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之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艺术家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电影作品,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香港电影艺术家李小龙、成龙等人创造了功夫片这一崭新的片种,风靡海内外,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中国电影将进行重大的变革。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艺术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电影是社会文化艺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并且有机结合的产物。19世纪末,法国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充分利用前人的科技成果,研制成功活动电影机,解决了影片的拍摄、制作和放映等诸多难题,于1895年12月28日下午,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售票公映了《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影片,取得极大成功,宣告了人类文化史上一类崭新的艺术——电影的诞生。

早期的电影是无声的,观众只能看到银幕上活动的画面和交替的字幕,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哑巴”。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推出上映,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时代。声音进入电影之后,使电影从纯粹单一的视觉艺术发展为见闻交融的视听艺术,大大丰富了、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电影成为音画合一、声情并茂而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早期的电影都是黑白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三色法的原理,制作出彩色片。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五彩斑斓的色调使银幕画面显得更为真实、生动,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1936年,第一部宽银幕电影推出,突破了用35毫米曝光放映的普通银幕的局限,使观众视野大为扩展,临场真实感大为增强。这之后,环幕电影、立体电影、球幕电影、全息电影相继出现,加上电影的单声道也发展为立体声,真是使人眼花缭乱,如同置身于实地现场,又像进入了迷宫幻境。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影应运而生。高清晰度数码成像电影摄影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电影的拍摄进入了无胶片时代,影院也不需用传统的放映机和放映员了。数字电影的出现,促使电影的制作流程、运行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数字电影的影像质量更高,艺术表现力更强,制作发行成本更省,将电影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预计,21世纪将是数字电影蓬勃发展的时代。

初期的电影,只是拍摄一些街道、工厂、集市和人群等景物,作为“活动照相”的杂耍玩意儿,放映出来供人们猎奇观赏。之后,拍摄了一些短小的游艺片、新闻片和通俗教育片。20世纪初,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出现,形成了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四个基本片种的电影。通过电影的先驱者们和几代电影艺术家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探索,发现和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创造和掌握了镜头组接——蒙太奇这一电影所特有的叙述形式和艺术方法,从而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推动下,形成了不同的电影艺术流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电影艺术家们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吸取营养,结合电影特性进行再创造,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电影的形态、语言、手段和技巧,极大地开拓和提高了电影的艺术领域和艺术水准,使电影成为20世纪影响巨大、成就卓著的大众文化艺术。虽然后来电影业受到同样属于视听艺术的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的冲击,规模有所缩小,形态有所变异,但是电影的艺术魅力犹在,电影艺术的特性和规律仍然生命长青,电影并没有走向衰亡,电影在21世纪必定会以新的姿态昂首挺进,再造辉煌。

电影发明之后不久,就有一些欧美人士到中国来放映电影,并与中国人合拍电影纪录短片。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成了京剧著名艺人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影片。而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在1913年拍成的《难夫难妻》,则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到1931年,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成为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1948年,由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片。不到半个世纪,中国电影走过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一贯十分关注,大力支持。1932年,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成立了由夏衍负责的电影小组,开展了左翼电影运动,成效显著,拍摄了《狂流》、《渔光曲》、《风云儿女》等左翼电影,影响深远。抗战时期,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许多进步的电影艺术家在党组织的推动下拍摄了一批抗战电影,直接配合了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抗战胜利后,党的地下组织团结进步电影工作者组建了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优秀影片,成为进步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早在1938年秋天,党在陕甘宁边区就成立了“延安电影团”,拍摄了一些表现八路军和边区人民战斗生活的纪录片,成为人民电影事业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电影蓬勃发展,拍摄出《白毛女》、《上甘岭》、《青春之歌》、《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南征北战》、《林则徐》、《柳堡的故事》、《农奴》等大批优秀影片,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扬,电影也因此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切、最喜爱的艺术形式。

