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现实性的特征

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现实性的特征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小张和小李之间发生言语交际行为,这些事物就会受到激活而成为环境因素参与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同时也把各自的现实性赋予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以,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具有的现实性不仅体现在它与言语交际行为的相互对应和一致的关系上,而且反映在它的构成材料来自于现实存在的外在和内在的环境因素这一基础上。不言而喻,言语交际行为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现实性的特征

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性指的是:影响言语交际行为的环境因素是不以交际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任何一次言语交际行为都是在相应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进行的。只要有言语交际行为发生,就必定有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与之相应的存在;离开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任何言语交际行为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存在于言语交际行为的过程之中,并且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发挥着各种话语作用。就言语交际环境的可能因素而言,它们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就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而言,不论交际者主观上是否愿意,心理上是否能够意识到,只要他(她)参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并在这一现实构成的作用下做出具体的言语行为。

首先,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性体现在言语交际环境与言语交际行为之间的相伴相随的对应和一致的关系中。环境与行为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言语交际行为来说,言语交际环境是其发生和运行的条件。构成这一条件的因素可能来自外在的客观存在,也可能来自内在的主观存在。离开了这一环境条件,任何言语交际行为都不可能发生或运行。而对于言语交际环境来说,言语交际行为是其现实构成的诱因。任何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都是因为或者为了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或运行而实现的;没有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任何环境因素,不论它们来自外在的客观存在,还是来自内在的主观存在,都不可能成为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而一旦有了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就一定存在与之相应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一旦有了具体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也就一定发生了或即将发生与之相应的言语交际行为。从言语交际行为的现实性,我们看到了与之对应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性。

例如:一天下午,在某学生宿舍,小张正在打扫宿舍卫

生,小李正在阳台晾晒刚洗的衣服,另外两个同学午睡还没有起床。由于没有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宿舍里的一切,包括外在于几位同学的客观事物和内在于他们的主观事物,此时都只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还不是言语交际环境的构成因素。突然,小张看见小李把他刚拖干净的地板弄脏了,心里感觉一阵不悦,便低声埋怨道:“你怎么搞的?我刚拖干净,你又弄脏了。”小李看了看被自己弄脏的地板,不好意思地低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拖干净。”随着小张和小李之间的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原来只是一般意义而存在的事物受到激活,并在二人主观能动的认知作用下,参与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对他们的言语行为产生着话语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个案中,尽管没有小张与小李的言语交际行为,室内当时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般意义的存在,但是它们都是不以二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无论小张和小李主观上是否愿意,心理上是否能够意识到,这些事物或者外在于她们而存在,或者内在于她们而存在。它们的现实存在为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提供了材料基础。一旦小张和小李之间发生言语交际行为,这些事物就会受到激活而成为环境因素参与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同时也把各自的现实性赋予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以,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具有的现实性不仅体现在它与言语交际行为的相互对应和一致的关系上,而且反映在它的构成材料来自于现实存在的外在和内在的环境因素这一基础上。

不言而喻,言语交际行为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具体的场合,人们利用语言来完成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其现实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言语交际行为的完成离不开作为媒介的语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离不开交际行为的主体。既然言语交际行为要以语言为其媒介,那么它就难免受到语言单位之间的运行所出现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既然言语交际行为发生在具体时空,那么它就难免受到来自现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既然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人际行为,那么它就难免受到来自交际主体身上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与言语交际行为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需的信息材料来自三个系列的环境因素:话语系列、现场系列和主体系列。这些系列的环境因素之所以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是因为它们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发生了关联,并对言语交际行为的进行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它们不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发生关联,就不可能成为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需的信息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具有的现实性也是与言语交际行为的现实性密不可分的。

如前所述,言语交际行为是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离开了语言符号系统,人们仍然可以进行彼此的交际,例如身体的动作,烽火台的烟火,击鼓的声音等都可以实现人们之间的交际。但是这些交际已经不是言语交际,原因很简单:它们的媒介不是语言性的。只有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交际才是言语交际。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语言是以话语的形式出现的。通过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语言转化成为具体的话语。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语言系统的不同单位之间相互运行,并形成了制约或决定相邻单位的具体条件,即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在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同时,这些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也赋予了它现实性的特征。那么,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是如何获得了现实性的特征,又如何把现实性的特征带给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

从个体的话语与民族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是从语言的结构系统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的特征。语言是一个社会性的现实存在。它是社会的一个产物,又是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就不可能有语言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没有语言的存在和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存在的现实性决定了语言存在的现实性,而语言存在的现实性也决定了社会存在的现实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他(她)的每一具体话语都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它不仅仅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结果,更是个体遵守语言结构规律的结果。离开了语言提供的材料,离开了语言结构的规律,或者违反了语言结构的规律,个体是无法说出交际对象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的。经过个体对词语的选择和对语法规则的遵守,语言的现实性在个体的话语中得到了具体反映,社会的现实性也在个体的话语中得到了具体反映。既然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是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运行而形成的环境因素,其中必然带有语言和社会的现实性特征。一旦这些环境因素参与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它们身上的现实性的特征也被带进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之中。

