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

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维诗《鹿柴》: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自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译学界开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反映出西方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视野。有鉴于此,本文以王维《鹿柴》诗作个案研究,通过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应和上述理论主张,希望能对我国译学研究有所启示。

王维诗《鹿柴》: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

自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译学界开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反映出西方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视野。这场革命以文化转向、理论渗透、学科整合为特点,其理论追求正是德里达所谓的“视野融合”。它告别传统的“翻译语言观”,转而将翻译视作文化现象,微观的结构描写遂让位于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

德国哥廷根学派曾经指出:“文学翻译即是文学作品阐释的翻译,它将受制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既是某国文学语言的一部分,亦是一种文化活动,必将有贡献于该国文化遗产,并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弗兰克(Armin Paul Frank)甚至呼吁建立一种译学研究的整合理论(2),这种理论无疑为当代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索契机和本学科所急需的学术洞察力,也为我们进行范式变革,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学品位,强化思想的穿透力,用知识、思想、学术刷新范式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有鉴于此,本文以王维《鹿柴》诗作个案研究,通过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应和上述理论主张,希望能对我国译学研究有所启示。

王维(701—761),字摩诘,“其诗众体兼擅,尤工五律、五绝。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3)涉笔着墨不多,而意境高远。“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澄澹精致,闲远自在;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诗源辩体》),此为意逆之语,良非虚言。

王维兼信南北二宗,尤重北宗,亦兼擅儒、禅与老庄,其名、字即均取自佛家《维摩诘经》。品其诗文可见于佛家名相精审明辨,良非炎附之辈。佛家倡“空”,故王维诗多有“空悲”之感;道家主“无”,故其诗亦具“无为”之味。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化合,包蕴禅、诗、画三境。又因饱蕴禅寂意味,故有清人王世禛谓王维诗“字字入禅”(《蚕尾续集》卷二)。王维诗多以“动静不二”之说深契禅理,又以“喧静两皆禅”涵摄禅意,更以“无言独化”暗寓禅机,故而禅趣淡然。

王维精通音律,却于音律之中涵摄禅韵。其诗“字字入禅”,喜用空、静、澹、远、闲、禅、寂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因以禅韵盎然。如“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春日上方即事》)、“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爱染日已薄,禅寂日以固”(《偶然作》六首之一)等,细细品来,皆以禅韵取胜,故有贺裳云:“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

《鹿柴》(4)诗录于《辋川集》。兹参引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明朝王鏊撰《震泽长语》云:“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清人方东树撰《昭昧詹言》云:“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画。”《鹿柴》诗着意描写山里之禅寂和幽美,诗境烘托“返景”,却以逆笔得趣。诗人意在写静,却摄取了两个极为细微的动态意象:空山人语和夕阳返照。遂使瞬间的动感生出无限的禅寂,与禅家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并无二致。把玩全诗,乃见《鹿柴》深得禅理,饱蕴禅寂韵味,籀读之间,良可“启道心,浣尘虑”,“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境浅说续编》)。

《鹿柴》诗用字训诂析义:(5)

一、二句:阴生——空山人语响;第一行出现“山”字,经训诂可知:山——石聚;阴含阳,故石凝为山,此“阴生”之象。

三、四句:阳归——深林入返照;第三行出现“林”字,经训诂可知:林——木聚;木生火,阳摄阴,故木聚为林,此“阳归”之象。另,第三、四两行出现之“景”、“照”、“深”三字均“从火”(这三个词义近英文词empyreal,意为“formed of pure fire or light;belonging to highest heaven”),亦是旁证,可证此“阳归”之象。

另,诗中遣词交相融摄,互文互指,亦共同构成原诗底蕴。如:

img2

原诗义理训释:

经训释,可知“内息”二字回应佛家“定—慧”二法,弥漫并涵摄全诗意境。此即王维追求之禅寂,其间正饱蕴着深永的禅趣。因“静”而“空”,因“空”而“寂”,此如苏轼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因“静”而可“了群动”,因“空”而可“纳万境”,此间禅理为“动静不二”、禅意为“喧静两皆禅”、禅机则以“无言独化”为妙谛,暗含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物理天趣,直似禅家“语默不妨禅”,以破“意障”、“理障”和“言语障”,故而王维《送璇上人诗序》说:“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此即禅家北宗“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荷泽神会禅师语录》)之境界,亦入默照禅“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宏智正觉《默照铭》)之不二法门。此种禅融摄达摩“壁观禅”和一般禅家所习见之“回光返照”(6)法,遂成北宗禅法,对王维影响很大。

原诗写傍晚景象,旨在“一念之念”,显系“无言独化”、潜心默会之果。第一、二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心存山野,寓意暗合“鸟鸣山更幽”之意境。“不见人”喻指“山空”。“人语响”,空山人语,空谷传音,愈见山空,愈显山寂,愈悟山静。人响可以破空、破静、破寂,旨在“禅寂”。

第三、四两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暗含禅家“回光返照”之妙谛。两行重在描色,其时色晦色浓,意境与“霜重色愈浓”同。写法与上两行一样,深林返照,愈显林密;青苔生辉,愈见林晦。

显然,全诗禅理、禅意皆以“动静不二”、“喧静两皆禅”为转移。空山传语,浑觉空山人语响,听觉还似一片空无,以有声(动)反衬空寂(静),寂、静连类以比,以“静”为主题;深林入返照,林间一抹夕阳余晖,以日光“反照”(动)幽暗(静),更显深林之幽,林下青苔,更见深林不依阳光。四下里视觉晦暗,更显冷寂,幽、静连类以比,以“幽”为主题。

此诗包蕴禅、诗、画三境,“无言而有画意”。第一、二行“凝心入定,住心看净”,印证佛家一个“定”字;三、四两行“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证悟佛家一个“慧”字。前两行以“阴、静、水”一气灌注,后两行以“阳、幽、火”涵摄众义。真的是“字字入禅”,禅韵深永,堪可细细玩味。

王维诗《鹿柴》之英译(7)解析:

下面即以上述义训为依据解析《鹿柴》诗之英文译本。目的不在评判译诗之短长,而在据此以观“诗式”、“诗意”、“诗韵”之文化流变及其多维阐释。维因伯格说:“诗之生命在译品迭出,变动不居。诗无路可走,便死亡了。”(8)此亦“诗无达诂”要旨之现代阐释。

By James J.Y.Liu(1962):

On the empty mountain no one can be seen,

But human voices are heard to resound.

The reflected sunlight pierces the deep forest

And falls again upon the mossy ground.

译诗评注:刘若愚之译诗恪守原文,但第一、二行很不流畅,上下起伏不定,犹如病人正喘气不已,第三行便开始大口喘着粗气,至第四行则“砰”的一声重重砸在满是青苔的林地之上。译诗第一行用can be替代读者心目中所期待的is,则将王维原诗之“定指词”(specific)改为“浮泛之语”(general),另用empty译“空”,其意为“having nothing within”,只有“物理”,没有“禅趣”。第二行之human voices借自艾略特,几近赘词;resound一词见于19世纪,用之仅可和ground叶韵,别无它意。“一束阳光可能会穿透深林”,但“曲光”(reflected sunlight,字译“返景”)却很难说。译诗第三行原文“日暮时分”和“返景入深林”之意已荡然无存。另,用pierce译“入”,其字义为“to force a way into”,用字偏重,亦无禅趣。第四行则去掉“清(green)”字,加上了一个“地(ground)”。刘译之长处在没用I和习见之评述文字,于保留原诗“物理”之外,尚有“天趣”存。

By Burton Watson(1971):

Empty hills,no one in sight,

only the sound of some one talking;

late sun light enters the deep wood,

shin ing over the green moss again.

