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次瓜分波兰

三次瓜分波兰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772 年经第一次瓜分后,波兰的外部领土全给分割掉。经与普鲁士达成协议,她随即在 1793 年实施第二次瓜分。1795 年实施的第三次瓜分中,这两个国家与奥地利一道把波兰余下的领土分割殆尽。俄国在三次瓜分中所占有的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是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他们中的波兰人主要是地主阶级。然而,几次瓜分波兰,不管怎样加以粉饰,对欧洲旧制度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上文已提到,几个较新型的中欧君主国日益壮大的后果是,18 世纪波兰遭遇厄运。但是,再三瓜分波兰领土,也揭示了所谓的“开明专制君主”的自负和伎俩。除了俄国这个多少仍算得上是非欧洲的国家外,波兰在 18 世纪显然是最大的欧洲国家。这个世纪初始,它的疆土从波罗的海起一直几近延伸到黑海,并向东伸展八百英里,穿过北欧平原。但是,波兰连同神圣罗马帝国,一起成了较为古老的政治结构的范例,因为未能发展出现代的政体机构(见第 162 页、163 页地图)。波兰深陷于日益恶化的无政府混乱局面。这个国家既无军队,又无岁入,也没有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机构,而且国内四分五裂,分成许多永远谈不拢的派别,从而成了外国开展外交角逐的永久戏台,最后为几个日益强大的邻国并吞了。

干预波兰选举波兰国王通过选举产生,这一方式成了国际动辄干涉的目标。因此,18 世纪 30 年代后,一场改革运动开始壮大力量;波兰爱国者试图废除宪法上的“自由否决权”和导致无法施政治国的纲要。然而,改革者的努力,由于叶卡捷琳娜大帝和其他外国统治者从中作梗而再三落空。他们宁可要一个可以恣意干涉的波兰。叶卡捷琳娜圈定的波兰王位候选人,斯坦尼斯拉斯·波尼亚托夫斯基,赢得了 1763 年中的一次选举,从而使她对波兰国内事务产生新的影响。她宣布她自己是波兰自由的保护者。在波兰维持现状,这更符合俄国的利益;如果与邻国瓜分这个国家,邻国则可能把俄国的影响排除出它们的势力范围。普鲁士政府迫切渴望把旧普鲁士公爵领地与其他东部领土合并一起,从而更乐意于瓜分波兰,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战略地位。

1772 年,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使东欧局势动荡不安时,普鲁士渴望已久的机会来了。俄国在这场战争中连连得胜,势不可挡;奥地利和普鲁士都为此担心,深怕俄国会永远破坏均势。因此,普鲁士主动提出一个方案。方案的内容是:防止一场奥俄战争;保持奥斯曼帝国必要的完整,以维持东欧的均势;但是,得让三个欧洲列强都来兼并波兰的领土。这个方案,三方都接受了。

波兰就这样给宰了,当了牺牲品。1772 年经第一次瓜分后,波兰的外部领土全给分割掉。俄国取得了维切布斯克城周围的一块东部领土。奥地利取得了一块叫做加里西亚地区的南部领土。普鲁士实现了其领土野心,取得了西普鲁士的波美勒尼亚交界地区,从而创建了一大块稳固的普鲁士地域,从易北河一直延伸到立陶宛边界(见第 174 页地图第 4 幅图)。瓜分唤醒了波兰人,他们重新努力,要民族复兴,希望建立一个能长治久安、抗御外侮的主权国家。但是,这场波兰复兴运动缺少深厚的民众力量,因为大体上是局限在贵族内部的运动,正是贵族的内讧导致国家的沦丧。那时的农奴群众和人数众多的犹太人,并不太在意他们是否受波兰人、俄国人或是德意志人的统治。

