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出科研工作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就是对这一时期功能定位思考和实践的集中总结、提升,这在宁夏社科院发展历史上应当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这就明确指出了地方社会科学院建设新智库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一、建设新智库的历程回顾

(一)社会科学研究及地方社会科学院职能定位的演进

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地方社会科学院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不断得到显现,努力提高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逐渐成为地方社会科学院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总体上,在大力推进内部机制管理改革的同时,积极拓展发展和研究空间,开门办院,开放办院。研究内容也逐渐向地方经济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延伸,不少研究内容直接作用于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同。地方社会科学院职能定位的探索起始于沿海发展较快的省市,如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这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社会科学研究相适应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东部沿海各省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不包含和渗透了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劳动与贡献,正像上海发展的主要阶段、重大部署都有社会科学院的参与,都有社会科学院的声音。李长春同志在广州工作期间,就明确要求广东社科院要当省委的、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就为办什么样的地方社科院,如何办好地方社科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是我国地方社会科学院近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号召各级党和政府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意见》,并号召“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这里的“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就是我们地方社会科学院研究事业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就是要当好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二)宁夏社会科学院的发展及职能定位的回顾

近50年来宁夏社科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紧密结合宁夏的区情特点,全力致力于回族学、西夏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几十年持之以恒,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二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三是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品牌,筑就了独特的学术平台,这些都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和企及的。这些基础研究和成果影响,就其本身而言,毫无疑问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力量,而且潜在的作用和影响力是长期的。这种作用,说到底就是地方社会科学院发挥智库作用、为现实服务的体现。但这一时期,社科院的规模较小,研究人员的研究选题多局限于基础研究方面,思维和视角多在传统学科特别是优势学科,学术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距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社会科学院与全国的地方社会科学院一样,在确定科研方向、科研内容、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开始注重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不少基础学科的建设和研究都在逐步向地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融合。2000年以后,现实问题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不少课题的研究内容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相对接,应用对策研究开始得到了重视。

2004年,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之后宁夏区党委也出台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和繁荣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明确指出: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科学回答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在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精神的指引下,宁夏社会科学院加大了对宁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通过自治区领导出题、圈题、审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的对策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2008年,进一步加大了力度,拓展了领域,组织科研力量联合攻关,突破了一批涉及宁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并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研究选题,研究成果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已转化为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思路和政策,为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显示了社会科学研究部门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功能。

宁夏社会科学院近50年间社会科学研究的历程,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在回族伊斯兰研究、西夏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优势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应用对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人才基础。二是现实问题与应用对策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认识明确,措施有力,研究的问题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新的突破,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新智库建设开局良好。提出科研工作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就是对这一时期功能定位思考和实践的集中总结、提升,这在宁夏社科院发展历史上应当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新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一)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

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这种作用和联系都统一在为现实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之中。就社会科学服务于经济社会范围和时间跨度而言,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之分;就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而言,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所以不能机械地,形而上学地理解应用与基础的关系。基础理论也是在服务社会发展,只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长期的、隐性的,更为重要的是基础理论研究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了人才知识的储备、学术的积累和方法论基础。所以,中央2004年3号文件指出:“要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作为地方社科院,主要是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同时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就明确指出了地方社会科学院建设新智库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体现的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对策研究的基础。历史不能割断,要很好地进行应用对策研究,就必须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前天和昨天,这种继承关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实问题研究是无法与基础研究脱离的。理论不光具有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作用于研究过程。社会科学研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必须有机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已成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地方社会科学院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三)共性与特色的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很大的学术范畴。随着近年学术研究及其学科的不断细化,作为地方社会科学院,要在总体把握中国历史进程的背景下,加强和推进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特色学科建设。宁夏特色学科或者优势学科,主要是回族研究、西夏研究、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宁夏党委和政府提倡“小省区办大文化”,旨在提升宁夏在全国乃至国外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加强宁夏的优势学科建设,是展示宁夏对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文化建设与繁荣,就是靠基础学科所承载的地方特色来体现的。近50年的研究和发展,这种影响力已经得到了显现。刚刚结束的宁夏50年大庆,宁夏社会科学院推出的大型回族历史文化丛书、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在宣传宁夏、展示宁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四)“有为”与“有位”的关系

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的“有为”,是指要凸显基础学科的优势门类,以学术影响来提升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影响。“有位”,是指地方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要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大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而且能用得上,靠得住。二者处于辩证的统一关系中,但关键还是要“有为”,“有为”才能“有位”。

三、新智库建设的保障问题

(一)制度创新是保证

制度建设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多出人才多出精品至关重要。人才政策和制度建设要为中青年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保证,在队伍建设和职称评审方面要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倾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积蓄长远发展的势能。同时,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这里主要是指科研成果的评价依据、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等,多形式、多途径反映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旨在提升科研成果为现实服务的水平的层次。

(二)机制创新是前提

首先,是创新学科建设机制。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加大应用对策研究的前提下,要促进传统学科创新,增强基础学科活力。同时,加大新兴学科的创新力度,带动综合研究的发展。其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长远看,要培养和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业务骨干。同时,面对新智库的建设,要下工夫加强应用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把出成果、快出成果、出有用成果与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机制很好地衔接起来。要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招聘制度,实施学术津贴制度,建立重大学术成果奖,等等。

(三)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是要通过专项资助的形式为科研人员出国培训、国内进修及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提供平台,强化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二是继续为老专家搭建科研平台,具体表现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题申报等方面,以此来带动和引领中青年科研人员。三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四是实施和推荐好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313”人才工程的人选,形成不同层次的科研人才队伍。

(四)开放开门是途径

开放开门办院,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使科研人员要从相对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发展进程,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结合点,深入研究和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自觉地将自己的研究与自治区重大现实问题对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对接。要建立与研究现实问题相适应的调研基地,为应用对策研究搭建多方面的平台。要开展广泛的应用对策研究合作,通过公开课题招标吸引社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研究资源开展研究。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扩大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范围,为科研人员提供多方面的科研支持。

(2009年1月 刊载于《宁夏社会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