译诗评注:译者Watson尤长于翻译中国和日本古典诗歌。其特点表现为:契合原意(absolute precision),精审凝练(concision),惯用日常平实之语(the use of everyday speech)。译诗以两字换原文首行两字,不见冠词和“申引之论(explanation)”。所用意象“了无挂碍(direct)”,一如原诗。译诗4行,每行6词,共24个英文词,以迻译原诗20个汉字,但字字迻译却不泥于原诗,如电报语言之惜墨如金。迻译中国古诗,其难莫过于“朴质无文(simplicity)”。汉诗一如各国古诗多工于“对仗排比”,而不仅仅在调式、韵脚之铺排抑或遣字造句。比如此诗,即充分体现了大千造化之二元(阴阳)特征,而又尤以第一、二行最为明显:“人踪不见(see no people)”却“耳闻人语声(but hear people)”。原诗甚至还两次用了同一个“人”字。译诗紧追原诗,却于不经意间完整保留了原诗之对仗属性(如no one/some one,靠重复使用one而达到这个目的;再如原诗之“景”和“照”两字同义,译诗出之以sun light/shin ing,也几近原文)。

By Wai- lim Yip(1972)

Empty mountain:no man is seen,

But voices of men are heard.

Sun’s reflection reaches into the woods

And shines upon the green moss.

译诗评注:身为批评家,叶维廉曾撰文评述中国诗学之于20世纪美国诗歌所曾发挥过的重要作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身为译家,他却差强人意,或因英语非母语之故。”(9)故而译诗所用no man is seen显得怪诞,而动词短语reaches into则因其兼有“人形”和“人性”(anthropomorphic)两个语义特征,无意间使主观的“人”进入了原诗澄澈的禅境,故此显得荒诞。和Watson一样,原诗一、二两行中之两个“人”字在译诗中得以再现。每行用6个英文词替代原诗5个汉字,但和Watson不同的是,译诗漏掉“深(deep)”、“复(again)”两字,随之译诗与原诗“内息之貌”皮相两离,佛家之“定”无由索解,则全诗禅趣或禅寂之意蕴也已荡然无存。

By G.W.Robinson(1973)

Hills empty,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

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译诗评注:很不幸,Robinson之译诗已成王维此诗流传最广的版本。首先,译诗凭空捏造了一位原诗没有的“叙述者we”,且将其变做复数“我们”,成为“一群人”,感觉像是一家子在“郊游”似的。由于we的出现,原诗丰盈之意蕴已严重减损。另外,原诗最后一字“上”被译者读作top,这个意象于林地毫无意义,因为按照这样的理解,要想把“青苔”作为垂直的物象看待,则观者一定得有缩身术变得很小才行。至于韵律安排,译诗则十分突兀,很不协调。

By Gary Snyder(1978)

Empty mountain:

No one to be seen.

Yet- hear

human sounds and echoes.

Returning sunlight

enters the dark woods;

Again shining

on the green moss,above.

译诗评注:这无疑是最好的译文之一,其原因在Snyder终生与森林相伴,有这一份难得的经历,因此能和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文人一样“目想”原文充盈的诗情画意。原文已逐字译出,毫无增益,而译诗却仍然是一首道地的美国诗。译诗换被动式is heard为祈使性动词hear(10),使译文诗意盎然,却并不因此而与原文有丝毫悖离。一刹那间那诗情画意经译诗点染而出,意绪密契,这“一刹那”便是“现在”——当下之景。原诗第二行最后两字“语响”译作sounds and echoes,二意并出,让人叹为观止。但译诗结尾稍显突兀。“上”字译作above,且用逗号与诗行隔离,于是,人得变成岩石或蚂蚁什么的才能头顶(above)青苔。不过,我们也可抬起头来,在目睹青苔以后,再回首向太阳望去,而这正是“豁然开朗”(enlightenment)这个垂直意象的真谛之所在。Snyder曾经写到:“我之所以将‘青苔上’译作‘moss,above’,是因为其时夕阳斜照(故用‘复’字),正穿透‘深林’,给树上(而不是‘岩石之上’)的青苔抹上了一层余晖。”(11)问题的关键在于翻译活动既要在词典之间来回跃动,但更要围绕诗歌浮想联翩,连类以比,如是,则每读一诗,便是一次翻译,这翻译将直达读者,穿透他的心智和情感生活。又因境换情移,读者心境不同,则每读一次便是一次不同的阅读经历。人不可能两次阅读同一首诗,犹如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Snyder解诗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只出现在译诗的末尾,但就在我们的眼前此诗却突然“面貌迥异”(transform)。王维诗20个字面貌依旧,可诗却变化流转,生生不息。

