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智库建设背景下地方社科院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

新智库建设背景下地方社科院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最具中国特色智库特点的地方社科院来说,大好机遇千载难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科研管理的对象中,也包括了科研管理人员本身。从我国目前地方社科院的情况来看,在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组织方式、成果转化及用人机制等方面,与新智库的要求极不适应。目前,部分地方社科院在信息化方面严重落后,信息化平台程度不高、设置不够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好软硬件资源,均影响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新智库建设背景下地方社科院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_河北省社科界思想和工作动态调研报告.2015

孟庆凯 汪 洋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2014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划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于最具中国特色智库特点的地方社科院来说,大好机遇千载难逢。地方社科院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其核心价值与作用在于为当地党政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就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作出科学理性的解答。近年来,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地方社科研究机制和科研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智库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是地方社科院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研管理

(一)科研管理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科研管理是指科研管理者对科研人员从项目申请到项目实施、完成的全过程管理。科研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既与具体的科学研究不同,也与一般的单纯事务性、执行性的行政工作相区别,究其实质,科研管理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要求,是一项兼及科学研究规律与行政管理的复杂的社会工作。细析科研管理的内容,它包括各种科研规章制度的拟定、科研项目立项及立项后的管理服务以及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各种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内容。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科研工作表现出各种新的特性,科研管理工作也将会随之变化。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科研管理突破了传统人工管理的制约,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科研管理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在科研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科研人员信息共享平台,改变了以往项目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各管理层面的数据共享,减少了冗余数据,加强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全面精准的数据库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1]

(二)科研管理的对象

我国的科研管理是从行政管理中脱胎出来的,无论是社会观念,还是自身体制,都带有行政管理的痕迹。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大大拓宽和深入。但科研管理的思维和实践却仍然停留在行政管理的阶段,与科学研究实践的距离,特别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距离越来越大。科研管理的对象是科学研究活动(其中既包括与科学定律相关的发现、认识、检验过程,也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物质条件、社会关系),是人类的科学行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科研管理的对象中,也包括了科研管理人员本身。目前,科研管理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决策层、科研管理层和科研实施层。在战略决策层,关注的重点是科技宏观发展方向,关键性的、核心性的科学领域,涉及体制和主要机制方面的政策调控等;在科研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是科研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科研布局的展开与调整,主要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在科研实施层,关注的重点是科研课题的组织。贯穿这个分层体系的主线是“人”,即科研人员(主体)对科学研究过程(客体)的态度、认识和实践行为。

二、当前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社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迅速增长,科研成果的产量和层次不断提高,科研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在国内外学术地位持续提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提高了文化软实力。新智库要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必须尊重科学,采取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这就要求对知识产品的生产创造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从我国目前地方社科院的情况来看,在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组织方式、成果转化及用人机制等方面,与新智库的要求极不适应。各地方社科院一直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但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第一,课题执行过程的管理依然薄弱。课题执行过程的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课题按时、合格完成的关键环节,但科研单位“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科研立项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课题的来源渠道和研究领域多样化,增加了科研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单位管理部门和课题组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忙于立项,却对课题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跟踪和检查,验收也不规范,降低了科研质量,课题延期问题突出,甚至不能完成课题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2]

第二,重复立项现象严重,课题组织形式亟需创新。在我国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下,科研单位可以从多个渠道申请科研经费,包括国家各类科学基金、科学计划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立项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立项等,以及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常常会出现同一个项目或类似的项目重复立项。在课题组织形式方面,多数是课题负责人单兵作战或二三人联合研究,很少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必要的学术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更是鲜见。

第三,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科研单位为了争取立项,在申报课题时没有制定合理、可行、具体的经费预算计划,许诺配套经费仅在形式上履行手续。立项后疏于经费支出的管理和监督,一些款项用于不当支出,配套经费常常不能真正到位。另一种极端情况是科研经费管理过于严格,报销手续繁杂,阻碍了科研进程。

第四,科研成果转化体制不畅。由于研究项目缺乏明确的针对性,所谓的“成果”只能靠论文或专著来体现其价值,使得一批有很好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停留在作者本人那里,无法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失去了其本有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重视不够。由于地方社科院尚不善于利用现代媒体向社会推介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应用对策研究的品牌没有打出去,使得许多有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在圈内循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造成了成果与现实的脱节。

第五,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不健全。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才能够合理组织、调控好各项科研活动,也才能够保障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目前,部分地方社科院在信息化方面严重落后,信息化平台程度不高、设置不够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好软硬件资源,均影响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效率。[3]