然而,从 1788 年起,有个改革党的力量日益壮大,其中有个成员是国王斯坦尼斯拉斯·波尼亚托夫斯基。他曾投靠俄国女沙皇,作为被保护人而开始他的统治。1791 年,改革党人颁发了一部新宪法,规定波兰国王王位世袭,从而增强了国家的执政能力;在给予许多城镇市民各种政治权利的同时,削减了巨头大亨的种种权力。不过,此时东欧的各国政府都害怕法国革命,视法国革命为“雅各宾主义”的暴乱。叶卡捷琳娜谴责波兰改革党人为雅各宾分子,她说她将“向雅各宾主义开战,在波兰狠打雅各宾主义”。她跟一些心怀不满的波兰贵族串通,派军队进入波兰,撕毁 1791 年宪法。经与普鲁士达成协议,她随即在 1793 年实施第二次瓜分。1794 年,撒迪厄斯·科斯丘什科领导一场更加革命的政治运动,其纲领甚至还包括废除农奴制度的建议。虽然,这场运动没得到在法国执政的革命党人的援助,但仍遭到全欧洲反革命势力的镇压。这时,俄国和普鲁士军队再次入侵波兰,打败科斯丘什科。1795 年实施的第三次瓜分中,这两个国家与奥地利一道把波兰余下的领土分割殆尽。波兰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存在了。

对几次瓜分的争论那时有许多先进的思想家都称赞对波兰的几次瓜分,认为是开明统治者的一大胜利,了却了一桩旷日持久的讨厌事情。这三个参与瓜分的强国寻找各种理由来粉饰它们的行径,甚至引以自豪,认为这是防止它们之间发生战争的一大开明外交成就。还有一个论据是,瓜分波兰杜绝了一个产生国际对峙和战争的老根源,在东欧广大的地区用更稳固的政府取代了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波兰被瓜分前的独立性几乎并不比被瓜分后的独立性多些什么,这本是个事实。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那时没有借用民族主义的论据,但就民族理由而论,波兰人自己对旧波兰的大部分地区却无权提出什么要求。俄国在三次瓜分中所占有的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是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他们中的波兰人主要是地主阶级。即使在第三次瓜分后,俄国也只扩展到波兰的真正民族边界。但在后来,在拿破仑倒台之后,按照一般国际协定,俄国的势力范围才扩展到住有波兰人的领土。

然而,几次瓜分波兰,不管怎样加以粉饰,对欧洲旧制度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英国的埃德蒙·伯克在第一次瓜分时就预见到旧的国际秩序在分崩离析。他的判断颇有见地,十分敏锐。历史上,向来援引均势原则来维护欧洲各国的独立。波兰并非是第一个“被瓜分”的欧洲国家,西班牙帝国和瑞典帝国都曾被瓜分过,在 18 世纪期间,还曾有过瓜分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的企图。但是,波兰却是第一个不经过战争就被瓜分掉的国家,是第一次完全消失了的国家。波兰没有经过战争就给瓜分掉,虽然对参与瓜分的强国来说是个大得其乐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惴惴不安的事实。仅仅通过冷酷的外交策划就可使一个偌大的国家化为乌有,这叫人不寒而栗。即使在和平时期,任何公认的权利似乎也毫无保障可言。波兰的被瓜分表明,在列强已经崛起的世界上,要控制现代的国家机器,没有强大的力量是很危险的。这也发人深省:任何地区如果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有能力抗御外国渗透的主权国家,而它又位于欧洲列强伸手可得的地方,那么要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恐怕是不可能的。从这点来说,18 世纪波兰史预告了,譬如说,一个世纪后非洲的瓜分。当时,非洲也因为没有强而有力的政府,未经过战争,就几乎全部被欧洲六个强国瓜分掉了。

而且,对波兰的瓜分虽然维持了东欧的均势,但另一个方面却深刻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均势。波兰的消失对法国是一个打击,因为法国长期以来利用波兰作为其势力插入东方的一个前哨,如同它利用过匈牙利和土耳其那样。三个东方强国扩展了各自的领土,而法国从此却永远再也得不到任何扩展。东欧在欧洲事务上显得空前重要。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此时已经彼此相邻,虽然,它们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西欧治国和军事组织中汲取的养分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镇压波兰人反抗它们统治的活动。

波兰的独立,以及其他湮没了的民族的独立,后来成了西欧大力赞同的一项事业,而东欧这三大君主却纠合一起,共同反对民族解放;这一情况,连同东欧君主国根本上是地主国家的情况,突出了 19 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分裂:西欧倾向自由,东欧倾向反动。但是,对 18 世纪欧洲的较为陈旧的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发动破天荒第一次大攻击,却是来自摧毁波兰王国的这几位“开明专制君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