渡过了“文革”的劫难,人民电影恢复了生机,迎来了文艺的百花欣欣向荣的春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电影的题材大为扩展,数量大为增加,质量大为提高,不但受到国内亿万观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小花》、《归心似箭》、《天云山传奇》、《老井》、《野山》、《黄土地》、《红高粱》、《大决战》、《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等优秀影片的大量涌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二战”之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艺术家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电影作品,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香港电影艺术家李小龙、成龙等人创造了功夫片这一崭新的片种,风靡海内外,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电影进入了艰难嬗变而又意义重大的转型期。随着电影行业改革力度的加强,随着电影观念的转变,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展,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可以预计,未来的21世纪,先进的充满活力的电影体制必将确立,形态全新、质量高超的电影作品必将大量推出,由传统的常规电影向数字电影的过渡必将实现。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电影将进行重大的变革。中国电影的前景无限光明。

二、电视的出现和崛起

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通过光电转换系统,使景物图像在远距离之外迅速、连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供人们接受和欣赏。电视是当今世界一种最快捷、最真切、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欢迎。

早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于电视的科学原理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试验。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努力,终于在伦敦他的实验室里传送出电视图像,标志着电视发明成功。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在伦敦公开作电视传送示范,宣告了电视的问世。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开始定期播出黑白电视,人们把这一天作为世界上电视开播纪念日。

与电影一样,早期的电视也是黑白的。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次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彩色电视的问世,扩大了电视的表现领域,增强了屏幕图像的感染力,将电视传送图像的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到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又研制成功电视多路播放的新技术,可以使用一个频道同时播送多路节目,从而使频道利用率大为提高,使节目更加多样化,播放质量也明显提高。电视台可以同时播出新闻、文艺、娱乐、服务和电视剧等节目,以适应广大观众的不同需要和喜好。各具特色的电视栏目纷纷开辟播映,几十集、成百集以至上千集的连续电视剧也制作出来推出播放,真是五彩缤纷,蔚为大观,令人应接不暇。

电视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卫星传播电视成为现实。加拿大是第一个使用卫星转播的国家。通过卫星,电视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成为世界上最迅速、最直观、覆盖面最为广阔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讯卫星转播电视节目,使全世界人民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同一个节目。此外,电缆电视、数码电视、多声道电视、声像立体化电视、卫星直播电视、家庭录像电视、激光视唱盘、双视机等新的电视形态都陆续进入社会和家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

到20世纪末期,虽然电视的制作工艺和播出图像已达到可观的水平,但由于一直采用的是模拟技术,所以图像的分辨率低,色彩模糊,闪烁不定,易受干扰,屏幕图像质量远逊于银幕影像。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采用数字技术,数字电视已经研制成功,电视开始进入了一个革命性的全新的发展阶段。所谓数字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和编辑,到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最终接收的全过程都实现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系统,可以发送新的宽屏幕、高清晰度格式的电视节目,其图像质量能够接近和达到35毫米电影的水平。电视从模拟走向数字,是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到21世纪前期,数字电视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电视而扩展至全球。影视艺术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港、台地区略而不论,我国的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早期的电视制作原始,节目单调,加之电视台和电视机极少,在社会生活中影响甚微。“文革”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电视得到飞速发展,各省、市以至区、县都建立了电视台或差转台,电视机从城市到乡村迅速普及,电视进入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首选的接收新闻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渠道和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电视进入了彩色电视的新阶段。到90年代,我国已有上千家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转播台,上百家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每年有上万集电视剧投入摄录。随着“村村通”工程的顺利进展,电视的覆盖面已基本上遍及全国。电视节目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也大为提高,接近和达到了国际水平。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中国电视全面发展,迅速提升,前程似锦。

为了适应电视模拟走向数字的必然趋势,占领有利的科技和市场地位,多年来,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家电集团纷纷投入数字电视的研制开发。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数字化改造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根据国家远景规划,我国要在2010年左右全部采用数字电视。那时,中国电视将进入形态全新的影视艺术新时期。

三、电影、电视的差异性

电影和电视都姓“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显示出二者各自的特色和优长之处。认识、把握这种差异性,对于进行影视艺术创作(包括影视剪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制作方面

