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画面编辑的目标和原则

画面编辑的目标和原则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表现主体静止姿态的画面最好与同样表现主体静止姿态的画面组接,这叫“静接静”;而表现主体运动的画面最好与同样表现主体运动的画面相组接,这叫“动接动”。此时要将采访镜头与前面的一些镜头连接起来,依据“静接静”的原则,不应直接将他在场上运动的镜头与采访他的镜头相连接,而应该将他从动到静的镜头,即下场、坐下的镜头与采访的镜头相连接,这样就是静接静的连贯,而不是动接静的突兀。

画面编辑的基本目标,是将各个分散的镜头组织成连贯、流畅的影片视觉形象之流,使之像人们日常的说话那样自然、生动和易于理解。如此就要有对镜头及其画面的取舍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使之既能传达对象的特征,事件的过程,也能表现制作者的某种意念和情感,而在观看效果上,则要达到连贯而流畅的标准。为此,需要遵循以下的几种原则。

首先画面的组接应在统一的时空中。纪录片要描述对象的特征或事件的过程,必须在人们所习惯的时空关系和逻辑关系中展开,才能令人理解。比如《北方的纳努克》中,叙述纳努克一家将与白人进行贸易,于是镜头依次按一家人背着货物在岸边行走,他们抬着独木舟向海边走去,他们一家上了船后往交易集市划去……这样的时空顺序组接起来。这些镜头中主体的运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虽然空间景象的变化很大,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知道它们是在同一个北极昂加瓦地方的时空环境中,即使后来小船快靠岸时,行驶方向是相反的,也可以理解是经过较大距离的航行而改变了靠岸的船舷,并不会感到时空的混乱。

其次,事件发展的中间环节之间往往都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其画面衔接的顺序不能错乱,否则颠倒的时间顺序将令逻辑混乱,令人不知所云。比如一家人团聚吃饭相谈甚欢,但其后的镜头不能在没有过渡和交代的情况下,将先前大家坐在桌前等待开席时谈话的内容拿来组接,不然谈话内容本身可能有逻辑,但时间顺序就不合逻辑了,只能另想办法处理。

第三,必须顾及事物之间的日常关联和人们习惯的心理期待,如此画面的编辑就会让人感到观赏时的流畅。比如,上一个镜头中人物出画,则下一个镜头人们就期待看到他去哪里了;前面及几个镜头表现人物看到一个美女的背影,下一个画面人们就期待看到这个美女长什么样;当两人中一人说了一句话,人们就希望看到另一个人的反应如何……这些关联是自然而然的,在画面编辑时必须照顾到。

纪录片的许多镜头是描述对象的各种姿态和运动的,它们之间要组接得自然流畅的话,就要考虑表现运动和静止姿态的不同画面之间如何才能不显得突兀、生硬。从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表现主体静止姿态的画面最好与同样表现主体静止姿态的画面组接,这叫“静接静”;而表现主体运动的画面最好与同样表现主体运动的画面相组接,这叫“动接动”。如此的画面组接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画面之间的不连贯性,使表现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画面能够显得流畅自然。

比如一段采访运动员的镜头,有他在场上运动的镜头,有他走下运动场、坐到板凳上休息的镜头,也有主持人采访他在休息的镜头。此时要将采访镜头与前面的一些镜头连接起来,依据“静接静”的原则,不应直接将他在场上运动的镜头与采访他的镜头相连接,而应该将他从动到静的镜头,即下场、坐下的镜头与采访的镜头相连接,这样就是静接静的连贯,而不是动接静的突兀。再比如同样是表现一段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活动,有体操运动员在场上进行各种项目的激烈竞争,有场下观众的屏气凝神,在从观众的鼓励到场上运动员的各种项目运动表现的转换中,应该避免直接将静态的观众画面和动态的运动员画面直接连接起来,最好是找到一个运动员从场下走到场上开始准备和投入比赛的画面,如此它就将静态的观众画面和动态的运动员比赛画面较连贯地组接了起来,而不会显得过于突兀。但接下来持续地表现观众鼓励和运动员比赛的画面时,则可以省略运动员上场的过渡画面了,因为热烈的气氛和快速的节奏使得不同场面的直接转换不会再有生硬的感觉了,当代的许多电影也往往倾向于运用这种直接的组接“切”,而不用任何过渡了。

除了现实生活的规律,动静场面之间尽量寻找过渡环节的规律以外,观影时视觉效果的流畅程度,也是画面组接时必须注意的方面。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虽然只用同一个词也能表达意思,但接受起来总是感到呆板、机械,却不如用不同词的话语来得流畅。比如一个人从远处向我们走来,我们只用一个“走”一个“近”字来说也未尝不可,但总是显得笨拙:“远处走来一个人,他走近了,他走更近了,他走近到身边了,他费了好长时间走到这么近,他走得累死了”。如果我们说:“远处有个人正向我们走来,他奋力地迈开大步,好像要跑起来;但即使用尽全力,他的移动速度也不太快;终于他接近我们身边了,我们似乎觉得时间有点长,但对他来说能及时赶到已经谢天谢地了”,使用不同的词,就显得生动多了。

用动态画面的形式来表意,不同镜头之间的组接也类似说话的运用词语,用同样的词几乎不能成句,用同样的镜头干脆不能组接,必须是不同的镜头,比如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才能使镜头之间产生可组接性,就像不同的词语组成流畅的语句一样。比如交代一个会议的情况,要有全景的会场,中景的主席台和听众席,特写的发言者和听众;其间有正面角度的主席台,有侧面角度的主席台;有正面的发言者,有侧面的发言者;有俯视的听众席,有平视的个别听众特写;等等。如此各种画面之间才能流畅组接,不致产生跳接似的乏味。

另外,还要考虑画面之间的色彩和影调的和谐是否对组接连贯性有影响,比如有些事件往往开头在阳光下进行,但突然转到室内继续,而现场拍摄只能立即跟踪,往往来不及调整相关摄像参数,由此就会造成画面在色彩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别,而不同的光照条件也会造成不同的影调差异,如此直接连接这些段落而不加调整,往往会令观众产生失真的感觉,或对其画面效果的突兀变化感到诧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