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观消费经济分析

微观消费经济分析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微观消费研究消费者如何将其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研究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征税会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减少商品的购买量,降低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由于消费边际倾向是递减的,因而,随着收入增加,储蓄增加的比例是递增的。

居民(个人或家庭)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居民作为供给主体,通过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而获得报酬;另一方面,居民作为需求主体,利用可支配收入向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自身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微观消费研究居民作为需求主体的行为,实质就是研究消费者的资源分配问题。具体而言,微观消费研究消费者如何将其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研究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消费者的行为极大地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消费信贷和居民投资也成为微观消费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消费和储蓄

(一)居民消费行为

居民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动机支配的,而消费动机又源于消费需要。根据消费需要的层次性,消费需要可分为三类:一是生存需要,即人们为维持生存而对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服务的需要;二是发展需要,即人们为提高和发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产生的消费需要;三是享受需要,即人们为追求生活享受而产生的消费需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居民为满足自身消费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要受到收入、价格、税收、商品、社会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居民要用货币收入来购买消费品,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量,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最根本因素。具体说来,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时,居民消费每种商品的数量及其消费支出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一般说来,当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对商品的消费量会增加。当收入提高时,对某些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较快,而对另一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增加较慢,甚至对有些商品的需求还会减少,因而会导致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收入变化与消费需求变化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通常用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二是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已定的情况下,居民将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或者说居民的消费倾向,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三是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会影响其当前消费。如果居民预期未来收入提高,他可能以消费信贷的形式用预期的收入进行即期消费;如果预期未来收入降低,他可能会增加储蓄,以支持未来的消费水平。

第二,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说来,居民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购买量与该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成反方向变动的。价格上升,居民购买量下降;价格下降,则购买量上升。价格变化与需求变化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通常用需求价格弹性来衡量。而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受商品的可替代性、用途的广泛性、对生活的重要程度以及该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税收因素的影响。税收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税收对消费的收入效应。政府征税会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减少商品的购买量,降低消费水平。如个人所得税、利息税等税种会导致产生这种效应。二是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政府对某些特定商品征税,会导致被征税商品价格相对上涨,从而导致消费者减少对征税或高税商品的购买量,相对地增加免税或低税商品的购买量,这就产生了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比如对少数商品征收的消费税,就具有引导居民调整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目的。

第四,商品因素的影响。一是商品本身的性能、质量等特征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只有当商品的性能、质量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时,消费者才会购买这种商品。二是商品的购买、使用条件以及售后服务也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购买条件包括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购买方式等,反映购买的便利程度;使用条件主要指与商品消费相关的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显然,与消费相关的购买、使用、售后等环境条件越优越,就越能诱发消费者的消费愿望。

第五,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因素中,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属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往往在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比较相近,容易在消费支出方面进行仿效和攀比,从而形成该阶层共同认可的生活消费方式。而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因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方面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当然,较高社会阶层的消费方式对较低社会阶层的消费方式也会存在较强的示范效应。从社会文化来看,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因为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不同,消费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比如,西方文化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表现在消费上,就是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上比较突出个性,推崇“及时行乐”,储蓄率较低;而东方文化强调社会价值,在消费上从众心理比较普遍,喜欢“攒钱”,储蓄率较高。

(二)居民储蓄行为

居民储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储蓄含义;而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它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实物资产等多种形态。广义的居民储蓄实际上包含了居民投资,考虑到本节后面将专门阐述居民投资行为,这里仅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居民储蓄行为。

居民储蓄表面上源于收入超出消费的节余,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的消费,是居民对于可支配收入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分配,因此,储蓄决策是一种基本的经济选择行为。储蓄行为是受储蓄动机支配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居民储蓄动机多种多样。根据储蓄动机的不同,可以将储蓄分为多种类型:①预防性储蓄。储蓄动机是为了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类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未来收入的下降、看病和意外事故的花费等,可称之为谨慎动机。②生命周期储蓄。储蓄动机是为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时的消费做准备,以实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③目标储蓄。目标储蓄是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比如购买住房、汽车、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等而进行的储蓄,在受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这类储蓄意愿更强烈。④遗产储蓄。储蓄动机是为了给子女留下一份遗产,通过减少自己的消费支出,来提高其子女未来的消费水平。

居民储蓄行为除受储蓄动机支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可支配收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由于消费边际倾向是递减的,因而,随着收入增加,储蓄增加的比例是递增的。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人们的预防性储蓄。从我国情况看,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且保障水平较低,导致人们为应付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而增强储蓄倾向。此外,由于我国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改革,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不断提高,也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储蓄倾向。

第三,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关系到居民的投资选择。如果资本市场比较健全,具有多元的投资渠道,风险可控且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话,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反之,高于消费的收入就只能以低收益、低风险的储蓄形式存在。

第四,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观念作为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是一定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传统的“量入为出”、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会导致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而注重享受、认同超前消费的消费观念,则会导致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甚至参与信贷消费。