1.电影是感光化学成像法,画面需要洗印加工。它的特征是声画以不同方式运行:画面是间歇运转,声音是连续运转。因此,声画不同步,声音与画面相差19img2格,声音在画面前20格处发出,允许公差±img3格的空间距离。所以,在影片制作时,必须注意处理口型、动作的声画同步问题。电视是电子扫描成像法,画面不需洗印,摄录现场可见屏幕效果。它的特征是声画同时连续运转,声音与画面绝对同步,无空间距离。因此,无须注意口型、动作的声画同步问题。

2.电影每秒24画格,以英尺计算长度,16格为1英尺,1分钟90英尺, 1440画格。电影摄影机、电影录音机、电影放映机这三种设备的运转都是同步的,都是以英尺计算长度,每秒24画格运行,是当今电影全世界通用的规格。电视每秒25帧,以时间计算长度,电视的摄录、传送、接收系统均以此为准。

3.电影摄影机既可以进行顺拍,也可以进行倒拍,还可以进行变速拍摄即加快或减慢的拍摄。电视摄像机只能进行顺拍,不能倒拍,也不能进行变速拍摄。只有在电视特技机上才能做出倒放、加快、减慢等效果。

4.电影画面附加技巧的运用,制作繁杂,时间长,成本高,难以保证技术质量。电视画面附加技巧的运用,制作简便易行,时间短,成本低,质量高。

5.电影字幕写定后不能随意更改,必须一次拍摄成功,否则有损技艺质量。电视字幕可以根据变动的需要,立即修改,随意增删,可保证艺术技术质量。

(二)传播形式方面

1.电影在影院放映。一定的观众群体,在同一时间(影片长度),同一环境(黑暗的放映厅、间、室),观看同一影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欣赏氛围。由于是众多观众观看同一部影片,就会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感染,产生一种共赏效应,增强或减弱艺术欣赏效果。同时,这种影片的观看方式也带有某种强制性,除非退场,观众必须从始至终全神贯注地观看影片,否则就难以完整地有所收获地欣赏一部影片,白买了电影票。所以说,观看电影,是一种群体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艺术欣赏方式。电视则不然。可以一人独自观看,也可以一家数口同时观看;可以一连数十日专注收看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频繁转换电视频道和栏目;可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谈天、喝茶、做事,心可旁骛,行可随便。因此,人们将电视称之为家庭艺术,观看电视,是一种自由的个性化的艺术欣赏方式。

2.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水平、地理条件和时间季节等方面的制约,影院放映影片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放映的场次和观众人数不可能无限度地膨胀。一场电影观众最多两千人,放映时间一般为100分钟,因此一家电影院一天放映下来以最高上座率计算观众的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度。何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大幅度下降,观众人次逐年陡然锐减,电影的放映覆盖面在急剧缩小之中。由于实现了卫星传播,电视已经覆盖全球。电视台24小时播送电视节目,成千上万家庭随时随地收看,平均收视率逐年提高。随着电视机在我国迅速普及,电视的覆盖面呈急剧扩大的趋势。

3.电影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加之发行层次多,拷贝周转耗费时日,有时还要考虑安排上映“档期”,因此电影从筹划到创作到制作到发行到放映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一般来说,电影的时效性比较差。“文革”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周报》,当周的新闻报道在月内可能在北京等地映出,而在全国各市、县放映,则要到数月以至一年以后了。相对来说,电视的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便捷,见效很快。不少电视节目还可以现场直播,更是大大提高了电视的时效性。能够迅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电视的一大优势。

4.电影由于制作、放映技术成熟,胶片感光性能优良,声带音质美妙,银幕宽大,多种音响立体环绕,因此影像声音俱佳,影院放映效果甚好。场面浩大,景深通透,画面清晰,色调优美,影像质量极佳。声画合一,情景交融,观看电影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而目前使用模拟技术的电视,解像力弱,宽容度差,屏幕窄小,无立体声,因此屏幕图像不够清晰,声音不够优美,电视音像质量都还需要改进提高。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电视的接收效果。一味增大屏幕面积结果适得其反,屏幕越大,图像质量实际越差。看来只有过渡到使用数字技术,才能解决电视的这一难题。

