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编导职能

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编导职能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编导要注意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协调,不能变成嘉宾的报告会,要使三方相互配合,形成“和声”,才能体现出编导的思想。

第四节 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编导职能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从前期的筹划准备到后期的效果包装,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流程,才能面向广大受众接受评定,节目制作的精良与否取决于制作流程中各环节的把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分为前、中、后三个制作阶段。第一个阶段常称为前期制作,主要为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节目的总体策划、人员配备、设备准备、场地确定、文本创作等;第二个阶段称为中期制作,主要内容为素材采集,包括内景拍摄、外景拍摄,在此阶段进行第一次画面创作;第三个阶段称为后期制作,将采集的素材进行后期编辑、声画合成、效果合成,完成第二次艺术创作。最后,节目经过审定进入播出阶段。电视节目编导承担着节目制作流程中所有环节的总体安排布置和掌控。

一、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编导职能

(一)组织协调栏目组,发挥好传播者群的“和声”作用

1.明确栏目定位,确定栏目风格

电视栏目在创建之始,就要有明确的宗旨,要达到什么目的,形成什么效果,是栏目定位和风格的最初依据。另外,作为一个成熟的谈话节目编导,在节目创办策划初期应该很透彻的明确,依据受众对象定位,也就是观众的指向性,是节目定位非常重要的一点。早期的谈话节目将大部分受众的爱好作为节目努力的方向,但是众口难调,越是想面面俱到,越会失去很多观众的喜爱。所以,任何一个栏目,都要有明确的观众群,只有清楚地知道栏目定位群体的需求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策划、选材、采访、制作等工作。

一般说来,确定受众群可利用三个原则:地理接近原则、人文接近原则、心理接近原则。“地理接近,是指居住地区和地理条件相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就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人文接近是指按照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宗教和职业等区分不同的受众群;心理接近性指相同地域,相同性别、年龄的人们也可能因为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乃至性格不同,进一步区分出不同的偏好和消费习惯。”受众群确定后,才能确定栏目风格,才能目标明确地进行节目策划。

2.组织节目策划工作,确定选题

栏目定位后,组织策划团体进行节目整体的设计。也可以由编导亲自完成策划环节的工作,首先要确定节目的话题。话题应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话题的思想性,需要编导深入到材料内涵中,进行深度挖掘。华南理工大学黄匡宇教授在其著作《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中就这一问题曾举例说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曾有一期谈话节目是关于反性骚扰话题的,整个节目围绕反性骚扰话题层层深入,它没有只围绕性骚扰对女性的不良影响来谈,而是上升到如何去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这其中包括女性自己觉悟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对妇女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3.围绕选题形成策划编导方案

话题一经确定,策划团队就要从每一个环节入手,设计细节,并由编导布置采访、收集材料等具体工作,最后由策划人经过整理,完成策划方案。

4.根据栏目定位,确定符合标准的主持人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灵魂,观众往往把主持人与栏目联系在一起。谈话节目编导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编导在考虑人选的问题上要本着主持人的话语风格、形象定位以及专业素养与栏目接近或者吻合为原则,同时还要考虑主持人的现场把握能力。选准了主持人,节目才真正具备了成功的基础。编导所有关于谈话过程设计的意图都需要主持人来积极执行,编导和主持人两者间的配合在制作中至关重要。编导在编写文案时,要加强和主持人的沟通,策划方案要尽量考虑主持人的个性因素,不能以一己之好去限制主持人的临场发挥。作为统领整个节目的编导一定要注意给予主持人足够的发挥空间和个性展示空间。

5.根据选题内容和本期节目宗旨,选择嘉宾

一般按照对本次话题是否具有权威性,或是与话题具有关联性来选择嘉宾。所选嘉宾应该是所选话题涉及领域、学科、行业中具有权威性的人士,是所讨论问题的专家,他的观点对观众有很强的说服力。也可以是与话题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在叙事谈话节目中,最好选择当事人或与事件有直接关系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选择嘉宾的重要依据。嘉宾作为“主讲人”,要清楚叙述自己的经历,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编导要注意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协调,不能变成嘉宾的报告会,要使三方相互配合,形成“和声”,才能体现出编导的思想。