三、美国智库科研管理模式借鉴

在全球智库中,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因为对政府决策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而享有盛名。布鲁金斯学会与政府长期保持密切关系。美国很多重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都由布鲁金斯学会提供参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建立于1927年,是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成果之一。圣路易斯市企业家、华盛顿大学董事会主席罗伯特布鲁金斯是进步主义运动的积极拥护者之一。在他的推动下,191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私人组织“政府研究所”成立,其宗旨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联邦政府的管理”。1922年和1924年,布鲁金斯又分别创建经济研究所和罗伯特布鲁金斯研究院,并于1927年合并为布鲁金斯学会。布鲁金斯学会是现代意义上最早的智库。[4]布鲁金斯学会具有美国智库的共性和自身发展的独特个性

(一)布鲁金斯学会科研管理机制

布鲁金斯学会在政策研究方面实行以项目制为基础的矩阵式组织机制。布鲁金斯学会最初由三个研究所组成,这三个研究所也就是最初合并成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研究所、政府研究所和对外政策研究所。建立之初,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领域按经济、政治外交三个学科进行划分,机构设置与研究领域相统一。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国际国内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布鲁金斯学会也开始根据新的变化调整研究机构与研究范围,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布鲁金斯学会在研究选题、项目开展、人才流动等方面有其日常管理方法。在研究选题方面,一是及时性,出现热点问题马上讨论。二是前瞻性,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中产阶级影响等。三是在讨论中发现选题。学会的各种会议非常多,研究人员在交流中引出议题,判断其价值,最终选取合适者展开研究。在项目开展方面,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项目有些由学会出资,有些需要另外筹资。项目筹集的资金要向学会交30%的管理费,而且不能发劳务费。项目进度没有确定的审核机制,完全取决于研究员,因此也会出现做得不好的项目。研究员出版著作必须经过学会总裁审核,以保证质量。

目前,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模式形成了研究领域、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促进计划四个由高到低的矩阵式层级。研究所的概念被取消,研究的第一维度是宏观的研究领域。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学科划分,而是根据实际问题而设定。布鲁金斯学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开拓了全球经济与发展和都市发展两个研究领域。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和促进计划这三个依次下降的层级共同支撑某一领域的研究。研究项目(或促进计划)是研究的基本组织单位,专攻于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心是从有前景的研究项目(或促进计划)发展而来。如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就是从中国促进计划发展而来。近几年布鲁金斯学会开始将触手伸向国外,2006年在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8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建立布鲁金斯多哈中心。2010年开始筹备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布鲁金斯学会逐渐由原来的3个研究所发展到现在的五大研究领域、13个研究中心和若干个研究项目及促进计划。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学者们在五大研究领域内选题研究、建立中心、设立项目、撰写报告、发表评论。

(二)布鲁金斯学会科研人才管理机制

1.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

游走于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旋转门”机制亦是布鲁金斯学会人才培养与积累的重要方式。研究团队布鲁金斯学会的声望与地位对于有意从事政策研究的人士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布鲁金斯学会目前共有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人员二百余名,行政人员一百名。研究人员分为高级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助理、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是长期在学会从事经济、对外政策、全球经济与发展、政府管理以及区域政策等项目研究工作的学者,一般高级研究员配有一到两名研究助理。访问学者只在某一段时间内参与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项目,客座教授则进行独立于学会的研究。学会还拥有超过100名研究助理和行政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关于学会研究的发表、学会的对外交流活动、学会资金的筹集以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工作。

2.公开聘任制

布鲁金斯学会学者的遴选采取公开聘任制,主要由会长负责。聘任的考量标准主要有学位、研究专业、研究经历及研究成果几个方面。布鲁金斯学会实行聘任制,学者主要通过聘任的方式遴选。聘任制区别于职称制,美国智库对学者的评定标准取决于其研究成果。而对其研究能力的认定由用人机构认定,而非有一定的具体标准。髙级研究员通常需要博士以上学历,有多年相关机构和领域的研究经历,并且是相关领域著作等身的资深学者。研究助理一般要求本科以上,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与美国其他智库一样,该学会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很强。

