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学派中,卡特赖特的观点最为激进,她认为,他们的哲学是一场新哲学运动,是立足于科学实践研究基础上的哲学运动,叫作新经验主义哲学运动。采取亚里士多德主义,是20世纪科学哲学中以卡特赖特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南希· 卡特赖特(Nancy Cartwright,1944—)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前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2009—2010),美国哲学学会太平洋分部主席(2007—2009),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曾经任教于许多大学包括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其主要代表作有《物理学定律如何说谎》(1983)、《自然的能力及测量》(1989)和《斑杂的世界:科学边界的研究》(1999)。

南希·卡特赖特称她自己的哲学为斯坦福学派(Standford School)的一个组成部分。斯坦福学派是一个强调从哲学上来研究实际的科学实践,否定科学统一或科学整合可能性的新经验主义的松散联盟,其成员包括哈金、莫里森(Margaret Morrison)、伽利森和卡特赖特等人。在这个学派中,卡特赖特的观点最为激进,她认为,他们的哲学是一场新哲学运动,是立足于科学实践研究基础上的哲学运动,叫作新经验主义哲学运动。

南希·卡特赖特是一个经验主义者,但不是休谟和卡尔纳普类型的经验主义者,而是纽拉特(“红色维也纳学派”)和穆勒类型的经验主义者,[50]她追随纽拉特(她心目中的英雄)讨论实际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怎样成功的,用什么本体论和认识论来为这种成功辩护。她得到的结论是反基础主义世界观和局域实在论。从世界是斑杂的这种观点看,那些支配宇宙起源和进化的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弄虚作假的,没有普遍性的。支配科学家行为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的默顿规范也是没有普遍性的。从切身体会的实践观点看,科学与技术成功的地域因果作用是不值得怀疑的。这就造成她在科学哲学上的反基础主义、反普遍主义和反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以及因果实在论的立场。她著作颇丰,名声也很大,是目前世界范围反传统的大将和哲学激烈争论的焦点人物之一。就好像当年和库恩争论一样,不了解这种争论恐怕是个落伍的科学哲学家。

采取亚里士多德主义,是20世纪科学哲学中以卡特赖特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51]卡特赖特是一个当代复活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当代科学哲学家中持有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学者可谓凤毛麟角,而卡特赖特为什么要持有亚里士多德主义呢?她执意复活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道理何在?或者,她看中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什么呢?亚里士多德主义在当代说明科学行为中有何新的意义呢?

何谓亚里士多德主义?粗略地说,亚里士多德主义被看成一种与柏拉图主义相对立的倾向。二者之间的区别一直被粗略地描绘为是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自然主义与观念主义之间的区别。强调经验和实践,从现象出发,从人的实际体验和来自各个方面的生活经验出发,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首要特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的现象,并不是“客观”的、中性的材料,而是实际生活着和体验着的人的感觉或者意见。按照朱清华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现象观察目的,并不是发现一些排除了人的信念和意见因素的纯事实。现象总是记录着我们的思想和信念,具有我们的信念和解释的结构。朱清华认为,亚里士多德“现象”的独特性就在于,现象是向人显现出来的现象,而人都是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感受和判断。没有那种存在于真空中,对事物做出绝对客观的感觉和判断的人。[52]这些意见中,可能有普通人,可能有智者,可能有某个领域的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对待这些不同的意见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尽管意见不同,但它们同样都是对人呈现出来的现象,都应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换句话说,哲学不是脱离实际生活、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而是要起到保存我们实际生活、不使我们离开真实的现象的作用。通过探讨不同意见,把不同说法集合起来,对它们加以分析,而后阐明结果。按照朱清华,这恰恰是一种让事物自身揭示自身的方法,[53]是一种采取保存多样性的方法。亚里士多德注重从人的实践行动描述外在世界,描述人的实践行动的境遇性以及相伴随的机会性,注重从繁杂的现象看待真实的世界,这些都是新经验主义的源始立场。

亚里士多德在说明现象时,经常使用本性、能力和倾向的观点对问题加以阐明。如若是面向自然,那么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就会这样问,这时的我所面对的自然对象,它的本性如何,有何运动的能力,它的倾向如何?如卡特赖特总结:“能力论述(例如关于电荷的),是由一个物体按因带电而具有的本性所呈现的事实使之为真的。”[54]卡特赖特认为,“亚里士多德关于本性的概念,比起定律、规则性与显现属性等概念,更适合描述我们在现代科学中所拥有的那种知识:给我们提供理解以及力量来改变我们周围的规则性,产生我们想要的定律”[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