6.确定节目主线并设计现场采访问题

谈话节目编导在获得节目嘉宾的相关资料后,与主持人一同作深入研究,确定具有较强逻辑性的节目主线,使话题能得到深入的挖掘及广度的扩展。通过对嘉宾的了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采访问题,并预测出嘉宾可能作出的回答,分别对各种回答情况作出应对准备,以使现场的谈话按照设计的方向进行。在这一环节中,应该给主持人留出临场发挥的空间,让主持人充分表现控场及即兴的能力。

(二)谈话现场的设计,增强细节意识

1.协调与节目录制相关的各项事宜

前期策划完成后,编导带动栏目组,按照策划方案进行录制前的全面准备。设备的完善,各工作部门准备工作的进行情况,工作人员的到位情况等,解决出现的影响到全局的问题。

2.谈话环境的设计

音乐是谈话节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节目中音乐的使用能很好地调节现场谈话的节奏,能使整个节目过程生动活泼、张弛有度。在某个情绪的高潮点进行适当的渲染或化解,使音乐融入到节目的情绪气氛中去,成为谈话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在谈话嘉宾情绪低沉,或者现场气氛过于沉重而影响到谈话进程时,音乐要能够冲淡这种氛围,将现场情绪拉回到正常的谈话环境中。

谈话节目的布景一般采用安静、优雅的总基调,以不干扰谈话人物的情绪为原则。布景的设计要与谈话节目的风格和主题相吻合,能体现谈话嘉宾的个性特点。《奥普拉·温弗瑞秀》把现场布置成客厅的感觉,温馨舒适,使嘉宾犹如在家里向朋友倾诉。而《一虎一席谈》是辩论式谈话节目,所以以现场辩论赛的形式出现。

谈话节目的现场灯光效果也由节目的类型和内容决定。叙述式、讨论式谈话节目的灯光效果往往是温馨、自然、柔和的,以暖光为主要造型光线,不会给人压抑感,使谈话人物能够心静平和地叙述、阐明自己的故事和观点;而辩论式谈话节目的灯光效果一般以营造客观气氛为主,现场光线色温不应过低,亮度应该高一些,不用刻意创造情绪效果。

3.现场机位的设置

谈话节目现场一般安排主持人与嘉宾作为主要拍摄对象,面向现场观众。主持人与嘉宾的身体连线构成主要拍摄轴线。当展现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过程时,应遵循轴线原则,机位架设在轴线的一侧,而摄像机镜头代表观众的视线,所以机位应设在现场观众一侧,面向主持人与嘉宾进行拍摄。当表现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交流时,把主持人和嘉宾看成一体,拍摄轴线应转为主持人嘉宾组合与观众的连线,这时机位架设同样遵循轴线原则,摄像机保持在主持人嘉宾组合的左侧或者右侧,也常常采用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内反拍机位。遵循轴线原则目的为保持画面上人物的设定的方向性,不会出现被摄人物忽左忽右在屏幕上跳动的错误。节目编导必须严格把握机位的架设,在拍摄之前统一安排全局部署,拍摄时给出清晰的口令,使摄像师、导播、录像师、音响师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播出的内容,保持气氛,不影响节目的正常进行。

谈话节目现场机位的数量,也是根据节目内容和风格来设定的。节目编导往往会在观众席设置一个拍摄场面全景的主机位,这个机位可以根据导演的要求调整为舞台上主持人与嘉宾的全景机位,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主持人与嘉宾的全景机位;拍摄现场观众的机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过程中插入观众的镜头,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观众镜头可是全景,用来拍全场观众热烈的气氛,也可以是个别观众的近景或者特写,表现观众专注的神情,渲染气氛;另外需要两到三台摄像机作为自由机位,拍摄主持人或者嘉宾的特写,捕捉谈话人物尤其是嘉宾瞬间的神情,以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嘉宾的情绪,使谈话内容更具情节性和感染力。

4.谈话过程悬念的设计

现在的谈话节目,在谈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悬念,悬念设计得好,不仅能调节和控制现场的气氛,而且也能促使谈话情绪波峰的出现。有的节目编导随着话题的进行与深入,不断请出新嘉宾,在主持人充满悬念的铺垫后,当嘉宾在观众的期待与猜测中出场时,使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达到高潮。这种出乎意料的元素的设计,对编导与主持人充满了挑战,一方面编导要对观众及市场进行充分调查,使聘请的嘉宾或者播出的影像资料能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编导要做好现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准备,如果悬念铺垫得不好,观众并不认同,要有及时的补救措施。设置悬念对主持人也是一个考验,如何提出悬念能吊足观众的胃口,如何使嘉宾出场或其他元素出现时引起轰动都是拍摄前的策划和准备要重视的环节。

