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做法是第一、二、三学期学习基础英语,第四学期学习艺术英语。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一直表现为“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即以知识体系为本位,既混淆了与大学英语的本质区别,又违背了高职英语的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王玉华 李风霞

作者简介:王玉华,1962年6月1日出生,河南信阳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学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中西方文化比较李风霞,1962年7月19日出生,山西左权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主任,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中西方文化比较

    通讯电话:021-64174602(H) 021-61405249(O) 13020185576

    E-mail:wyuhua66@126.com

    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日晖二村46号13室

    邮编:200032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 200032)

摘 要:本文根据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改革实践,改革措施,艺术英语

为了适应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我院将英语教学改革列为重点课程建设进行组织实施,力求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院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3年来我们一直在尝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虽然目前我院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已逐步摸索出一些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是我院4年来在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成绩:

img17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院英语教学呈上升态势,在稳定地发展。下面就把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总结如下:

一、改革前的英语教学状况

1)课程内容与专业脱节。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先后使用过4套教材,都因太难而换掉了。现在使用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实用英语》,虽然这套教材与过去的相比难度适宜,但和艺术专业毫无联系,没有体现我院的特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新的办学理念的需求,教学中仍然停留在课本+录音机+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上。教学方式落后、单调、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英语教学模式单一,没有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教学形式上存在“一刀切”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挫伤。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拔高的机会,基础差的学生也得不到更好的提高。

4)有些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足,缺乏高职英语教学经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5)英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只顾忙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特别是没有根据教学对象认真开展教研活动,不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二、已开展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1.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部在教字[2002]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中“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我们遵循这一原则,首先把教材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我们认为艺术类与非艺术类专业一样使用《大学英语》,忽视了艺术类学生独特的专业需求。高职英语教育应具有前瞻性,为了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英语教学还应和他们的专业紧密相结合,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以学致用、以用促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有些艺术类学生虽然基础英语学得不错,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还是无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面对英文版的专业书刊,他们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是因为专业英语具有特殊性,是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仅仅通过基础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英语知识的匮乏常常是学习和工作的一大障碍,因此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就目前情况看,虽然图书市场上各种英语教材、教辅资料琳琅满目,但国内还没有一套非常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专业英语。因此,我们从实用、创新、注重实效的角度出发,经过精心策划、组织编写了《艺术英语》教材,已于2007年3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了避免英语学习的枯燥乏味,我们在编排上注重题材多样,主题广泛,体例新颖活泼,信息含量丰富,语言生动有趣、难易适中、图文并茂,这样学起来轻松愉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即学即用、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即使是专业理论概述也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利教便学,突出了理论和实用以及英语学习和艺术专业的有机结合。全书浓缩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词组和专业用语,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专业阅读和翻译能力,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对有关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感受、激发创作思维,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奠定必要的艺术根基。

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我们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合理的改革,采用多样化教材的模式,即确定主干教材同专业教材并举的基本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二、三学期学习基础英语,第四学期学习艺术英语。这样的结合使英语教学变得实用而有趣,既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又兼顾了他们的艺术专业需求。

2.转变教学理念

对现在的高职生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早在近百年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批评了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中心”的传统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的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注重从做中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较系统地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美国又一位著名职业教育思想家福斯特也在1965年指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实行产学结合,开设“三明治”式课程,反对“职业教育普通化”,这种职业需要重实践、重应用、重操作的教育理念,这已成为国际职教界的广泛共识。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一直表现为“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即以知识体系为本位,既混淆了与大学英语的本质区别,又违背了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造成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局面。因此,我们在改革实践中首先转变了教学理念,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根据艺术专业的需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操作技能的培养,使许多学生具备了在涉外活动中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其次,我们还努力做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逐渐改变过去老师“满堂灌”的单调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我们努力寻求一种乐学善教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组对话、角色表演、复述课文、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除了注重课堂教学,我们也重视课外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趣味性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如我们举办了英语词汇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还利用电台播放英语听力录音和英语节目等,全方位培育校内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院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还实现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教师使用的不再是仅有的粉笔、黑板、录音机,还有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我们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了先进的教学光盘,同时教师还自己制作课件,使得教学信息量扩大,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给沉闷、枯燥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我院校园网的开通,我们还倡导了英语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使学生能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要学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完成传统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听说训练,还能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从而能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4.开设各类辅助班

