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波兰的抵抗运动

波兰的抵抗运动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波兰的抵抗运动一、波兰的抵抗运动尽管命运多舛、灾难深重,富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这一光荣传统的东欧各国人民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抵抗,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延续着这种传统。这个流亡政府的主要使命,一是代表波兰处理对外关系事务,二是在国内建立领导抵抗运动的秘密军事组织。1940年,流亡政府在国内设立领导抵抗运动的代表处,罗韦茨基被正式任命为武装斗争联盟总司令。

波兰的抵抗运动

一、波兰的抵抗运动

尽管命运多舛、灾难深重,富有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这一光荣传统的东欧各国人民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抵抗,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延续着这种传统。由于国家要么被瓜分要么依附于轴心国,东欧国家反抗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在被法西斯占领或瓜分的国家,流亡政府和共产党是进行反法西斯武装斗争的主要力量。

华沙失陷后,波兰总统莫希齐茨基、政府总理斯克瓦德科夫斯基、外长贝克(Józef Beck,1894—1944年)和元帅雷茨—斯米格韦(Edward Rydzimg52migāy)等人于1939年9月17日逃到罗马尼亚,被罗马尼亚政府拘留。不久,莫希齐茨基宣布辞职,总统由瓦迪斯瓦夫·拉奇凯维奇(Wladyslaw Raczkiewicz,1885—1947年)接任。9月30日,拉奇凯维奇授命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Wtadystav Sikorski)将军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这个流亡政府的主要使命,一是代表波兰处理对外关系事务,二是在国内建立领导抵抗运动的秘密军事组织。

在对外关系上,流亡政府与法国、英国的关系最为紧密,而与苏联的关系更加复杂。由于建立时就得到了法国的认可并且所在地就是巴黎,波兰流亡政府1940年初便与法国政府签订了军事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波兰流亡政府在法国还组建了一支军队,参加了保卫法国的战争。法国被德国占领后,波兰流亡政府与2.5万多名波兰官兵转移到伦敦。1940年8月初,波兰流亡政府又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军事协定,在英国的帮助下建立了由3.4万人组成的波兰第一军团,该军团参加了英伦三岛保卫战。

由于苏联占领波兰东部领土,还由于后来爆发了苏德战争,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波兰面临着德国和苏联两个敌人,其中德国是主要的。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在战争爆发的当天,丘吉尔在广播讲话中宣布,英国“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帮助”[46]。7月12日,英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的《为对德作战采取联合行动的协定》规定:“两国政府相互承允在这次对希特勒德国作战中彼此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47]波兰流亡政府对苏联的态度也随之变化。苏德战争爆发的次日,西科尔斯基接受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建议,在演说中表示支持苏联的抗德战争并恢复1939年9月1日以前的波苏关系。在英国的斡旋下,西科尔斯基同苏联驻英大使伊凡·马伊斯基(Ivan Maysky,1884—1975年)就两国关系进行谈判,经过三个多星期讨价还价,双方同意先将分歧较大的边界、领土等问题搁置起来,于7月12日在伦敦签订了《互助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联宣布废除苏德间变更波兰领土的条约,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且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支持和帮助,波兰可以在苏联领土上组建一支军队。[48]后来,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1941年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军事协定》,12月4日西科尔斯基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签订了《友好互助宣言》。不过,一些棘手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波苏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边界和领土问题。波兰坚持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是波兰的领土,而苏联指责波兰的要求侵害了自己的主权。这种分歧加上如何对德作战方面的考虑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军事协定的实施,1942年8月,经过与苏联政府协商,波兰流亡政府将在苏联组建的波兰军队和波兰平民撤出。“波兰军队从苏联全部撤走以后,苏联政府认为同波兰流亡政府在领土问题上达成协议是没有希望的,同它继续合作已经没有必要,转而支持在苏联境内的左派组织。”[49]上边讲到的波兰工人党在苏联境内组建的军队,就是在这之后开始的。1943年4月,德国借在卡廷森林发现大量波兰官兵的尸体攻击苏联,波兰流亡政府也要求国际红十字会派人前往调查。竭力否认卡廷森林事件是自己所为的苏联十分恼火,认定波兰流亡政府与德国联手挑衅,于1943年4月25日宣布断绝与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关系。

