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现代的非洲文化

近现代的非洲文化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现代的非洲,一方面经历了从孤立隔绝的原始部族到沦为西方殖民地、遭到残酷压迫和奴役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黑人民族逐步觉醒、独立意识逐步产生、反殖斗争逐步发展的显现。

现代的非洲,一方面经历了从孤立隔绝的原始部族到沦为西方殖民地、遭到残酷压迫和奴役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黑人民族逐步觉醒、独立意识逐步产生、反殖斗争逐步发展的显现。因而在文化领域不仅具有社会历史的落后造成的原始性和地域隔绝造成的独特性,而且在民族觉醒和独立斗争中凝练了崭新的内容。

一、政治文化

近现代非洲的政治文化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在长期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殖民者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方式而逐步完善的各种统治制度,二是殖民地人民在反对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思想运动。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在侵占和瓜分非洲各国的同时,着手建立自己的殖民统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的殖民统治机构已趋完善。尽管列强的殖民统治制度各有特点,但最高决策权都操在宗主国相应的机构中。英国早就设有殖民部,但瓜分和占领非洲的事务长期归外交部管辖,直到瓜分完毕后,才陆续将尼日利亚、德兰士瓦、奥兰治、斯威士兰、尼亚萨兰、乌干达、肯尼亚、英属索马里和桑给巴尔转交殖民部。法国在1894年成立殖民部,但它只负责法属西非、赤道非洲、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事务,突尼斯和摩洛哥由外交部分管,阿尔及利亚由内务部分管。德国在1907年组建殖民部,管理德属非洲事务。意大利也在1912年建立殖民部,负责利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事务。

西方列强占领殖民地初期,宗主国一般施行直接统治制度,主要特征是废黜各国原有的统治者,抛弃原有的权力机构,组建殖民者直接统治的机构。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英国基本上都采用过直接统治制度。

随着殖民统治的逐步扩大,直接统治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一是西方列强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面积广大的殖民地,按直接统治制度办理,必须派遣大量的殖民官员。然而,他们不仅无力组织和派遣,财政上也力不从心。二是非洲殖民地土地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西方殖民者缺乏对各地的准确了解,加之非洲各族人民对殖民当局的敌对情绪,殖民官员往往四处碰壁,使直接统治制度难以有效运作。在这种形势下,间接统治制度应运而生。

英国人卢加德较早开始探索间接统治制度。当他代表英国东非公司征服乌干达时,即设想利用固有的行政机构治理这个国家。1890年签订的条约中,保留了乌干达国王卡巴卡的统治权,乌干达则承认东非公司至高无上的宗主权。卢加德在征服尼日利亚期间,又把间接统治的设想付诸实践,到1906年初步形成了一套间接统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英国的宗主权,这是实行间接统治的前提。包括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任命艾米尔和所有国家官员之权,立法权和征税权。土著统治者只有接受和承认英国的宗主权,统治地位才能得以保持。二是土著政权,这是实行间接统治的基础。卢加德保留了北尼日利亚的土著政权,并将其分为三等:索科多哈里发、博尔努赫赫和大艾米尔为第一等;小艾米尔为第二等;各区酋长和村社头人为第三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持社会秩序,征收税款,传达和执行殖民当局发布的命令,受驻节官员的监督。这样,原有的宝塔形的统治机构变成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地方政权。三是土著税收,这是间接统治的经济基础。卢加德在北尼日利亚保留了传统习惯所确认的税收形式,由土著政权负责征收,一部分上缴英国殖民当局,一部分留作土著政权的开支和土著官员的薪俸。四是土著法院。卢加德承认北尼日利亚的土著司法制度。土著法院按土著法和伊斯兰教法对居民实行审判,但须受英国官员的监督,欧洲人享受领事裁判权