5.观众的参与

充分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参与到节目话题的讨论中来,是谈话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短信、互联网、电话等技术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谈话节目中来,节目参与形式就不仅仅局限在现场观众了,也延伸到节目现场之外收看节目而想进一步参与的观众中去。他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参与到现场话题的讨论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使节目的内容更丰富,这是节目编导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是作为节目制作的核心和节目把关人,编导要有充分的准备,当有人要恶意破坏话题和节目时,要能及时发现并把握分寸,防止对节目的不良影响和传播。

6.现场谈话节奏的设置

谈话节目的节奏体现在谈话内容的紧密程度和现场环节的安排上。谈话内容的节奏处理是在策划期由编导、策划与主持人共同确定的,并由主持人现场把握的。节目的节奏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由话题和谈话内容决定的节奏是内部节奏,内容的设计应当符合电视专题片和情节片的制作规则,也就是张弛有序,一起一伏中带动观众的情绪,有紧张有舒缓,让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的收放与节目的内容相互映衬,不能长时间过于紧张而导致疲惫,也不能过度放松使观众情绪下落。外部节奏表现在用镜头的运动和剪辑来形成人为创造的节奏感。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是统一的,都要由话题的内容来决定。[10]当谈话节奏与设定节奏不符时,编导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醒主持人进行修正。谈话现场的节目总节奏,由编导与主持人进行内部通话后,可插播与主题相关的片花或影像资料来调节节奏,也可以调动现场音乐来调整,使节目节奏能与话题内容和节目风格保持统一。节目节奏的把握要靠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而编导就在这其中起协调、指挥、控制等作用。

7.灵活处理现场突发情况

在节目的策划与制作过程中,编导统领各部门协调工作,保证节目的质量和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谈话节目的即兴性是保证节目个性的重要特征,许多谈话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是不可预知的,这也是编导与主持人所追求的能带给观众真实与惊喜感受的意外情况,也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元素。但是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却是对编导与主持人的挑战,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处理的决定,要求编导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质修养。

(三)谈话节目的镜头与编辑

如果说节目的策划过程是确定节目指导思想和节目基本构架的重要环节,那么节目的录制和编辑是实现编导思想及意图的技术保障。

1.近景系列镜头的使用

谈话节目以谈话为主要传播手段,观众在接收谈话内容的同时,也要通过观看谈话者的表情和神态,进行能动思考来参与话题。所以,镜头的使用规则就是要模拟观众倾听谈话的情境,使用近景系列镜头(近景、特写、中景),并用平角度镜头近距离注视谈话人物的脸部,仿佛在与朋友倾心交谈,符合观众倾听的心理要求。所以平角度、近景、特写镜头是常用来表现谈话人物讲话的神情的选择,而谈话人物如果有身体动作或位置发生变化,要用中景镜头来体现。当请出新嘉宾或和观众有互动时,可以用全景镜头重新交代人物的身体位置,使观众了解现场的变化情况。

2.多角度取景

谈话节目不同于有情节的电视节目,没有情节的叙述性作动力。节目的发展完全要靠主持人语言的带动,所以节目的画面相对故事性节目而言略显得单调,这就需要编导充分了解节目的这一特性,用多角度取景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在不影响表现谈话过程的前提下,适当变换镜头的角度,以增强画面的丰富性。

3.插入镜头与切出镜头的加入

插入镜头是将全景画面中的某一细节用特写或近景着重表现的镜头方式,常常为突出、强调这一细节而使用。切出镜头是全景画面以外的,用来增加信息,补充资料的镜头方式。例如,在谈话现场中,主持人与嘉宾的特写,或者布景中的细节特写,都是插入镜头;而为了帮助观众了解事件或介绍嘉宾背景的影像资料都是切出镜头。插入镜头和切出镜头的使用,使节目内容充实,画面丰富。

4.剪辑率的掌握

剪辑率是单位时间内出现的镜头的数量。电视作品的剪辑是用来衡量外部节奏的参数。电视编导要根据节目的情感基调和节奏的设定,来决定镜头的剪辑率。谈话节目注重谈话内容对观众的影响,要充分呈现谈话人物的情绪,节目的节奏以情绪节奏为主,所以镜头的长度要略长,也就是剪辑率要低一些,来增强节目对观众情感的影响力。