在领导国内抵抗运动方面,1939年11月13日,流亡政府将原波兰军官早在9月下旬在华沙组建的第一个秘密军事组织“为波兰的胜利服务”改组为“武装斗争联盟”,领导人为斯特凡·罗韦茨基(Stefan Rowecki,1895—1944年)。1940年,流亡政府在国内设立领导抵抗运动的代表处,罗韦茨基被正式任命为武装斗争联盟总司令。1942年2月,武装斗争联盟又被改组为波兰国家军。《军事协定》签订后,1941年8月至1942年3月间,波兰流亡政府从苏联关押的波兰战俘和其他波兰服刑人员以及苏联红军中的波兰志愿人员中征召官兵以便组建波兰军队,而组建费用由苏联支付。到1942年3月上旬,在苏联的波兰军队人数已达65 274人,苏联政府的开支由6 500万卢布增加到3亿卢布。这支部队不久撤出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与苏联红军并肩战斗在苏德战场上,而是与英美盟军一起战斗在近东、北非和欧洲战场上。

正是因为波兰军队的撤出及随后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关系的破裂,苏联才增大了对波兰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支持力度。

波兰共产党成立后一直在白色恐怖的条件下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基于同共产国际联系上的方便和自身安全的考虑,党的主要领导人大多侨居在苏联。1926年5月,由于对毕苏茨基政变性质有不同的看法,波共分裂为“多数派”和“少数派”。后来,主张左倾激进的“少数派”得到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支持,控制了中央委员会,1932年提出了以革命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1935—1937年间,波共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呼吁波兰社会党建立反法西斯的人民战线。可在1938年,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有大量的奸细渗透到了波共中央委员会,做出了解散波共的决定。在国家被占领和瓜分之初,许多共产党人要求重新建党,但都被共产国际所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波兰共产党人只好秘密地建立了一些地下组织进行抵抗斗争,其中重要的有“解放斗争同盟”、“镰刀与锤子”、“无产者”、“苏联之友协会”等。这种状况续了两年多,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才得以改变。1941年底,在苏联政府支持下建立的党小组乘飞机秘密返回波兰。到华沙后,他们与国内共产党人的秘密组织取得联系,于1942年1月初召开会议,正式建立了波兰工人党,由诺沃特科(Marceli Nowotko)担任总书记。成立大会通过的波兰工人党纲领宣言呼吁:一切爱国力量团结在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周围,在与苏联和反希特勒同盟国联盟的基础上同占领者展开斗争,把民族解放斗争同劳动群众的社会解放斗争联系起来。由于环境险恶,波兰工人党前两任总书记诺沃特科和芬特尔(PaweāFinder)先后遇害。1943年底,波兰工人党成立了由瓦·哥穆尔卡(Wāadysāaw Gomuāka,1905—1982年)、鲍·贝鲁特(Boleslaw Bierut,1892—1956年)和弗·尤兹维耶克三人组成的中央书记处。

为了领导反法西斯的武装斗争,波兰工人党成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组建革命军队方面,1942年3月组建了人民近卫军,在波兰中部和东南部开展游击战争,破坏德国占领军的交通运输,在华沙等大城市袭击德军等等。“1943年,‘人民近卫军’游击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增加到60支,每支由十几名到几十名战士组成,有的还达到100名甚至更多些。这一年,合计歼敌15万人。”[50]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原波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万达·华西列夫斯卡(Wanda Wasilewska,1905—1964年)和阿尔弗勒德于1943年1月以《新视野》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向苏联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苏联建立波兰侨民的政治组织。在苏联的同意和支持下,波兰爱国者同盟(the Union of Polish Patriots)于1943年2月在莫斯科成立,主席是华西列夫斯卡。这个由波兰工人党主导的波兰爱国者联盟接管和继承了波兰流亡政府驻苏大使馆及其在各地机构的部分工作,成为一个亲苏的政治力量中心。“它把在苏联的亲苏活动家和反法西斯民主人士汇集起来,靠他们在波兰侨民和居民中的影响以及与波兰国内的联系展开工作,特别是与苏联政府配合工作,充当了一条‘纽带’,起到了苏联政府有时起不到的作用。”[51]波兰爱国者联盟成立后不久,波兰工人党又在斯大林的支持下于1943年5月在苏联组建了波兰人民军队,即波兰第一步兵师,1943年底和1944年初又组建了波兰第二步兵师和波兰第三步兵师。这三个师都以波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命名,分别叫塔·科希秋什科师、亨·东布罗夫斯基师和罗·特劳古特师。它们组成了波兰第一军团,人数有2.5万人,1944年4月改称波兰第一军,齐·贝林格(Sigmung Berling)任军长。在此后的三个多月中,又有三个波兰步兵师在苏联建立,组成了波兰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加上几个装甲旅、炮兵旅、骑兵旅和飞行中队,总数超过10万人。波兰军队的官兵都是来自于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地区的波兰居民和波德战争爆发后逃到苏联来的波兰人,主要是在苏德战场上配合苏联红军与德军作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实际上有两股抵抗力量,一股是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军队,它依靠的主要是英国。另一股是波兰工人党领导的军队,它依靠的主要是苏联。尽管都是同德国法西斯作战,但因政治立场不同,这两股抵抗力量以及其背后的英国和苏联在战争的进程中都有自己的考虑,它们之间争夺战后操控权的另类较量也逐渐展开。