1912年,南北尼日利亚合并,卢加德出任大总督,在南尼日利亚推行间接统治。1915年,他承认奥约的阿拉芬为所有约鲁巴人的首领。1916年,在贝宁恢复了英国人废黜的奥巴政权。在伊博地区,殖民统治之前没有形成统一的集权国家,找不到哈里发、阿拉芬之类的统治者,卢加德便推行委任酋长制,授予有影响的族长或长老委任状,让其行使统治人民的权力。同时,取消作为直接统治标志的南尼日利亚立法会议,并对他在北尼日利亚实行的有关间接统治的公告作了修订,于1914、1916和1917年分别颁布了《土著法院法》《土著政权法》和《土著税收法》。三大法令在全尼日利亚的实行,意味着间接统治正式成为系统的殖民统治制度。法国在其保护国摩洛哥、马达加斯加等的地方行政机构,英国在其保护国乌干达、桑给巴尔等的地方行政机构,都与间接统治制度极为相似。

间接统治在形式上保留传统领导人和机构,并让他们与当地群众打交道,不但可以缓和殖民地人民的对抗情绪,而且由于传统领导人熟悉当地情况,更有利于殖民当局的统治。间接统治保留了非洲政治制度的躯壳,而更换了其内涵,以酋长为核心的土著政权、土著金库和土著法院成为殖民当局的统治工具。间接统治制度保留了原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等社会单位,也就保存了非洲的封建制度及奴隶制残余,使非洲落后的部落主义、地方主义和封建主义得以延续,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还有一些实行直接统治的地区,殖民政治制度各有特点。法国把撒哈拉以南的殖民地搓合成两个大的联邦,即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法属西非包括塞内加尔、几内亚、象牙海岸、苏丹、达荷美、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上沃尔特。法属赤道非洲包括加蓬、中央刚果、乌班吉沙立和乍得。联邦大总督由法国政府任命,各区总督和地方行政长官由法国总督任命,唯一保留一点权力的是村社头人。法国在这片广大地区推行同化政策,殖民地被认为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殖民地人民被看作是法国的臣民,负有和法国公民相同的义务,但不享有与法国公民相同的权力。1912年法令规定,凡是接近法国人的教育程度,接受法国文明和习俗,或为法国效劳成绩卓著者,都准予加入法国国籍。但是,真正被同化且能加入法国国籍的寥寥无几。

比利时在刚果实行独立国旗帜下的直接统治。根据柏林会议的规定,利奥波德二世在1885年5月6日成立了刚果自由邦的中央机关,设外交、司法、财政和内政四部。这个中央政府不设在刚果,而是在布鲁塞尔,兼任刚果自由邦国王的利奥波德二世也从未到过刚果。这个中央政府实际上起着殖民部的作用,直接统治刚果的是利奥波德二世任命的总督。殖民者将刚果分为四个省:开赛省、赤道省、东方省和加丹加省,省下分专区。省督和专员均由国王任命的欧洲人担任,下级吏员随意从服役的士兵中招募。欧洲官员和他们的下属俨然像小暴君,对扎伊尔人民进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征收野生橡胶和象牙,如果当地居民完不成应征定额,就要遭到鞭挞、截肢,甚至处死,因而有“血染的橡胶”之称。

德国在东非、多哥、喀麦隆和西南非洲实行的直接统治制度,像德意志帝国本身一样,具有军事警察统治的特征。德皇委派的各殖民地总督拥有最高权力,总督和各地区长官由军官担任,所有的战略要地驻有军队和警察。德军还在许多地方设立感化营,用以惩罚反德的土著居民。

现代非洲最具影响的政治思潮是泛非主义。泛非主义起源于美洲的非洲黑人后裔,后来传到了欧洲,最后在非洲生根开花,成了非洲民族主义者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思想武器和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泛非主义既是社会政治思潮,又是政治运动。它的内容在发展过程中得以逐步丰富和完善,基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张非洲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达到“非洲由非洲人统治”的目的;第二,结束殖民主义统治后,非洲国家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进行改造,最终建立一个泛非联邦或非洲合众国;第三,在承认非洲人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时,恢复和发展非洲的语言和文化。为了实现泛非主义各项目标而开展的政治运动,称为泛非主义运动,或称泛非运动。