高职生生源复杂,既有普高生又有三校生,英语基础差异很大,呈多元化态势。有的三校生连48个音标还读不准,更写不出完整的句子。而优秀的普高生大都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基本的语法知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等。对此,我院教务处在新生注册分班时就根据他们的高考成绩把普高生与三校生自然分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这样的划分方法并不科学,并非所有普高生的英语都比三校生学得好,即使是三校生或普高生,由于他们的个体差异、学习态度、多元化等因素决定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多层次性。由于目前我们暂且还没有采取分层教学,还是按统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兼顾周全,处于两难境地,多数教师只好以班级中大部分的学生水平为基础,无法顾及两极的学生。结果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差。

为了解决两极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我们先在小范围内开设了两类辅助班:一类是在工艺美术系开办了差生补习班,主要是为他们辅导英语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听懂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跟上教学进度。除了正常上课外,每周多为他们增加2个课时,学生自由报名。第二类是为视觉传达系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由于该系专业的需要,增加了一门听说课,所用教材均是贴近生活、生动风趣的教材如《走出牛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要求,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广泛开展英语教研活动,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虽然我们的教学任务非常繁忙,但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我们多次参加全国高职英语教学研讨会,还聘请了上海市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蒋秉章教授为我们做学术报告,对我们的课程建设给予指导。另外还和上海市多所高职院校长期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针对我院艺术类高职生的特点,我们经常开展英语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努力思索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许多教师还积极搞科研,发表了十多篇有关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论文。2006年,英语教研室集体申报了一项院级课题项目,三名教师分别申报了三项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现在,我们已逐渐形成了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三、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措施

鉴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如果继续按照普通的教学模式,已根本无法适应高职英语的教学需要,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应适合学生的能力”。因此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应该因人施教,实施分层次差异教学。

1)层次划分

首先,新生入学分班前在全院统一进行英语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级和B级主要针对普高生,而C级则主要针对三校生。A级学生直接学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同时适当对内容拓宽加深,增加知识量和难度,以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B级学生直接学第一册,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来实施;C级学生则从基础教程学起,由于他们基础差,从注重实效的角度出发可适当降低教学要求,适当减少一些教学内容,补充一些基础语法知识,教他们学会简单对话。

2)分班方案

方案一:混合上课。为更公平、更有效地开展分层次教学,在全院范围内打破系的界限来进行英语分层。这样,英语教学就必须实行混合上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到相应层次英语教学班上课,英语课结束后,返回原自然班上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但这势必会为排课和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困难。

方案二:自然班上课。正如第一方案所指出的,混合上课虽有很大的优点,但具体实施时难度很大,因而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可实行自然班上课制。即全院学生以系为单位,(甚至可以是以专业为单位,具体情况根据各专业人数而定)入校后就按照摸底考试的情况来进行分班,也就是说,在各个系中,都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设有A、B、C三个层次或A、B两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分层教学在自然班即可完成,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教学管理难度。

3)滚动管理

定期进行测试,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身能力以及成绩的波动,对A、B、C三个层次学生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动态调整。如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上者可顺利升级,否则,降为下一层次,90分以上者可跳级。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达到适得其所、学有所得,各自尝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成功的快乐,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4)补充办法

如果上述几种方案都无法实施,也可以选择另外两种办法:

(1)全院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来实施教学,利用课外时间在全院范围内开设英语技能班。我们已经在工艺美术系和视觉传达系搞了两个试点,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开设不同层次的听说及读写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自由报名,经过测试后分班上课。这既有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全院还按照旧的教学模式,但同时在全院范围内通过进行英语摸底考试后把成绩优异者选拔出来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强化班。使用新的教材,考核根据新教材内容出题,及格者继续留在强化班,否则回到自然班。这样就会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开发。成绩特差者也挑选出来为他们办补习班,查漏补缺。这样就照顾了两端的学生,从整体上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以上是我们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我们的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傅春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5(4),75—76

[2]胡丽媚,中职“英语层次目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7(4),34—35

[3]何奕娇,陈小曼,大学英语“差异教学、动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6(3),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