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留美幼童的影像记忆_纪录片《幼童》解析

留美幼童的影像记忆_纪录片《幼童》解析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1章 留美幼童的影像记忆——《幼童》解析“请你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请你给我唱那动人的歌曲,多年以前,多年以前……”在5集纪录片《幼童》里,《多年以前》的音乐成为反复回响的主旋律。

第21章 留美幼童的影像记忆——《幼童》解析

“请你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请你给我唱那动人的歌曲,多年以前,多年以前……”《多年以前》是一首源自英国、在南北战争之后流行于美国的民歌。在5集纪录片《幼童》里,《多年以前》的音乐成为反复回响的主旋律。在这悠长深远的歌声里,《幼童》讲述了一段曲折忧伤的故事:1872年,大清国的首次官派学生从上海启程远渡重洋赴美留学,此后又有两批幼童相继赴美。然而当近半数的孩子进入耶鲁、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等美国一流大学的时候,留学计划突然终止,留美幼童被召回国。从一开始,这120名平均年龄为12岁的幼童,他们的欢笑和泪水、他们的命运就和中国的近代史交织在一起。留美幼童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曲折、离奇、忧伤、美丽,留美幼童的经历和中国近代史相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人格化的缩写本。这真实的故事是天然的戏剧,是难以虚构的传奇,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想象”[1]

一、以解说述留美幼童之史

《幼童》从幼童出洋留学一直讲述到他们的晚年,将幼童个人悲剧性的人生故事有机地镶嵌在历史的背景和结构之中。从一开始,作品便以总括性的概述阐明了留美幼童的主要事迹,很快便引发了观众的兴趣,因为这是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他们就生活于近代,影响着中国近代的历史。

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散落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幼童生活过的城市,他们曾经就读过的中学、大学;散落在这些城市的历史学会、公共图书馆;散落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中国幼童当年居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那里。我们捡拾起历史留下的碎片——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拼接出一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这段解说是全片的总纲性话语,从第一集开始就以找寻和拼接的方式,顺着历史的走向,向我们讲述留美幼童的鲜活故事,从而引出全片的第一部分:容闳和他的梦想。在这四十几分钟的时间里解释了近代幼童留美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派遣留美的历史缘由和外部条件,以及派遣计划的实施等等。其间始终以容闳的人生发展为明线来串起历史的进程和幼童留美计划的渐进,并由此构成清晰的故事与明确的目的。

在这一部分的解说中,有几个关节点值得注意:

其一,“所有这些孩子的故事都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容闳。”

其二,“1847年的美国是一个刚刚建立的年轻共和国……布朗和巴特拉这两个名字日后将和容闳以及容闳带到美国去的120名幼童产生密切的联系。”

其三,“从19世纪的60年代开始,中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新事物。同时,洋务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开始,1867年,福州城南定光寺,从暮鼓晨钟的古刹里飘出了几十名孩子诵念ABCD的声音,这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全部采用西式教育……四年后,这里还将迎来容闳的留美幼童。”

其四,“公元1871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八,总理衙门接旨:依议,钦此。这短短的几个字开启了中国前无古人的幼童留美计划,从此容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其五,“公元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起程,临行前,所有孩子的父母和政府签订了一份15年的合同,上面写着: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尽管在选拔章程上写着,选拔幼童不分满汉子弟,但是在所有120名幼童里没有一名满族贵胄子弟……公元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的30名幼童上路了。”

这几个关节点,在作品中起着着重表述和引领主题的作用,既解释了事件又贯穿了历史,充分显示出解说词的魅力和对全片结构的支撑作用。

在第二集和第三集中,通过解说,介绍了幼童从上海乘轮船到旧金山、再从旧金山乘火车到斯普林菲尔德,最后被安排在马萨诸塞州和康涅迪格州十几户美国家庭的过程,并且介绍了1881年以前幼童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随着对发现的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等实物的解说,幼童们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优异表现生动地展现到了观众面前。

在这里,解说词充分展示了对细节把握的作用和积聚情感的魅力,如:“那时的火车没有餐车,所有乘客的吃饭问题都要在停车期间到站台解决,祁兆熙将英文的分钟MINUTE翻译成中文的米粒,他写道:每次只停车几个米粒,吃饭就像一次打仗。”“在国内时他们从来也没有留意过自己的穿着打扮,但如今他们每次出门都会担惊受怕,因为总会有一大群邻居孩子跟在后面叫他们:中国女孩。起初是少不了的一次次鼻青眼肿的较量,但孩子们也为此十分窘迫,渐渐地偷换西式服装。由于上美国学校,多了在国内没有的各种体育活动,长袍马褂实在是不太方便,留学事务局官员已经默许了这种改变,但象征大清臣民的辫子却是万万不可以剪的。这群来自一个古老帝国,拖着长长的辫子的让新英格兰地区的美国人无比好奇的小男孩很快表现出让他们更加诧异的地方,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就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开始从各个初级语言学校毕业,准备升入高中了。”通过这些解说,留美幼童的学习和生活细节被一点点地揭示出来,而创作者的情感也得以渗透进来。