在语言的结构内部,各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F·索绪尔,1916)。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这些关系是以话语结构成分之间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的形式得到具体表现的。例如,同一话语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和不同词语的同一所指关系就是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运行也是如此。一个句子的词语和结构的选择会受到与之关联的其他句子的词语和结构的影响,同时又可能影响与之关联的其他句子的词语和结构的选择。话语中的句子都是以其他句子为语境条件的,同时也都是其他句子的语境条件。可以说,话语系列的语境因素是对语言系统的现实性的一种反映。西img10光正甚至认为,“语境本来就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西img11光正,1991)

只要有言语交际行为发生,就会有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而只要有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就会有现实性的特征反映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是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体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各类语言考试中,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现实性的特征,甚至被用来设计综合填空的试题。利用上下文或前言后语的现实性,考试者检验了被试者的语言能力。下面就是英语水平考试的一段简单试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具有怎样的现实性特征:

“The usual recommendation for a bad back was to put a board under the mattress or buy a bed that is as hard as a board, and just as uncom for table.However, sleep researchers recognize that___support comes from a surface that contours to your___natural with the right degree of___for correct skeletal support.”

试题的第一句话明确了这一段落的话题,即如何治疗背痛。它为话语的后续句子限定了话语范围。同时第一句话还指出,治疗背痛的通常做法是在床垫下面放一块木板或买一张木床。有了话语范围,有了人们的通常做法,话语还要告诉读者什么?“However”的出现立刻显示出第一句话与后续句子的转折关系,也就是说,后续句子要说到与“人们通常的做法”不同的做法或认识。随着话语的运行,被试者知道了,原来是研究睡眠的专家有不同的认识。至于他们究竟是怎样的认识,被试者需要填上试题留出的三个空才能知道。可是用哪三个词来填这三个空呢?不用着急!话语的上下文为被试者提供了环境信息。从名词“support”,被试者可以看出,第一个空需要一个形容性的词语来填。话题告诉被试者,此处的“support”应是有利于治疗背痛的支撑,或者有益于身体的支撑。因此,他(她)可以判断,第一个空应该是“healthful”。同样,从句子结构显示的语法关系,被试者可以看出,第二个空需要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前文的“your”显示这个名词的所指是与人的身体有关,而动词“contours to”的语义搭配要求它的后面应该是有“体形”意思的名词,即“shape”。至此,话语的第二个句子的结构逐渐完整起来,使得第三个空的填补更容易了。“right degree”意为适当的程度,那么“support”的什么具有了适当的程度才是对骨骼的正确支撑?是“support”的重量,是“support”的长度,是“support”的宽度,是“support”的厚度,还是“support”的牢固度?显然是支撑的牢固度。在阅读这段话语和完成三个填空的过程中,被试者不仅明显地感受到了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的存在,而且不得不依靠这些环境因素的帮助来理解话语和完成填空。

在汉语水平的考试中,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也被用来考察被试者的语言能力。下面是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改进版(2007)的一个样题,基本原理也是利用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的现实性特征来考察考生的汉语水平:

这几天,快递公司的姚经理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春节前逐步猛增的送件量能让他在年前赚上不小的一笔,81的则是公司里的外地工人绝大部分都执意要回家,姚经理82公司会和去年春节前一样单子多得都没人送,只好“抓大放小”,量力而为。不过姚经理83吸取去年春节的教训,提前下手,对公司里的全体员工开出高薪加以84,同时他又计划着在劳动市场多招些人手,以备春节前跑85

姚经理这家快递公司平时做得就挺不错,和附近不少贸易公司都有协作关系,到了年前,工作量更是猛86。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就有公司要求我们批量给他们的客户送快递了,月底肯定更忙。去年这时候每天光大单子就有好几十个,送货日程表排得很87。”按说生意这么好,姚经理应该高兴才对,可他的语气却显得很88:“单子多,可我哪来这么多89啊,外地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执意要回家,怎么留都留不住,就是临时雇人也没有啊。”这种现象很普遍,据记者90,北京的很多家快递公司都在节前开出高薪吸引员工,春节前快递员的平均工资翻了一番。

考题的要求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每个空的四个词语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的词语填空。以下是每个空的四个词语选项:

81)A乐    B惊    C忧    D气

82)A痛苦   B奇怪   C兴奋   D担心

83)A设计   B打算   C谋略   D决策

84)A挽留   B培训   C表扬   D比较

85)A路线   B运动   C业务   D回家

86)A多    B高    C产    D增

87)A满    B涨    C乱    D齐

88)A激动   B高兴   C无奈   D紧张

89)A货物   B人手   C资金   D时间

90)A了解   B透露   C研究   D观点

我们只对短文的第一小段进行分析,就足以说明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上下文)具有的现实性特征。短文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快递公司的姚经理是喜忧参半”即为后续的句子设立了运行环境,紧接着自然要说姚经理喜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根据喜忧之间的对照关系,81空当然要选四个选项中的“忧”了。82空前的话语描述了这样的情景:春节前姚经理的快递公司的送件量大幅度地增加,这当然可以让他赚上不小的一笔钱;但是春节前也是公司外地职员要回家过年的时间,这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单子没有人送。又是春节前的时间,姚经理难免担心往年的情景再现,所以82空要选“担心”一词。如果不考虑上下文所显示出的时间关系,83空可以不填任何词。然而,前文显示此时是春节前的日子,却还没有出现去年的情景,而且后文出现了“提前下手”和“同时他又计划”的词语,所以83空要填“打算”一词。84空的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更明显:对公司员工开出高薪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挽留”员工,使他们放弃回家过年的打算,以避免去年的情景再现。姚经理还有第二手准备:在劳动市场多招一些人手。整个段落的话语信息都显示: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在春节前能有足够人员跑快递,即“业务”。85空的选择不就了然了吗?

尽管语言水平考试中的综合填空所利用的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的,但是其中也明显地体现出了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现实性特征。这一现实性的特征最终是要反映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的。除了话语系列的环境因素能够赋予言语交际环境现实性的特征以外,现场系列的环境因素也能把现实性的特征带给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言语交际行为是发生在具体时空的具体行为。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任何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都是不可能的。以时空条件为核心的现场系列的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以交际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性。这些环境因素所提供的信息是交际主体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必需的结构材料。在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同时,它们也把自己的现实性的特征带给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首先,现场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现实性可能体现为言语交际行为的周围环境对于交际主体而言具有不可改变性。例如,第三章记录的李、张两位教师在单位班车上的交谈和两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公共汽车上的交谈。他们所处的现场环境都不是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那个特定的下班时间和单位班车的空间条件下,李、张两位教师的交谈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制约作用。同样,在乘坐公共汽车的那个特定时间和公共汽车内的公共空间内,两位妇女的交谈也不得不适应现场环境的制约作用。从他们谈话的话语内容到话语形式(包括说话声音的高低)都受到现场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如果他们不顾当时的现场环境因素而大声交谈,那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李、张两位教师谈论的话题涉及到一些个人的私事,例如张老师的表弟交女朋友的进展情况。如果不顾周围的现场环境而大声说话,势必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危险。即便是不涉及个人私事的交谈内容,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也会引起周围同事的反感情绪。而两位妇女的交谈则完全是私人之间的话题:她们正在交流如何惩治丈夫喝醉酒的经验。话题的私人性质决定了,每当汽车停靠一个车站,她们都会停止交谈,而等到汽车一开动,她们又继续交谈。二人是在利用汽车运行引起的噪音来掩护自己的谈话内容。对于二人的交谈而言,汽车运行的噪音降低了公共汽车这一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为她们的交谈提供了一个二人认可的安全屏蔽。一旦汽车停靠车站,汽车的噪音便会消失,即二人的交谈失去了安全屏蔽,她们就会下意识地停止说话。

尽管现场环境因素的存在是不以交际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它们的具体形态有时却是可以调整的。例如,一天下午,某单位正在开大会。讲话的人在台上夸夸其谈地讲着空话,没有引起台下听众的任何兴趣。他们交头接耳地谈论着自己的话题,渐渐地忘了台上还有人在给大家作着报告。不长时间,整个会场出现了嗡嗡的噪音,完全压住了讲话人的声音。这时,会议的主持人坐不住了,急忙拿起话筒大声说道:“请大家静一静,请大家静一静!我们注意听报告。”听到他的喊声,人们停止了私下的交谈,会场这才安静了下来,讲话人得以继续讲话。此处的现场环境,其存在是不以现场的每个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它的具体形态却受着现场人员的影响。先是台下听众的交头接耳渐渐改变了现场环境的安静状态,后是会议的主持人改变了现场环境的嘈杂状态。

在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行为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本人工作的学校在上午两节课之后有一段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师生习惯地称之为大课间。某日上午的大课间,小刘老师正在教师休息室与几位同事闲谈。这时,一位年长的老师走进来。与几位老师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她把小刘老师拉到房间的一角。两人低声交谈起来。这位年长的老师拉小刘老师的举动就改变了现场环境的具体形态。小刘老师与其他同事之间的空间距离由近变为较远,于是为年长的老师与她交谈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现场空间。

