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栏目画面编辑

电视栏目画面编辑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太奇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运用蒙太奇也是影视画面编辑的基础。第二个组合是,使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棺材里面躺着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通过表现运动中的人与事物,来获得一种叙述功能,因此又称其为“外部描写性蒙太奇”。

第三节 画面编辑

影视的画面编辑有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它创造了蒙太奇这种特殊的表意方式,尤其在画面编辑方面,蒙太奇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表意方式。

一、蒙太奇和它的特点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在影视中意为组接。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突破,也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语言方式。

蒙太奇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在西欧、美国和苏联,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对蒙太奇这种新型语言方式进行了深度的实践和探索,摸索出了它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运用蒙太奇也是影视画面编辑的基础。

经过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实验探索,他们发现,当单个画面表意时,具有单一性的特点,比如“杯子”,用语言文字表达具有多义性,而用画面表达画面是单义的,指的是这一个杯子,想要表现“各种杯子”就得拍很多。同时,单一画面在解释上具有随机性,一个具体画面可以有多种解释,而在画面组接起来的时候,就有了一些不同的表现。

1.几个镜头组成段落表意,不能单独表意

苏联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曾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写镜头,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亦即静止不动的特写,然后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段连接成三个组合。在第一个组合中,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是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这个镜头显然表现出来:莫兹尤辛是在看着这盘汤。第二个组合是,使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棺材里面躺着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是一个小女孩在玩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当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观众看时,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从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兹尤辛沉思的心情;他们看到他看着女尸时那副沉重悲伤的面孔,也跟着异常感动;而看到他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时,他们也跟着高兴起来。

这个实验说明,单个镜头具有多义性,而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却能使观众在心理上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表示出新的含义。

2.镜头组接的排列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有重要影响

库里肖夫还做过另一个实验,假如有三个这样的片段:一个是一张微笑的脸,另一个是一张惊恐的脸,第三个片段是对着一个人瞄准的手枪。现在尝试把这三个片段按照两种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首先表现微笑的脸,其次是手枪,最后是那张惊恐的脸;而第二次却把惊恐的脸首先表现出来,其次是手枪,最后才是微笑的脸。从第一种排列的次序中,观众得到的印象是:那个人是一个懦夫;在第二个例子中那个人就成为一条好汉了。

这个实验说明,镜头的先后排列顺序会严重影响到这一组镜头表达的意义。

3.镜头组接会产生新的含义

苏联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发现,把两个取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镜头与原来的时空连续性相剥离,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对列组接,就会产生出新的表象,可创造出未经剪辑的影片的镜头中非固有的概念。爱森斯坦通过两个不同镜头的有意组接,试图形成超越两个镜头的第三重含义,也就是两个镜头的特意组接产生“1+1>2”的新意。

事实上,人眼具有不断追寻新的图像的生理本能。影视是用声画记录形象和重现运动的,而蒙太奇的运用,正确地重现了我们通常观看事物时不断追寻新目标的方式,重现了我们在现实环境里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

4.镜头语言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创造出影视语言独特的时空结构

据说,1920年,库里肖夫曾把下面一些场面连接起来:

A.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B.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C.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

D.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

E.两个人走向台阶。

这样连接起来的片段在观众眼中变成了一个不间断的行动:两个青年在路上碰见了,男子请女子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是在不同地点拍摄的。结果,虽然这些片段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摄的,可是在观众看来却是一个整体。

蒙太奇在时间、空间等很多方面都会产生新的含义,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产生魔术般的全新含义,这也是影视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叙事蒙太奇

(一)叙事蒙太奇的含义

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是在剪辑中依据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及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并引导观众理解剧情。通过表现运动中的人与事物,来获得一种叙述功能,因此又称其为“外部描写性蒙太奇”。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影视叙述方法。

叙事剪辑(叙事蒙太奇)的内在依据是生活所固有的内在的规律性,就是生活的逻辑。

例如,一个学生起床到盥洗室洗脸刷牙,他得首先从床上坐起,穿衣下床,然后到盥洗室刷牙洗脸,这就是生活中的自然规律。人不能从床上坐起就在床上开始刷牙洗脸,然后再穿衣,这就不符合自然规律,也就是不符合生活的逻辑,所以剪辑最根本、最基础的依据就是生活的逻辑。

