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电影学院,梦开始的地方

北京电影学院,梦开始的地方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侯光明,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10月至今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北京电影学院董事长、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对于热爱电影的考生来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是他们梦想的起点。中国电影“学院派”建立的基础,是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建立。

北京电影学党委书记|侯光明

侯光明,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工会积极分子”、“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工委“511”高级管理人才、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高校模范工会主席”等荣誉。曾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1996年起,先后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正局级)兼工会主席。2011年10月至今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北京电影学院董事长、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寄语考生

培育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流的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品牌保证。造就“知识结构合理、电影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符合社会主义电影事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的本科生,是进一步培养电影高端人才的基础。高质量的生源是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人才的选拔上,北京电影学院历来重视生源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拓宽优质生源范围,广纳天下英才,欢迎敢于担当时代重任、有艺术追求的优秀电影后备人才加盟北京电影学院。我们也在不断改进专业考试方式和招生录取工作,不断完善招生监督机制,确保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

建设电影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这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提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行业和领域按照十八大的精神部署,形成清晰的目标、具体的路线图、具体的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建设洪流!

我国已经是电影大国,但并不是电影强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作为文化产品,原创性不足始终是中国电影的核心问题。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的故事,这需要全行业的探索实践,更需要学术上的建构。北京电影学院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承载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电影学院校名几经更迭,校址数次变迁,学校一度停办,然而始终不渝的是北京电影学院人振兴中国电影和民族文化的情怀和对党的电影事业和电影教育事业的忠诚!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强大的电影教育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当前,作为全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建设电影强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北京电影学院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实现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完成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必须加强“软件”建设。目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正进入一个理论建设、人才培育、创作理念和评奖机制等方面都亟需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北京电影学院长期以来在电影教育领域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现在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高等电影专业院校,培养了新中国几代电影人,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摇篮”。这里,有电影艺术各领域的大师、精英组成的师资队伍,有最科学、全面的专业设置,有国内外最齐全、最先进的电影教学设备,有电影领域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最前沿的学术理论、观点和学术动向。对于热爱电影的考生来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是他们梦想的起点。而在今天,北京电影学院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育新型电影人才、引领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完善中国电影文化建构的重任。北京电影学院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一代代学院人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培养优秀电影人才的神圣使命,牢记学校创始人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艺术家“建设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殷切嘱托,把党建和思政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保障,实现了学校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唯一”向“世界著名”的转变。未来,我们将会继承既有的“学院派”优良传统,通过孕育“新学院派”电影精神,全方位提振中国电影的创作、制作能力,充分发挥电影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

“学院派”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电影理论为先导,进行高度凝练的艺术创作。中国电影“学院派”建立的基础,是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建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人为核心的中国电影学院派由此孕育出现:白景晟、张暖忻等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以《丢掉戏剧拐杖》《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论文在理论上完成了后“文革”时期的电影美学建构,宣告了第四代电影艺术创作的蜂起。以《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湘女萧萧》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标志着“学院派”风格真正登上创作的舞台。黄健中、杨延晋、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等后来被称为第四代导演的共同特征,便是在“文革”前期、中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79年之后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以纪实风格形成对“文革”电影阴影和对传统“高、大、全”模式的超越。第五代导演以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为开山,包括陈凯歌的《黄土地》、田壮壮的《猎场札撒》和《盗马贼》、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宁瀛的《找乐》等作品,以比第四代导演更新锐的历史视角、更写意的美学风格、更宏大的叙事角度和更深刻的文化反思,赢得了世界影坛的瞩目。他们与香港的“新浪潮”、台湾的“新电影”遥相呼应,形成两岸三地不约而同的电影革新运动。在他们身后,是年轻的第六代“学院派”代表人物贾樟柯、王小帅、张元等。经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积累,一代代电影人薪火相传、教学相长,延续着中国电影的诗性气质,使“学院派”创作风格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灵魂、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学院派”的核心精神是坚持电影的艺术性,但这不代表排斥商业性。尤其在今天,我们更不能将电影艺术的探索束之所谓“权威”或“学院”的高阁而固步自封。2013年上半年,有两位青年新锐导演的国产中小成本影片颇为引人关注:一是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二是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两位导演均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她们用创作实践促成了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可称作“新学院派”的佳作。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新学院派”影人须继续坚持为大众而创作,着重展现民族历史和人性真善美,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电影发展规律的创作思路中,展示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与气派。

伴随着时代的更迭,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在为中国,乃至世界输送优秀的电影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与学校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延揽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营造更加优质的电影学术空气,提供更为优越的电影实践环境与沟通平台,倡导更自由、更和谐的学术文化氛围,集中全力来锻造世界电影的精英!

