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意识是接收语言信息的微观基础

潜意识是接收语言信息的微观基础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灾面前,政府的作为是体现国家和政府形象的重要环节。作者的潜意识里面,在这样的事件面前,中国政府就是不尊重受害者、只求自保、敷衍应对的形象,后面的“事实”也就都是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发现而已。这表明,随着国家的日益完善,人们的潜意识在发生变化,国家形象在慢慢提升。
潜意识是接收语言信息的微观基础_塑造中国形象:东方智慧引领世界

二、潜意识是接收语言信息的微观基础

在了解了语言结构的重要性和知悉表述语言的侧重点之后,我们还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们为什么会对这样表述的语言产生良性的反应?这使我们对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所使用语言的作用方式的微观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宏观语言运作方式背后是国家形象塑造者和一个个的公民个体,宏观的规律也应该能够落实在公民个体的思考行动方式上。于是,这又把我们带回了关于人的潜意识的思考中。

人们之所以会对上述较为合理的语言运作方式产生良性的反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是潜意识的激发顺序不同,效果就会不同。

二是人的认知资源是稀缺的,人们会对那些主要和优先的信息产生较强烈的印象,而对那些相对次要的信息则很容易忘掉。

三是人们对合理性和合逻辑性的天然诉求。即人们通常会倾向于认同那些有道理的说法,而不认同那些表述的不清楚或者没有逻辑性、没有道理的说法。

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了前面讲述的语言表达时的三个侧重点。三个侧重点都可以从微观的个人反应机理这里找到相应的依据,从而提供了一条路径给我们思考,如何在潜意识的汪洋大海里面开发出构建国家形象所需要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表达。

(一)重视潜意识的激发顺序

前面曾经提到过一个比喻,如果说能够被理智辨识的部分是意识的话,那么不能够被理智所明确辨识的部分就是潜意识。意识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潜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只占冰山很小的比例,水面以下的部分才是冰山的最大部分。相比于意识的涓涓细流,潜意识简直可以说是意识源头的万丈冰山,就像冰峰的源头,只有融化成水的那部分才能流出可辨识的痕迹,发展成溪流。意识也一样,只有那些被激发出来的部分才成为可以辨识的意识。所以,人的潜意识里有很多东西,它们都可以被激发出来成为意识。有的激发是自我激发,自我完成的;有的则是受外界环境和事务刺激而被激发的;还有一些则是通过与他人接触,被他人的言行所激发的。

既然有那么多的潜意识可以被激发成为意识,那么哪些能被激发出来,哪些先被激发出来就很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最想说的意思放在最前面和最首要的位置去说的原因,因为很多时候舆论的形成不是直接诉诸较为完整的理性,而是诉诸直觉和潜意识的应和,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后面改正就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而借助潜意识构建良好的第一印象则往往为后续的形象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里将再次提到荷兰对于空难的处理。2014年7月,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都是处理马航空难,看看荷兰和中国有何不同》的转载文章。差不多的时间,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上也图文并茂地出现了这篇文章。文章将2014年7月17日MH17客机的坠落和几个月前MH370的迷航事件做对比,主要试图分析中国和荷兰政府在空难的处理问题上表现有何差异。文章表示:“除了感受到无以名状的悲痛之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荷兰在处理该事件的态度和新闻导向以及荷兰民众的行为,与三个多月前的MH370迷航后国内的种种表现非常不同。”荷兰的新闻导向是谨慎的、理智的和尊重事实的,并体现了博爱和宽容;信息筛选和肖像保护更尊重人;民间组织整齐有序,互相帮助……作者虽然没有太多直接表达中国政府的作为,但是无疑中国政府在这篇文章里是被比下去了,正像有的网友调侃的那样,“看到标题我就知道中国又输了”。

天灾面前,政府的作为是体现国家和政府形象的重要环节。然而,政府和民众之间信息不可能是完全畅通的,所以,政府如何作为和民众如何评价之间往往是有出入的。但这种写作方式确实值得注意。因为文章较长,出来的较早,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往往这样的文章容易形成民众对这个事件意见的基调。这种文章的写作方式是先入为主式的,心中先有一个观点、一个意识,然后再给自己的观点寻找所谓“事实”佐证。作者的潜意识里面,在这样的事件面前,中国政府就是不尊重受害者、只求自保、敷衍应对的形象,后面的“事实”也就都是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发现而已。

因为就事论事来说,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在MH370迷航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不能说不好,政府行动、媒体全程报道、民众积极参与帮助,大家基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应该说不比荷兰政府做得差,有一些网友的言辞虽然激烈,但是其言论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中国政府以全国哀悼日悼念地震遇难者,就说中国政府强迫取消娱乐活动;荷兰全国哀悼,就说中国应该像荷兰一样拥抱普世价值。MH370坠毁时中国动用的救援物资开销占全世界的一半,很多人视而不见,反而说要是美国死那么多人早就向马来西亚宣战了……”