二、消费信贷和投资

(一)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用于购买特定消费品(或服务),并以未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一种贷款。消费信贷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消费者而言,消费信贷使消费者的当期消费不再依赖于当期收入,而与预期收入和他拥有的财产联系起来,使消费者能从一生的角度来理性安排消费和储蓄,从而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就金融机构而言,消费信贷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金融业务、拓宽银行资金运用、分散和控制经营风险。就宏观经济运行而言,消费信贷的发展,有利于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按照贷款资金的用途,常见的消费信贷种类有:①住房贷款。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普通住房的贷款,是消费信贷最主要的品种。住房贷款一般贷款期限较长,通常为10~30年之间,以住房本身作抵押,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还款。②汽车贷款。汽车贷款是金融机构或财务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的贷款。由于汽车属于折旧率高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贷款期限一般为1~3年,属中短期贷款,贷款金额最高一般不超过所购汽车售价的80%。③教育贷款。教育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在读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法定监护人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就学资金需求的贷款。贷款期限一般为1~6年,所贷资金用于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根据贷款性质的不同,教育贷款可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④旅游贷款。旅游贷款是金融机构为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旅游活动的贷款。

在日常生活中,信用卡贷款是消费信贷最为流行的方式。信用卡是由银行或非银行信用卡公司发行,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一种消费信贷方式。如果持卡人在规定的免息期内归还消费的全部金额,则不用支付利息;但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清全部消费金额,则需要向发卡机构支付较高的利息。信用卡消费因具有安全、方便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获得免费的金融服务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影响消费者是否进行信贷消费的因素主要有:①消费的时间偏好。时间偏好是指消费者在当期消费或未来消费的选择时更偏重当期消费,认为当期消费效用高于未来消费效用。因此,消费者的时间偏好越强,进行消费信贷的愿望就越强。②消费者的收入。消费信贷的需求是建立在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且预期收入增加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消费者的还款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无法还本付息,从而产生消费信贷的风险。③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与消费者的消费信贷意愿是负相关的。利率越高,消费信贷意愿越低;利率越低,消费信贷意愿越强。④资产价格。当消费信贷的资产价格趋于上升时,为减少未来消费时的支出,消费者会倾向于借贷消费;当资产价格趋于下降时,消费者会倾向于延迟消费。

由于消费信贷面临收入支出、利率、资产价格等方面变化带来的风险,因此,消费者需要对自身的资产与负债进行积极的管理,以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二)居民投资行为

居民投资是指居民为取得一定的收入,将自己的货币收入转化为资产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通过个人支出取得一定收入的经济行为。居民投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居民投资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消费,虽然投资需要支出货币从而牺牲现在的消费,但投资可以获得收入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二是投资有风险,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权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投资渠道、引导居民理性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第一,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主要由劳动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三部分构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需要大力拓宽投资渠道,充分调动居民投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居民手中存在大量闲散资金,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可以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解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第三,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在发育成熟的居民投资市场中,只有那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才能获得充裕的资本供给,而那些得不到投资者认可的效益低下、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则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居民投资市场,积极培育居民投资行为,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类型主要有:①证券投资。这是以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居民进行证券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股息红利、买卖差价等收益;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发行各类证券获得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与其他投资相比,证券投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尽管投资人让渡的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仍拥有其所有权,但投资人本人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证券投资在证券市场上可以随时转换为居民所需要的货币资产,因而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三是由于金融投资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各种突发事件等都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②房地产投资。这是居民为取得租金收入或房地产升值收入而购买房地产的一种投资方式。居民购买住房,除了用于满足自己居住的消费需求外,还可以抵御通货膨胀满足保值需求,用于出租、转卖等获得投资收益。住房投资是投资者最为重要的实物投资,也是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住房投资所需投资金额大,转让时交易成本较高,变现的时间较长,流动性弱。③保值商品投资。这是居民以金银饰品、宝石、古董、邮票、名人字画等保值商品为对象的投资,居民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或获取该种商品因稀缺性而不断升值的价值。这类投资需要投资人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业务专长,转让时交易成本较高,流动性较差。

居民选择何种资产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的有:①投资收益。居民在选择资产形式时,首先会考虑投资收益。哪种资产形式带来的收益高,居民就会倾向于选择哪种资产形式。由于居民比较的是实际获得的到期收益,因此,还需要考虑获得收益的时间、交易费用以及税赋政策等。②投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未来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任何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都会考虑风险问题。当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相同而风险程度不同时,投资者会选择风险程度最低的资产形式。由于大多数人厌恶风险,因此,投资者在承担较高风险时,会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③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一般是指资产转化为货币资产的难易程度。由于流动性偏好,在同等条件下,居民倾向于选择流动性强的资产形式。一般而言,银行存款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证券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居民房产等实物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居民在进行投资选择时,会根据自身需要和投资对象的特性,综合考虑收益、风险、流动性等因素。最理想的投资对象是收益率大、风险性小、流动性强的资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