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电影强国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建设电影强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此背景下,学校党委抢抓机遇,制定了学校“五大”的发展思路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5+1”战略。“五大”发展思路,即“盖大楼、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养大气”;“5+1”战略,即“学科拓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战略”“强师兴校与体制机制创新战略”“科研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校园拓展战略”和“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同时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及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为培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提供坚强保障。用建“世界一流”的目标来统领学校发展的全局——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建立传统优势学科和社会急需的新型交叉学科相互补充、电影艺术和电影技术有机结合的机制,形成以电影学为主体、数字技术为基础,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保障的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质量立校,把人才资源作为学校的第一资源,努力培养中国电影的骨干人才和领军人物。相信北京电影学院将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人才培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流人才的培育,是一流大学的品牌保证。造就知识结构合理,电影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符合社会主义电影事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的学生,是进一步培养电影高端人才的基础。为此,学校确立了“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12字人才培养定位。“正方向”指的是在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厚基础”指的是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为学生打下较宽厚的人文知识基础及科学素养。“重电影”指的是在办学和教学体系中发扬学校传统优势和电影专业特色。“强技能”指的是在遵循学校电影教学特色的同时,强化电影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北京电影学院注重学科专业建设、人文素养培育、国际视野拓展和实践能力提升等工作。学校举办的“学院大讲堂”和“学院放映厅”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通过设立学生电影作品“走出去”专项资金、参加电影节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展和送展、开展国际合作培养等形式,全面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鄂伦春、杭州西湖、温都水城等创作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舞台。将来,学校将适当扩大招生,采取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各种形式来培养人才。到2020年,学校计划全日制在校生将达到6000人左右。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人才的选拔上,北京电影学院历来重视生源质量,不断拓宽优质生源范围,广纳天下英才,欢迎敢于担当时代重任、有艺术追求的优秀电影后备人才加盟北京电影学院。同时,北京电影学院也在不断改进专业考试方式和招生录取工作,不断完善招生监督机制,确保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

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北京电影学院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外向型电影专业人才。艺术作品的魅力是作品中闪耀的人文精神,缺乏人文素养的学生将来是无法创作出有感染力、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的,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北京电影学院不仅关注创作型人才的培养,还注重培养理论和技术型人才。

电影艺术的繁荣离不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作品的不断涌现,也离不开电影理论和电影技术的不断深化和探索,离不开高水平的电影评论和学术研究,离不开专业人才组成的学术和科研队伍。目前的电影理论体系主要是西方文化背景的产物,要建设电影强国,我们急需植根于中国传统和文化,深入研究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艺术创作的电影理论。近年来,电影学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和中国电影教育信息情报研究中心。

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电影作为一个产业,面临着极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电影人才培养必须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影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不断拓展,新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注重交叉学科的综合培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和艺术创新能力,是北京电影学院人才辈出的重要经验。

我们还要积极打造实践平台,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搭建展示艺术天赋的空间,拓展承担社会责任的渠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培养中国电影的栋梁之材。

2013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和校友在各大电影节上频频折桂。我们将以他们取得的成绩为新的开端,努力把北京电影学院打造成中国电影的人才培养高地、理论和技术高地、艺术创新高地和文化高地,大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让北京电影学院这座电影艺术的殿堂不断闪耀出“星”的光辉。

电影人往往被人们称为造梦人,而北京电影学院人也是在一个个梦想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实现着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每一位电影学院人梦想的实现不仅是其个人成就的集中体现,更是北京电影学院所有人共同的骄傲。当岁月流逝,一切繁华都成过眼,属于北京电影学院人的那份梦想、那份骄傲却永远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执着,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风尘仆仆地汇聚到这里,为了梦想的起航而努力拼搏。时代为你们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你们将造就未来!北京电影学院张开臂膀拥抱每一位敢于担当时代大任、追求电影梦想、承载未来希望的青年学子,并尽全力为你们的成长提供助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迎接世界电影中国时代的到来!

(采访、撰稿:李楠 高国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