5.电影拷贝可以几百次放映,只要胶片不受到损伤,影片的音像质量可以长期保存,影像仍然清晰,声音仍可保真。当然,拷贝放映使用次数也有一定的限度及合理的规定,但电影的音像技术质量可以长期得到保持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影片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较快地下降技术指标,所以不少早期的和著名的影片可以长存传世,不少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作品、资料都尽可能用胶片拍摄以利保存,这也是电影的优势之一。而电视的磁带如果多次转录,反复播放,音像质量就会急剧下降,导致图像模糊变形,声音杂乱失真。由于电视磁带磁性极易蜕化衰减,致使像素和信号迅速损失,影响到音像的技术指标不能维持,因而电视片磁带难以长期有效保存。看来只有过渡到使用激光视盘和数字技术,才能弥补电视的这一缺陷。

(三)艺术创作方面

由于科技制作和传播形式的差异,也影响到电影和电视的艺术创作,使二者显得各有所长所短。不过,这种艺术创作上的差异短长,是相对比较而言,切不可绝对化。

1.就题材选择而言,由于受放映时间(一部影片100分钟)的限制,影片的长度是有规定的(一部影片长9000英尺)。这种长度的局限性决定影片的艺术处理必须精粹洗练,而不能繁杂拖沓。有的故事片也可分上、中、下三集,甚至如影片《红楼梦》是六部八集,但那是特例,而且由于有违电影和人的视觉生理特点,如果连续放映,观看效果并不好。而电视剧却可以连续十几集、几十集甚至成百上千集地摄录播放,十分自由,具有电影故事片不可能具有的长度。一般来说,长度决定了容量,电视片比电影片可以包含或表现更为繁复冗杂的时况事物。鸿篇巨制、章回说部和那些包罗万象、纵横千秋的题材并不适合电影创作,而更适合于改编摄录成电视连续剧或电视系列片。

2.就艺术手段而言,电影(这里主要指故事片)主要通过动作、形象和语言叙述,可以表现抽象的情绪,营造诗化的意境,闪现流动的意识。电影可以淡化情节,要求语言精练。而电视(这里主要指电视剧)则达不到这一层次,很难想象制作出诗意化或意识流的电视剧,有人尝试过那样做,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电视的主要艺术手段是戏剧化的情节铺排和不间断的人物对话。情节化和对话多是电视剧创作的特点,这是人们的共识。

3.就镜头运用而言,电影由于银幕宽大,影像质量优良,可以自由地采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及变速镜头,充分地展现影片内容。从悠远宏大到细枝末节,电影都可以将其影像逼真地展示于人们眼前。而电视由于屏幕窄小,图像质量较差,只可多采用中景、近景及特写,尽量少用远景和全景,以避免出现不良的屏幕效果。电视片也不能用变速镜头拍摄。这些,都不利于电视的镜头语言自由、充分地运用,带来了艺术处理上的一些不便和欠缺。

4.就画面展现而言,电影由于银幕宽大,景深度强,便于展现宏大深远的场面:重峦叠嶂,大漠荒原,千军万马的战场,人群涌动的工地……而电视由于屏幕和技术的限制,很难达到这一效果,勉强摄录了一些大场面,也显得图像不清,缺乏层次,体现不出大场面应有的气势和震撼力。因此,有人认为电视更适合于在都市和室内摄录,是有一定道理的。

5.就艺术效果而言,由于电影的艺术、技术手段远较新兴的电视成熟,因此从总体艺术水平来讲,电视低于电影。电视片不如电影片那么美妙、圆熟、精致、耐看。就是最优秀的电视剧也难以与经典故事影片媲美。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电影大师,但是很少见到世界级的电视或电视剧大师。因此,电视还需要从电影中学习、汲取、转化更多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艺术手段,提高艺术水准,以取得更为丰硕的艺术成果。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电影与电视还有其他一些差异之处。比如,电影和电视在一些艺术部门的具体艺术处理手法方面就有所不同,不论是摄影、录音,还是剪辑、美工都各自有其特点;又如,参与电影和电视的创作人员也有所不同,编辑在电影与电视创作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电视创作中的导播、主持人、记者之类在电影中没有,摄影师和摄像师也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差异有的无关影视艺术的大局宏旨,有的在本书后文还会详加论述,因此就不再赘述了。

