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艺术的景别

电影艺术的景别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景别主要指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不同景别使电影画面具有不同的叙事功能,并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种景别主要用以表现处在特定空间环境中被摄主体的状态。近景同中景一样,比较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视点,具有感情上的亲和性,所以也是电影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另外,由于电影在观赏方式上的差别,银幕与视屏在面积上的差别等原因,电影作品可以频繁使用远景、全景、中景。

景别主要指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不同景别使电影画面具有不同的叙事功能,并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6]主要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一)远 景

远景指摄影机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这种景别主要用来介绍环境,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创造某种意境,能够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空间和宏大场面。例如影片《黄土地》中的远景镜头(见图3-10),人物放在大背景下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受制和无奈。

图3-10 《黄土地》中的远景镜头

(二)全 景

全景指能够摄入人物全身的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些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人或物的主要手段,如影片《死亡诗社》(见图3-11)中,新来的约翰·基汀老师课堂中突然站在桌子上,这一行动,立即招来了学生们的惊奇目光,可约翰·基汀却神态自然,教导学生利用新的视角看世界。这一全景在环境对比中突出了约翰·基汀的举动。

图3-11 《死亡诗社》中的全景镜头

(三)中 景

中景指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画面,如由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所构成的镜头。在这种景别中,被摄主体成为画面构图中心,环境成为一种背景。这种景别主要用以表现处在特定空间环境中被摄主体的状态。观众通过中景将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上,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在电影的叙事中,中景一般用在全景与近景或特写之间,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作品时才不会产生突兀感。根据无缝剪辑的原则,中景具有使画面平稳过渡的功能,时长较短。此外,中景比较接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视点,因此出现的频率较高。

(四)近 景

近景指由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如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这种景别中,环境变得模糊而零碎,主体局部占据大部分画面。就人物而言,观众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肖像和面部表情上,近景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适宜于表现人物对话、突出人物神情和重要动作,也可用来突出景物局部。近景同中景一样,比较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视点,具有感情上的亲和性,所以也是电影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

(五)特 写

特写(大特写)指由被摄主体某个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如人物的面部甚至眼睛,景物的细微特征等。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迫使观众去注意某些关键性的细节,主要用来创造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等。特写镜头与远景镜头被称为“两极镜头”,一个极近,一个极远,二者都是非常规的视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难以具有远景那样广阔的视野,也无法具有特写——尤其是大特写那样集中的视野,因此,摄影机通过特写展现了人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忽略的细微景观,是对生活的“发现”,如电影《港》(见图3-12)中的特写。

图3-12 《港礮》中的特写

匈牙利著名电影家巴拉兹·贝拉曾如此盛赞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电影最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段。它展示了这门新兴艺术的一个特点。……摄影机镜头放大了织成生活之布的纤维,拉近了现实。它还展示了你从来都不会发现也不会准确观察的事物:你做了什么动作,你自己的手怎么拍打或抚摸。”[7]

景别的运用对电影作品的风格、节奏和效果会产生较直接的影响。一般地说,如果以“中景—近景—特写”景别运用为主,那么它的节奏感就较为紧张、急近,画面对观众注意力更强,如好莱坞动作片类型电影;而如果影片多使用“远景—全景—中景”景别,其节奏则较为舒缓,观众视觉感知的自由度较大,如纪实性电影片通常如此。另外,由于电影在观赏方式上的差别,银幕与视屏在面积上的差别等原因,电影作品可以频繁使用远景、全景、中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