既然有人写出那种凡是外国的就是好的、凡是中国的就是落后的文章,就表明有人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中国是落后的、素质差的国家。任何公共事件的爆发都会不自觉地激发他们的第一个潜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评价公共事件的“标准流程”,任何事件的反思都会“上升”到中国体制的问题,被网友调侃为“公知体”。

“公知体”的存在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它们存在说明它们是有一定市场的。普通民众的情绪是极容易被它们所感染的,如果这种体例占据了新闻评论的主流,那么作为民众接收到的最早、最系统的话语,它们就会激发民众潜意识里相应的部分。民众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就会如同“公知体”描述的那样。

由此可见,重大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尽早地把握话语权是多么重要。把握住了话语权,一定要把最核心、最需要表达的意思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这样才能激发民众心里相应的潜意识,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以这个事件来说,首先要把握住第一个相对重要的话语权,不要让“公知体”的文章占据先机;其次,抓住先机表达最想表达的意思:中国政府将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地解决问题。好在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言行在这件事上是努力保持一致的,政府的作为民众是看得到的,所以网上很多民众主动拒绝接受这种“公知体”的观点,主张实事求是。这表明,随着国家的日益完善,人们的潜意识在发生变化,国家形象在慢慢提升。

(二)抓住民众有限的认知资源

第一印象和第一个被激发的潜意识之所以重要,还跟人的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有关。所以,人们在接受语言说明的时候,往往只能接受有限的几个层次,层次太多或太难理解人们便不自觉地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是有稀缺性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内,人只能关注有限的几件事情,关注了这一件就很难关注那一件。因为人不是超人,也不是有超级内存和处理能力无限的计算机。但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有无限信息的,有着永远都接收和处理不完的信息。那么,具有有限认知能力的人如何和这个具有无限信息的世界联系交流呢?显然,人们更容易接收那些在自己生活中重要的和凸显的高质量信息,而且只能接收有限的层次。

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的缺乏,而是信息的泛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对自己重要的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站在国家形象塑造者的角度来看这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凝练自己打造的国家形象,并使这个信息在跟大千世界其他信息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多数人有限认知的视野范围之内。在这个语境下,民众有限的认知资源是一个值得争抢的目标,而其余各种信息是同国家形象信息争夺这个稀缺资源的竞争对手,这也跟国家形象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有关。

国家形象的问题,不是直接跟民众发生关系的问题,即民众一般都不是直接的政治活动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职业和需要关注的事情。民众本身更倾向于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领域中去,国家形象要想在民众心目中立得住脚,就需要争夺剩下的那些认知空间。而要争夺这部分空间,除了实事求是、符合民众心声之外,还需要简单个性、容易被认同和记住。

有效的做法是,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应该把信息汇集成简洁易懂的几个层次,而且层次不能过多。

2011年3月,日本爆发了8.9级大地震,除了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外,还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泄露。然而,日本的核电站泄露却引起了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民众的恐慌。一时谣言四起,说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而海盐可能会受到核污染。于是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掀起了抢购食盐的风潮。

这是考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时刻了。怎么做才能够制止这种集体慌乱的非理性行为,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这是各级政府要面对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摸清问题的根源。此次抢盐潮起于谣言,一是吃碘盐可以防辐射,二是海盐可能受到核污染。再加上一些投机商贩借机煽风点火。这样,个体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容易做出这种抢购的选择。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辟谣,然后再做些后续的工作。虽然很少能够看见政府完整的声明,但是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上流传的内容能够体现出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了工作。

常见到的报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辟谣的,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请专家对吃碘盐可以防辐射和海盐可能被核污染的谣言进行澄清;公布检测的沿海海水污染情况等。如“重庆市民抢购食盐,专家:吃碘盐防辐射不起作用”、“碘盐不防核抢购没必要,万州合川盐厂日产6000吨”这样的题目都传递了辟谣的信息。第二种是给民众以信心和保障,扩大食盐的生产和供给,让民众放心,知道不会缺盐。比如“渝盐业集团投放8320吨食盐,重庆供应已恢复正常”这样的新闻标题,就是给民众以信心的。第三种是打击投机者和煽风点火的商贩的,不能让他们借机扰乱市场秩序和人民生活。比如,“发改委:坚决打击造谣惑众哄抬盐价等违法行为”这样的报道就是对那些投机商贩的警告和威慑。如此一来,多管齐下,但又层次分明,逐渐给民众提供了权威和充足的信息,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和市场秩序保障,抢盐风潮才渐渐退却。