生活的逻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连续性、联系性。在空间表现上,要给观众空间的统一感。在时间表现上,要以一个特定场景中一个完整的动作的线性表现,作为时间连续性的表现。同时在联系性上,要表现出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联系。

(二)叙事剪辑的几种结构方式

一般来说,镜头叙事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三种:

1.前进式(顺序式、平铺直叙式)

前进式即叙述由远到近,镜头景别由大到小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人们了解事物的心理重点和观察事物的视觉重点,将观众注意力逐渐从环境引向重点、兴趣点,展开一个动作或事件过程。

这是一种符合人们感知事物习惯的平铺直叙的表述句型,因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观察、体验通常都是遵循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由远到近,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

对于动作连续来说,前进式的方式是先用全景建立动作的总体形态,再用中、近景来强调动作的细节和它实际的价值;对于事件来说,先用全景建立总体的环境概貌,再用中、近景把注意力引向具体物体,突出细节。

这样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事实和事件的发展,如一条关于交通堵塞的新闻:

A.远景,雪景中环线公路上远远望去如长龙般的车队;

B.全景,车辆在极缓慢地挪动;

C.中景,有辆车停在路中,警察正在疏导;

D.近景,地面积雪,打滑的车轮;

E.近景,小心翼翼的驾驶员。

这几个镜头先从总体形象上直接展示了大规模交通堵塞的新闻事实,然后,逐步递进地显示了车辆行驶缓慢,行车事故增多,交通警察在各主要路口指挥的现场状况。近景镜头进一步说明了交通滞缓的原因,整个报道的画面语言非常清楚,有点有面。前进式是叙事剪辑中最常见的也是表现最直接的句型。

2.后退式(悬念式、先声夺人式)

叙述由近到远,景别由小到大的叙事方式。这是一种比前进式叙述更容易吸引人的变异方式,视觉刺激较强,悬念性强。

从剪辑形式看,一般用小景别强调兴趣点、精彩点或者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比如:

A.特写,一只脚踢起足球

B.中景,一个队员倒踢飞来的足球;

C.全景,一个队员带球过人;

D.全景,对方队员倒地铲球,球飞出界外。

在这里,踢球特写具有很强的动态性,采用后退式,可以以有力的开始镜头将观众带入叙事氛围中,这一手段在电视片、广告片的编辑中被经常使用。

3.片段组合式(省略式)

选取一个完整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片段把它们组接在一起,每个片段只是事件发展中一个代表性和相关性的动作高潮。通过这些高潮段落的组合,建立起一个完整事件过程印象。这在报道领导人访问的新闻中经常出现:

A.飞机降落;

B.领导人走下飞机招手示意;

C.迎接者;

D.领导人同前来欢迎的人握手。

在这里,每个片段都是欢迎领导人来访这件事情,具有代表性和相关性的动作高潮,通过这些高潮部分的组合,观众建立起完整事件过程的印象。

片段组合式叙述并不侧重景别表现的意义,而是强调突出必备内容,省略不必要的中间过程,这是一种简洁的叙事方式。在电视创作中,很多时候,很难采用分镜头拍摄,利用动作片段叙事,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叙事剪辑中,首先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

A.作为基础叙事形式,蒙太奇句型并不简单地意味着镜头景别变化,而应被视为是一种叙述思路;

B.叙事的剪辑通常是建立在一个甚至几个简单句型基础上的复合形式。

三、表现的剪辑

如果说,叙事的剪辑侧重强调事件发展的连续性和动作的连贯性,那么,表现的剪辑则体现出了更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它的目的不在于叙述情节,而是用一种作用于视觉的象征性的情绪表意方法,直接深入事物的深层,去表现一种比人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更深刻、更富有哲理的意义。

(一)定义

表现剪辑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镜头组合在形式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不断叠加,产生单个镜头所不具有的更丰富的含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激发观众联想。

(二)主要特点和功能

(1)特点。

①不是为了单纯叙事,而是为了在叙事中表达某种主观的思想、主题和情绪;

