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变异

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变异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变异古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如果从造句材料看,就是陈述部分中“名词+动词”的组合。一般认为,名词作状语,特别是普通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的常见现象。其实名词直接作状语在上古汉语中不能被看作名词的特殊用法,它是一种自然结构形式。名词作状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古代汉语中大量运用。

三、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变异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如果从造句材料看,就是陈述部分中“名词+动词”的组合。这种组合,既不是主谓形式,也不是连谓形式,而是状谓形式。汉语形态变化并不频繁,名词也很少有“格”变。确定名词作状语,只能根据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来决定。一般认为,名词作状语,特别是普通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的常见现象。其实名词直接作状语在上古汉语中不能被看作名词的特殊用法,它是一种自然结构形式。中古以后,随着名词语法功能的健全,这种用法才成为特殊现象。名词直接作状语不仅在古汉语中存在,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下来,而且其类型和古代汉语中有某些相似之处。

对名词作状语,不能割断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而用静止眼光认识它,要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这种语言现象。

首先看看上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②诸侯时朝乎天子(公羊传)

这两例是时间名词作状语,例①中“时”指“以时”,例②“时”指“顺四时”。

③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大雅)

④天下之兵四至。(吕氏春秋)

这两例是处所名词作状语,例③“面”指“在对面”,例④“四”指“从四方”。

名词作状语,除了表示时间、处所外,还可以表示工具、方式、凭借、原因等。

表工具:

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琴瑟”指“以琴瑟”。

②凡画者丹质。(仪乱)

“丹”指“以丹”,意即先用丹涂底。

表方式:

①类造上帝,封于大神。(周礼

“类”指“以类礼”,意即以类礼祭上帝。

②不酒醴聚众。(吕氏春秋)

“酒醴”指“以酒醴”。

表凭借:

①式辟四方,拘我疆土。(诗经·大雅)

②禁暴氏掌庶民之乱暴力正之。(周礼)

“力”意即“以力”。

表原因:

①旬而职听于朝。(周礼)

“职”指“以职”,表示以职事治之于外朝。

上面所举的例子均选自上古汉语经典中,在这些句子中,名词用在动词前直接作状语,它们从外在形式上并没有多少特殊的地方,是普普通通的用法。上古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的组合本来就比较灵活自由。以后随着名词和动词分工的明确,就把名词直接作状语看作特殊语言现象了。秦以后,名词作状语仍然十分普遍,其形式和类型与上古汉语中没有多少差别。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①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

②项羽召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水陆”表示“从水、陆两面”进军,“膝”表示“用膝”行走。是表示行为的方式。

第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①赵襄王郊迎甘罗。(史记)

②蹑足而窗窥之。(聊斋志异·画皮)

“郊”是“迎”的处所,“窗”是“窥”发生的地方。这种作状语的名词,一般都是处所名词。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船”、“杖”是名词作状语,用以说明动作行为的工具。

第四,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①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②予分当引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法”、“分”都是名词作状语,主要用来说明动作行为依据的形势或道理。

第五,表示比喻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滕王阁序)

“犬”比喻狼蹲的状态,“雾”和“星”分别形容“列”和“驰”的状态。在这种形式中,一般用这个名词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来比喻另一个动作行为的特征,构成“像……一样”的格式。

第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①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史记·项书事纪)

②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例①中“兄”表示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例②中“父”、“母”、“子”也表示态度。名词作状语在先秦是常例,汉以后成为变式,后来一些文人有意使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名词作状语,运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比喻动作、行为的进行,使要表达的动作、行为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用法,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语法范畴,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下面试做分析。

①上下交让,道路雁行。(盐铁论)

②临池牛饮,则其啖肴不复用杯,亦宜就鱼肉而虎食。(论衡·语论)

在这里,“雁行”比喻价格的秩序井然,“牛饮”、“虎食”比喻不用杯饮,急迫而大量的饮食。比喻十分贴切,令人难忘。运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特征来进行比喻,描绘动作行为的状态,是名词作状语的特有效果。例如:

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②当今北人鹄望待拯。(资治通鉴)

③操刀挟盾,猱进鸷击。(徐珂·冯婉贞)

用老虎的目光比喻秦王的凶猛,用鸿鹄伸颈之状比喻引颈望救,用猿猴的矫捷和鸷鸟的凶猛比喻进击的迅猛,这些都使人感到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名词作状语除了具备比喻的修辞效果外,还有夸张的修辞效果,如:

