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外宣翻译现状的建议

中华传统文化外宣翻译现状的建议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学学派林立,学说纷呈,本研究只是对这些理论学说进行蜻蜓点水般的借用,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外宣翻译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外宣翻译都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目前国内出现轻中文重英语的倾向,这非常不利于外宣翻译的稳步发展。

传播学学派林立,学说纷呈,本研究只是对这些理论学说进行蜻蜓点水般的借用,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外宣翻译的视角。笔者对传播学原著的阅读较少,对传播学领域众多学说的研读、吸收和借鉴还比较粗浅,所探讨的观点可能不够完全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此外,外宣翻译研究特别需要实证研究,而本书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将加强方法论学习,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一些实证性的研究。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不同国家、地区和人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将会日益频繁,提供更多的“中国关键词”,“讲中国的故事”,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核心文化,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是我们外宣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期待译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热忱。

值得一提的是,外宣翻译都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目前国内出现轻中文重英语的倾向,这非常不利于外宣翻译的稳步发展。外文出版社英文专家保罗·怀特也从翻译的角度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由于外国受众对中国的文化、习俗尤其是古代传统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很多东西让他们费解。现在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趋于一致,外国人也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了,但是只有很少的翻译者明白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疑惑在哪里。相当多的翻译者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都知道得很少,这很遗憾”(转引自杨雪莲,2010:167)。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有必要加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核心文化的掌控,做到两手(中文、英文)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目前我们的外宣翻译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家和各级外宣机构也大力支持外宣翻译的发展,但在新常态下我们更需要认清形势,认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提升译者的专业素养和译德建设,加强翻译行业和翻译教育发展,构建对外话语融通体系,提高外宣翻译的有效性,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正如翻译总是充满着遗憾一样,本书的撰写和成文也是充满着各种遗憾,总觉得还有很多的东西都没有来得及落成文字。这些空白只能留待日后再研究,直至内心越踏实,思想越充实。

【注释】

[1]之所以说是correct translation,主要是指其在语言层次和文化层次上的基本到位,虽然并非perfect,且与“信、达、雅”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从译语读者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来看,可以说是一种正确的翻译。

[2]modify:to change something such as a plan,opinion,law or way of behavior slightly,usually to improve it or make it more acceptable.From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from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efine.asp?key= 51413&dict=CALD.

[3]详见(1)微信公众号“侃英语”,《关于“洪荒之力”的英文怎么说,最开脑洞的一篇解释在这里》(2016-08-12原创),作者谢侃。(2)微信公众号“中国翻译研究院”,《如何让外国人看到那个“洪荒之力”》(2016-08-12原创),作者FW。

[4]释义来源于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antediluvia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