泛非主义思想的创始人和泛非主义运动最著名的领导人是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德华·伯格哈德·杜波依斯(1868—1963年)。1919年2月,第一次泛非大会在巴黎举行,泛非主义被加以确定,从此发展成了一场政治运动。泛非主义运动在非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唤醒了非洲人民,启迪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泛非主义运动在西非、东非、北非和南非具有很大影响,且造就了一批志在结束一切外来统治和干涉的运动领袖。

二、宗教文化

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侵入非洲,作为西方文明象征的基督教也随之渗入非洲大陆。早在15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到达非洲,在冈比亚、黄金海岸和刚果、安哥拉等地活动。17世纪,荷兰传教士进入开普殖民地。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在非洲的传教活动规模有限,成效不大。至18世纪,传教活动一度近乎销声匿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对非洲的传教活动再度高涨,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基督教新老教派纷纷成立诸如伦敦宣教会、英国行教会、浸礼会传教会和白衣神父等传教组织,积极派遣传教士进入非洲活动。

在西非,1806年英国行教会便向塞拉利昂黑人遣返地派出传教团。为了培养非洲籍教士,他们开办了福拉湾学院,1852年成立了塞拉利昂教区。至1850年,英国行教会的活动已扩展到拉各斯等地,1864年又成立了尼日尔教区。1841年浸礼会传教会向斐南多波岛派出传教士,不久又进入喀麦隆。1828年巴塞尔传教会开始在黄金海岸活动。1847年,不来梅教会的传教士也加入了传教行列。1882年美国向利比里亚遣返黑人后,浸礼会和卫理公会传教团先后派出黑人传教士去当地活动,他们以利比里亚为传教基地,以后陆续进入加蓬和尼日利亚。

在东非,传教组织主要有英国行教会和大学中非传教团。他们分别于1846年和1861年进入东非传教。后来圣神会、伦敦宣教会和卫理公会传教团也在此传教。

在南非,英国占领开普敦殖民地后,伦敦宣教会于1799年派遣传教士进入当地活动。此外,在巴苏陀兰和纳米比亚有法国传教士的活动。

自18世纪末期,西方传教活动发展十分迅速。至1830年,近150名西方传教士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活动。19世纪末,各类教会在非洲的工作人员增至800名之多。

西方殖民统治的确立,为传教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本质上讲,传教活动与殖民统治紧密相连、互为补充。与传教相呼应的是规模更大的教会学校的创办,在殖民地时期,约90% 的学校由传教士和教会开办和管理。

基督教在殖民统治时期虽有发展和传播,但受到的阻力也格外明显,因为传教士和殖民当局对非洲黑人文明和传统宗教所持的否定和排斥态度,激起了非洲居民的极大反感和反抗。在这种形势下,随着基督教的传播,非洲兴起了土著基督教。

土著基督教的产生实际上是非洲居民与西方文明对抗的产物。基督教大举进入非洲以后,一部分居民坚决抵制和排斥,也有一部分接受基督教教义,成为基督教徒。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非洲基督教徒感到基督教教义不完全适合非洲人,而且西方传教士一概排斥非洲传统文明的态度日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加之《圣经》被译成非洲语言后,居民可以直接阅读并从非洲人的视角来理解《圣经》,于是,部分基督教徒十分自然地把一些非洲传统观念融入基督教,其程度甚至超越了西方传教士和教会允许的范围。在这种基础之上形成的非洲土著基督教会,不是西方基督教会的版式,而是对西方基督教会的摆脱,实质是带有非洲传统色彩的基督教。

