风吗? 那算什么! 只要……(徐译)

c.“风暴? 你这傻瓜,”他回答说,“你把那也叫风暴? 那算得了什么! 只要……(郭译)

3)使用原词重复,如:

(8)a....had it at home,I bound and splintered up its leg,which was broke.(Defoe)

b.……了回来。到家之后,我把它的断腿绑起来,上了……(徐译)

c.……牵回家。到家后我把山羊的断腿绑了起来,还上了……(郭译)

4)使用零代词,如:

(9)a....for when I had fish on my hook I would not pull them up,that he might not see them-(Defoe)

b.……鱼上钩时,我总不把它钓起来,让那摩耳人……(徐译)

c.因为即使鱼儿上钩,我也不钓上来,免得让那摩尔人看见。(郭译)

汉语使用“它”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英语的“it”,而多用指示代词、原词重复、零代词等衔接手段。在这方面,郭译使用的衔接手段比徐译更符合汉语的特点,行文自然也更流畅些。

同样的原因,物称复数代词“它们”在汉语里的使用频率也非常低。根据表11-2,在徐译本里,该代词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郭译本。检索到的语料显示,郭译本在处理源语的物称代词“them/they”时多于徐译本不同:

1)使用零代词。如:

(10)a.[...]though I was fain to open the barrels of powder,and bring them by parcels,[...]

b.[……]虽然心里很想把那两桶火药打开,把它们分成小包[……]。

c.[……]我很想把两桶火药打开,分成小包藏起来[……]。

2)使用原词重复,如:

(11)a.JAN.2.-Accordingly,the next day I went out with my dog,and set him upon the goats,but I was mistaken,for they all faced about upon the dog,...

b.一月二日。照了昨天的计划,我今天带着狗出去来,叫它去追那些山羊;可是我错了,因为它们不但不跑,反倒转过头,向它抵抗。

c.一月二日照着昨天的想法,我今天带狗外出,叫它去追捕那些山羊;可是,我想错了,山羊不仅不逃,反而一起面对我的狗奋起反抗。

3)使用数量短语。如:

(12)a....,I found there were plenty of goats,[...];however,I resolved to try if I could not bring my dog to hunt them down.(Defoe)

b.……,看到了许多野山羊,[……]。我决定试试能否把狗带来猎取它们。(徐译)

c.……,发现许多野山羊,[……]。我决定带狗来试试是否能猎取几只。(郭译)

汉语里,“它们”只用于书面语(吕叔湘,1995:523)。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文学和语言“欧化”风潮的影响,复数代词“它们”一度频繁出现在汉语行文里。今天看来,这种用法带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即便在书面语里也很少使用,也不可能在口语里流行起来。郭译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适时运用其他衔接方式显然有助于保证译文衔接顺畅。

多重修饰的使用

英语限定成分的位置相对灵活,而汉语是定语前置语言。所以,英译汉时常常要处理多个修饰成分的表达形式。一般而言,修饰成分越多,处理起来就越棘手,也最能反映出译本间的差异。比如,处理一般的定语从句时,郭译本使用的处理方式比徐译更灵活。在例(13)里,徐译把源语定语从句(13a的画线部分)译为前置修饰成分(13b的画线部分),而郭译将修饰成分改为叙述性表达(13c的画线部分):

(13)a.especially when he spoke of my brother who was killed:and that when he spoke of my having leisure to repent,....

b.特别在他谈到我那丧失性命的哥哥的时候。当他讲到将来我一定要后悔,(徐译)

c.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郭译)

比较(13b)和(13c)可以看出,徐译重视使用显性形式“在/当……时候”和前置定语表达源语连词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和who引导的定语,必然依赖多重定语,这可能影响其可读性;郭译没有使用前置手段,而是使用叙述性表达“陈尸战场”。效果很明显,句段较短的(13c)在表达的简洁性上优于(13b)。同样,例(14c)中,郭译使用条件句简洁表达了定语从句表达的意义。稍加比较,就清楚(14c)句比使用前置修饰的(14b)通达、洗练的原因了。

(14)a.It is not easy for any one who has not been in the like condition to describe or conceive the consternation of men in such circumstances.

b.任何一个没有身临其境的人,要他描述或领会人们在这样情形下的惊惧情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c.没有身临其境,是不可能描述或领会我们当时惊惧交加的情景。

为考察多重前置修饰成分,我们使用正则表达式[3]检索译文中的“的”字结构,共得到索引61个。其中,徐译本使用了42个,郭译本使用了19个。仅从数量上看,二者在这方面差异明显。为进一步分析该现象,我们把这类修饰细分为多重修饰(多个修饰语共同修饰同一成分;如“接受他对我的公正的处分”)和内嵌式修饰成分(A修饰B,而后AB修饰C;如“我现在所在的小岛这边的环境”)。先看第一类多重修饰:

(15)a.At the same time I had found some powder of my master's in the great cabin,with which I filled one of the large bottles in the case, whichwas almost empty,pouring what was in it into another;... (Defoe)

b.同时我又在舱里找到了我主人的火药;我把一个半空的大瓶子里的酒倒在另外一个瓶子里,把火药装在里面。(徐译)

c.同时,我又在大舱里找到了一些主人的火药。我从箱子里找出一只大酒瓶,里面所剩酒已不多。我把不多的酒倒入另一只瓶中,把空瓶装满火药。(郭译)