无论是交际主体对现场环境的被动适应,还是交际主体对现场环境的主动调整,都反映出了现场系列的环境因素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在言语交际行为的过程中,交际主体充分体会到了现场环境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自己言语行为的影响和作用。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现场的环境因素对言语交际行为的作用,我们有的时候会在言语交际行为发生之前,有意识地安排,甚至设计一个与即将发生的言语交际行为相适应的现场环境。第三章记录的中国政府举行的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的片段就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记者招待会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事先做了现场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在正式的会谈或谈判之前,一般都会对会谈或谈判的现场环境给予相应的设计和安排。这些不仅反映了交际主体对现场环境因素的意识,而且反映了现场环境因素对于言语交际行为的不可或缺的现实作用。

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不仅从话语系列和现场系列的环境因素那里获得了现实性的特征,而且也从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获得了现实性的特征。这是因为,言语交际行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体现在交际主体——人身上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参与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来。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现实性的特征也不容忽视。

结合前面对言语交际现象的观察和对交际主体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到,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不仅来自交际主体的外在形态,而且来自他(她)的内在心智。从这些环境因素的性质来看,它们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以交际主体的心理机制或过程为存在形式,即所谓的主体系列的主观性环境因素,例如交际参与者的人格特征和当时的心境;另一类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于交际主体身上的环境因素,即所谓的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例如交际对象的身份和双方的社会关系。

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从两个角度体现出了它们的现实性特征。首先,从交际主体的单方来看,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修养及思想修养是客观存在,是不以另一方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言语交际行为的一方只能对另一方的这些因素给予认知处理,而不能影响它们的存在。参与言语交际行为的任何一方如果忽视了对方身上的这些环境因素的现实性,都有可能导致言语交际行为的失败。例如,中国古代有则笑话,说的是一个秀才要买烧饭用的柴火。他问卖柴的老汉说:“其价几何?”老汉听懂了其中的“价”字,于是讲了价钱。秀才翻弄着柴火,说道:“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老汉不知他嘴里说的什么,以为他不是诚心买柴,便挑着柴火走了。其实这位秀才只是想往下砍一砍价钱,可他说话不看对象身上现实存在的身份地位、文化水平等因素,仍然使用所谓文人墨客之间的迂腐文辞句式,结果不仅没有买到柴火,反而留下了笑柄。

再者,从交际主体的双方来看,交际主体之间的一些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都是社会施加于个人身上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交际主体的主观意志只能影响对这些因素的认知,却不能改变它们的客观存在。例如,三国时期的曹丕为了陷害曹植,命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就要杀了他。曹植一边慢慢迈动脚步,一边低头沉思,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一首传世之作: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利用自己与曹丕之间现实存在的血缘关系,巧妙地将曹丕对自己的迫害比喻为豆萁对同根而生的豆子的煎煮。他利用讽喻的话语表达不仅辛辣地讽刺了曹丕为了个人的政治野心而不惜陷害同胞兄弟的残忍,而且迫使曹丕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邪恶意图,从而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再看主体系列的主观性环境因素。从现象上看,这些环境因素都是以交际主体的心理机制或过程为存在形式的。离开了交际主体的心理机制或心理过程,这些因素就不会存在。但是,就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而言,它们无一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施以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从它们的生命之根本来看,主体系列的这些主观性的环境因素都包含着现实性的特征。

因其存在的时间状态有所不同,我们划分了两大类的主观性的环境因素:一是长久性的主观因素,二是临时性的主观因素。前者主要是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伴随个体的一生。后者主要是交际主体在具体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心境、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它们因时而在、因境而生,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外界环境的触景生情。

个体的知识结构来源于他(她)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当然具有现实性的特征。个体的人格结构来源于他(她)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的后天成长环境当然具有现实性的特征,而先天的遗传因素尽管来自父母的生理基因,但是父母的这些生理基因又是他们各自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也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的特征。另外,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是简单的生理反应,其中都包含着个人心灵与智慧的作用。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是他(她)的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们决定着个体行为的具体形态。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自然逃脱不了人的内在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主观性的环境因素也是具有现实性的特征的。在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过程中,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所包含的现实性的特征也是会反映出来的。在日常交往中,我们能够从一个人的言谈了解他(她)的人格品质、思想修养等,其原因就是不论个体主观上是否愿意,或者意识是否能够感觉到,内在于他(她)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对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产生作用。

总之,无论是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与言语交际行为之间的对应和一致的关系,还是三个系列的环境因素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过程,都体现出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现实性的特征。这也是我们提出“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这一概念的原因之一。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生命基础来源于环境因素的现实性。它是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所必需的本质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