②镜头组合的逻辑依据是画面形象思维的意义,而不是连续的时空关系;

③镜头在对列中产生对比、积累和隐喻等方面的效果;

④它的意义产生靠观众联想来完成。

(2)表现蒙太奇的功能在于创造思想、创造节奏、创造隐喻、创造悬念和创造情绪效果。

(三)表现蒙太奇结构形式

1.对比的剪辑

对比剪辑是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形式上的反差造成强烈的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世间万物充满了矛盾与差异,各种复杂的对比关系构织于一起互相衬托地显现着,如高山与动植物形成庞大与渺小的对比,街道的建筑物与来往车辆形成静止与运动的对比,还有悠闲自在的老人与匆匆奔忙的上班族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与古老的烽火台、中国乡俗婚礼上的洋新娘等,不胜枚举。

电视片《百年中国》中,有一集在表现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屠杀义和团的内容时,铺垫的不是悲愤的音乐,而是教堂里的赞美歌声,声画的强烈反差衬托了侵略者的道貌岸然。

对比剪辑的效果还体现在利用画面结构的对比造成的视觉震惊感上,尤其是在为突出某个形象或烘托场面气氛、加强动态效果的段落剪辑中。比如,运动场上的如潮人海与场上运动员(多与少),比赛中近景、观众特写与运动场的大全景(大与小)、关键时刻的紧张与成功时的欢呼(动与静),这些内容交叉对比可以很好地渲染比赛场面。

对比使双方明显地展示各自的特性,形式上的对比增强了视觉的张力,内容上的对比性对形象的组合更是一种有力的揭示手段,而能够敏锐发现对比形象,巧妙借用形象对列,深化主题,反映了编辑者的思维功力。

例如,纪录片《桥》是通过中美贸易之战,反映两国在文化、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其中有一段是这么编辑的:画面是中美两国幼儿园里的儿童,用各自的语言分别在唱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随着歌声的展开,画面上依次插入一组对比性形象:两国首脑握手与贸易禁令;在中国的麦当劳、美国大片、游乐场、美国商品;在美国的中餐馆、电影《花木兰》、苏州园林、中国货,等等。这些对比性形象的相互呼应揭示了中美在文化贸易上广泛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尤其是天真的儿歌与严肃的政治之间微妙的对比,反衬说明了一个大主题:相互争斗、两败俱伤。

2.平行的剪辑

平行的剪辑是指在一个蒙太奇段落中,把两条以上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者同时同地不同主体的线索并列发展,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个共同的主题或情节。它强调几条线索之间的逻辑关联。当两条具有明显冲突性因素的线索交替组接在一起时,便发展为交叉蒙太奇,它强调线索表现上的同时性和频繁的交替切换。

纪录片《山洞里的村庄》以架线通电前后变化为主线,记录了一个生活在山洞中的村庄由原始落后走向文明社会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落是关于村委会开会讨论如何想办法让村民交上为数很少的架线钱,因为村民中不少人认为电线没有太大用处,所以迟迟不交,会议开了整整一晚上。编导在剪辑过程中,将同一晚上拍摄到的另一段内容与之并列:就在村干部为收钱烦恼时,村里来了个巫医,她被请进了几户人家,每家都爽快地掏出了比架线钱更多的费用。这两段都是相对完整的段落,完全可以分别编辑,但是通过平行的剪辑,不仅可以省略中间大量重复的内容,最重要的是,通过线索之间的对比,形象而直观地表现出这个山村从愚昧走向文明过程中观念的冲撞,而且,开会线索被分开表现,反而突出了会议的漫长,也很好地反映了工作的困难性。这是单线叙述所不能产生的深度。

在电影中,平行的剪辑常常用于表现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的关联,在电视中,直播形式的运用使平行蒙太奇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如大型直播节目的分会场,主持人和记者的连线等,这也使得平行蒙太奇的形式有了很大的拓展。

3.积累的剪辑

积累的剪辑是将一些内容性质、景别、运动方式等大致相似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通过不断叠加的积累效应,树立一个主题或者渲染一种情绪,因此,积累蒙太奇也被称为主题蒙太奇。