第四集与第五集着重叙述了留美幼童回国后的命运,他们在电报、矿务、铁路、船务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晚清的政坛上功名显赫。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在对留美幼童回国后经历的解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894年的7月25日,在甲午海战的首战丰岛海战中,济远舰帮带大副、留美幼童沈寿昌,成为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牺牲的第一人……阵亡时30岁。”“曾经被认为西化过重、失信于朝廷的这一批留美学生,如今纷纷成为朝廷的重臣,他们活跃在铁路、电报、矿业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这些解说中,一方面交代了留美幼童在成就辉煌之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全片以现实性的总结,使作品首尾照应。

二、以声画描留美幼童之迹

声音和画面是纪录片的基础,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纪录一个现场行为、表现一个文化现象,反映事件现场的真实性。与虚构类影片后期配音不同,纪实类作品要求现场同步录制声音。因为声音元素,包括人物语言、现场的其他声源,本来就是同现场的视觉因素并存的,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世界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同时,对于留美幼童这样的历史人物类纪录片而言,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相关资料外,就很难找到其他的了,因而,除了声音之外,还要充分挖掘相关资料的影像价值。《幼童》在运用声音和画面来刻画留美历史时运用了各种手段,艺术地展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img83

首先,通过对留美幼童的后裔及其留学时美国家庭的后裔的采访,来连接现在与过去,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作品一开始便以容闳的第五代孙女的声画出场,“容闳,我妈妈的曾祖父,他是第一个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人,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他也许是第一位在西方接受教育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与此同时,画面由她在上海的家转到耶鲁校园再转到容闳的照片上,进而从容闳开始,顺理成章地进入全片。在结尾部分又用了类似的手法,通过采访唐绍仪的侄孙唐鸿光和拍摄美国家庭哥登尔的后裔亨纳斯结束了对唐绍仪的介绍。随后,画面进入2002年圣诞时的上海,回到容闳的第五代孙女的家中,以再次介绍容闳而收尾,“以为予之一身接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有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在《多年以前》悠长而感伤的旋律之中,长长的字幕展示出所有留美幼童的名字和他们最后的归宿。

其次,模拟当时人物的语调来拉近情感。作品一开始就用第一人称模拟容闳的表述,使观众感觉事件的可经历性:“我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到1872年中国开始出现第一批留美学生,其间经历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与此同时,创作者以当事者的口吻,模拟了他们的回忆:“回忆在哈特福德的高中生活,让我觉得有些奇怪的是,我发现记忆中最亲密的同学是一群中国同学,我想我以后再也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一群男孩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这是中国幼童的同学、耶鲁大学的威廉·菲尔普斯教授在回忆录中的记载。“他们打橄榄球的时候,把辫子塞到衬衫里,有时盘到头顶,因为假如辫子不幸松开落到对方手中,那就糟了,因为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但他们在所有的项目中都表现得如此优秀。”这种模拟,既形象又贴切,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让观众如临其境,如见其状,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心理距离,也成就了纪录片的纪实价值。

第三,对权威人士的采访,也是《幼童》常用的手段之一。这些人对那段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评说不仅仅再现历史,而且具有权威性。这一点是历史题材类纪录片的重要前提,特别是那些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真相的内容,权威性显得尤其重要。

除以上几点外,《幼童》还将影像证据与叙述往事的场面相结合使作品更加丰富细腻,增添了人情和人性色彩。威廉姆斯曾经说过:“如果说揭示过去的真实的权威手段并不存在,如果说照相和活动影像不是具有记忆的镜子,如果说它们更像波德里亚所说的镜像大厅(a hall of mirrors),那么,我们解决这种危机的最好办法,也许就是去做莱兹曼和莫里斯所做的事情:展开这些镜子的许多镜面,揭示谎言的诱惑力。”[2]《幼童》对留美幼童的声画再现,重新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其逼真性让我们深深感动。

在叙述过程中,《幼童》并没有作流水账式的呈现,而是讲究叙事的故事性、情节性,非常注意悬念的设置。前四集的每集结尾都设置了悬念性的结语,而在纪录过程中,也通过情节来展现环境的氛围、人物的状态、气质以及相关史事,将典型的细节和事件的自然形态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开放的多层面的动态结构。

从整体上说,《幼童》始终站在当下的立场来回顾、反思那段特殊的历史,不是把过去当作凭吊的对象,而是以此为切入点营造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时空场,把现实的情绪带到历史中去。在具体手法上,注意充分挖掘文献资料来增强真实性,努力将历史事件进行形象与声音的“还原”,达到了再现历史的逼真效果。

【注释】

[1]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rs?bid=102781&aid=1614。

[2]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续),《电影艺术》,2000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