①处士山积,学者川流。(后汉书)

②因时而动,乘可而发,巍举电至。(盐铁论)

“山积”极言数量之多,“川流”极言来往之频繁,“巍举”极言声势之大,“电至”极言速度之快。这些夸张,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特殊的感染力。名词作状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古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同样,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出现。在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着不少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如:“神出鬼没、狼吞虎咽、烟消云散、土崩瓦解、雷厉风行、龙盘虎踞、风起云涌、鱼贯而入、蜂拥而至、星罗棋布、道听途说、东奔西突、日新月异、耳闻目睹、车载斗量、刀耕火种”等等。在这些成语中,名词和动词的关系是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而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很显然,这种特点,是古汉语的传承。在现代汉语非成语句子结构中,也保留着名词作状语的一些类型。

第一,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①土法上马。

②冷水洗澡,对身体有好处。

③井水泡茶味浓。

④酸熘白菜真好吃。

以上句子中的这些名词都回答“怎么”,而不是回答“谁”,可见这些名词都是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如果换一个角度提问,应该问“怎样上马”、“怎样洗澡”,而不是问“什么上马”、“什么洗澡”。因为句中的名词旨在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直接修饰或限制动词,用以表示动作的方式。

第二,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

①他连忙婉言谢绝了。

②要提倡礼貌经商。

③大伙儿真心希望你好起来。

④人们对她笑脸相陪。

这一组句子中的名词,跟上面那一组相比,其修饰特色更趋明确,它们附着在动词前,说明动作发生的情态。

第三,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①盆栽葡萄也能结果。

②砂锅炖豆腐十分可口。

③一巴掌打倒了这小子。

④控诉日寇枪杀村民的罪行。

这种动词前的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即“用……”去完成动作行为,起到了限制动作的作用。

第四,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材料

①樟木箱子可以防虫。

②门口蹲着一尊石刻狮子。

③不锈铜底座。

④铜浇铸成了一个大圆圈。

表示动作行为的材料,同样是对动作行为的限制,这类句子的特点是,被修饰限制的动词一般要带上宾语。

第五,名词表示比喻

①船头站着一个渔民打扮的人。

②前面只有巴掌大一块天。

③黄豆大的汗珠只往下淌。

④村里来了一个军人装束的人。

这种动词、形容词前边的名词,都含有比喻意义。“渔民打扮”指“如同渔民一样打扮”,“巴掌大”意即“像巴掌那么大”,“黄豆大”、“军人装束”。同样是这种形式,这些名词被用来说明动作行为“怎么”、“怎样”的,并且有很强的比喻色彩。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形式,不同于前面几种类型。前面几种名词作状语形式,名词和动词、形容词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这种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如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会因对句子结构关系理解不同而造成歧义。因此,现代汉语中使用这种名词作状语时,往往在这个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上“像……一样”、“……似的”等格式表示比喻,形成了名词作状语的变异形式。如:

①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条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②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在这种名词作状语中,要借助其他介引成分。名词直接作状语,在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经常见到,如“大声说、小声说、高声朗诵、厉声批评、快步走、棒打、拳打脚踢、泥塑玩具、象牙雕刻、炮轰”等。一些古汉语中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形式,由于句子的浓缩,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一个合成词了,如“瓜分、蚕食、席卷、囊括、响应、瓦解、云集”等。

上面把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常见类型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常见类型作比较,从中能看出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过程。名词作状语古今汉语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使用更广泛一些,形式也更丰富一些。比如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对人的态度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因为这种“名+动”的结构形式容易误解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影响交际效果,因而被淘汰了。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规范性很强,它被限定在一定意义的范围内。现代汉语中使用起来灵活得多了,有时候,在名词后面加结构助词“地”。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已相当普通,如:

①要历史地看问题。

②她本能地换一个乳房给孩子吸吃。

这些作状语的名词,并不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借助结构助词“地”达到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目的。尽管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形式有所变异,特别是受外来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但从汉语发展历程来看,名词作状语并非个别现象,也不是阶段性现象,它伴随着整个汉语的发展过程,从上古汉语的普遍使用到中古汉语中的仿用以及现代汉语中的继续沿用,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汉语中和其他有民族特色的语言结构形式一样,名词直接附着在谓词上作状语,形成一种整体结构,这和汉民族整合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思维的文化特征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折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