随着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工人党开始考虑在波兰解放后如何取得政权的问题。1943年11月,波兰工人党中央公布了建立独立和民主的波兰的政治纲领,指出解放后的波兰将是一个“自由和独立的波兰”,“国家政权应该掌握在代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利益的人的手里”,国家将实行大工业、银行和交通运输的国有化,实行土地改革。在边界问题上,它提出,要确立公正合理的波兰边界,在西部和北部应当恢复波兰固有的土地,在东部应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建立民族边界。12月15日,以工人党为主的14个波兰政治、军事团体联合发表了《社会政治和军事组织民主宣言》,宣布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即建立临时政府,制定和颁布宪法。1943年12月31日至1944年1月1日,波兰工人党等组织在华沙秘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会议”。这次会议选举波兰工人党领袖贝鲁特为主席,决定统一国内的武装力量并在此基础之上组建人民军。

这样一来,波兰就出现了两个平行的政权:一个是在波兰本土的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另一个是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随着红军逼近波兰,它们的夺权斗争渐趋尖锐。从1944年春天开始,波兰第一军团随着苏联红军向德军开始反击,解放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7月已经到达维斯瓦河畔。7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华沙秘密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行使临时政府职权。次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在小城赫乌姆(Cheām)正式成立并且发表了《告波兰人民书》(史称《七月宣言》)。它宣布“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是波兰政权唯一合法的基础,“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的彻底解放,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把主要的工业、商业、运输业、银行、森林收归国有,决定把波兰境内的人民军和在苏联境内组建的军队合并成统一的波兰人民军。26日,为了协调苏军攻入波兰后苏军总司令与波兰共和国领土内的波兰管理当局之间的关系,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军驻扎波兰的协定。[52]29日,波兰人民军同苏联红军一道攻到了华沙城下。

苏德战场上的这种局势使远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十分不安。同样是为了取得国家政权,同样也是为了以波兰主人的身份迎接苏联红军,波兰流亡政府和国家军决定实施1943年制定的“风暴”行动计划,发动武装起义解放华沙。起义于8月1日开始,数万名国家军战士在数十万华沙居民的支持下,向守城的德军展开了进攻,一度夺取了8个城区中的5个。然而,德军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开来,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起义者疯狂反扑。由于力量多少和装备优劣对比悬殊,这次起义前后共持续了63天,10月2日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终。在这63天中,17 200名国家军战士和3 500名人民军战士壮烈牺牲,5 000名失踪,约18万市民丧生,整个华沙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仓促行事、力量对比悬殊之外,还在于它目的的双重性,即在军事上反对德国法西斯,而在政治上则是要对抗苏联和波兰人民政权。因此,当国家军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苏联红军停止了对华沙城的攻击,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做法,使德军可以全力对付起义者。不仅如此,苏联甚至在9月中旬之前还不允许美国的飞机利用苏占区的机场给华沙起义者空投军需物质,也不准科希秋什科第一军前去支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说,还是波兰流亡政府和苏联之间政治取向上的对立所致。前者把苏联视为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障碍和波兰国家的又一个“占领者”。后者则认为波兰流亡政府和其国内支持力量对苏联、对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持敌视态度。

华沙起义失败后,国家军于1945年1月宣布解散,伦敦流亡政府也因是否与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谈判问题发生分裂。与此同时,波兰工人党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威望和地位却不断提升。就在国家军发动起义的当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迁往卢布林并得到了苏联的正式承认。1944年12月底,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卢布林通过法令,决定成立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取代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临时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它将继续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内外政策,在从布格河到奥德河、从喀尔巴阡山到波罗的海的整个波兰领土上行使主权。雅尔塔会议之后,这个临时政府被波兰民族统一临时政府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