在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时间、空间上没有任何联系的同类性质的镜头被组接在一起,它不是为了描述一个具体事件,而是表达某种共同的意味。比如,雪化了,草绿了,花开了,鸟叫了,姑娘穿上了春装,孩子们奔跑在公园里,观众从这一组镜头组合中自然得出一个印象:春天来了。

在采用积累剪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同类镜头组接。同类镜头主要是指内容意义相同的镜头,也指景别、运动方式等形式因素大致相同的镜头。这种剪辑方式的目的是要为一组镜头确立一个主题或情绪,这个主题和情绪就是选择镜头的逻辑起点,要选择那些最能表达主题意思、最符合主题情绪的镜头;其次,在镜头形式上,尽可能采用同景别或者同运动方式的镜头组接,这样才有利于视觉效果的不断加强、心理情绪的不断积累。

比如,《申奥片》(张艺谋版)完全是通过镜头语言来构建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迎接奥运的热烈情绪,其主要手段就是积累剪辑。其中,有一段关于现代北京人温馨、和睦的生活写照令人印象深刻。这段25秒长的段落中,有16个镜头,几乎每个镜头反映的都是中国人各种各样的笑容:荡秋千的母子在盈盈地笑,热情拥抱的恋人在奔放地笑,学生、老者在开怀地笑,跳绳女孩在快乐地笑,等等。尽管每个镜头平均才1秒半,但是,整个段落通过这些镜头在内容、景别、连接方式、切换速度等方面的相似性,积累了笑容的感染力,造就了整体的和谐。因为这一段是表现普通中国洋溢着欢笑的生活,如果其中插入表现中国人在工作、现代化的街景等镜头,显然不合适,因为它不是主题的外延,“微笑着生活”的主题就会被削弱。

②镜头成组运用,确保镜头数量的积累长度。积累剪辑的镜头是一系列没有动作连续性或者特定时空关联的镜头,它是通过相似性含义在数量上的积累来产生作用的。一般来说,要充分表达某一种情绪或明确建立一个主题,仅有两三个镜头是不够的,因为镜头量少就会缺乏情绪延伸、主题显现的时间和力度,所以,在积累剪辑中,要仔细体会镜头数量是否已积累起相应的长度,当然,积累过度也可能适得其反,造成重复单调。在前述例子的16个镜头中,镜头6、镜头7的构成方式出现了变化,段落结尾处也在持续的音乐中转化出笑声,这些局部的变化是从剪辑节奏考虑的,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这样既保持了段落情绪、内容风格的统一,又避免了长时间相似积累造成的视觉疲劳。

③典型形象组合。对于大多数以阐明主题为出发点的电视创作来说,运用自由的积累剪辑可以深化电视片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这种感染力的力度仍然取决于创作者的思维,取决于编导对具体形象的选择与提炼。纪录片大师伊文斯把这种手法称为“移情剪辑”,也有人称之为“概括的剪辑”,无论移情还是概括,都需要借用最典型的形象组合。

4.隐喻的剪辑

通过镜头对列或者交替,将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的不同事物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从而深化并丰富事件形象的剪辑方法。

这是一种采用文学比兴手法的方法,是用一种形象说明引出另一个形象的意义的手法。爱森斯坦在《罢工》中提到,利用屠宰场的场面,比喻法西斯草菅人命的暴行。这种隐喻力求自然贴切,使大众都可以理解,否则独创的大家不理解的比喻,属于失败的剪辑。

5.象征的剪辑

象征的剪辑是指通过镜头间的对列,让形象本身的意义隐去,同时经过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另外一种新的引申意义。这是借助某一视觉形象的引申意义来创造新的内涵,它追求形象表达的简约和形象之间联系的跳跃性的表现手法。与比喻不同的是,比喻是两个画面对比产生意义,而象征通过画面本身的引申意义来表现思想。

在象征剪辑中,对于视觉形象引申意义的理解通常源于共通的文化语境,如用黄河来象征中国古老文明,用黄土高坡来象征中国农民,用皇冠象征权利,用初升的太阳象征希望,用劲风中的小草象征坚韧的品格。一旦这些象征性镜头在画面组合形成的相应语境中出现,人们很快便能根据前后镜头的内容,结合视觉形象的象征意义加以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