(四)影视艺术的同一性

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电影和电视的差异性,把握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我们更应该特别重视电影和电视的共同点,即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只有充分认识、理解了这一同一性,我们才能掌握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规律,才能明了影视剪辑艺术的根本所在。

关于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可以做出大块文章论证;在这里,仅从五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和说明。

1.电影和电视都是运用音像结合、时空复合的手段塑造视听形象的艺术,它们都是通过传播手段再现的声画合一的视听艺术,都是时间和空间综合为影像一体的时空艺术。视听形象的逼真性、运动性、综合性、技术性等等,都是电影和电视共有的艺术特性。因此,从艺术本质和艺术特性来讲,电影和电视是同一种门类的艺术。

2.电影和电视都使用共同的艺术表现手段。电影运用造型、音响、表演和蒙太奇等手段来塑造视听形象;电视“全盘接收”,充分运用,不分轩轾。蒙太奇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独特的表现手法,电视也照搬不误。电视问世也有七十多年了,但是直到目前,谁也未能发现电视创造了能够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电影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电视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艺术语言系统。正是影视艺术特性的同一性,决定了影视表现手段、艺术手法的共同性。对影视艺术同一性的确认和理解,也是影视剪辑艺术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3.电影和电视在并存共处和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在制作手段上,逐步互相利用,互为借助。目前电影在现场拍摄时,大都同时使用电视录像系统观察影像画面效果,对提高、保证电影艺术质量很有助益,弥补了电影只有等到胶片冲洗后放映时才能看到画面效果的缺陷。电影的特技制作,成本高,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后来采用电视的技术手段来制作特技画面,就省时省事多了。电视为了保证影像的艺术质量,在必要时,也先用电影胶片拍摄,然后再转录为电视片播放。“胶转磁”、“磁转胶”,在影视制作中已经成为通常之事。电影和电视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相互推动的趋势,仍在进一步扩展之中。

4.电影和电视在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相互渗透、交流融合的态势。电视台早就大量播放电影影片,有的电视台还专门开辟了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电影制片厂也制作了大批成本较低、周期较短、适于电视播映的“电视电影”,专门供电视台播放。开发“后电影产品”(包括电影电视片带、录像带、光盘等),已成为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制片厂利用自己成熟的艺术和技术手段拍摄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电视台、电视频道运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传播手段,组织和投资电影影片的拍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屏幕已经大为扩展,声音质量也大为改善,音像的播放效果迅速提高。电视屏幕和电影银幕上的视听形象,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之中。

5.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但表明电影和电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标志着电影电视进入了迅速融合并逐步形成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态的新时代。初期的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还会有所差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这种差异将急剧缩小以至消失,屏幕与银幕的形式与作用合而为一,胶片与磁带均将被替代,整部片子的制作过程都运用数字技术,片子的播映均使用数字传播系统。因此,从电影和电视发展的前景来看,数字影视的出现和形成,也有力地说明了影视艺术同一性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和电视的艺术本质、艺术特性、艺术表现手段是相同的,没有质的差别。电影与电视的主要差异在于制作手段和传播形式的某些不同点;而这些差异又在影视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数字影视的出现,为电影和电视融为一体带来了契机,创造了条件。因此,就艺术的本质而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电影与电视合流,影视融为一体,是影视这门视听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结果。影视界有部分艺术家、理论家不赞成这一看法,他们认为电视是一种最新的独立的艺术门类,这当然是可以提出和论证的。对这一观点,应该正视和重视,可以讨论和争鸣。不过,从电影和电视的长期艺术实践和发展实际状况来看,影视艺术同一性这一论断还是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深刻认识影视艺术同一性的丰富内涵,真正把握影视艺术同一性的切实含义,我们才能从对影视艺术同一性的深切理解出发,去拓展影视艺术的表现领域、表现形式,去迎接影视艺术全面发展的光辉灿烂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