非洲土著基督教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在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上,与西方传教士或教会已有很大区别。土著基督教把非洲传统宗教的一些内容吸收进来,但是,西方基督教却对传统宗教中的巫术、妖术之类的观念予以断然的批驳。土著基督教则认为,《圣经》也承认世上有精灵、妖怪、天使和神的存在,这与非洲人传统观念中的巫术和妖术的存在一致。其二,土著基督教会在组织上逐渐摆脱了西方教会的控制,发展成独立的教会。1883年建立的“滕布教会”就是脱离卫理公会后成立的第一个非洲独立教会,这类教会此后不断出现,如1892年“埃塞俄比亚教会”(也称“黑人教会”)在南非成立,1921年 “耶稣基督之乡教会”在比属刚果成立。土著基督教会脱离西方教会控制后,对西方殖民统治经常进行公开的抨击,如尼亚萨兰建立的天佑勤奋传道会,公开攻击英国殖民地的税制和征兵制,并在1915年发动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非洲土著基督教会的出现,明确显现了非洲黑人文明的顽强生命力。尽管西方文化以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为后盾,但始终无法吞噬非洲黑人文明。土著基督教融合了西方文明与非洲黑人文明,不仅巧妙地生存下来,并且得以继续发展。

三、教育及民族主义思潮

近代早期,虽然欧洲殖民者已进入非洲,并逐步向广袤的内陆扩张,但此时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且更注重经济上的掠夺,因此,对非洲文化教育的影响甚微。这一时期,非洲的文化教育保持着传统的模式并得以独立发展,以古老的民族历史传说和宗教神话为主要内容,以面对面的口头传授为基本方式。各地区的文化教育覆盖面狭窄,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系统的体系,多是不自觉地文化传承。但是,这种传统的文化教育在保持非洲各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进而在建构独立的民族思想意识和认知自然方面有着特殊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非洲各殖民地作为欧洲各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各殖民帝国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消弭过去因赤裸裸的掠夺造成的民族反抗情绪,英国首先制定了对非殖民侵略的“四C连祷词”方案(其他殖民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类似的方案),即以通商、传教、文明和殖民为主对非进行全面殖民侵略。其中,传教及由传教延伸出来的传教士和教会办学活动被赋予了特殊使命。从此,欧式教育伴随着传教士的足迹闯入非洲。欧洲殖民者想借宗教这一特殊的具有渗透性的侵略方式,培养与其有宗教、文化认同的在非行政管理的代理人和通过宗教入侵挤占非洲原生态宗教的生存空间,消弭非洲各地区人民的反抗情绪。因此,西方在占领非洲各地区之后,殖民当局大都支持和资助教会办学。

早期传教士的办学多为初等教育,规模不大,分布也不均衡。1860年开始,传教士在西非建立的早期教会学校皆为小学,直到1876年,卫斯理教会的传教士才在黄金海岸和尼日利亚建立了姆范齐平中学和循道宗中学。但欧洲殖民当局在非洲很多地区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将学校分成欧洲人学校和为数甚少的非洲人学校,在东非和南部非洲还设有印度人学校。

传教士兴办的教会学校以宗主国语言为教学语言,《圣经》为主要教材,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学校活动都以欧洲教会学校为样本。学校向学生灌输欧洲文化和价值观,意图磨灭学生的民族意识,割裂同自己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丧失了民族感情依托的二元文化背景的近现代知识分子,达到拓宽殖民统治的社会基础和传播西方文化的目的。

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初步稳固之后,通过教育达到思想侵略目的的办学活动日益重要。各殖民当局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如1930年尼日利亚殖民当局把总收入的4%用于教育,法属殖民地则达到了7%。在教育经费增加的基础上,各殖民地的学校数量和入学人数都有提高,1920年乌干达小学达到400所,南罗德西亚的入学非洲学生达到了105 000人左右。

殖民统治中后期,当局开始兴办中、高等教育,但重视程度很低。在西非地区,1948年尼日利亚建立的阿巴丹大学是该地区最早的大学,但学校规模很小,仅3个系,200余名学生。英属东非仅有一所大学,分设达累斯萨拉姆学院、肯尼亚皇家学院和乌干达马凯累累学院,学生总共几百人。

西方殖民当局在非洲的办学活动虽然以维护殖民统治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促进了非洲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和觉醒,并推动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民族主义者的出现。

