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态生命的逻辑内涵

前态生命的逻辑内涵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意义上,病毒确实不配称之为生命。由此足可说明,基于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可以随条件而表现为生命或非生命的特性,将其作为生命逻辑形态的起点而归之于前态生命,在其科学性方面是有充分根据的。在生命的逻辑形态处于前态生命的范畴中,还有一些与前述的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等完全不同的物质,即单性的精细胞、卵细胞,以及胚细胞尚未分裂而处于静息状态的植物种子。
前态生命的逻辑内涵_生命文化要义

生命物质运动的趋善之机,是指生命运动遵循天道自然规律、趋于自我完善的那么一种内蕴机制;生命物质运动的能动之灵,是指生命物质运动过程中趋于自化自洽、自致自达而表现出的能动灵慧之性。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演化的无穷事实都足以说明,在核酸、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之前的各种物质形态,包括无机物单质、无机小分子物质,以及有机小分子物质等都不可能表现出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更严格地说是它们都不可能表现出具生物运动意义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只有当物质演化过程上升到核酸、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阶段时,物质运动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才作为最具标志性的本质特征在生命运动中得以表现。

(一)“生命”的生物学本源

1.RNA的先决影响 核酸中的核糖核酸(RNA)早在蛋白质产生之前,它就是自然界中唯一的既能携带遗传信息又可以作为生物功能分子的生命形式,随着生命的演化,后来储存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表现生命功能的最基本物质蛋白质,都是在RNA的基础上进化发展而来的。这种由低级生命功能物质向高级生命功能物质演化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在目标特定的外界干预下完成的,它事实上是RNA自身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自我完善的演化形式。正因为RNA是在生命萌芽阶段决定生命的“首个分子”,故而将核酸及其衍生物作为生命的源头是当之无愧的;又因为由核酸、蛋白质,再到后来的原始生命细胞都是由具初级生命功能的有机高分子物质在自我完善的进化机制作用下自化自洽、自致自达而逐渐进化起来的,故而可知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确实已经具备了生命运动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

2.核酸、蛋白质的核心地位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现实自然界中它们彼此相依,同时共存,然而根据其在自然界中演化发生的顺序,是先有RNA而后有DN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才产生出更高形态的蛋白质。如果RNA已经表现出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那么DNA与蛋白质本来就是在RNA的基础上演化发展并自我完善形成的产物,而且它们在执行生物功能的过程中无不表现出由生物运动规律所支配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因此将它们作为前态生命来认识并无违背科学事实的不当之处。恩格斯1878年就曾经在《反杜林论》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指原生质的化学本质)的存在形式……”,并且进一步指出:“没有蛋白质就谈不到生命……”,可见,早在100多年前人们便已经认识到了蛋白质所具有的生命特性。现代科学已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蛋白质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复杂而重要,它既是生命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又是生命功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是各种生命信息的传递、输送与转运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蛋白质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物运动和功能都是在其内蕴机制下自主、自动进行的,可见它不仅一般性地具备生物运动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而且根本上它就是表现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的典型代表。

3.病毒、类病毒的特殊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酸与蛋白质都已明确地在生物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了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亦即都已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性,可见将其归之于前态生命确实能够经受得起生物科学的检验和质疑,对此似乎原本就不该有什么怀疑。但是,何以将病毒、类病毒也归之于前态生命?再进一步说,病毒与类病毒既不是表现生命现象的结构单位,又不是正常生物运动所必须依赖的功能单位,它们怎么配称科学意义上的前态生命呢?

的确,病毒是由RNA或者DNA与蛋白质外壳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且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的微生物,通常情况下它仅仅是一个核酸片段,既无支持生物运动的产能酶系,又无支持核酸与蛋白质代谢的合成酶系,如果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毫无生命活力的化学分子,其结构与功能并不表现生命的特征。在这样的意义上,病毒确实不配称之为生命。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结构与功能都不支持生命运动的化学物质,一旦与宿主细胞相遇,它便会通过吸附、进入而在宿主细胞内寄生、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与代谢系统获取生物运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以核酸与蛋白质等“元件”复制、装配并释放子代病毒,从而显示典型的生命特征。至于类病毒,它其实是比病毒还要简单的小RNA分子,而且没有蛋白质外壳,专事宿主细胞内寄生并以自身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内的酶系统自主复制、繁殖。正是因为病毒、类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能像其他生命体一样实现增殖、遗传与演化,而且在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生物运动的过程中同样表现出一些基本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故而理所当然被归之于前态生命。

(二)生命运动的缘始根据

1.可随条件而实现生命表达的内在特性 作为生命逻辑形态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的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确实是介乎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两可之间的物质形式。如果说它们一定是生命物质,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反例证明它们并非生命物质,如医疗保健中使用的核酸制品与蛋白质制品,毫无疑问它们并不具备生命;再比如自然界中游离存在而未与宿主细胞结合的病毒与类病毒,它们的存在状态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化学分子,因而也并无生命性可言。如果说它们一定不是生命物质,显然在自然界中同样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反例证明它们是生命物质,如核酸、蛋白质,以及病毒、类病毒在相适相应的环境中都会表现出作为生命所特有的复制、繁殖、获取能量而自主运动,并且实现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达等。由此足可说明,基于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可以随条件而表现为生命或非生命的特性,将其作为生命逻辑形态的起点而归之于前态生命,在其科学性方面是有充分根据的。

在生命的逻辑形态处于前态生命的范畴中,还有一些与前述的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等完全不同的物质,即单性的精细胞、卵细胞,以及胚细胞尚未分裂而处于静息状态的植物种子。说它们与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完全不同,是因为在其生物特性方面,核酸、蛋白质、病毒与类病毒是介于一般化学物质与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特殊物质,随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同,它们既可以表现出生命特征,又可以不表现出生命特征;而单性的精卵细胞与静息状态的植物种子则已经确定不移地就是生物活性物质,已经具备了表现生命的趋势与潜力,在它们尚未明确地表现出生命特征之前,其结构与功能都已经确切地就是生命物质。当然,作为前态生命,它们与核酸、蛋白质、病毒、类病毒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都能在生物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生命特有的趋善之机与能动之灵。

2.缘始性是前态生命的根本属性 凡世间万物,皆有其自己的来由与缘始。譬如生命,若以具体的物质现象论,自无机物而演化成的核酸、蛋白质……单性精卵细胞等即是其来由与缘始,若以抽象的逻辑形态论,处于逻辑起点的前态生命便是其当然的来由与缘始。应当肯定,缘始性当是前态生命之所以为“前态生命”最根本的属性,因为不论后来生命的具体形式或逻辑形态进化到怎样高级、完美的状态,如果没有前态生命这个逻辑起点,凭它什么样的生命都将因无根由、无本元而成为子虚乌有。缘始性不仅是前态生命的本质特征,而且也由此决定了前态生命的文化义涵。缘者,边也;始者,端也。缘始即意味着本初而由始,处于缘始阶段的前态生命,一方面已经但却是刚刚表现出生命的迹象或特征,另一方面毕竟尚未进化成为成熟的生命。物质运动演化到这样一个特殊阶段,自然规律赋予它们一定的生物性,为此它们可以被称之为生命;然而,自然规律并未使它们彻底摆脱非生物性,为此它们还不能完全、彻底地表现为生命。更准确地说,所谓的前态生命仅仅是整个生命系统处于缘始阶段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与其说此阶段的物质运动形式可以称之为生命,倒不如说它们在生物运动过程中有了朝向复杂生命系统演化的基础、前提和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