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语交际环境的心理机制

言语交际环境的心理机制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言语交际环境的心理机制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都是一个积极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信息加工者;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对外界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加工处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人脑的信息加工系统完成的。效应器接受指令程序作出反应。这些对言语交际环境的假设或期望便是实际作用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的交际语境,即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一、言语交际环境的心理机制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都是一个积极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信息加工者;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对外界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加工处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人脑的信息加工系统完成的。与人的其他认知行为一样,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对环境因素的认知加工也遵循着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他(她)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因素成为自己的言语交际环境,而是带着主观能动性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发生认知作用,进而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关于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心理学家纽威尔(Newell)和西蒙(Simon)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他们(Newell and Simon,1972;Newell,1981;Simon,1981)认为,信息加工系统是由感受器(receptor)、效应器(effector)、记忆(memory)和加工器(processor)组成。感受器接收外界的刺激信息。效应器接受指令程序作出反应。记忆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加工器包含三个因素:(1)一组基本的信息过程(elementary information processes),例如制作或消除符号,辨别或比较符号结构,构建新的符号结构,复制或改变已有的符号结构,用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示外界刺激并依据符号结构作出反应等;(2)短时记忆,它保持信息加工过程所输入和输出的符号结构;(3)解说器(interpreter),它决定信息加工系统的信息顺序,解说信息过程的系列规则,即构成程序,它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的机制。按照纽威尔和西蒙的观点,凡是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凡是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人类大脑的信息加工系统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具有智能的特性,表现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行为的目的性。

感受器是信息加工系统的入口,它的外端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外界刺激信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之后,感受器便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把外部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的特定区域。进入大脑中枢的感觉信息与大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整合作用而产生知觉。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觉看做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即在大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参与下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它的发生既依赖于个人当时的感觉,也依赖于个人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时受到个人的人格特征的制约。比较而言,感觉是对刺激信息的察觉,而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织成为有意义的对象;感觉具有直接的性质,而知觉既有直接的性质,也有间接的性质;感觉信息是具体的、特殊的;知觉信息是较抽象的、一般的。

大脑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体现为上下文的作用。实验证明,人对句子的知觉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整句的理解将句子缺失的词语补出来。经常出现在英语考试中的完型填空也说明了这一点。知觉发生的时候,现实刺激的信息与大脑已有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或者形成关于目前刺激的假设,或者形成对于某种客体的期望。个体就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知觉。

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与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刺激信息纷繁复杂,只有那些获得认知主体的注意的刺激信息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核心是个体对刺激信息的加工与忽视的心理选择。它是个体主动加工信息的心理机制,体现了信息加工过程的个体能动性的特征。通过注意的作用,个体对信息选择实行控制,并调节信息加工的行为。

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性特征,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D.E.Broadbent,1958)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根据布罗德本特的理论,个体面对的刺激信息是大量的,而他(她)的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他(她)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为了避免系统超载,一个类似于过滤器的装置对刺激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更高阶段的加工处理,同时滤去其余的信息。过滤器的作用体现了个体的注意具有主动选择的功能。

注意的作用又相当于一个认知资源分配器。为了加工处理某一刺激信息,个体需要运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如果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刺激信息,或者刺激信息比较复杂,个体就需要运用较多的认知资源。为了信息加工系统的正常进行,注意只把认知资源分配给一些刺激信息,而另一些刺激信息就因没有获得足够的认知资源而被忽略。

注意的选择决定了信息加工处理的进程和结果。现实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正在观赏他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另一个人却试图与他聊当天的一件趣闻。前者尽管装作在听的样子,注意却集中在电视屏幕上的表演内容。他可能听懂了那人说的一些话语,却不能了解所说的全部内容。鸡尾酒会现象也说明了注意的选择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酒会上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谈着不同的话题。这时一个人走进来,他首先听到的是难以理解的嘈杂声音,可是过了一会儿,当他找到自己的朋友并开始交谈起来之后,他就似乎听不到周围其他人的谈话,除非他与其他谈话者的距离非常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景?因为他与朋友开始交谈之后,注意便集中在了他的谈话对象的身上,只能听到与他谈话的朋友的声音,其他人的声音被注意挡在了知觉之外而忽视掉了。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外界的环境因素直接作用于交际主体的感觉器官而被感觉登记,但是在注意的选择作用下,其中的一些环境因素进入了认知系统的高级阶段而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另一些环境因素则被注意过滤掉,不能进入认知系统的高级阶段,也就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被注意选择的环境因素进入大脑中枢,与大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整合作用。一方面,在大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参与下,这些环境因素获得了结构形式和意义解释。另一方面,它们与大脑已有知识的相互作用,或者形成关于言语交际环境的假设,或者形成对于言语交际环境的期望。这些对言语交际环境的假设或期望便是实际作用于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的交际语境,即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注意的选择功能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1)注意具有选择取向的持续性,即对某刺激信息的注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变。注意的这一特性促使交际主体对环境因素的认知行为具有了连续性,进而使得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了前后的一致性和照应性。(2)注意具有选择取向的转移性,即对某一刺激信息的注意可能转向别的刺激信息。注意的这一特性促使交际主体对环境因素的认知行为具有了变化性,进而使得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能够随着言语交际行为的具体形态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动态的变化。

注意的选择功能反映了交际主体对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具有主观能动的作用。总体上看,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受到注意选择或资源分配的决定,但是仅有注意的参与还不能实现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经过注意选择的环境因素还要经历进一步的认知加工过程才能真正成为言语交际环境的构成成分。一般说来,这个认知加工过程涉及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外界环境信息的特性,二是认知系统的已有知识的具体状态,三是影响它们相互作用的人格特征。从三者的关系看,外界的环境信息和认知系统的已有知识是构成具体的言语交际环境的物质材料,而人格特征是构成具体的言语交际环境的动力材料。我们先借鉴当代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人格特征对认知行为的动力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外界的环境因素和大脑的已有知识是如何在人格特征的推动下相互作用而实现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