从殖民者进入非洲的第一天起,非洲人民就开始了几个世纪的反抗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的斗争,逐渐形成了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布莱登为代表的第一代民族主义者提出了“非洲个性”和“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积极倡导挖掘民族文化以达到民族主义的思想启蒙,注重构建非洲民族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加强对民族主义的宣传;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开始,以泛非主义和“非洲黑人精神”为代表,不仅注重对民族主义理论体系的补充与完善,更注重以实际行动推动非洲各地区的独立和统一事业。

欧洲殖民者为了给自己的殖民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炮制出的以肤色为准划分种族优劣的谬论,深刻地伤害了非洲人民的感情,也进一步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接受了欧式教育却被排斥在黑人社会和白人社会之外的非洲近代知识分子中产生的第一批民族主义者成为非洲民族主义理论的构建者和传播者,他们有塞内加尔学者布瓦拉、西非史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西非民族主义先驱霍顿及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布莱登。

爱德华·威尔莫特·布莱登被称为“非洲民族主义之父”。他主编了西非第一家泛非主义刊物《黑人》,作为传播民族主义思想的阵地。布莱登强烈抨击种族主义理论,极力反对西方在非洲的殖民活动,提出了“非洲个性”和“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为重建和增强非洲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指出非洲黑人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并为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圣经》中的埃塞俄比亚人就是非洲黑人,埃塞俄比亚就是非洲大陆。他认为埃及文化源于非洲,金字塔边上的狮身人面像明显是根据非洲人的脸型塑造的,因此,非洲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面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布莱登主张非洲人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布莱登并不盲目排斥西方文化,主张在保持非洲个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西方文化。

以布莱登为代表的第一代非洲民族主义者在思想理论方面共同的特点:一是认为黑人是统一的整体,他们自身的同一性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的“非洲个性”将全体黑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强调在坚持黑人个性的基础上,培养黑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抵制白人同化的目的。三是主张通过发扬非洲传统文明反对西方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四是由于他们的二元文化背景,在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时,以理论斗争为主,缺少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革命实践活动。在理论斗争中,又在思想上陷入两重性的困境难以自拔。非洲第一代民族主义者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奠定了非洲民族主义的基础。

继第一代民族主义者之后,1900年,美国、西印度群岛和非洲三地的三十余名黑人知识分子在伦敦集会,呼吁在“文明”国家中实行黑人的平等权利。这次大会宣告泛非主义的正式诞生。泛非主义即黑人的民族主义,核心是争取非洲的独立和统一。泛非主义是早期非洲民族主义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欧美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加紧了对非洲殖民地的掠夺,使非洲各地区与殖民帝国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受泛非主义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黑人留学生中出现了通过文学形式宣传黑人独立和统一思想的“黑人精神”运动。1939年,在塞泽尔发表的长诗《还乡笔记》中,首先使用了“黑人精神”一词,随后《黑人大学生》杂志借用过来,把“黑人精神”鼓吹成一种文化运动。他们又以《非洲存在》为阵地,不断扩展了“黑人精神”运动。1948年,桑戈尔把“黑人精神”作品结集出版,把“黑人精神”运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黑人精神”文化运动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产物,也是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列强为医治战争造成的经济创伤,加紧了对非洲殖民地的掠夺,使非洲人民处境更为艰难。为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挽救民族危机,自1919年至1927年,一批黑人知识分子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倡导和组织下,先后召开了四次泛非大会,集中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愿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各地区都兴起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非洲第二代民族主义者认为非洲也具备了实现民族解放的有利条件,于1945年10月15日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查尔顿城召开了第五次泛非大会。大会制定了非洲民族解放纲领,讨论通过了《告殖民地人民书》,提出了“全世界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联合起来”的口号。

第五次泛非大会直接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促进了第二批非洲民主主义者积极加入到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中去,并发挥了柱石作用。同时,也为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四、文学艺术