3.旋转门机制

美国各大顶尖智库极为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人员一部分以高校学术研究起家,另一部分则来自有丰富政府工作背景的行政人员。作为以发挥最大政治影响力为目标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现任的研究员中有二分之一具有政府工作背景,担任过驻外大使的就有6位之多。原中国中心的主任和资深研究员杰弗里贝德在加入布鲁金斯之前一直服务于美国政府,他曾是美国驻纳米比亚大使,也曾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杰弗里又重返政府。原外交政策资深学者苏珊赖斯曾服务于克林顿政府,现被奥巴马任命为驻联合国大使。许多政界高官下野后都愿意到布鲁金斯学会谋得一职,在潜心研究、养精蓄锐的同时,利用学会在华盛顿政界的地位和知名度继续发挥政策影响力。学者身份与智库任职并不冲突,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有很多兼任高校教授和智库专家。

四、新智库背景下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策略

地方社科院要树立合乎时代要求的科研理念,在科研组织、科研导向、科研定位与科研模式上,全面确立问题意识和智库团队协作的研究理念,着力强调创新精神,为新型智库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在经济学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至少面对两个市场,即党政机关市场和民间市场。树立智库理念,一方面要求地方社科院要把科研工作指向党政机关市场,着力为党政机关做好决策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地方社科院也要把科研工作指向民间学术市场,为社会服好务。地方社科院应以此为基础,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向研究价值诉求的回归,树立科研的需求理念,构建科研的需求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切时切题的精神产品。

(一)更新科研管理理念

科学研究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目标,以促进知识转化生产力为中心,不断强化以人为本、市场为主、重视产权的现代科研管理观念。在制订科研发展战略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制度、实施科研管理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导作用,以国家、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采取人性化管理,加强科研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充分掌握各种信息资源,利用社会市场需求信息为科研服务,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同时,加强横向合作,联合攻关,组建优势互补的科研整体。采用各种手段为科研与生产搭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体和科研生产协作网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创建科技信息和专利等知识产权信息库,为研发决策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撑。[5]

(二)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队伍是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者和资源整合者,是科研方向和科技政策的引导者和制定者,是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完成质量的监督保障者。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是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科研管理的主体应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的管理型人才,不仅熟知业务,更善于协调管理。合理地整合配置科研管理队伍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条件。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聘用机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聚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多种专业组合兼顾管理专业;根据综合能力量才定位,明确职责,履行义务,建成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管理干部队伍。

(三)规范科研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内容要具体,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到“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选项证论、方案拟定、计划制定、档案建立、阶段总结、成果评价、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结题验收和成果推广等重要环节的工作,将认真指导、严格管理贯穿其中,使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的。建立完整、系统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为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果鉴定、成果评奖等提供有效依据,为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科研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研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从事科研活动时遵守职业准则行为的评价,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

(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导向,对科研人员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在此过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业绩进行的价值评判。科研评价体系是执行者的行动指引,具有强烈的导向及激励督促作用,其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直接影响着研究者的发展前途和研究团队的兴衰成败。完善科研业务考核与评价机制,改变以往量化评价制度所导致的“成果累累”“孤芳自赏”状况,鼓励科研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撰写有深度、有分量、有应用价值的对策性研究成果;对于有战略性、前瞻性、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成果,要加大奖励力度,逐步形成良性引导机制,真正发挥好党委政府“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应用对策研究的快速反应机制,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力量,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战略性与对策性研究。

(五)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目前部分科研单位的奖励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对科研工作产生很好的正面激励,反而会导致科研水平滑坡、科研道德下降,浪费了宝贵的科研奖励资源。对基础研究成果应该依据其学术价值或对科技发展所起的基础性、实质性推动作用,主要由公认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来评价奖励;而对应用性研究成果应该考察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情况来评判奖励。

(六)创新信息化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加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科研管理实现信息化、标准化,这是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信息对科研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信息现代化是科研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决策的基础。科研管理人员管理信息能力的高低是其管理素质和水平高低的反映,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不断变化的最新情报,了解科研战线的最新动态和方向,保证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与加工、管理等,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科研管理工作才有可靠的基础。科研管理机构要树立信息观念,加强与社会的全方位联系,主要着重几个方面的建设。建设科研门户网站,提供科研活动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开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使日常管理自动化;建设基础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电子档案的备份归档制度。逐步由手工方式向现代化科研管理方式转化,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作者孟庆凯系河北省社科院科研组织处处长,汪洋系河北省社科院科研组织处主任科员)

【注释】

[1]陈朝宗:中国与西方科研管理比较及自我创新,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韩身智、路强、张维胜:“智库”转型,地方社科院发展的新理念,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2期。

[3]侯丙孬:规范科研管理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教育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

[4]李婧:美国智库决策研究的运行机制——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年第3期。

[5]刘晓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