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以来中西文明激烈交锋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文化的巨大变迁受西方冒险主义旅游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开始迈出国门,寻求与世界文化接轨;中华民族旅游性格在近现代转化过程中,使冒险勇进精神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次生的性格特征。明代中国人跨越海洋的国内旅游基础——一度领先的中国航海旅游。以上说明旅游开始走向大众化,奠定了现代旅游的基础。

五、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19世纪以来中西文明激烈交锋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文化的巨大变迁受西方冒险主义旅游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开始迈出国门,寻求与世界文化接轨;中华民族旅游性格在近现代转化过程中,使冒险勇进精神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次生的性格特征。

(一)19世纪以前的中西旅游文化对比

明代中国人跨越海洋的国内旅游基础——一度领先的中国航海旅游。中国错过联结世界的机会——保守内敛的旅游性格使得征服世界的航海旅游中途夭折。郑和下西洋,如同张骞出西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体现了征服海洋的雄心和力量。西方民族跨越海洋,联结了世界各大文化圈。哥伦布冒死横渡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及西方航海旅游史上的壮丽诗篇——麦哲伦的环球旅行探险,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旅游文化强力入侵。中国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其中最多见的是传教旅游。

(二)中国近代走向世界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先进的中国人的眼睛。愚昧和落后导致了挨打吃亏,但挨打吃亏也使人慢慢聪明起来,努力追求进步。在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读书人终于走出长期闭锁的国门,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去求学、通商、考工、出使和游历,并且开始记述和传播自己在西方所看到的一切。1847年林针“因贫思远客,觅侣往花旗”(《西海纪游草》);同年容闳与勃朗先生(Rev.S.R.Brown)“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西学东渐记》),这算是最早的国人留学了。1886年以官员斌椿为首游历欧洲诸国,深感“各法奇巧,匪夷所思”;侧面反映了封建政府求强、求富的决心,是清政府的第一支出游队伍。代表李圭归来后宣传的“地形如环,环日而行,日不动而地动”的科学道理,中国工商界由此迈出国门第一步。“走向世界”以后,随时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国家。容闳、黄遵宪如此,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亦复如此。用孙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也是在1878年出国以后,“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才立下了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大志和信心。“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行不通,就只有革命,这就是1840—1911年期间中国人“走向世界”得出的结论。

(三)走近大众的现代旅游

中国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旅游业:爱国人士陈光甫先生于1923年8月成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924年组团游杭州,1925年组观樱团游日本,1927年创《旅行杂志》,6月改组为“中国旅行社”,并开发景点、促销,参加国际旅行社会议。1935年中外人士组成友声旅行社,1936年筹组了国际旅游团等。1949年11月19号,厦门有关部门接管了旧“华侨服务社”,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华侨服务社,接着在祖国各地开了多家分社,1974年,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社合并,称为中国旅行社。在此之前,1954年4月15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并在全国各地开了14家分社。1979年11月16日,成立了全国青联旅游部,1980年6月27号,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自此,国旅、中旅、青旅成为中国三大旅行社。以上说明旅游开始走向大众化,奠定了现代旅游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