5.背景资料的选择与补充

随着谈话节目话题的展开,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要陆续呈现给嘉宾和观众。节目编导对于资料的收集与选择要给予重视,可选择的资料素材可能很多,但是为了主题服务,能说明主题某一方面的材料一定要精选,做到有力度、有说服力。有些节目为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插入了一些与嘉宾有关的趣事逸闻,但如果不慎,只注重了趣味性,忽视了主题的要求,就会使材料成为分散主题思想的累赘,起反作用。所以,为主题服务,增强主题思想性才是选材的原则。

(四)报送成品节目审查

节目制作完成后,由节目编导向上级部门报送成品节目,由相关部门审批,之后才能送到播出部门进行播出安排。

二、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编导素质要求

(一)人格、思想修养的要求

电视谈话类节目目前也已呈现丰富多样的节目样态,不同种类的谈话节目有不同的编导思维方法要求,而作为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编导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思维、文化底蕴和人生阅历。电视编导人员是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核心人物,所有环节都要在统一筹划和掌握之中,所以电视编导还要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理想精神。

(二)知识及专业技能要求

电视是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传播模式,合格的电视节目编导应该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才能在节目制作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谈话节目使用语言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那么谈话内容的思想性、深刻性和艺术性以及节目本身的即兴性都要求编导和主持人拥有丰富的知识作为保障。谈话节目编导应该具有完善的综合知识体系及专业知识体系。根据每期节目话题的不同,编导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范围也会不同,对话题所涉及的知识和信息,编导不仅要了解还要对某些部分作深入研究。许多节目中涉及的生疏的知识领域,对编导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挑战,所以谈话节目编导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不断地累积自己的知识,才能成为高层次的节目编导,节目质量才能有所保证,节目才能生存下去。

另外,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是电视的最本质特点,也是电视成为传播效率最高、传播范围最广、信息量最大的传播手段的最主要原因。广播电视的工作原理也应是电视编导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电视接收机、信号发射、网络传输等硬件的工作原理,能使编导更加熟练地掌控电视节目制作的全局。

谈话类节目编导要掌握电视编导的思维和艺术创作规律,熟悉导演的前期工作内容、案头工作、现场工作以及后期制作等环节对编导的要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的一般流程,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观念和所依据的理论;掌握策划的作用和意义,熟悉节目策划的步骤、程序以及策划文案的一般性结构和基本写法。

谈话类节目编导还要掌握基本的广播节目制作的要求,有声语言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特点作用;掌握基本的电视镜头语言特点、画面的构成元素、色彩的构成以及其特点和作用;了解场面调度和剪辑的内容和作用。

谈话节目编导还要具备电视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在了解了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及艺术规律之后,编导要具备视听语言的运用能力。电视编导相当于电影导演,甚至比电影导演的职责范围更广,所承担的压力也更大,电影总有封机的时候,而栏目每期节目的播出,都是下一期的开始。电视编导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更加细致,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的编辑,都要亲自把关,面面俱到,不仅要熟练掌握导演的基本技能,还要熟悉画面编辑的规律,并能运用自如,通过文字、拍摄、编辑的多次创作,实现节目的宗旨和目的。节目编导还要具备综合分析和评价广播电视作品的能力。

总之,谈话节目编导要具备扎实的采编知识和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能,这样在节目制作全面展开的过程中,才能把握全局的工作。

(三)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谈话节目的编导不仅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在文学上也要有一定修养。节目编导常常需要对制作各部门表达创作意图、创作动机,并制订计划、方案,所以文笔水平是正确表达思想的直接保障。编导还要与策划人员、主持人、嘉宾等人员沟通,而谈话节目的基础是语言文字,所以口语表达的基本功是谈话节目编导的基本要求。编导要加强自己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注重平时的训练。

(四)人际沟通能力

谈话节目编导要与节目制作各部门交流,要与策划团队交流,要与主持人交流,要与嘉宾交流,要与上级部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要充分理解对方谈话的含义,许多方面的沟通还需要编导从不同的角度,用创造性思维去进行,会收到不同效果。

(五)谈话现场的掌控能力

在谈话现场,要求编导要针对嘉宾与主持人的谈话内容和过程,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现场状况,保证节目节奏和各环节的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