巴斯涅(Susan Bassnett)与列夫维尔(Andre Lefevere)认为(12),真正意义上的译学研究必须在“打入文本”的同时也着力研究文本的“外部现实”亦即文本的“文化语域”(cultural context),这是因为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总是同时受制于上述内外两种语域(doubly contextualized),而外部语域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本来就天然地植根于两种不同的异质文化,翻译活动发生于某种文化语域、植根于某种文化同时又进入这种文化,故此译学研究从语词文本向文化语域转向,这便成了当今学术界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使这场革命契合范式建构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文化转向”的始作俑者们还特地拈出为形式主义者们奉为至宝的规则、规范、契合条件、直译说以及功能等值说等理论要素进行讨论,一方面应和传统的古典人文精神,一方面回应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文化转向潮流,所论多有创见,予人颇有启迪。

关于“规则、规范与契合条件”(rules,norms and appropriateness conditions),其创设的主要依据是形式主义者对于文本语言特征的片面强调。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将其理论模式硬性地规定为某些代不可易的规则、规范抑或契合条件,认为它们可以“施之四海”而皆准,却忽略了这些规则、规范抑或契合条件其特点是可以在主体间建立可以意会言传的媒介体系(intersubjectively mediated),而且,其主要功能却是要应和时代的变迁而对源文本进行适时的调整。根据这个观点,可以看出,王维《鹿柴》诗的上述几个译本即根据“通变”原则而对原诗作了适时的调整,其中,有关“诗式”、“诗意”、“诗韵”之文化流变及其多维阐释都尽可能地追求文化本质意义上的“圆览通观”,而不着意于“克隆”原诗。因此,可以说“规则、规范与契合条件”都会顺时而变,而“通变原则”才应是翻译抑或译学研究的一条“通则”。我国唐代释彦悰《后画录·阎立本》说:“变古象今,天下取则”,正合此意。

所谓的“直译说”在传统的意义上原是相对于“意译说”而言,但形式主义者却从形音义的层面过分强调其中的语言要素,却忽略了“直译说”在文化层面的合理与合法性。其实,植根于两种文化之中的源文本与宿文本其“元叙述”方式(如《鹿柴》诗中所流淌着的禅意、禅趣、禅境等)抑或“核心文本”(如王维的《鹿柴》诗)都会体现该文化中的某些基本价值信条,倘若两种文本在这一点上越接近,则由于文化本身的贯摄与渗透作用直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说,直译的文化动因应是作为民族文化内核的基本价值信条,宿语与源语在这一点上倘能做到“深层通约”,则直译便是题中应有之意。换句话讲,是否直译其前提是两种语言之间其文化内核是否存在“深层通约性”,倘是,则直译,倘不是,则意译。这无疑是对直译理论深层通约性的最好界定,对于我们理解上引Snyder的译诗无疑大有裨益。

至于“功能等值说”则与传统译论所强调的“信”(faithfulness)这条标准藕断丝连。追求“功能等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追求“信”,但是在语言学范式里,其理论视野因为囿于“信”与“等值”所谓的语言层面,却忽略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动态应和关系。换句话讲,翻译之所以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满足文化以及隶属于这种文化的各个族群和个体的需要,因需要不同,翻译就得进行相应的调适,因之其功能也必然有所殊异,这就必然与源文本所载荷并植根于其中的源语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疏离,这样一来,对于“信”或“等值”的信仰与追求便被自然地消解,故此白居易当年“文章合为时而作”的主张,只需易“文章”为“翻译”,便在这里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毫无疑问,在这种理论框架里,为要获得所谓的“功能等值”译者无疑会对源文本进行适时的文化整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视野的观照之下充分地满足“功能等值”概念现在所具有的全新内涵,而上引译文便无疑是基于这种理论原则而对原诗进行文化整容所提供的一些具体例证。

总之,以文化转向、理论渗透、学科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译学研究其所追求的宏观文化整合阐释已对国际译学界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王维《鹿柴》诗作个案研究,通过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应和上述理论主张,希望这种尝试能对我国译学研究的深度推进有所启示。

(原载:《外语研究》,2003年第4期,第55- 64页)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经韵楼藏版),1981.