近现代的非洲大部分地区,黑人民族多才多艺的特点和文化艺术保存的完好性相结合,赋予文学艺术领域独具特色而又风格多样的内容。

非洲文学中最具特色的是黑人各族的口头文学。非洲黑人文明的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是各民族的历史变迁、伦理道德、祖先遗训乃至工艺技术都通过口传亲授代代相传。他们的口头文学丰富多样,涉及神话、历史传说、史诗、故事、谚语、格言、谜语、抒情诗、入教歌、弹词甚至戏剧表演等,由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诸如祭司、巫师、村社长老或秘密社盟的主持、成人仪式上的操刀人、受到尊敬的铁匠等保存和讲述,这一职业多为家传世袭,有时也带学徒。他们在班巴拉人的社会中分为两类:一是“多马”或“索马”,意为“博学的人”;二是“迪埃利”,意为说唱艺人,在西非社会则称其为“克里奥”。口头文学传述了黑人各族的文明成果,使黑人文明得到继承和发展,是“非洲社会的档案”,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

非洲黑人文学最主要的形式是诗歌,以口述民歌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淳朴自然、生机勃勃,具有真、浓、美、趣的特点,大多数诗歌描述了黑人各族的历史,反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内容涉及历史、赞颂、礼拜、庆典、宗教及个人感情,此外还有摇篮曲、劳工号子和打猎曲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史诗《松迪亚特》。19世纪,为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非洲诗人用民族语言创作的《告诫兄弟们》《至仁至慈的真主》《我们感谢光荣、威武、显赫、万能的主》和《战胜戈比尔国王雍法的凯歌》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独具特色的非洲黑人艺术中,风格多样、分布广泛、极具美学价值的雕塑艺术引人瞩目,集中分布在西非的贝宁、伊费及刚果河流域和南部非洲的莫诺莫塔帕。非洲黑人雕塑创作的主要技术是雕凿和塑造。根据地区及时代的不同,造型材料的选择也不相同,主要有石头、木头、兽骨、金属及黏土。由于深受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雕刻体现的形象思维集中反映了黑人的宇宙观,作品主要包括木雕、石雕、铜雕、泥塑和骨雕。

由于非洲大多数地区长期处于人类社会的中、低阶段,原始的民族文化制度保留的较为完整,又因各个地区、部族的起源及历史不同,造成音乐舞蹈的明显差异,不仅显示出鲜明的特色和风情,且集娱乐和社会功能于一体。

非洲黑人传统的音乐直接产生于生产生活,他们把音乐更多地作为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因而具有鲜明的模仿性和独特性,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节奏感、音色的力度和音乐具有的社会性和大众性。非洲黑人各族的传统乐器也极具特色,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打击乐器,包括体鸣乐器和膜鸣乐器,有葫芦响器和鼓;二是吹奏乐器,有笛、簧管和号角等;三是弹拨乐器,有齐特琴、琉特琴和竖琴等。

非洲黑人各族的音乐和舞蹈浑然一体,二者几乎很难分开,黑人各族传统舞蹈具有律动性、群体性、模仿性和象征性的特征。

非洲各族社会生活受原始宗教影响深刻,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在人体装饰艺术中体现得较为突出。主要流行于西非的面具作为黑人民族重要的雕刻艺术,被看成是已故祖先灵魂或捕捉精灵的化身。非洲面具装饰于人体,主要出于社交和礼仪的需要,大量用于各种仪式及相关的舞蹈中。

非洲的文身术因更多地被赋予社会性而呈现出了多样性。黑人各族在人成长的各阶段都要在身体上刻上不同的印记,男人一旦建立了英雄业绩也要纹上特殊的印记,女人在性成熟或怀孕期也要纹上特有的花纹,在非洲各民族中文身还具有区分部族的特殊功能。

发式也是非洲黑人人体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黑人各族的发型在给人美感的同时兼且表明一个人的民族属性、个人性格及成长特点,在非洲民族中,发型还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富裕程度的标志。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世界文化的交流,非洲传统发饰艺术日渐失去了深刻的文化含义,现代黑人各族的青年男女梳成各种发型,一般出于美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