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费希特被认为是连接康德与黑格尔两个人哲学思想的过渡人物。成名后的费希特很快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耶拿大学也在此时向他发出了聘请函。1794年,费希特成为耶拿大学教授,主持康德哲学讲座,并完善他的哲学体系。1813年,柏林保卫战爆发,城中挤满伤员,瘟疫流行,费希特感染斑疹伤寒,于1814年1月去世。为了达成意识需要与其他理性的存在,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费希特认为在不同的党派间必须有一种彼此之间的共识。

费希特被认为是连接康德与黑格尔两个人哲学思想的过渡人物。人的主观性和意识的问题曾激发了费希特的许多有关哲学的思考,特别是他对自我意识的深刻理解更为其在哲学史上奠定了重要地位。

约翰·高特利普·费希特1762年出生在德国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他上不起学。所幸的是,一位贵族及时出现,因为赏识费希特的才能而决定资助他读书。在这位贵族的资助下,费希特一直读到了大学。

1780年,费希特进入耶拿大学神学院开始学习。大学还没毕业,他的资助人不幸去世,费希特的生活来源也就中断了。

费希特

为了能够继续完成学业,费希特在之后的几年内不得不做家庭教师挣钱勉强糊口度日。当他正因为陷入生活的窘困之地而濒临自杀绝境时,有人在苏黎世给他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费希特抓住这次机会,立即动身,徒步前往苏黎世。1790年,他结识了德国著名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侄女约哈那,并被她深深吸引,后来两个人结为夫妻。同年,他开始研读康德的著作,这对他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以后,费希特还承认,尽管那时生活极度窘困,但由于有康德哲学陪伴,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康德成为了他的偶像,不仅如此,他还立即决定,前往柯尼斯堡拜访康德。

为了让康德了解自己,费希特基于康德哲学写了一篇研究康德批判哲学和神学领域之间联系的宗教长篇论文《试论一切天启的批判》。据说,康德读到这篇文章后对其大加赞赏,不仅赞助出版了这篇文章,还推荐费希特前往大学任教。因为是匿名发表的,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康德新的大作,当康德向外界公布真相后,费希特一下子出了名。

成名后的费希特很快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耶拿大学也在此时向他发出了聘请函。1794年,费希特成为耶拿大学教授,主持康德哲学讲座,并完善他的哲学体系。此后他陆续发表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自然法学基础》《知识学原理下的道德学体系》等。1798年,在他担任《哲学杂志》责任编辑的时候,收到了一篇宗教怀疑论的来稿,虽然费希特不赞同作者观点,但由于他坚持出版自由,还是将此文发表了。这篇文章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费希特是个无神论者,并迫使他离开耶拿迁居柏林。在柏林,费希特受到了热烈欢迎,从那以后,他便全心全意地为普鲁士效力了。

1806年,普法战争爆发,费希特担负起宣扬爱国主义的任务。1807年,他回到法军占领的柏林,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同时倡议建立柏林大学。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完成,费希特担任第一任校长。1813年,柏林保卫战爆发,城中挤满伤员,瘟疫流行,费希特感染斑疹伤寒,于1814年1月去世。

学海拾贝

费希特由一种自给自足的观点发展出了他的国家理论。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应该控制国际关系,货币价值,并维持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为了达成意识需要与其他理性的存在,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费希特认为在不同的党派间必须有一种彼此之间的共识。

普法战争时的费希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