[2](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Z],《四部丛刊》影旧抄本《司空表圣文集·卷二》。

[3](宋)刘辰翁评,王孟诗评[Z],清光绪五年(1879)巴陵方氏碧琳琅馆刻朱墨套印本。

[4](明)桂天祥批点,批点唐诗正声[Z],明嘉靖胡瓒宗刻本。

[5](明)李攀龙辑,凌宏宪集评,唐诗广选[Z],明凌氏刻朱墨套印本。

[6](明)李攀龙辑,叶羲昂直解,唐诗直解[Z],清博士斋刻本。

[7](明)李攀龙辑,袁宏道校,唐诗训解[Z],明万历四十六(1618)居仁堂余献可刻本。

[8](明)许学夷撰,诗源辩体[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校点本。

[9](明)王鏊撰,震泽长语[Z],《万有文库》本。

[10](清)徐增撰,而庵说唐诗[Z],清康熙九诰堂刻本。

[11](清)黄叔灿辑,唐诗签注[Z],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刻本。

[12](清)张文荪辑,唐贤清雅集[Z],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抄本。

[13](清)李瑛辑,诗法易简录[Z],清道光二年(1822)十二笔舫刻本。

[14](清)沈德潜辑,唐诗别裁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校点本。

[15](清)王世禛,蚕尾续集[Z](卷二).书西溪堂诗序。

[16](清)贺裳撰,载酒园诗话又编[Z],见《清诗话续编》本,郭绍虞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7](清)方东树撰,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18](清)阮元撰,经籍籑诂[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

[19](近人)俞陛云撰,诗境浅说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20]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1]辞源[Z],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22]赵殿成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3] Bassnett,Susan& Andre Lefevere(eds).1990.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Pinter.

[24] Derrida,Jacques.1985.The Ear of the Other:Textsand Discussions with Jaques Derrida[M].ed.Christie McDonald,trans.Peggy Kamuf.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5] Gentzler,Edwin.1993.Contemp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New Yonk:Routledge.

[26] Weinberger,Eliot.1987.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M].Wakefield:Moyer Bell.

[27] Yu,Pauline.1980.The Poetry of Wang Wei:New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注释】

(1)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N.Y.:Routledge.1993:184.

(2)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N.Y.:Routledge.1993:184.

(3)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4)参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鹿柴:王维辋川别墅中之一处。柴:音义同寨。即篱栅,用带枝杈树木植地,形似鹿角,故称鹿柴。

(5)参(清)阮元撰《经籍籑诂》,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经韵楼藏版),1981年;《辞源》,商务印书馆1915年。

(6)比较《鹿柴》诗第三行“返景入深林”中之“返景”二字,或可谓禅家“回光返照”之诗化表述。另外,“返景入深林”意近英文词vista,其定义为“view seen through rows of objects,as trees= the trees through which the view is seen”,或可用此词即差可迻译王诗要旨。

(7)以下五首英文译诗均取自Weinberger,Eliot.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Wakefield:Moyer Bell.1987.

(8)Weinberger,Eliot.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Wakefield:Moyer Bell,1987:1.原文为:“Great poetry lives in a state of perpetual transformation,perpetual translation the poem dies when it has no place to go.”

(9)Weinberger,Eliot.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Wakefield:Moyer Bell.1987:27.原文为:“As a translator,he is less successful,perhaps because English is apparently his second language.”

(10)此即中国古典诗学所谓“活字”。参刘淇《助字辨略》(中华书局1954年本)和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77年本)。

(11)Weinberger,Eliot.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Wakefield:Moyer Bell.1987:43.

(12)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eds).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Pinter.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