(15c)并没有少用词,句子甚至比徐译还长,但读起来比徐译顺畅。原因主要是徐译中粗体部分表达的多重修饰在郭译中被散分到三个句段中去了。这种安排巧妙避免了结构过度膨胀造成的处理困难,简洁轻快,更有助于原文信息的传递。

检索发现,徐译较郭译更多使用内嵌式修饰(15:5),如:

意出卖这可怜的孩子的自由   guojianzhongSam.txt

葡萄牙船长开列的单子上的全部货物 guojianzhongSam.txt

写自己的姓名的时候  xuxiacunSam.txt

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的中校  xuxiacunSam.txt

对我的环境的安全比过去  xuxiacunSam.txt

这些残忍无情的东西的手里  xuxiacunSam.txt

一起照管我的产权的两位代理人  xuxiacunSam.txt

郭译使用内嵌式修饰明显少,主要是因为使用了其他方式化解内嵌式修饰可能带来的阅读困难。如回避使用引入话题的“对”字句结构,而使用更直接的主谓短语:

(16)a.n this frame of thankfulness I went home to my castle,and began to be much easier now,as to the safety of my circumstances,than ever I was before:...

b.我怀着这种感激心情回到我的城堡,对我的环境的安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安心得多了。(徐译)

c.我就怀着这种感激的心情回到了我的城堡。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自己的住所安全可靠,因而心里也宽慰多了。(郭译)

郭译还少用“的”字结构,徐译中许多使用“的”字的地方在郭译里巧妙地避用了。如:

(17)a.then it was the savage coast between the Spanish country and Brazils,....

b.它就是西班牙领地和巴西之间的那片荒野的海岸,……

c.那儿肯定是位于西班牙领地和巴西之间的蛮荒海岸,……

长句段的使用

在郭译本里,13个词以上长度的句段少于徐译(分别为2和13个),徐译使用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郭译。徐译的长句多数包含着内嵌句,且用词上为强调表述的严密性过多使用指示代词和方位结构,行文的简洁性因而不足。如:

(18)a.This was,to be sure,a surprise quite of a different nature from any I had met with before;

b.这个出人意料的事件实在与我过去所碰到的任何事件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徐译)

c.这个意外事件与我以前碰到的任何事件完全不一样,(郭译)

郭译的简洁主要通过不译“to be sure”,不译“nature”来实现的。之所以不译,主要是因为“完全不一样”能够表达确定的语气“实在”和“性质”上的差异。因此,郭译看似漏译,实则是运用语言的不充分赋值手段将源文的意义表达隐含在言语之中了,这就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源语的简洁和流畅。

下面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两个译本在同一语义内容的传递上有较大差异。

(19)a.Now I wished for my boy Xury,and the long-boawith shoulder-of-mutton sail,with which I sailed above a thousand miles on the coast of Africa;

b.现在我又怀念起我那小仆人佐立和那只载着我在非洲海岸航行了一千多哩的挂着三角帆的长艇了;(徐译)

c.这时,我怀念起我那小仆人佐立和那只长舢船了;我和佐立驾着那拄着三角帆的舢船沿非洲海岸航行了一千多英里啊! (郭译)

汉语属于定语前置型语言,没有后置手段,对结构的容量特别敏感,结构容量直接影响句子的可读性(秦洪武,2010;王克非、秦洪武,2009)。在18b里,“那只”与“长艇”间有超长的修饰成分,这就产生了结构容量过大的问题。郭译使用独立的句子以避免结构容量过大,行文因此更流畅,其实也更符合英语源语的表述顺序。

时间间隔如此之长,相互影响较小的重译属于“消极重译”(Pym,1998:82),所谓“消极”是指重译行为受外力推动,如语言已发生变化或者一些先前的译本已经陈旧(ageing),需要代之以新的译本。经典的翻译不会因时间而陈旧,若需要重译,那么,重译的意义在于提高语言运用的质量,促进译本在目标语文化中传播。本章的分析表明,对于汉语为目标语的重译来说,语言运用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为:词汇运用更丰富,句段容量和前置修饰成分的数量控制更为合理,非人称代词和数量短语的使用更节制,行为更为简洁,等等。这些都使得译文的基本特征更接近当代汉语的运用规范,也是严肃重译本更受欢迎的原因。译作臻于完美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严肃的重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重译既能为潜在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又能延续一个文学文本在异域文化中的生命。

研究也说明,语料库手段有助于总体上把握语言运用的特征,也有助于深度描述句段分布、结构容量、词汇和短语等微观语言运用特征,这些可量化特征对于翻译评估的作用不言而喻。需要指出,语料库研究方法有其局限性,由于过度依赖频率,译本语言表达的细微的情感意义难以描述出来,这就需要将语料库的描述和语义-语用分析有机结合,才可能全面地评估重译。

[1] 即Sentence segment,一般是指由所有标点符号为标记分开的言语片段

[2] 使用的正则表达式为:[(。|;|:|!|?|,)/w)|(\n)]\s\s(\b[^\x00-\xff]+/[\x00-\xff]+\b\s\s){1,21}[,|。|?|;|:]/w

[3] 即:(\b[^\x00-\xff]{1,}/[\x00-\xff]+\b\s\s)(\b的/[\x00-\xff]+\b\s\s)(\b[^\x00-\xff]{1,}/[\x00-\xff]+\b\s\s){1,5}(\b的/[\x00-\xff]+\b\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