这样的三种行为和报道可以很明显地归纳出三句简洁明了的信息。第一,不信谣言;第二,盐有保障;第三,惩罚捣乱者。政府和媒体的行为无非要向民众传达这样的信息,把民众引上正常的轨道。三个层次,简洁明了,层次分明,而且没有更多冗余的信息。政府在制止抢盐潮的过程中也在民众心中获得了办事有方、关心民众、敢于和善于负责的良好形象。可见抓住人有限的认知资源,并成功地输入层次分明的有效信息,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官方语言要具有合理性和合逻辑性

另一个与人的潜意识和国家形象塑造相关的话题是人潜意识中潜在的对合理性和合逻辑性的诉求。最直白地讲,要别人相信你说的话,最起码的要求是你说的话要有道理,不能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如果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前后不一致,或者跟国家形象相关的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出现含糊其辞、前后矛盾的做法,那么民众通常会认为这是国家能力不足的表现。

说话除了注意要有层次之外,还要注意每一个层次的表达都要清晰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或者违背常理,也不能一层意思没有说完就跳转到另外一层意思,在不同的意思之间跳来跳去,但每层意思都没有表达清楚。更不能含糊其辞,敷衍塞责,因为这种逻辑不清,是典型的愚弄民众、不尊重民众意见的表现。

2009年发生在云南晋宁县的“躲猫猫”事件可以说是说话无逻辑、无道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因涉嫌盗伐林木被关在晋宁县看守所的李荞明,被同在监押的张厚华、张涛等人多次蒙住眼睛进行殴打,最终被殴打至撞墙倒地昏迷,送到医院,经抢救未果死亡。这是一起牢头狱霸势力将人殴打致死的暴力事件,然而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结论却是李荞明在和狱友进行“躲猫猫”游戏的过程中,与狱友发生一些摩擦,被狱友不小心踢开并撞到墙角上,意外死亡。一开始,该县检察机关也表示没有发现该县的公安机关有什么渎职失职的地方。

直到这件事情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云南省检察机关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躲猫猫”事件的真相。法医鉴定李荞明是因被多次钝性外力打击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的。参与殴打的牢头狱霸势力在将李荞明殴打致死后串通起来编造了李荞明在玩“躲猫猫”游戏中不慎自己撞墙意外死亡的故事。而晋宁县公安机关为了使自己免于背负失职渎职的责任,在没有深入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就草率接受了这个“躲猫猫”意外死亡的结论,并公之于众。这是敷衍塞责、逃避责任的做法。好在事情借助网络舆情查清之后,有关部门和个人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此类事件得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舆情和政府的互动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却大打折扣。即使事件最终解决了,人们还是会对政府表达出强烈的失望之情。

首先,在看守所牢头狱霸势力随便打人,这本身就是公安部门的失职。其次,如果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当地公安部门和检察机关能够调查清楚事实,还死者一个公道,并承认自己的过失,接受惩罚,也还算敢于承担责任。但是当地公安机关给出了一个简单到接近荒唐的理由:玩“躲猫猫”游戏意外死亡。一个成年人在一个有人看管、戒备森严的地方玩一个小孩子都会玩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隐患的游戏,竟然可以身亡。这不但是不承认自己错误的问题,简直是无视民众智力的行为,背后透露出公安部门对生命的冷漠。如果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目中无人、高傲自大、对民众死活视同儿戏的权力机器,那么这将是对这个国家形象的极大损害。

当地公安机关的做法无疑是在说,这个人死于意外,我们这里很有秩序,这个人的死跟我们没关系。但是,“躲猫猫”能死人,有悖常理,普通人都知道这是极其不可能的事情。这不符合人们心中最低级的对于合理性和逻辑性的要求。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符合的敷衍塞责的行为,民众怎么会去相信呢?虽然你的信息也有几个层次,不过那是你为了使自己脱离干系生拉硬扯出来的层次,层次和层次之间根本不符合基本的逻辑。所以,这样的行为是失败的,是对国家形象的贬损,是对民众信心的打击。

潜意识的激发顺序、人有限的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人潜意识里对合理性和合逻辑性的诉求,这些都是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使用语言所呈现出来的宏观规律的微观基础,是从潜意识到语言组织,到受众心理,到国家形象树立的桥梁和路径。明白了这些前提,有助于我们明白为什么最重要、最核心的意思要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表达;明白为什么语言的表述要简洁清晰、层次分明,而且还要在极其有限的几个层次里表述重要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语言只有层次还不够,还需要以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方式组织这些层次,以便和民众的心理预期相呼应。

这里有必要对这种微观基础做一点补充说明。这些微观的前提,并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先验真理,而是理解那些宏观规律的必要假设。其原因就在于国家形象作为民众生活的浸润环境而非直接对象,其塑造过程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塑造国家形象不可能完全依靠理性,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夹杂了意识的和潜意识的、感性的和理性的诸多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上文试图揭示的这些微观基础才是理解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语言作用规律的一把钥匙,才能据此制定出适当的形象塑造策略和危机处理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